Re: [轉錄] 黃珊珊 FB 居隔已經沒有意義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風)時間2年前 (2022/04/26 00:24), 2年前編輯推噓17(192142)
留言163則, 19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TheoEpstein (Red Sox→Cubs→?)》之銘言: : 1.轉錄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33/posts/530350715125887 : 2.轉錄來源︰ : 黃珊珊 FB : 3.轉錄內容︰ : 居隔天數不管是幾加幾,都已經都沒有意義,重點是確診者照護。 : 確診人數會指數型提升,這大家都知道,但準備完成了嗎?現在的情況是,確診者要 : 等兩天,才收的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因為接收資訊的法傳系統大塞車(這件事去年就 : 發生過),地方太晚接到資訊,導致民眾更晚接到關懷中心的電話。 : 也就是說,很多民眾在確診當下,其實得不到任何協助,這就是大家擔憂的原因。 : 所以,北市府直接做了個 #簡訊通報系統 ,醫院PCR採檢陽性後,會直接傳簡訊給確 : 診者,請民眾上網填資料,包含接觸史、同住家人、聯絡方式,這樣初步疫調就做完 : 了,接著衛生局會來做安置,如果是安排居家照護,區級關懷中心就會接力,來處理 : 民眾的大小需求。 : 這樣的處理措施比較有效率,各機關也可以有效配合,中央其實也在寫一樣的系統, : 但5/7才能上線,因此北市先上路,以免基層人員爆肝。 : 最後,真實現況是,光是處理確診者,所有人就已經人仰馬翻。所以 #以篩代隔 專 : 心照顧確診者勢在必行 ,在中央施行方式出來前,北市醫護人員及防疫必要人員, : 將採取以篩代隔,確保第一線醫護與防疫量能。 : 4.附註、心得、想法︰ :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跟新北市長侯友宜一樣,主張要以篩代隔。 : 「居家隔離已經沒有意義」, : 陳時中今天只願意改成3+4,但雙北都表示不需要再隔了,而是以篩代隔。 : 目前台北市對第一類跟第二類已經實施以篩代隔。 : 但最好能盡快推到全市民都能適用。 : 希望陳時中能聽進雙北的意見。 : 雙北才是第一線,真的在接觸人民的。 : 不然中央遲遲不動作,柯文哲一火大,搞不好又要把病歷砸過去了。 : 33加油 : 防疫加油 是啊, 現在台北市一天才1000確診,就忙翻了,對吧? 不居隔, 放著密切接觸者(高機率是感染者)去自由活動。 聊天、吃飯、唱歌、讚酒店、健身房運動, 是不是造成的確診者會多更多? 雖然居隔三天,比之前少很多天。 但一個不待在家裡的有感染能力的人, 三天可以做多少事、跟多少人見面聊天吃飯, 有思考過嗎? 跟一桌好友吃飯、去茶藝館酒店喝一攤、 這是一個晚上的活動而已。 一天確診1000人, 目前標準算你平均要居隔3個密切接觸者, 就是3000人/天。 少了3+4,第一天是3000密接者可以自由接觸別人, 第二天是6000人, 第三天是9000人。 這還是確診個案保持1000的情形下。 日確診人數變2000時, 就是6000、12000、18000個密接者自由活動。 完全不居隔,巴黎鐵塔實現可能性更高。 到時候,確診者增速從1週翻一倍, 變成2天翻一倍,(假設) 確診者能得到比較好的照顧? (假設)2天翻一倍表示中重症翻一倍耶。 照顧居隔者辛苦,但是普通人訓練一下,可以做。 照顧確診的中重症不只辛苦, 還需要醫療專業和稀少的設備。訓練時間4~7年起跳。 一週翻一倍,中症可能有足夠時間康復成輕症, 2天翻一倍,舊的中症可能都還沒好轉,能康復空出醫療資源和人力嗎? 再多醫療資源也擋不住指數成長的中重症人數, 全世界都沒有國家有這樣的資源。 我從中症大概40~50人左右開始觀察的, 到現在累積110多人,也才20幾個解隔, 等於中症還有90來個待在醫院。 康復的絕對比增加的速度慢很多。 這是10天居隔狀況下的情況。 3+4開始實施後會怎樣不知道, 但絕對是加速累積,堆中症人數。 不居隔是希望中症以更快速度增加嗎? 今天是15人,20天後會是多少人? 關鍵工作是壓低確診者的base, 好嗎? 都已經把密接者範圍縮成這樣了, 還要退到哪裡去? 3+4已經衝太前面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215.1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50903891.A.087.html

04/26 00:33, 2年前 , 1F
可是我看綠粉都希望直接放推不要居隔加速共存...
04/26 00:33, 1F
你連CPI、GDP都分辨不了。哪種顏色你分得出來? ※ 編輯: sean12345678 (118.150.215.181 臺灣), 04/26/2022 00:34:31

04/26 00:34, 2年前 , 2F
給推。
04/26 00:34, 2F

04/26 00:41, 2年前 , 3F
你突破了
04/26 00:41, 3F

04/26 00:44, 2年前 , 4F
1F真的確定你看到綠粉都希望?CPI跟GDP都長得一樣對吧
04/26 00:44, 4F

04/26 00:47, 2年前 , 5F
其實幾個「綠粉」已經幹聲震天了。
04/26 00:47, 5F

04/26 00:47, 2年前 , 6F
所以 你希望現有的人力 去分流確診者比較重要 還是去檢測居
04/26 00:47, 6F

04/26 00:47, 2年前 , 7F
隔者比較重要?
04/26 00:47, 7F

04/26 00:47, 2年前 , 8F
只是他們不去幹陳時中,去幹要求放更寬的33跟侯友宜
04/26 00:47, 8F

04/26 00:51, 2年前 , 9F
如果你能抓到所有確診者那這套理論是沒問題 但現在
04/26 00:51, 9F

04/26 00:51, 2年前 , 10F
大概有相當多確診者都已經脫離掌握了
04/26 00:51, 10F

04/26 00:52, 2年前 , 11F
現在就算是中國那套都抓不完了好嗎
04/26 00:52, 11F

04/26 00:53, 2年前 , 12F
那幹嘛還浪費人力在抓這些人上面
04/26 00:53, 12F

04/26 00:58, 2年前 , 13F
認同你的論點 但是有一個盲區 密切接觸者不是立即隔離
04/26 00:58, 13F

04/26 00:58, 2年前 , 14F
啊!如果他已經在外面趴趴走三五天 也失去3+4 的意義
04/26 00:58, 14F

04/26 00:58, 2年前 , 15F
了吧?
04/26 00:58, 15F

04/26 01:02, 2年前 , 16F
兩天前就已經一堆人了啦 現在只是自我安慰而已
04/26 01:02, 16F

04/26 01:03, 2年前 , 17F
現在的做法就安慰恐慌仔而已
04/26 01:03, 17F

04/26 01:04, 2年前 , 18F
指數上升不是用這種隔離法能減少的
04/26 01:04, 18F

04/26 01:04, 2年前 , 19F
要穩定上升可以參考上海
04/26 01:04, 19F

04/26 01:06, 2年前 , 20F
最近確診也不是指數上升
04/26 01:06, 20F

04/26 01:06, 2年前 , 21F
沒驗啊
04/26 01:06, 21F

04/26 01:07, 2年前 , 22F
上海這樣封都不降了 人家是普篩欸
04/26 01:07, 22F

04/26 01:07, 2年前 , 23F
你又知道沒驗了?哪個共存的國家是一直驗的?
04/26 01:07, 23F

04/26 01:07, 2年前 , 24F
指揮中心一直喊話你聽不明白嗎
04/26 01:07, 24F

04/26 01:08, 2年前 , 25F
這病毒在上海能這樣傳在台灣會比較乖?
04/26 01:08, 25F

04/26 01:09, 2年前 , 26F
照你說的台灣早就炸了,呵呵
04/26 01:09, 26F

04/26 01:09, 2年前 , 27F
就炸了啊
04/26 01:09, 27F

04/26 01:09, 2年前 , 28F
你的說法就是台灣一堆黑數,不驗不確診
04/26 01:09, 28F

04/26 01:10, 2年前 , 29F
你可以不信 現在又不是delete 炸了會爆病床
04/26 01:10, 29F

04/26 01:10, 2年前 , 30F
如果真的這樣,台灣的重症率豈不是世界第一低?
04/26 01:10, 30F

04/26 01:11, 2年前 , 31F
一堆黑數,一百萬確診好不?死亡率5ppm?
04/26 01:11, 31F

04/26 01:11, 2年前 , 32F
無症狀一堆人 你大概就屬於指揮中心要安慰的拿
04/26 01:11, 32F

04/26 01:11, 2年前 , 33F
那種人
04/26 01:11, 33F

04/26 01:11, 2年前 , 34F
你真的信台灣人天生神力,重症率死亡率都遠低於流感?
04/26 01:11, 34F

04/26 01:12, 2年前 , 35F
無症狀一堆?到底有多大堆你要說啊?你才是恐慌仔
04/26 01:12, 35F

04/26 01:12, 2年前 , 36F
自己想像一堆人確診
04/26 01:12, 36F

04/26 01:12, 2年前 , 37F
一百萬跟三十萬就差很多 還是你覺得三十萬不算炸
04/26 01:12, 37F

04/26 01:13, 2年前 , 38F
三十萬的確診,一樣不到流感死亡率的十分之一
04/26 01:13, 38F
還有 85 則推文
04/26 01:44, 2年前 , 124F
10+7改成3+4就是在釋放一定程度的基層人員壓力,而0+7就
04/26 01:44, 124F

04/26 01:44, 2年前 , 125F
是再更釋放,0+7不是不可能,但我個人比較偏向3+4但0+7
04/26 01:44, 125F

04/26 01:44, 2年前 , 126F
更吃公德心,大家也要更注意經濟活動的部分
04/26 01:44, 126F

04/26 01:45, 2年前 , 127F
扯遠了,3+4就是比放推更能flattening the curve
04/26 01:45, 127F

04/26 01:45, 2年前 , 128F
有沒有黑數都一樣
04/26 01:45, 128F

04/26 01:45, 2年前 , 129F
5000確診的3-5天前是不隔的 裡面的人傳1000人應該沒
04/26 01:45, 129F

04/26 01:45, 2年前 , 130F
很難吧
04/26 01:45, 130F

04/26 01:46, 2年前 , 131F
你講的那些數字都是猜的,我對乩童沒興趣
04/26 01:46, 131F

04/26 01:46, 2年前 , 132F
黑數本來就一定有但現在指標也朝向中重症的狀況
04/26 01:46, 132F

04/26 01:46, 2年前 , 133F
你想說3+4沒用,但不管黑數多少,3+4比放推有用
04/26 01:46, 133F

04/26 01:47, 2年前 , 134F
我不知道你講黑數是要怎麼否定3+4?
04/26 01:47, 134F

04/26 01:49, 2年前 , 135F
還有,你說台灣確診數已經炸了,最後只敢說到1.5倍
04/26 01:49, 135F

04/26 01:50, 2年前 , 136F
我不知道現在的確診數1.5倍就叫做炸了
04/26 01:50, 136F

04/26 01:50, 2年前 , 137F
這個炸字也太廉價
04/26 01:50, 137F

04/26 02:56, 2年前 , 138F
那你去幫忙做疫調啊~講風涼話很會啊?
04/26 02:56, 138F

04/26 03:07, 2年前 , 139F
黃33這個說法,不是3+4或0+7的問題了,根本是0+0,因為
04/26 03:07, 139F

04/26 03:07, 2年前 , 140F
通知書沒發,需隔離的當事人根本就不知道需要隔離
04/26 03:07, 140F

04/26 04:07, 2年前 , 141F
%%%%
04/26 04:07, 141F

04/26 06:06, 2年前 , 142F
黃珊珊說3+4沒意義,怎麼不說要0+7
04/26 06:06, 142F

04/26 06:29, 2年前 , 143F
0+7跟3+4一樣,都要靠自主管理,至少3+4還有3天的強制性
04/26 06:29, 143F

04/26 06:37, 2年前 , 144F
去年就跟你講人數多到一定程度足跡就沒用了,去年拼命罵柯
04/26 06:37, 144F

04/26 06:37, 2年前 , 145F
文哲,現在還不是乖乖照做,等你綠營縣市扛不住就放寬了啦
04/26 06:37, 145F

04/26 06:37, 2年前 , 146F
,這兩年民進黨執政永遠都在上演這種蠢戲
04/26 06:37, 146F

04/26 07:02, 2年前 , 147F
足跡沒用是因為不清零,去年柯要清零還擺爛
04/26 07:02, 147F

04/26 07:16, 2年前 , 148F
幹嘛居格一條線就可以到處走了
04/26 07:16, 148F

04/26 09:16, 2年前 , 149F
我是覺得沒差了 你當然可以說這樣漏網之魚會很多 到
04/26 09:16, 149F

04/26 09:16, 2年前 , 150F
處趴趴走 不過你忘了本來共存某種程度也是如此 然後
04/26 09:16, 150F

04/26 09:16, 2年前 , 151F
透過放寬隔離檢疫標準 只抓中重症去治療來避免短期
04/26 09:16, 151F

04/26 09:16, 2年前 , 152F
大量病患塞爆醫療院所的窘境 我是覺得大方向是對的
04/26 09:16, 152F

04/26 09:16, 2年前 , 153F
04/26 09:16, 153F

04/26 09:16, 2年前 , 154F
只是未來各種政策改變的配套實際執行如何 是否真能
04/26 09:16, 154F

04/26 09:16, 2年前 , 155F
達到預期目標的共存 可以慢慢觀察
04/26 09:16, 155F

04/26 10:24, 2年前 , 156F
3+4就會讓確診大幅增加了,還想搞0+7!!!確診大暴增
04/26 10:24, 156F

04/26 10:24, 2年前 , 157F
,不但你地方政府更忙,醫療也會被壓垮
04/26 10:24, 157F

04/26 10:25, 2年前 , 158F
0+7不是不行,但不會是現在,先看3+4狀況再做調整吧
04/26 10:25, 158F

04/26 10:26, 2年前 , 159F
不然醫療馬上壓垮,死亡數就會大增,難道33要負責這些
04/26 10:26, 159F

04/26 10:26, 2年前 , 160F
嗎?
04/26 10:26, 160F

04/26 12:43, 2年前 , 161F
xanthippe: 足跡沒用是因為不清零<---笑死人,今年都喊共
04/26 12:43, 161F

04/26 12:43, 2年前 , 162F
存多久了,現在才講足跡沒用,那五千例之前公佈足跡都在演
04/26 12:43, 162F

04/26 12:43, 2年前 , 163F
戲嗎?
04/26 12:43, 163F
文章代碼(AID): #1YPijJ27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PijJ27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