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中生不知道孫中山!歷史系教授嘆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呦呦呦)時間2年前 (2021/09/24 20:55), 2年前編輯推噓2(3110)
留言14則, 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2/13 (看更多)
※ 引述《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XJOBt-P ] :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historia : 標題: [新聞] 國中生不知道孫中山!歷史系教授嘆 : 時間: Fri Sep 24 15:49:09 2021 : 國中生不知道孫中山!歷史系教授嘆:去中國化竟成「去歷史化」 : ETTODAY : 2021年09月24日 15:38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4318/d4318471.jpg
: ▲吳淡如發現,現在很多台灣小孩不知道誰是孫中山。(示意圖/資料照) : 網搜小組/鄺郁庭報導 : 作家吳淡如近日表示,「去中國化」教改後,很多台灣小孩不知道誰是孫中山,甚至「日 : 據時期前,台灣是什麼朝代?」孩子的認知竟是「荷蘭時期」,再往前就直接跳到猿人的 : 石器時代,讓她頗傻眼。一位歷史系教授就直嘆,學生根本沒有正確的時序感,「去中國 : 化」的後果,儼然就是「去歷史化」。 中國史傳統都會以朝代來區分。 但以台灣史來說,因為本身的特殊性,通常會用時段來區分,這其實也是一種時序觀念。 國一上學期第一課就有提到,不知為何會跳針到去歷史化? : 作家吳淡如對時事常有獨特個人見解,近日她有一段錄音在LINE上瘋傳,內容提到現在「 : 去中國化」教改後,很多台灣小孩不知道誰是孫中山。她表示,為了讀國一的女兒有伴, : 她開了免費家教班,某天在解釋「囊螢映雪」典故時提到「孫康」,順口帶了一句「孫中 : 山的孫」,結果學生卻不知道誰是孫中山。 我是接受國立編譯館歷史課本教育長大的,當時我也不知道蔣渭水、林獻堂是誰,更以為 台灣原住民真的是九族而已,他們是我們血濃於血的山地同胞(誰跟你同胞?),吳鳳感化 了他們。 但幸好這不妨礙我之後的求學生涯,高中後我調整成自己就是學習主體,而不是被人灌輸 官方意識形態人,透過自學自讀,才知道原來台灣史如此豐富。 歷史教育的重點不是知道多少瑣碎的歷史人物事件記憶,而是培養獨立思考、多元角度的 歷史觀以及歷史感,不要在拘限在大中國之下的朝代正統史觀。當你這部分有了sense後 ,再慢慢把比較記憶性的東西帶進來,這樣就會自然而然的記住。 國一確實不會提到孫文,但國二就會提到,也明確寫在課本裡。 可是比較認真的老師,通常在提到日治-國民政府來台的這一段歷史,就會補充中華民國 的建立過程與革命。 說真的,你就算知道孫文又怎樣? 知道他卻不了解哪個大時代,有甚麼用? : 吳淡如就好奇一問,想讓學生背台灣歷史年表,結果發現「去中國化」的影響甚鉅。像問 : 到「日據時期前,台灣是什麼朝代?」照理來說,答案應該是「清治時期(1683-1895) : 」、「明鄭時期(1662-1683)」,再來才是荷治時期(1624-1662)。但孩子的認知卻 : 是「荷蘭時期」,再往前則是猿人的石器時代,等於直接跳過清、明鄭,讓她超傻眼。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5125/d5125623.jpg
: ▲新課綱國中歷史課本。(圖/記者許展溢攝) 已經說了,台灣歷史的特殊性,比較適合用時段來區分,既然都說是台灣史了,主體性是 台灣這塊土地,使用中國朝代來看台灣歷史不是很不倫不類? 就像英國人不會用法國王朝的歷史分期來述說斷代它們的歷史。 :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就點出2個嚴重事實,1是「學 : 生不認識孫中山」牽涉到中國史,這就是「去中國化」的後果;2是「日據時期之前是荷 : 蘭時代」牽涉到台灣史,等於去中國化的影響就是「去歷史化」。 去中國化不等於去歷史化。去中國化更是假議題。 台灣人基本上文化特色就是中華文化,但因為民主化的關係,我們接受了更多的西方公民 、倫理、道德、人權等觀念,自然會有一些中華文化比較不好或不合時宜的地方被淘汰 (那些好或不好見仁見智) 這個教授我在研討會上遇過,水準如何就不談論。 基本上會這樣說的,十之八九都是擔心"去歷史中國化"、"去正統台灣史化"。 但當一個社會開始了民主化,過程中意識形態與國家認同一定會呈現多元的情況,特別是 長期依附在中國史之下的台灣史,必定會被釋放出來,主體性隨之越來越強大。 其實只要仔細去看108課綱有關歷史的內容,就會清楚知道課程目標是要希望學生能 有「獨立思考」、「民主溝通」、「公民素養」、「全球意識」這些東西。也因為如此,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針的變動,其實背後是當代歷史學界的重大思想轉變。 傳統歷史學,太過於聚焦王朝興革、帝皇將相、優勢群體的故事,以至我們對過去的理解 ,往往侷限於勝利者或王朝的單一角度。受到大中國歷史教育長大的人,已經習慣了單 線性史觀,會感嘆學生竟然不知道孫文,搖頭說歷史教育失敗,其實也不意外。 : 吳昆財接著點名民進黨,直嘆去中國化就會讓歷史教育中,最重要的「時序感」和「脈絡 : 感」消失,不提到明鄭、清朝,學生怎麼有辦法把400年的台灣史連接在一起。雖然民進 吳大教授要不要來基層現場看看,明鄭、清朝,台灣史都有提到阿... : 黨本意,可能是希望新一代更親近、認同台灣史,但這樣的做法,不僅沒辦法了解中國, : 也遑論了解台灣,還變成「史盲」。而不尊重學術專業的結果,恐怕會有一、兩代孩子的 : 歷史觀念都救不回來。 嚴重了。 : 不僅國中生,吳昆財透露,連大學生都不見得了解台灣史,他就遇過學生坦言大三時才知 : 道「蔣中正」和「蔣介石」是同一個人,還以為「雙十國慶日」是要紀念台灣光復。會有 : 這樣的情況,就是歷史課本幾乎不提推翻滿清、辛亥革命。他認為,若中華民國的內涵被 : 定義為「就是台灣」,沒有歷史可論述,就沒有價值在內,會以為雙十節單純只是「國家 : 生日」。 : 吳昆財還提到,新課綱的國高中歷史課本中,「鄭和下西洋」是主題式論述,並非以朝代 : 史脈絡教學,而課本裡卻強調台灣是「海洋立國」、「移民社會」,但若沒有了解元朝、 重點是如果以台灣史的角度來看,鄭和下西洋(許多研究認為就是一種政治性動作)對台灣 歷史的影響基本上微乎其微。 大航海時代、移民,才真正是對台灣這塊土地有衝擊性的歷 史轉變。 : 宋朝史,就不知道羅盤、指南針、地圖、造船技術從何而來,「明朝鄭和下西洋」就會變 呃...嚴重了吧,這個可以直接從科技、文化劃分出來討論就好。 : 成橫空出世的事件,台灣「海洋立國」的來由就是模糊的。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924/2086331.htm : 心得: : 真的有國中生不知道孫中山嗎?好奇現在歷史課本到底改得怎樣? 可以直接去買個講義來看(課本不一定拿得到,外面沒有流通) : 真的非常好奇現在的課綱跟史觀,有人可以分享一下的嗎? : 感到有點不太能理解,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7.239.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32488114.A.605.html ※ 編輯: cutsadh (163.17.239.54 臺灣), 09/24/2021 20:58:33

09/24 21:01, 2年前 , 1F
推個~我覺得社會科最重要的是用地理連結歷史;用歷史連
09/24 21:01, 1F

09/24 21:01, 2年前 , 2F
結到公民,中國那種集權王朝的歷史很難連結到台灣的民主
09/24 21:01, 2F

09/24 21:01, 2年前 , 3F
社會…目前縮減中國史增加台灣與世界史是我樂見的~
09/24 21:01, 3F

09/24 21:42, 2年前 , 4F
硬要把地方吏當成國家歷史教,也難怪總會有一些人想消滅
09/24 21:42, 4F

09/24 21:42, 2年前 , 5F
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國了。
09/24 21:42, 5F

09/24 22:42, 2年前 , 6F
你的其前題就錯了
09/24 22:42, 6F

09/24 22:43, 2年前 , 7F
歷史並不是為了教什麼公民意識民主思想而存在
09/24 22:43, 7F

09/24 22:43, 2年前 , 8F
歷史就是歷史告訴大家過去發上了什麼而已
09/24 22:43, 8F
你錯了。 我只跟你提一個事件: 法國大革命

09/24 22:48, 2年前 , 9F
看來樓上真的不懂歷史
09/24 22:48, 9F

09/25 00:37, 2年前 , 10F
中原那一小撮三千年前自己在黃河邊打來打去你跟我說那叫
09/25 00:37, 10F

09/25 00:37, 2年前 , 11F
國家史?三星堆以降的蜀文化你是當空氣?閩粵和疆藏地區
09/25 00:37, 11F

09/25 00:37, 2年前 , 12F
沒跟你往來你就當沒有歷史?國家史?那叫黃河地區史吧!
09/25 00:37, 12F

09/25 00:40, 2年前 , 13F
孫文的國民黨頂多叫南方軍政府史吧!國民黨的史觀直接略
09/25 00:40, 13F

09/25 00:40, 2年前 , 14F
掉袁世凱之後的廿年北京的政府還真方便
09/25 00:40, 14F
※ 編輯: cutsadh (43.243.252.10 臺灣), 09/25/2021 00:59:54
文章代碼(AID): #1XJSgoO5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XJSgoO5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