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臺中入境普篩抓到兩個隔離14天的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幹嘛要暱稱)時間2年前 (2021/07/03 18:53), 編輯推噓51(51017)
留言68則, 47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這幾週開始隔離結束前PCR的政策, 我想應該都是看到臨床實務上一些案例。 小魯在新北市某間醫院急診工作, 六月中的某天早上,當時全國的政策, 所有確診去檢疫所的病人, 只要症狀緩解,隔離10天後, 是不需要再次PCR,就可以解除隔離出院。 照學理非常合理, 我們學到的,也是症狀產生10天之後, 就不會有傳染力。 這時,來了一個剛從檢疫所解隔出院幾天的病人。 他是自己跑來的, 症狀已經完全沒有了, 但只是因為要回去工作,老闆不放心, 希望他來採檢PCR求安心。 這種病人在疫情初期, 甚至是現在的某些其他縣市, 一定是要求自費篩檢。 我順手點了一下他的病歷, 剛好是在小魯醫院確診的, 我看了一下兩個禮拜前的PCR報告, CT值28.多… 媽的勒最好現在還驗的出來啦 鯛民來亂的喔!! (以上是小魯的內心小劇場) 但新北市衛生局給本院的政策, 就是『幹你娘篩爆』, 加上那天病人多, 懶得跟他多說那些我們知道的學理 (隔離10天就不會傳染了啦), 縱使內心萬分幹意, 還是直接幫他採了。 下午,接到感控的電話。 『早上你採的這個病人,positive喔,CT值27』 幹勒! 這跟教科書講的完全不一樣啊! (咦,這句話怎麼那麼熟悉?) 這個人是他X的天生人體培養皿喔? 隔兩個多禮拜, 繼續positive就算了, CT值還可以繼續下探喔喔喔喔喔?! 過幾分鐘從驚恐回神後, 我連忙跟感控姊姊描述這個病人的狀況, 希望她跟衛生局反映, 希望檢疫所每個解除隔離前的病人, 都還是PCR一下。 感控姊姊也很讚的回答 『這是我應該做的,我也是新北人啊~』 而過沒幾天, 新北所有檢疫所就變成解隔離前一律採檢了。 真是令人欣慰~ 順便小八卦一下, 新政策之後的數據, 檢疫所每天都零星有解隔前PCR CT值<30的… 這個病毒真的不得不說真XX難纏… ※ 引述《goetze (異教神)》之銘言: : 剛剛看新聞 : 盧秀燕說今天兩個境外病例 : 就是入境普篩措施實施後 : 針對入境後完成隔離14天的人作PCR後抓出來的 : 嗯..... : 不知道該說什麼 : 該說正義不是不到 : 只是會遲到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I002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65.19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25309600.A.412.html

07/03 18:55, 2年前 , 1F
推,感謝分享,辛苦了。
07/03 18:55, 1F

07/03 18:56, 2年前 , 2F
幹你娘篩爆,推一個
07/03 18:56, 2F

07/03 18:56, 2年前 , 3F
辛苦了,謝謝分享
07/03 18:56, 3F

07/03 18:56, 2年前 , 4F
推分享
07/03 18:56, 4F

07/03 18:59, 2年前 , 5F
已經不是一開始的病毒了
07/03 18:59, 5F

07/03 19:00, 2年前 , 6F
也太強 辛苦了
07/03 19:00, 6F

07/03 19:00, 2年前 , 7F
這我看隔離不止要14天了
07/03 19:00, 7F

07/03 19:00, 2年前 , 8F
感謝分享 所以改政策是因為病毒變異14天後還能傳染的關
07/03 19:00, 8F

07/03 19:00, 2年前 , 9F
係是嗎
07/03 19:00, 9F

07/03 19:01, 2年前 , 10F
重複感染?
07/03 19:01, 10F

07/03 19:01, 2年前 , 11F
這個我記得好像有上新聞
07/03 19:01, 11F

07/03 19:01, 2年前 , 12F
推 感謝分享 真的辛苦了
07/03 19:01, 12F

07/03 19:01, 2年前 , 13F
07/03 19:01, 13F

07/03 19:02, 2年前 , 14F
這病毒好恐怖!!! 跟教科書不一樣
07/03 19:02, 14F

07/03 19:02, 2年前 , 15F
14天不降反升 是吃
07/03 19:02, 15F

07/03 19:02, 2年前 , 16F
目前標準已經七成解隔離了 但是有些比較難纏
07/03 19:02, 16F

07/03 19:02, 2年前 , 17F
了什麼?
07/03 19:02, 17F

07/03 19:02, 2年前 , 18F
教科書寫的常常是過時的東西啊 最新的大多是查網路的
07/03 19:02, 18F

07/03 19:03, 2年前 , 19F
這病毒就是難纏吧。個體差異大。
07/03 19:03, 19F

07/03 19:04, 2年前 , 20F
28 還有感染力嗎?這醫學上能不能做一個明確的分頁
07/03 19:04, 20F

07/03 19:04, 2年前 , 21F
pcr應該有誤差範圍吧
07/03 19:04, 21F

07/03 19:05, 2年前 , 22F
難怪要改成全面普篩
07/03 19:05, 22F

07/03 19:05, 2年前 , 23F
30的人每次都會做到30 每間實驗室有同步調校過嗎
07/03 19:05, 23F

07/03 19:05, 2年前 , 24F
我記得指揮中心有說過依據台灣自己研究CT超過27病毒
07/03 19:05, 24F

07/03 19:05, 2年前 , 25F
幾乎無法培養起來,也就是傳染力較低或無傳染力,30
07/03 19:05, 25F

07/03 19:05, 2年前 , 26F
其實算比較保守了
07/03 19:05, 26F

07/03 19:06, 2年前 , 27F
推 辛苦了
07/03 19:06, 27F

07/03 19:06, 2年前 , 28F
ct30以上開始沒傳染力 不過34以上比較安全
07/03 19:06, 28F

07/03 19:06, 2年前 , 29F
有分享有推
07/03 19:06, 29F

07/03 19:07, 2年前 , 30F
其實就是檢驗量能上升後,篩爆. 台北市也事先請示中央後篩爆
07/03 19:07, 30F

07/03 19:07, 2年前 , 31F
正常關滿10天以上都會超過30 這28也太強
07/03 19:07, 31F

07/03 19:07, 2年前 , 32F
幹你娘篩爆 我管你柯文哲陳時中 還 侯友宜 你不篩怎麼
07/03 19:07, 32F

07/03 19:07, 2年前 , 33F
抓出來 反篩 靠盃確診多的 滾啦
07/03 19:07, 33F

07/03 19:07, 2年前 , 34F
篩爆,辛苦了
07/03 19:07, 34F

07/03 19:07, 2年前 , 35F
錯怪阿北了 真的跟教科書上的不一樣!
07/03 19:07, 35F

07/03 19:07, 2年前 , 36F
這個其實比較少人討論到,但國外一般認知也是要30以
07/03 19:07, 36F

07/03 19:07, 2年前 , 37F
上才沒傳染力
07/03 19:07, 37F

07/03 19:08, 2年前 , 38F
國外有煉毒姬,身上各種變種新冠肺炎,醫學奇蹟
07/03 19:08, 38F

07/03 19:08, 2年前 , 39F
被關注研究中
07/03 19:08, 39F

07/03 19:08, 2年前 , 40F
練過的當然不一樣QQ
07/03 19:08, 40F

07/03 19:09, 2年前 , 41F
阿北 沒錯 跟教科書的不一樣
07/03 19:09, 41F

07/03 19:10, 2年前 , 42F
推,篩爆笑死,辛苦了
07/03 19:10, 42F

07/03 19:11, 2年前 , 43F
新聞:變種新來源?婦體內病毒竟變異32次
07/03 19:11, 43F

07/03 19:13, 2年前 , 44F
推 辛苦了
07/03 19:13, 44F

07/03 19:14, 2年前 , 45F
07/03 19:14, 45F

07/03 19:19, 2年前 , 46F
很棒欸 上下一條心 反應問題之後就改進
07/03 19:19, 46F

07/03 19:21, 2年前 , 47F
推 普篩
07/03 19:21, 47F

07/03 19:27, 2年前 , 48F
辛苦你們了,看到這過程知道新北能控制下來是有道理的!
07/03 19:27, 48F

07/03 19:31, 2年前 , 49F
辛苦了 這病毒太可怕
07/03 19:31, 49F

07/03 19:33, 2年前 , 50F
其實就是一個月前篩檢能量不足造成的影響.篩檢能量到位之後
07/03 19:33, 50F

07/03 19:33, 2年前 , 51F
本來解隔離之前就要再篩才保險
07/03 19:33, 51F

07/03 19:34, 2年前 , 52F
兄D你很棒ㄛ
07/03 19:34, 52F

07/03 19:39, 2年前 , 53F
辣巴!抓到你惹
07/03 19:39, 53F

07/03 19:40, 2年前 , 54F
推分享
07/03 19:40, 54F

07/03 19:44, 2年前 , 55F
07/03 19:44, 55F

07/03 20:04, 2年前 , 56F
07/03 20:04, 56F

07/03 20:09, 2年前 , 57F
天生的人體培養皿 病毒表示住得舒適
07/03 20:09, 57F

07/03 20:14, 2年前 , 58F
這篇真的是年度優文等級
07/03 20:14, 58F

07/03 20:15, 2年前 , 59F
07/03 20:15, 59F

07/03 20:19, 2年前 , 60F
07/03 20:19, 60F

07/03 20:21, 2年前 , 61F
這病毒越來越覺得不是天然的了,難怪國外要追
07/03 20:21, 61F

07/03 20:25, 2年前 , 62F
好像有看過類似的新聞
07/03 20:25, 62F

07/03 20:38, 2年前 , 63F
教科書本來就不知道誰寫的啊 有大數據佐證嗎
07/03 20:38, 63F

07/03 20:40, 2年前 , 64F
病毒dlc威力加強版
07/03 20:40, 64F

07/03 20:41, 2年前 , 65F
07/03 20:41, 65F

07/03 22:13, 2年前 , 66F
推,就算沒有傳染力但是小心一點沒關係
07/03 22:13, 66F

07/03 23:34, 2年前 , 67F
07/03 23:34, 67F

07/04 00:24, 2年前 , 68F
這病毒本來就突破教科書圍籬
07/04 00:24, 68F
文章代碼(AID): #1Wu46WGI (Hate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Wu46WGI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