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推廣電競,是否會出現失落的一代?已回收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生活藝術大師 ￾ N)時間5年前 (2018/12/10 00:40), 編輯推噓3(413)
留言8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x111222333 (試驗者)》之銘言: : 今天看到阿北參加花博電競活動的新聞 : 讓我很好奇,台灣近幾年, : 一堆政治人物更風,在那邊推廣電競 : 一下電競科系 : 一下電競替代役 : 可是到底有沒有想過,這樣推廣電競, : 是否可能會產生一批未來毫無職場競爭力的世代? : 我的論點大概有以下幾點: : 1.電競選手只有頂尖的有錢賺 : 電競選手跟演藝圈、體育圈很像 : 就是收入集中於頂尖的的那一小撮人(可能只有天梯的千分之一) : 其他實力不夠的,根本沒有什麼收益 主要是產業鏈沒起來. 不然還是很多路可以走. 無論是教學/營隊. 雜誌. 主持人,代言人. : 2.電競選手職涯超短 : 電競選手雖然跟體育選手很像,職涯都很短 : 但之前看過一篇經驗文,提到電競選手其實大概只能玩到25歲上下而已 : 主要就是因為反射衰退,過了這個年紀,你還是很強,但是很難再跟到頂尖的水準 : 相較之下,體育選手依照種類,一般都還可以到30歲,甚至30幾歲的都有 電競其實比很多運動好太多了... : 3.遊戲一退流行就完蛋 : 跟體育選手不一樣的還有一點 : 就是體育運動基本上歷史都有幾十到幾百年, : 你可以預期未來這些體育活動還會持續存在 : 但是電競選手往往只能專注於一款遊戲,而一款遊戲退流行的時間很快的 : 電競選手要轉換遊戲的訓練成本又很高 遊戲有各種類型. 所以這個遊戲下去,會有同類型的遊戲又出現. 因此更新遊戲其實沒想像中困難. 1 : 4.電競選手沒有其他專長 : 要成為頂尖的電競選手,基本上時間都花在打電動, : 很難有時間培養其他專長 : 在10幾20幾歲的黃金階段,這樣是很可怕的 : 一旦這段時間錢沒賺夠,很難想像之後能找到什麼工作? : 當然有些人說電競選手有以下出路: : 遊戲除BUG師:其實是鬼扯,電競選手強項在於遊戲規則內練到最強 : 除BUG師要求的是找出程式的BUG、漏洞,跟電競無關 : 教練:有可能,但是教練缺應該比選手缺還少,而且教練其實需要的是管理、訓練能力 : 跟一般電競選手的養成不完全相同 : 況且,跟前一點一樣,誰知道未來流行的是什麼遊戲?搞不好根本不是你擅長的 : 網紅解說員:這也鬼扯,其實電競選手跟網紅根本是完全兩種不同取向的職業 : 網紅要的是口才、表演能力,魅力,即使電玩不夠強,只要夠嘴一樣能賺 : 反觀電玩很強,但不夠嘴,就是無法當網紅 一樣比運動員好太多了. : 5.電競真的賺的是遊戲廠商 : 其實電競選手講白了,就是遊戲廠商的活招牌 : 真的賺錢的核心,都在遊戲廠商 : 而台灣又沒有什麼能搞出電競的遊戲產業.... 這是產業鏈問題.... 就像球星在怎樣賺,真的最賺錢的還是耐奇,愛迪達... : -------------------------------------------------------------------- : 綜合以上 : 其實電競這個行業,平均起來,根本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職業 : 如果今天是一般學子、企業,自己花錢投入就罷了 : 今天政府帶頭,搞什麼電競學校、電競替代役、推什麼電競產業 : 根本就是在幫遊戲廠商賺錢 : 最糟的是 : 這樣會騙很多家長、學生進火坑 : 等到幾年後,熱潮過了,就留下一堆沒有專長、沒有學歷,找不到什麼好工作的年輕人 : 變成所謂的電競失落的一代.... 你想太多了. 在今天這個學歷爆炸的年代... 太多行業生產過量過量過量的人. 我看大概只有工程相關和少數例如甚麼醫生之類的,才免強算供需沒失衡. 其他的我就不要在那邊戰科系,大家台灣人自然知道我再說甚麼. 你生產了一大堆的商學院的好了....結果市場根本不需要. 到頭來還不是要去當業務...一大堆各種學歷的人全都跑去做業務..XD 這...你在來看電競系,似乎其他人似乎並沒有比較好之外. 念書的期間,電競系比其他科系有趣多了,更不用說如果當選手,至少他人生發光發熱過. 而不是念書念的很無趣,畢業當助理,待了幾年沒前途再轉去當業務???? 你不如念念電競系,當個一段時間選手,之後再去當業務. 反正之後都是當業務..人家當過選手,人生比當助理有意義太多太多了. 在比賽場上的競爭,不是那些逃避輸贏的人可以體驗的人生經驗... 更不用說,比賽場出來的人,通常進取心,好勝心,比較強,行動力,氣魄,思維也都比較強. 廝殺出來的人,跟逃避輸贏的人,是不同層級的... 我是不知道為啥要歧視電競. 講難聽一點,這個世界,打電動的人多還是玩體操的人多.. 喔,體操可能冷門了一點. 我問你,這世界打電動的人多,還是打籃球的人多?? 那...你都不替那些籃球員棒球員...喔不要說體操選手,鉛球選手等擔心. 你替電競選手擔心?? 與其擔心電競系,你不如先擔心體育系吧.. 台灣蛙王後來在幹嘛?在花蓮鯉魚潭發救生衣... 電競的定位,其實跟體育很雷同... 也許有人認為會跟下棋類的雷同,但實際上我個人認為跟運動會更接近一點. so...你就當作體育項目多了一樣,喔,多了好多樣電競比賽.. 那...體育選手在幹嘛,電競選手以後就是在幹嘛... 並且,我相信電競的延伸產業鏈絕對比體育大太多太多.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玩家太多太多太多...現在這個年代,60歲都帶著手機在公園抓寶. 所以這個產業鏈還在不斷茁壯,電動相關的商業規模也不斷的再膨脹. 而在一個成長那麼快速又強壯的產業發展階段中. 你幹嘛替投入這個產業的人擔心?? 打電動其實是一個很殘酷的世界. 跟沒再打電動的人聊都發現它們有一個奇妙的想法. 打電動會成就感太容易取得??打電動會讓大腦呆版??打電動會讓其他能力萎縮??? 哀... 打電動其實是最容易受到打擊,然後思考其實要一定層次的..並且還會增加很多能力. 當然我是指要玩的強的話. 當年WOW時代,我是一線公會的class leader. 那時候為了衝首推,要開一堆會,然後看一堆視頻. 弄得比上班還累....XD (雖然我沒上過班..) 當時會長還是香港人,後來玩到工作被辭退,超慘.... 不過就是為了跟其他工會競爭阿... 同樣的,就算是一些建設開發分配資源的遊戲好了. 前面的玩家大多都是砸幣出來.但你不用比較這些VIP等級比你高的. 你應該要比較排行榜上跟你同VIP等級的,你是不是最前面的. 這些都是"最佳化辦法"的思維..為啥同樣VIP,你會輸給對方.. 那代表你資源分配方式不好..你的最佳化辦法計算有問題.... 甚至你可以用田口最佳化辦法去跑跑看,你是不是對資源分配產生了錯覺. 動作類的像射擊類. 當年CS,我們大學宿舍和另外一系合組的隊,闖入了全國前八強. 這時候除了基本個人能力(例如狙擊手的甩槍,或是其他人的臨場反應) 要跑戰術要跑位,要配合...所以要計算時間要分析地形等等等. so...真的玩遊戲,你依然是要壓榨你的大腦,並且做精密計算和統整規劃. (不過現在很多免洗遊戲變數太少,所以很快就可以得到最佳化資源分配. 這種遊戲你已經產生了最佳化辦法就大概算是玩透了,剩下的倒沒啥好玩的) 你隨便玩就會被電...成就感..我覺得被電到幹你娘比較快..XD 很多逃避輸贏的玩家,後來都龜起來玩單機遊戲就是這樣... 網路無國境,你一上線,就跟高手硬碰硬.. 之後就被狂電...XD 當然厲害的人就在被電中快速學習成長,進而開始有能力跟高手周旋. 而那種弱者,就躲起來放棄有競爭壓力的遊戲,去玩沒有壓力的單機. 這...就是現在線上遊戲的殘酷狀態... 和沒玩遊戲的人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最後,我某個同學,工程師幹一幹不幹了. (是真的工程師,那可不是技術員,人家是工程碩士) 跑去全職炒股... 他對股票只講一句話... "阿就跟我當年玩遊戲當奸商在做的事情差不多阿". 啥?玩遊戲會沒出頭路..XD 世界到處都是路,會不會去找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139.2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44373610.A.172.html

12/10 00:52, 5年前 , 1F
講啥洨 有哪些運動版權是在單一廠商手中圖利單一廠
12/10 00:52, 1F

12/10 00:52, 5年前 , 2F
商的?退一萬步推電競的本身大多是遊戲輸出強國 你
12/10 00:52, 2F

12/10 00:52, 5年前 , 3F
台灣有什麼?拿稅金幫外國商人賺錢 蠢到家
12/10 00:52, 3F

12/10 00:58, 5年前 , 4F
你運動被強國賺的更慘
12/10 00:58, 4F

12/10 02:30, 5年前 , 5F
不覺得會比運動員好 因為電竟選手的巔峰期更短
12/10 02:30, 5F

12/10 05:30, 5年前 , 6F
你最後一句話也可以用來發展棒球
12/10 05:30, 6F

12/10 07:14, 5年前 , 7F
同意
12/10 07:14, 7F

12/10 07:35, 5年前 , 8F
電競另外還帶動很多硬體
12/10 07:35, 8F
文章代碼(AID): #1S3KLg5o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3KLg5o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