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郭正亮:美國圍堵不了「中國製造」崛起消失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4/15 06:27), 編輯推噓4(7311)
留言2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郭正亮:美國圍堵不了「中國製造」崛起 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選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在博鰲論壇表示「改革開放是 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同時宣布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 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四項開放新政,全球股市聞訊大漲,暫時緩和了美中貿易 戰隱憂。 習表示將「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並承諾「將相當幅度降 低汽車進口關稅」,這顯然是對美國訴求的直接回應。另針對知識產權保護,也表示將「 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川普隨即感謝 習「在關稅和汽車壁壘上的友好講話」,以及「在智財權和技術轉讓問題上的開明」,美 中貿易僵局已轉向良性對話。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卻認為,習近平演講並未降低美中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多數舉 措以前早就宣布過。香港百家戰略智庫主席劉夢熊也認為,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早就 做出一系列承諾,包括市場准入、消除關稅和貿易堡壘、尊重知識產權,但這些承諾大多 沒有兌現,「關鍵是說得到、做得到」。甚至還有人認為,中國並非無條件讓步,例如《 人民日報》在習演講後就發表專文,表示「中國公布的新舉措,不適用那些違反世貿規則 ,動輒對別國發動貿易戰的國家」,不但對美國率先發動貿易戰餘恨未消,也對美國可能 的加碼反擊預留空間。 畢竟,美中貿易戰的根本原因,並不只是中國對美出超太多,或是中國市場進入障礙太高 ,更因為美國擔心中國科技的快速崛起,已經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空前威脅。去年4月30 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特別301報告」,繼續將中國列入「優先觀察名單」 ,譴責「中國侵權行為普遍,包括竊取商業機密和網路盜版猖獗」、「對外國高科技業者 進入市場,強制要求技術轉移,美企必須在中國開發或轉讓智慧財產給中國夥伴,而且必 須在當地研發」、「假借安全可控標準,要求外企揭露智財資訊,進行產品審查」等等。 今年3月23日,美國宣佈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500億美元關稅,即表示是「針對中國不公平 貿易,尤其是強迫技術轉移和侵犯智財權的部分行動」。 美國將中國科技崛起視為國安威脅,關鍵是中國在2015年標舉「中國製造」,揚言將以30 年時間,訴諸舉國之力,首先在2025年「縮小差距、重點突破」,從「製造大國」轉型為 「製造強國」;然後在2035年「鞏固地位、提升層次」,達到德國和日本製造水平;最終 在2045年「創新引領、實現跨越」,與美國並駕齊驅。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轉化 為軍備升級、一帶一路、南海擴張,美國越來越倍感壓力。2017年12月18日,美國公布「 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度將中國和俄羅斯並列為「戰略競爭對手」,認為「中俄挑戰美 國實力、影響和利益,試圖侵蝕美國安全和繁榮」,開始吹響全面反攻的美國號角。 但美國想圍堵「中國製造」崛起,並不如想像容易。例如指控中國侵權,不管是竊取商業 機密或盜版猖獗,都必須舉證訴訟,才能斷定是非和估算賠償金額,但搜證查核顯然並非 易事。另如指控中國強迫外企「以技術轉移換取市場進入」,誠如經濟學人智庫(EIU)首 席經濟學家貝普帝斯特(Simon Baptist)所言:「罪魁禍首其實也包括美國公司本身, 許多公司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寧可透過合資企業『自願』移轉技術」。 例如美國IBM,早在1995年就在北京中關村成立研究院,是IBM在發展中國家設立的第一個 研究中心,專研系統和網路、信息管理和協作、分布式計算等等。美國微軟也迅速跟進, 1998年在北京成立亞洲研究院,專研使用者界面、網路與無線通訊、訊息處理技術等等。 兩家最有代表性的美國高科技企業,不約而同主動選擇中國當作亞洲研發中心,顯然具有 就近取材和進入市場的雙重考量,既非中國政府強迫使然,也非美國政府所能阻止。畢竟 ,中國市場早已成為全球競爭熱點,美企如果拒絕進入,只會拱手把機會讓給日本或歐洲 對手。 更關鍵的是,即使美國訴諸高科技出口管制的瓦森納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 禁止美企出售先進技術給中國,也無法阻止中國引進其他國家技術。以美國亞洲最大盟友 日本為例,儘管近年日中關係惡化,日本始終對華採取「政經分離」,政治交惡並未導致 經貿交流中斷。例如2012年8月,中國曾在20多個城市爆發保釣反日遊行,表面上高喊抵 制日貨,實際上卻繼續進口日本高端零組件,日商也樂於持續供應。 與中國政治交惡的日本尚且如此,更不要說與中國毫無瓜葛的歐洲,更不可能無限上綱跟 進美國要求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正如《環球時報》4月4日社評所言:「美國要讓所有國家 都聽它的,讓各國把美國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以美國最在意的半導體為例,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商,美國占4家,日本5家,荷蘭1家 ,2017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高達434億美元,光是中國就占比一半以上,最大進口始終 以日商為主。即使是全球處理器大廠美商英特爾,也在2014年9月率先以15億美元投資中 國展訊母公司清華紫光,持股比例高達20%。荷商ASML專精EUV光刻機,原本在美國壓力下 禁止出口中國,最後也在2017年6月宣布與上海集成電路研究開發中心(ICRD)簽署合作 協議,設立工程師培訓中心。另如生產半導體芯片共需19種材料,日商在14種材料占有過 半優勢,也長期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最大進口商。 至於超高精度機床,美國並無頂級企業,領先全球仍是日商,中國進口機床主軸,來自日 本精工、SNK、日本山崎;進口加工母機,來自日本Jtket;進口全自動對刀儀,來自日本 Metro;進口傳動部件,來自日本HDS;進口雙刀塔車床,來自日本大隈;進口發動機加工 設備,來自日本松浦機械。 另如工業機器人,全球前四大廠商依序為日本Fanuc、安川電機、瑞典ABB、德國Kuka,無 一是美國企業。軸承生產商也類似,都是日本、瑞典、德國天下,美企也無從置喙。全球 頂尖精密儀器廠商,美國有10家,日本6家,德國4家,英國2家,也並非美國所能壟斷。 另如美國儘管有世界第一的工程器械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但日本小松也位居 第二,2016年中國大力發展基礎建設,就讓日本小松股價同比暴漲97%,美商卡特彼勒自 然也不願落居人後。 另如炭纖維、特殊鋼材、光學、發電用燃氣機輪、全成型電腦橫機、脫銷催化裝置、熱轉 化處理設備、高端光纜、工業幫浦、海水淡化、廢水利用設備等技術,中國進口也都以日 德企業為主,並非製造業陷入空洞化的美國。 中國從外資設廠和進口技術,加上政府有計劃培育本土企業,終於累積出幾個傲視全球的 高科技產業,例如高鐵、通訊、核電、電商等等,崛起過程大多與美國無關。以中車為例 ,儘管早期技術來自日歐,但在政府全力支持下,不但技術趕超日歐,近幾年還和日本新 幹線不斷對決東南亞。2017年中車所屬青島四方,甚至還贏得芝加哥846輛、總金額13億 美元地鐵標案,讓美國大感驚奇。 另如核電工業,中國合作對象包括法國、俄羅斯、美國,但始終以法國為主。2016年9月 ,中國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共同出資,在英國興建高達180億英鎊的欣克利角 核電廠,也成為中國核電反向出口先進國家的首例。 至於2017年5月完成首航的中國C919大型客機,最核心發動機來自美法合資的CFM國際,引 擎吊艙和推力反向器來自美商Nexcelle,輪胎來自法國米其林。儘管首航國產化比例只有 50%,但由於在上海完成設計和總裝,預計在2025年國產率可以提高到90%。美法廠商所以 樂於提供技術,也是因為中國政府全力支持,內需市場太過誘人,光是完成首飛第一個月 ,C919客機已經得到23家客戶、總共570架訂單。這個全新的中國客機市場版圖,外商怎 可能輕言放棄? 總之,儘管美國將「中國製造」崛起視為空前威脅,但美國既無法阻止美企赴華投資,也 無法阻止美企「自願」以技術換取中國市場,更無從阻止日本和歐洲出口技術給中國,一 再知其不可而為之,恐怕只會招來更多挫折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8.177.1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23744861.A.1B0.html

04/15 07:25, , 1F
如果是柯批這樣講 早就被幹翻
04/15 07:25, 1F

04/15 07:25, , 2F
果然有台灣價值黨證就是不同
04/15 07:25, 2F

04/15 07:29, , 3F
說實話,這種國際經濟情勢,我看柯分析不出來
04/15 07:29, 3F

04/15 07:30, , 4F
而且阿亮這種立場在黨內也滿黑的
04/15 07:30, 4F

04/15 07:32, , 5F
有黨證也無法增加台灣價值
04/15 07:32, 5F

04/15 07:41, , 6F
對....這個我承認,這就是我無法支持柯做總統原因
04/15 07:41, 6F

04/15 07:45, , 7F
共匪專門抄襲,然後關起門不准正主進入,google,臉書
04/15 07:45, 7F

04/15 08:12, , 8F
讓正主進入就是被CIA全面監控,你喜歡被CIA監控,他們
04/15 08:12, 8F

04/15 08:12, , 9F
可不喜歡
04/15 08:12, 9F

04/15 08:31, , 10F
民進黨內可以接受許信良跟郭正亮這種路線的
04/15 08:31, 10F

04/15 08:31, , 11F
但如果這些人要接近權力核心 黨內的競爭者早就用這些
04/15 08:31, 11F

04/15 08:31, , 12F
論點鬥死他們
04/15 08:31, 12F

04/15 08:33, , 13F
郭正亮這篇內容雖然比較多 總結的意思也是中國市場大
04/15 08:33, 13F

04/15 08:33, , 14F
沒有他不行
04/15 08:33, 14F

04/15 08:42, , 15F
酒駕立委
04/15 08:42, 15F

04/15 09:03, , 16F
不必因人廢言
04/15 09:03, 16F

04/15 10:18, , 17F
說強迫進行技術轉移很多時候確實很難舉證 你可以學googl
04/15 10:18, 17F

04/15 10:18, , 18F
e搬走或者根本不來中國就是了
04/15 10:18, 18F

04/15 12:04, , 19F
酒駕講啥幹話
04/15 12:04, 19F

04/15 13:31, , 20F
總統什麼都要專精?你看看馬英九蔡英文
04/15 13:31, 20F

04/16 16:00, , 21F
真得是 中國亮 耶
04/16 16:00, 21F
文章代碼(AID): #1Qqe1T6m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qe1T6m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