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黑特] 兩岸超級比一比消失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4/10 03:26),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a3653658 (李敖)》之銘言: : ~~~兩岸超級比一比~~~ : 中國有十四億人口 : 美國只有兩三億 : 憑什麼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 按人口數比例 : 中國應該是美國經濟總量的四倍以上啊 : 原來中國人均GDP目前只有將近一萬美金(對比十年前 中國人均GDP已成長超過一倍了!) : 而美國卻是五六萬美金 : 人口是他的四五倍 : 人均收入卻是他的五分之一不到 : 相乘之下 : 所以中國尚屈居其下 : 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不過緊追其後 相去不遠了 : 按照中國近十年"起飛"的速度 : 人均GDP每年都是近十趴的升幅 : 我看再過兩三年 三五年 : 就可超越美國 : 再過十年 十五年 : 當中國人均GDP追上美國 甚至超越美國時 : 美國的經濟產量就只能是中國的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 甚至是五分之一 : 上面說的"起飛" https://www.pin-cong.com/p/63697/?s=63699 節選自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傑《魏傑:中國正在大規模調整經濟佈局》 全方位開放。 過去的開放經常講兩句話:擴大出口、吸引外資。這種開放實際上是搭別人的便車,擴大 出口是利用國際市場,吸引外資利用國際資本。 當時我們剛剛改革開放,選擇這個戰略是對的。 因為當時沒有國內市場,所以要利用國際市場擴大出口。 過去我們窮,缺乏資本,所以要吸引外資。 這種開放的實質,是搭別人的便車,搭了差不多幾十年了。 我們搭別人的便車,我們很便利,但人家一定會反感。 所以中國現在必須走向全方位開放,既搭別人的便車,也讓別人搭我們的便車。 這種全方位開放必然會推動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獲得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美國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所以美國啟動了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全球化,從1950年到現在。 這次全球化的特徵是以國際貿易的方式推動。 世貿組織、世界銀行都產生於這個時期。 中國是最主要的利益享受國。 但作為發起人的美國,成為利益受損國。 基礎設施陳舊沒有錢收,工人工資二十年沒有加多少。 美國率先引起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特朗普的上台是反全球化的必然結果,所以他一上台就要對全球化開戰,對中國動手,跟 我們打貿易戰。 這種美國的反全球化思潮已經很長時間。 差不多五六年前我去美國拜訪過一個經濟學家,他告訴我說這次全球化就是你們中國加進 來以後把事搞砸了。 他說這次全球化的特徵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基本原則就是比較優勢原則。 每一個國家把自己搞得最好的拿來交易。 但中國加入進來以後什麼都要搞,沒法講比較優勢,是全產業鏈。 你們一開始搞服裝,鞋帽、襪子,然後又搞家電,家電搞完又搞汽車,汽車搞完又搞高鐵 ,高鐵搞完又搞IT,IT搞完又搞飛機。 你們是全產業鏈不是比較優勢原則。 西方心裡對中國有點害怕的原因就是害怕我們是全產業鏈。 別的國家有某一個方面可以,我們都可以了。 而且14億人口支撐全產業鏈。我就體會到反全球化的思潮。 結果旁邊還坐了一個美國教授,這個人把話講得更直白。 他說現在全世界就像一個大賭場,美國是莊家,發的就是美國,中國在中間打工,提茶倒 水,賺了不少錢。 但你們有一個特點,賺了錢就往口袋裝,死活不賭。現在你們把錢賺夠準備要走了自己開 賭場了。 意思是你是搭便車,沒有責任。 我估計人類社會可能進入第三次全球化,就是全球配置資源。 全球配置資源可以解決第二次全球化的一些缺陷。 國際貿易要做到貿易平衡才行,都做到平衡不可能。 有的國家對這個國家赤字,對那個國家盈餘。 中國要引領第三次全球化,全球配置資源。 我們叫人類命運共同體。技術、資本、勞動在全球的配置。 在這種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的開放,當然要走向全方位開放,那就是既要強調搭別人的便 車,也強調別人搭我們的便車。 和這種開放對應的就是第三次全球化,全球配置資源。 中國這次和美國打貿易戰,一方面講奉陪到底,一方面要推動走向第三次全球化,全球配 置資源。 中國相應的也要走向全方位開放,讓別人也搭我們的便車。 --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的文章 前面很實事求是 但是後面又走鐘 不知道是為了生存捧覽趴還是真的這麼想 簡單的說二戰後大多國家的經濟崛起 都是靠美國的全球化政策 "我分你好處 你給我當小弟 大家分工合作一起賺錢" 但是中國卻是拿了好處還不想當小弟 想當老大 這種情況下 中國離開了美國還想要經濟起飛 是靠挖出新油田 還是外星科技? -- 顯微鏡,不論你喜不喜歡透過顯微鏡展現在你眼前的景象,這些你過去不曾目睹的小東西 自始至終就在那裡,不隨著顯微鏡的存在與否而轉移,網路就是個這顯微鏡。 他讓你能夠聆聽到曾經不曾接觸的聲音。自人類誕生之始,社會矛盾,個體或者群體的憤 怒和不滿就是客觀純在的,這些,你過去都不曾接觸。 而網絡把他們放大,展現在你眼前,他使得原本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了,如是而已。 於是你忍無可忍,跳起來來感嘆:顯微鏡,真噁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9.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23302019.A.C28.html

04/10 06:19, , 1F
中國未來也會面臨人口老化,不過幸好還沒健保,看醫生
04/10 06:19, 1F

04/10 06:19, , 2F
很貴,自然死亡率應該不會降
04/10 06:19, 2F

04/11 08:39, , 3F
後面意思就是要改當美國角色了。因為便車都搭到底了
04/11 08:39, 3F
文章代碼(AID): #1Qoxw3me (Hate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Qoxw3me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