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風力發電發電量達到739.6MW

看板Gossiping作者 (躲男)時間1年前 (2022/09/03 13:55), 1年前編輯推噓14(14027)
留言41則, 17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lulu1305174 (ㄌㄨˇ ㄌㄨˊ)》之銘言: : https://imgur.com/Eqt5KE0
: https://imgur.com/5aifA3s
: https://imgur.com/jL5cIwM
: 今天風力發電發電量達到739.6MW超越昨天的700MW, : 觀園今天發電量達到88.0%;離岸一期達到86.410% : ;海洋竹南達到99.750% : 根據中央氣象局風場預測系統顯示上午台灣海峽依然有每秒16公尺的風力,但等到 : 明天凌晨颱風北移後台灣海峽風力就會減弱,下一週台灣會吹微弱東北風,但是 : 風力就沒有這麼強了! 一個國家的能源比例 通常分成基載、中載、尖載三大部分 通常基載會佔過半,中載佔2至3成,剩下就完全看用電需求用尖載配合 比例多少就看兩種要素:國家本身的資源情況與國家的產業 基載就是指煤與核能 中、尖載是指天然氣 而風力與太陽能 由於他們不是說來就來的能源 這種能源定位上是補充能源 如果要更改能源比例 那麼,台灣的用電方式也得跟著改變才行 每個綠能國家都這麼做的 徵收使用費、調整產業營業時間 居民使用節能設施,用電習慣也有改變 畢竟穩定的基載要調降 代表基本使用的電量也得調降 咱們的小英...應該說台灣一直以來 都在喊著產業轉型,我想大家都聽到膩了,畢竟這可是地獄難度的政策 而台灣為了自己的經濟與國家安全的競爭力 至今產業依然難以轉型 而台灣的用電密度以及產業的耗電程度非常高 照理來說基載得打的深才行 台灣原本相當程度是靠天然氣,這其實已經不算穩了 現在天然氣拔至4成其實是更不穩 每次與綠能支持者爭論的時候 就是用電這一塊有著歧異 光說發電好,好像就沒有問題了 然而光只是看發電的數據是不夠的 台灣用電方式、用電量、用電習慣如果不調整 能源比例是沒辦法大幅度改革的 智慧電網能協助綠能併網 但能做到的終歸只是原量調配而已 綠電本身有綠電先行的保障優勢 配電方不能隨意要求風力太陽能在契約量內停止發電 即使風力太陽能有潛力 但必須讓他們發揮潛力的結果,就是反而多了負擔 現在風力能有發揮算是合乎時宜 但不能持續,也就是之後還是要靠其他發電機組 現在區區幾百MW,而且合乎時宜,調整來算容易 可是之後就是這個的三倍以上 這要多少機組去搭配? 這樣風力與太陽能到頭來,恐怕不能替代原本的電廠 甚至反倒來讓火力電廠增加了 面對這種變革 台灣政府依然還是嚷著,台灣用電可以不用改變 縱容產業用電不斷提升 使用綠能的環境,是要特意去打造的 不然哪還需要政府特意去推呢 最後政府還是得看現實 風力太陽能最後即使發電量真的亮眼 台灣的火力甚至核能電廠,到頭來恐怕還是一個也不能少 這樣推綠能意義就大打折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39.1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62184510.A.6DD.html ※ 編輯: Nagasumi (1.168.39.154 臺灣), 09/03/2022 13:57:13

09/03 13:58, 1年前 , 1F
2趴載就是特會宣傳
09/03 13:58, 1F

09/03 14:00, 1年前 , 2F
沒錯,調度跟調整用電習慣才是正確
09/03 14:00, 2F

09/03 14:00, 1年前 , 3F
真實出來2趴哭歐
09/03 14:00, 3F

09/03 14:00, 1年前 , 4F
換節能家電有些有補助啊 只是工廠蓋更多
09/03 14:00, 4F

09/03 14:01, 1年前 , 5F
風力跟太陽能是跟天然氣比吧 都非基載
09/03 14:01, 5F

09/03 14:02, 1年前 , 6F
要想能當基載的前提是1.量夠大2.儲電系統
09/03 14:02, 6F

09/03 14:03, 1年前 , 7F
台灣已經算是用電變化很小的國家了
09/03 14:03, 7F

09/03 14:03, 1年前 , 8F
再20年人口就倒退不知道多少了
09/03 14:03, 8F

09/03 14:03, 1年前 , 9F
然後還不把基載拉高不知道在幹嘛
09/03 14:03, 9F

09/03 14:04, 1年前 , 10F
大不了特定時段不給充電動車電就夠了
09/03 14:04, 10F

09/03 14:04, 1年前 , 11F
引進更多外勞支撐產業基層人力
09/03 14:04, 11F

09/03 14:05, 1年前 , 12F
騙子黨就騙現在的,哪管以後子孫死活
09/03 14:05, 12F

09/03 14:14, 1年前 , 13F
綠電占比越多 就是要更多燃氣容量待命備援
09/03 14:14, 13F

09/03 14:29, 1年前 , 14F
短視的政府搞出來的糟糕政策
09/03 14:29, 14F

09/03 14:30, 1年前 , 15F
綠能這一點台積電都買光還不夠
09/03 14:30, 15F

09/03 14:53, 1年前 , 16F
中肯
09/03 14:53, 16F

09/03 15:20, 1年前 , 17F
以後颱風天。充電車才能充電。環保幾
09/03 15:20, 17F

09/03 15:20, 1年前 , 18F
霸分
09/03 15:20, 18F

09/03 15:28, 1年前 , 19F
如果照現況,火電基載八成多,是否夠穩?
09/03 15:28, 19F

09/03 15:33, 1年前 , 20F
不過講到產業轉型跟用電改變,真的很必要
09/03 15:33, 20F

09/03 15:48, 1年前 , 21F
講個笑話,能源轉型,火力是主力
09/03 15:48, 21F

09/03 16:59, 1年前 , 22F
火力發電一直都是佔比最高啊
09/03 16:59, 22F

09/03 16:59, 1年前 , 23F
說是笑話 笑在哪?
09/03 16:59, 23F

09/03 17:00, 1年前 , 24F
基載是必要的吧 怎麼覺得你的笑話笑錯方了
09/03 17:00, 24F

09/03 17:04, 1年前 , 25F
笑話還怕人笑
09/03 17:04, 25F

09/03 17:21, 1年前 , 26F
綠能要配合大型儲電,沒在做
09/03 17:21, 26F

09/03 19:55, 1年前 , 27F
寫得好..一語道破台灣用電型態,產業結構
09/03 19:55, 27F

09/03 19:55, 1年前 , 28F
與電源結構發電特性導致能源安全風險的
09/03 19:55, 28F

09/03 19:55, 1年前 , 29F
無法匹配性
09/03 19:55, 29F

09/03 19:56, 1年前 , 30F
台灣產業轉型就不用提了跟能源轉型都是
09/03 19:56, 30F

09/03 19:56, 1年前 , 31F
個....
09/03 19:56, 31F

09/03 19:58, 1年前 , 32F
別對storage的duration,capacity及safet
09/03 19:58, 32F

09/03 19:58, 1年前 , 33F
y有太高的期待好嗎?有這麼多空間蓋綠電
09/03 19:58, 33F

09/03 19:58, 1年前 , 34F
容量20%的ESS?
09/03 19:58, 34F

09/03 23:34, 1年前 , 35F
方法是要科學配合,像今天看到新聞又多一場
09/03 23:34, 35F

09/03 23:34, 1年前 , 36F
魚電共生。上次也看到文蛤養殖的太陽能板研
09/03 23:34, 36F

09/03 23:34, 1年前 , 37F
究,還可解決夏天水溫過高的問題。
09/03 23:34, 37F

09/03 23:35, 1年前 , 38F
風力發電相關產業也在這次離岸風電計畫中成
09/03 23:35, 38F

09/03 23:35, 1年前 , 39F
熟,這幾天完工的就是基座本土產
09/03 23:35, 39F

09/03 23:36, 1年前 , 40F
是否能一切順利沒人能打包票,但至少可以預
09/03 23:36, 40F

09/03 23:36, 1年前 , 41F
見未來台灣相關產業的進步。
09/03 23:36, 41F
對於一個三年後預計要佔百分之15的電力來源 我只能說你的要求標準實在太低了 能源政策這種東西沒人敢打包票的話 那就不該把他放的太重 也就是我一直以來強調的綠電比例放太高的疑慮 直白了說,現在綠能在台灣還是自己的一個圈圈 你所謂的相關產業的進步 目前也只侷限在現在綠能自己的領域 但想要與整個電網接軌的話 光靠綠能是做不到的 而是要整個發電與用電體系都配合他才行 發電端說得再怎麼美妙 也依然不能改變綠電不能當基載的技術障礙 這個成本是出乎意料的高的 ※ 編輯: Nagasumi (1.168.41.56 臺灣), 09/04/2022 10:07:03
文章代碼(AID): #1Z4km-RT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Z4km-RT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