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50淨零碳排路徑出爐 十大關鍵問答一次

看板Gossiping作者 (wait for it)時間2年前 (2022/03/31 07:30), 編輯推噓1(5423)
留言32則, 22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 Yahoo、MSN、LINE等非直接官方新聞連結不被允許 2.記者署名: 潘姿羽、梁珮綺、張雄風 3.完整新聞標題: 2050淨零碳排路徑出爐 十大關鍵問答一次看 4.完整新聞內文: 淨零碳排放已經成為國際趨勢,台灣面對這股轉型浪潮,也在今天端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不過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要如何達到6成以上、電動車政策又將如何影響民眾生活,整理十大關鍵問答一次看懂。 國發會今天與環保署、經濟部、交通部、科技部、內政部共同舉行聯合記者會,公布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揭露外界最關注的能源配比數字。 根據路徑圖,2050年再生能源將占60%至70%、氫氣9%至12%,火力加上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約占20%至27%,抽蓄水力1%。 產業界高度關注淨零排放路徑圖,因為牽涉政府電力基礎設施規劃、供電穩定等面向,但淨零排放不只是產業界的事,其中如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近零碳建築等政策,也與民眾息息相關。 ●依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未來是否會出現電力不足的問題?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政府規劃淨零轉型計畫時,就保留電力成長空間,以年平均成長2%為基準、正負0.5%,需電量為4275億度到5731億度,足以支撐產業發展、維持供電穩定;而且隨著再生能源建置量的擴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買到綠電,沒有缺電問題。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補充,電力成長每年平均1.5%至2.5%是經過全面盤點結果,包括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在台灣擴大設廠、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申請踴躍以及未來將全面實施運具電動化等因素,都已納入考量。 龔明鑫直言,再生能源成為基載電力已是全球趨勢,各國都面臨同樣問題,台灣的當務之急就是在2030年前,要將儲能系統、電網韌性盡快建立,才能繼續往前走。 http://i.imgur.com/AhvuU8p.jpg
●2050年能源配比當中,再生能源高達60%至70%,要如何達成? 根據2050淨零路徑規劃,可以用2030年作為分水嶺,在這之前,先用現有的成熟技術落實,盡最大能力發展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同時研發新興技術;2030年之後,新的能源技術就可以協助再生能源發展占比進一步提高。 短中期(截至2030年):推動既有技術,優先布建成熟光電風電,同時研發新技術如氫能混燒等,並與日本、澳洲展開國際合作,預期2040年商業化。 預期光電到2025年累計20GW,2026年至2030年每年2GW;風電到2025年累計5.6GW,2026年到2035年每年1.5GW。 長期(2031年至2050年):普遍應用新技術,進而將再生能源極大化,包括擴大光電風電設置場域、扶植優勢前瞻地熱海洋能、建構基載型綠電等。 在此階段,光電朝向高效率模組發展,至2050年目標累計達40至80GW;風電朝浮動式、大型化機組發展,至2050年目標累計達40至55GW。 ●按照能源配比,2050年能源有6至7成依靠再生能源,供電穩定會相當辛苦,火力電廠是否還是會扮演一定角色? 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達6至7成是經過跨部會溝通,且技術會不斷演進下的成果。除了再生能源,火力電廠配合CCUS技術仍保有20%至27%的比重,將燃氣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進行儲存或再利用,就可達到淨零排碳的目的。 龔明鑫也說,不論是國際能源總署(IEA)或是國外規劃,未來能源配比多以再生能源占絕大部分,甚至太陽光電加上風力發電就可能占比達7成;台灣因為土地較小,占比沒辦法拉那麼高,要用其他方式。 「全世界都面臨太陽光電跟風電占比較大比例,同時會遇到電力穩定問題」,龔明鑫表示,這也是2030年之前,儲能、電網韌性、智慧電網等領域要趕快布建起來,政府將之列為重要工作。 ●淨零排放規劃的能源占比為何不含核電? 龔明鑫表示,每個國家情況不同,台灣地小人稠,核電廠設在哪裡都有很大爭議,地方政府也不支持。 至於部分國家仍將能核能列入選項,龔明鑫回答,其他國家範圍比較大,各國條件不同。 http://i.imgur.com/LJE0Xdb.jpg
●中小企業如何因應能源轉型?會不會買不到綠電? 現階段已經有不少大企業開始採購綠電,龔明鑫表示,政府將保留一定比例的綠電,提供給中小企業購買,也會輔導企業建構減碳能力,「國內中小企業不用太擔心,政府轉型過程會跟企業站在一起」。 在協助產業淨零轉型部分,政府也將推二大合作模式,一是採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模式,二是結合產業公協會力量,並由國營事業以身作則。 ●運輸方面,政府設定2040年電動車、電動機車市售比達100%,有何配套措施? 政府力拚2040年新售的車款不再有燃油車,而是電動車或氫能車,但不會採取「禁售」手段,而是透過補貼讓外部成本內部化,同時讓整體環境更便利。 「價格合理、環境也便利,目標就能自然達成」,龔明鑫表示,充電若不方便,就算到時電動車價格再低也沒用,因此建構環境相當重要。 交通部次長陳彥伯則說,各界關注推動電動車的過程中,車主易有「里程焦慮」,因此交通部將攜手各單位推動充電樁置,在轉運站、服務區、旅館,甚至路邊停車場安裝充電樁,完善配套措施。 近年不少電動車買主遇到自家社區無法安裝充電樁的爭議,陳彥伯提到,充電樁部分涉及公寓大廈管理相關規定,會與相關單位合作、讓電動運具環境更完善;內政部次長邱昌嶽也表示,未來將預留充電設備停車位,這部分法制工作已經快要完成。 ●政府推動淨零碳排能源轉型,預算從哪來? 國發會表示,為了讓2030年以前成熟技術布建最大化,並同步投入未來技術研發,經初步盤點,2022年至2030年約有新台幣9000億元的預算需求;其中金額較高者有再生能源及氫能2107億元、電網及儲能2078億元、運具電動化1683億元、節能及鍋爐汰換1280億元,其餘項目還有低碳及負碳技術、資源循環、森林碳匯、淨零生活等。 預算來源可分3部分,既有規劃1200億元、國營事業4400億元,新增計畫部分約3200億元;龔明鑫表示,新增計畫部分,3200億元均攤下來,每年增加約400億元左右,「調度應該還ok」。 媒體詢問是否需要訂定特別條例爭取預算,龔明鑫回答,是否需要訂定特別條例由下任政府思考比較合適,但不一定需要特別預算,也可以放在公建預算,只是額度增加而已。 國發會補充,從明年開始,前瞻預算、科技預算及公建預算都將納入「淨零排放」的項目;下一期前瞻計畫(2023-2024年)已預留一定額度,2023年公建預算也已規定所有「新興計畫」須和淨零碳排掛鉤。 ●政府在2030年前的減碳路徑似乎太慢,未來是否可能加大力道? 依照政府原訂規劃,2030年前要減少碳排量20%至25%,不過,去年在格拉斯哥召開COP26決議,2030年要減碳45%,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會配合決議進一步檢討;龔明鑫坦言,2030年前要減多少碳,將在年底公布,因這段期間是擴大既有技術,同時開發新技術,預計2030年後才會普遍應用新技術,效果才比較顯著。 ●是否考慮徵收碳稅? 碳費徵收將是由大到小,先對大企業課碳費,環保署也有減碳額度交易,讓產業有更大機會達成減碳目標;期許透過建立制度,讓產業面對國際碳邊境稅徵收的競爭環境時,能有更大的適應能力。 至於碳稅議題,張子敬表示,會由碳費先行,看看執行效果,再考慮後面的部份。 ●是支持民間成立碳交易市場? 張子敬表示,碳交易平台不由民間自己設立,是希望幫助國內減碳,也讓有需要的人買得到。 張子敬也提到,若民間引用的是不被承認、或是國外的碳權,這對台灣的減碳沒有幫助,因此還是希望能維持在有需要的人能買、價格也是合理可負擔的狀況,而非供需失衡、變成金融炒作的商品。 http://i.imgur.com/NYAea5b.jpg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203300334.aspx 6.備註: 龔明鑫直言,再生能源成為基載電力已是全球趨勢,各國都面臨同樣問題 你各位不要再吵要核電了 http://i.imgur.com/Afo4l9U.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37.2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48683043.A.E47.html

03/31 07:31, 2年前 , 1F
03/31 07:31, 1F

03/31 07:32, 2年前 , 2F
民進黨的永續只有選舉 智障才信他們
03/31 07:32, 2F

03/31 07:33, 2年前 , 3F
理想開吹
03/31 07:33, 3F

03/31 07:33, 2年前 , 4F
賣夢起航
03/31 07:33, 4F

03/31 07:34, 2年前 , 5F
選股指南
03/31 07:34, 5F

03/31 07:35, 2年前 , 6F
又是氫氣 又是火力碳捕捉 這政府是認真
03/31 07:35, 6F

03/31 07:35, 2年前 , 7F
的嗎
03/31 07:35, 7F

03/31 07:37, 2年前 , 8F
看到氫能發電就直接判定為腦殘
03/31 07:37, 8F

03/31 07:37, 2年前 , 9F
這群話壁報的小編都沒有國中畢業吧
03/31 07:37, 9F

03/31 07:38, 2年前 , 10F
再生能源佔6~7成,你各位的電價要噴噴囉
03/31 07:38, 10F

03/31 07:39, 2年前 , 11F
只做到2024,謝謝
03/31 07:39, 11F

03/31 07:41, 2年前 , 12F
翻譯:沒風的陰天 台灣就完蛋了 ㄎㄎ
03/31 07:41, 12F

03/31 07:46, 2年前 , 13F
決策者到2050不知道死一半了沒
03/31 07:46, 13F

03/31 07:53, 2年前 , 14F
這新聞被好好保留以後拿出來笑一笑
03/31 07:53, 14F

03/31 07:58, 2年前 , 15F
白癡
03/31 07:58, 15F

03/31 08:00, 2年前 , 16F
等著看好戲囉
03/31 08:00, 16F

03/31 08:29, 2年前 , 17F
氫怎麼划算地來?一群智障
03/31 08:29, 17F

03/31 08:30, 2年前 , 18F
天然氣50%就別想了,不可能
03/31 08:30, 18F

03/31 08:44, 2年前 , 19F
吹牛比賽開始,垃圾民進黨遙遙領先
03/31 08:44, 19F

03/31 09:27, 2年前 , 20F
路徑可以改, 轉彎再轉彎就好...
03/31 09:27, 20F

03/31 10:31, 2年前 , 21F
寫廢文,看看現在不就好了,風電太陽能
03/31 10:31, 21F

03/31 10:31, 2年前 , 22F
常常有?火力開好開滿
03/31 10:31, 22F

03/31 14:57, 2年前 , 23F
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 - ?
03/31 14:57, 23F

03/31 15:01, 2年前 , 24F
這群智障是在做夢嗎
03/31 15:01, 24F

03/31 15:02, 2年前 , 25F
做ppt第一名
03/31 15:02, 25F

03/31 15:03, 2年前 , 26F
氫怎麼來
03/31 15:03, 26F

03/31 15:27, 2年前 , 27F
幹你娘浪費錢的東西,拿來買最終處置場
03/31 15:27, 27F

03/31 15:28, 2年前 , 28F
不知道能買出幾個,而且核電還更穩定
03/31 15:28, 28F

03/31 21:42, 2年前 , 29F
結論:相信黨 只有四趴五毛9.2不信吧
03/31 21:42, 29F

03/31 21:50, 2年前 , 30F
隨便啦 相信政府
03/31 21:50, 30F

03/31 21:54, 2年前 , 31F
反核零排碳 然後要補足現在的缺口?
03/31 21:54, 31F

03/31 21:54, 2年前 , 32F
2022了 不要再打手槍了
03/31 21:54, 32F
文章代碼(AID): #1YHEWZv7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HEWZv7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