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那AZ跟莫德納有多少個注射後主動脈剝離阿

看板Gossiping作者 (黑米)時間2年前 (2021/08/26 20:08), 2年前編輯推噓52(6816205)
留言289則, 83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文長,若不想看數據,可以直接跳結論。 https://www.cdc.gov.tw/File/Get/XXF0uzdtKwKriYkwDjyUAA 這裡有比較新的資料(2021/08/25, 資料截止日是 2021/08/18,應不包含高端)。 我們看一下第8頁,死亡方面(沒將AZ/莫分開):   年齡   18<50 50<65 >=65 TTL ============================================================= 死亡數    30 77 533 641* 接種劑數   4,009,353 3,015,665  2,961,636 9,986,414 每十萬劑死亡數 0.75 2.55 18.0 6.4 *總死亡含一例女嬰餵接種疫苗母乳後死亡 就是說你不論死因,AZ+莫,在施打完1000萬劑後,總共死亡640人(約) 若以30萬劑為準,AZ+莫,50以下約死亡 2.25人;50-65 死亡約 7.65人。 ** 這裡我修一下:因為我也不知道高端那三十萬劑年齡分配,就當全部 打在65以下好了——那麼大約是: 18<65   AZ+莫 每30萬劑死亡約 4.6 高端 前30萬劑死亡約 4    當然,這是從施打以來的數字/期限很長(最長約90天), 且幾乎什麼原因好像都會被通報。 而光這一星期,AZ 與莫的死亡個案好像都有每天個位數的增加。 =>這是與 AZ+莫 的比較。 ===================================================================== 特殊關注不良事件部份(AESI),就沒有下分到年齡,取前三項最多個案數字: =>注意:不是死亡原因,死亡原因等下講。 腦血管中風 208人,每十萬人約 2.08人 急性心肌梗塞  86人,每十萬人約 0.86人 顏面神經麻痺  42人,每十萬人約 0.42人  其他如深層靜脈栓塞(42)、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29) 肺栓塞(34)、過敏性反應(25)、癲癇/痙攣(19), 則是20例左右以上的特別關注不良事件。 這一點,高端在新聞中好像就很少聽到。實際數據要等下一期報告。 =================================== 死亡部份:報告只有分器官系統,列前五項: 心臟疾病          221 感染       100 呼吸道,胸部與縱膈疾病       84 神經系統疾病       46 其他(如自然死亡,多重器官衰竭)  29 以上五項佔所有死亡原因之 75% 值得注意的是:另有一項是血管疾病    21 我不確定主動脈剝離算在這還是算在心臟疾病,若算,那每十萬例死亡數是 0.21 人 (在下面既有病史中,血管疾病包含了高血壓,動脈硬化等。) ==================================== 結論:高端三十萬劑相對於AZ+莫德納一千萬劑注射來說—— 1. 以全分齡/不限理由來說,目前高端四天,死亡四人,表現暫尚比 AZ+莫好。   但數據還太少/時間太短,任一死亡個案都會嚴重影響統計結果。 有一說是高端大多都是年輕人打,這點沒看到報告不確定。至少我個人注射現場, 多數看起來是五十左右,三十或以下相對少,這可以等確實數據再議。 2. 以特殊關注不良事件與死亡原因來看,高端相關新聞報導尚少且不具多樣性, 或許看不出高端相對其他疫苗是否安全。但我看了一下不良案例通報數,   高端明顯較少是事實(數據要等下期告)。   但,如果特別把兩例主動脈剝離算在血管疾病(我不知是不是),那在小數據個案   看起來,數字的確高了點(30萬人約0.63 v.s. 2, 另兩例還不確認)   不過,相對而言,最常見的心臟疾病與感染/呼吸道疾病並未看到,或許要把時間拉長   來對比;或許,可以等週末再打二十萬劑/時間再拉長一個月看看。 3. 台灣有關疫情統計數字其實很豐富,有空可以多上疾管署網站看看,可以幫大家省掉 很多猜疑與互罵口水。 4. 最後,台灣2020死亡共 17.3萬人 / 總人口數2357萬人。   不限年齡/死因,每三十萬人一個月平均死亡 183人左右——當然,大多數是老年人。 以上提供參考囉。   ※ 引述《IronCube (翠綠的韭菜)》之銘言: : 欸欸 : 我搞不太懂欸 : 有人說這幾個猝死的跟高端沒關係 : 那請問一下有人有統計有多少人注射疫苗後兩天內主動脈剝離死掉的嗎? : AZ跟莫德納不是共注射次數是高端的十倍 那應該會有三十人吧(?) 不是很好撈嗎? -- seek the truth, follow the lie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65.231.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9979733.A.822.html

08/26 20:09, 2年前 , 1F
高端真的安全多了
08/26 20:09, 1F

08/26 20:10, 2年前 , 2F
可悲,繼續鬼扯小心高端冤魂晚上去找你
08/26 20:10, 2F

08/26 20:11, 2年前 , 3F
反正4趴仔也不看數據 狂罵就對了
08/26 20:11, 3F

08/26 20:11, 2年前 , 4F
AZ的死亡人數被日本來的那一批大幅提高
08/26 20:11, 4F

08/26 20:12, 2年前 , 5F
在日本那批之前,AZ打了70萬人零死亡
08/26 20:12, 5F

08/26 20:12, 2年前 , 6F
感謝分析~~
08/26 20:12, 6F

08/26 20:13, 2年前 , 7F
推數據!感謝分享!
08/26 20:13, 7F

08/26 20:13, 2年前 , 8F
產地好像會影響品質 日本那批不知道怎
08/26 20:13, 8F

08/26 20:13, 2年前 , 9F
生產
08/26 20:13, 9F

08/26 20:13, 2年前 , 10F
推費心整理
08/26 20:13, 10F

08/26 20:14, 2年前 , 11F
我自己覺得啦,按台灣這種通報法
08/26 20:14, 11F

08/26 20:14, 2年前 , 12F
結論 等白老鼠數量再多一點
08/26 20:14, 12F

08/26 20:14, 2年前 , 13F
只要是打過疫苗先,後面死的都算
08/26 20:14, 13F

08/26 20:14, 2年前 , 14F
到最後都會被死亡背景值蓋掉
08/26 20:14, 14F

08/26 20:15, 2年前 , 15F
染疫死的認定也很寬啊
08/26 20:15, 15F

08/26 20:15, 2年前 , 16F
國外嚴重不良反應數據都是百萬分之多少
08/26 20:15, 16F

08/26 20:15, 2年前 , 17F
等看BNT開打有人死反智版換帶什麼風向
08/26 20:15, 17F

08/26 20:16, 2年前 , 18F
其實台灣的數字能直接舉證的也很少
08/26 20:16, 18F

08/26 20:16, 2年前 , 19F
個人認為:其實都是安全疫苗
08/26 20:16, 19F

08/26 20:16, 2年前 , 20F
日本那批打到85以上,死亡高可以理解
08/26 20:16, 20F

08/26 20:16, 2年前 , 21F
推理性分析
08/26 20:16, 21F

08/26 20:17, 2年前 , 22F
日本那批AZ都打老人啊 死亡率當然偏高
08/26 20:17, 22F

08/26 20:17, 2年前 , 23F
AZ第一批打的,都是醫護人員/關心自己
08/26 20:17, 23F

08/26 20:17, 2年前 , 24F
健康的人,70萬不死人其實合理
08/26 20:17, 24F

08/26 20:17, 2年前 , 25F
4%看不到啦 馬上洗起篇文章把這篇洗下
08/26 20:17, 25F

08/26 20:17, 2年前 , 26F
坐等BNT
08/26 20:17, 26F

08/26 20:18, 2年前 , 27F
有數據澄清 有人會不高興
08/26 20:18, 27F

08/26 20:18, 2年前 , 28F
但主動脈剝離這件事,可能會引起討論
08/26 20:18, 28F

08/26 20:19, 2年前 , 29F
但長時間來說,那個病的確不是很常見
08/26 20:19, 29F

08/26 20:19, 2年前 , 30F
八卦偏激仔是看不到的
08/26 20:19, 30F

08/26 20:19, 2年前 , 31F
會看數據的人不會在那邊嘴砲啦ww
08/26 20:19, 31F

08/26 20:19, 2年前 , 32F
讚啦有這數據 高端還不被全世界搶爆
08/26 20:19, 32F

08/26 20:19, 2年前 , 33F
就要請專家分析了
08/26 20:19, 33F

08/26 20:19, 2年前 , 34F
主動脈剝離很可能是血壓飆高造成的
08/26 20:19, 34F

08/26 20:20, 2年前 , 35F
沒啦,次蛋白本身就安全呀,這不用討論
08/26 20:20, 35F

08/26 20:20, 2年前 , 36F
高端屌打國際認證的疫苗了 台灣之光
08/26 20:20, 36F

08/26 20:20, 2年前 , 37F
重點是第二劑下去,抗體有沒有出來呀XD
08/26 20:20, 37F

08/26 20:21, 2年前 , 38F
AZ聲稱是適合長者的
08/26 20:21, 38F

08/26 20:22, 2年前 , 39F
目前看來都在自然死亡背景值下啦
08/26 20:22, 39F
還有 212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8/26 21:55, 2年前 , 252F
不就四例死,暈針,基隆夫妻,還有嗎
08/26 21:55, 252F

08/26 21:56, 2年前 , 253F
你有看到一堆嚴重副作用嗎?
08/26 21:56, 253F

08/26 21:56, 2年前 , 254F
其實並沒有。
08/26 21:56, 254F

08/26 21:57, 2年前 , 255F
三十萬劑耶!像藍媒這麼會挖,應該一堆
08/26 21:57, 255F

08/26 21:58, 2年前 , 256F
但沒有。所以四例死,一一排除後,
08/26 21:58, 256F

08/26 21:58, 2年前 , 257F
高端難道不相安全嗎?
08/26 21:58, 257F

08/26 21:59, 2年前 , 258F
我實在很想講:他們真的原本就有病
08/26 21:59, 258F

08/26 21:59, 2年前 , 259F
不然你就用科學證明高端觸發主動脈剝離
08/26 21:59, 259F

08/26 22:00, 2年前 , 260F
不然就遇上了,怎麼辦呢?
08/26 22:00, 260F

08/26 22:00, 2年前 , 261F
推分析
08/26 22:00, 261F

08/26 22:00, 2年前 , 262F
然後三期與fda,我用白字回,等我一下
08/26 22:00, 262F
首先,請大家花點時間聽一下 04b 講美國 FDA 要讓成人打第三劑的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js6nnbgii70938r7st3tlx 以及與其他兩位博士討論 FDA 決策的這篇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l2qeo5gusk0a72hb0gcpzh 若你們不信任 04b, 或也沒時間聽,可以看他寫的重點就好。 ============= 對我來說,我對美國 FDA 的看法就是: 他們可以訂出全世界最棒的標準,但,他們也會被政治綁架, 同時與藥廠/美國的利益綁在一起。 而當他們為了美國利益可以放棄科學原則時,他們並不值得成為唯一標準。 當輝瑞在沒有第三期完整數據 / 時間都還不到的情形下,FDA 就發藥證; 照說,全世界都被 delta攻下的今天,輝瑞在以色列大敗,你現在不知要不要 第四劑或改針,就發藥證? mRNA 安全性一年半年就能認證了?屁。 然後,在CDC FDA 還沒開會前,佛奇就講美國九月要全面打第三劑, 這是沒科學根據的。 為什麼是第一劑後八個月?為什麼不是六個月?為什麼不是現在? 04b 也問呀。 為什麼不只補某些人?不知呀,04B 說,用估嗎?那不和免疫橋接一樣? 好,回到在疫苗開發之初,川普先丟了個曲速行動,與至少一百億美元進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B%B2%E9%80%9F%E8%A1%8C%E5%8B%95 他們訂出了個疫苗加速開發的標準——但標準為何?有科學根據嗎? 對我來說,狗屁,就為了綁標美國與歐洲的大藥廠,因為只有他們弄得出來。 最終,連AZ 在美國都拿不到(或不想拿EUA)美國EUA,FDA 只給了三家。 Who 有 Who 的標準,科興國藥就拿到了,但拿去美國,不可能過。 台灣不用想 Who 標準,因為不是會員國——所以好像國產是要去歐盟認證。 照說,若疫情如此緊急,大家都來開發不好嗎?免疫橋接真不行嗎? 我認為這標準之下都有安全空間,只是 USFDA 卡住了。 用例子說明吧,美國能做iphone, 但如果達不到 iphone 標準就不讓做, 你覺得中國日本韓國台灣,會不會有自己標準手機,然後還能用呢? 當然可能。你沒有托福成績當然申請不到美國學校,但你全民英檢高分, 你能說他英文完全不會?不行吧!至少也會有不錯的對應分吧。 於是,我就有了一個論證:我們當然要買他們的疫苗,而且還是多數, 但如果要有自己國產疫苗,在最必要時讓台灣不卡疫苗, 那肯定不能走他們的標準——因為他們標準,很難/無法/沒必要達到。 高端可以有100億美金補助嗎?除以十,10億美金補助?在台灣不可能。 而且藥廠自己可以投大量資源下去,因為未來是全球幾億幾十億劑生意, 台灣廠商也不是這麼規模。 所以我們得有我們的玩法——至於方法安不安全,合不合理,我信台灣專家。 他們守住了一年多,不值得信任嗎?美國都死六十多萬人了。 一期二期三期,我信台灣專家。他們會在美國 FDA 標準(最高) 與安全有效標準合理帶狀區裡找到空間並把關,好比聯亞,就沒過。 數據都在,但你用美國 FDA 標準去看,不過是合理。 但你說他沒效?不安全?我不同意。 美國三期初(中)三萬人也沒抓到血栓與心肌炎,都是大量施打抓到,幾百萬分之幾; 台灣二期四千人可不可以證明安全,專家說可以。但極罕見那種幾百萬分之幾, 你就算作三萬人三期,也不一定抓到。 所以結論是這樣: 1. FDA 當然是標準,但他們值不值得全然相信?不。 2. 台灣專家們值不值得相信有相當安全的專業?我個人相信,若你不信,   那我也沒辦法。 3. 高端不會是最好的疫苗,但我有沒有打,有,為什麼?我信我挺呀。 我不信 mRNA 因為時間太短,那東西要五年十年來證明,同時副作用是確定大的。 一針針補?你ok你去打。 4. 那高端到底安全不安全,你信,就安全,不信,全天下任一隻疫苗都會死人。 至於大家常問,保護力多少/為何不作三期......數值都在,我又看不懂,你懂你 可以去和專家辯。 最後我想強調一點: FDA EUA 的標準,與不安全沒效之間,一定有個安全空間。這個空間為什麼不下放? 因為美國要保護他們國家利益與確保在全球疫苗分配上,有主導性。 所以古巴有疫苗,俄國有疫苗,科興國藥與全球未來在開發的所有新藥新疫苗, 不一定都合 USFDA 標準——但有沒有效/能不能安全/扛不扛得住 delta? 大家都自己找飯吃。 不合 USFDA 標準 = 無效且不安全,沒這種事。 印度狗藥就是好例子:那種一顆0.3美元,吃到好3美元的藥能過嗎?不可能。 但扛不扛得住病毒,扛翻了,救了不知道多少人呢。 以上。

08/26 22:01, 2年前 , 263F
不相信USFDA相信TFDA XD
08/26 22:01, 263F

08/26 22:04, 2年前 , 264F
建議直接開一篇FDA不可信的文章來討論啦XD
08/26 22:04, 264F

08/26 22:06, 2年前 , 265F
08/26 22:06, 265F
※ 編輯: fdtu0928 (115.165.231.173 臺灣), 08/26/2021 23:31:22

08/26 22:08, 2年前 , 266F
推,不過沒圖表看得好累
08/26 22:08, 266F

08/26 22:19, 2年前 , 267F
說高端好的比接種率還高,香
08/26 22:19, 267F

08/26 22:23, 2年前 , 268F
可惜這裡沒在看數據 只想黑
08/26 22:23, 268F

08/26 22:24, 2年前 , 269F
只有高端可以用好嗎
08/26 22:24, 269F

08/26 22:46, 2年前 , 270F
一樓XDDDDDDDDDDDDD 搞笑也該有個限度
08/26 22:46, 270F

08/26 22:52, 2年前 , 271F
看到A+莫就可以噓了
08/26 22:52, 271F

08/26 23:03, 2年前 , 272F
下一篇 BNT+高端 ?
08/26 23:03, 272F

08/26 23:03, 2年前 , 273F
這篇太理性,四趴仔無視
08/26 23:03, 273F

08/26 23:16, 2年前 , 274F
可以看一下打的年紀嗎
08/26 23:16, 274F

08/26 23:32, 2年前 , 275F
打的年齡還沒數據,下期應該有
08/26 23:32, 275F

08/26 23:54, 2年前 , 276F
認真
08/26 23:54, 276F

08/27 00:07, 2年前 , 277F
這篇 高端沒死比較多人就別PO 沒人看
08/27 00:07, 277F

08/27 00:15, 2年前 , 278F
有幾個智障藍蛆、白共網軍,看到高端死
08/27 00:15, 278F

08/27 00:15, 2年前 , 279F
得比較少,就整個抓狂。可憐喔~
08/27 00:15, 279F

08/27 02:18, 2年前 , 280F
這種八卦就不會爆了 不意外呵呵
08/27 02:18, 280F

08/27 02:34, 2年前 , 281F
...
08/27 02:34, 281F

08/27 06:36, 2年前 , 282F
其實現在大家關心的,就是ACE2機轉跟慢性
08/27 06:36, 282F

08/27 06:37, 2年前 , 283F
病、心血管疾病等血管因疾病而較脆弱不穩
08/27 06:37, 283F

08/27 06:37, 2年前 , 284F
定的患者之間的關係,這一點不能不說清楚
08/27 06:37, 284F

08/27 06:37, 2年前 , 285F
,美國政府自己也說過有很多有基礎疾患的
08/27 06:37, 285F

08/27 06:37, 2年前 , 286F
民眾無法打疫苗,因此我們政府也不用去忽
08/27 06:37, 286F

08/27 08:33, 2年前 , 287F
有數據給推
08/27 08:33, 287F

08/27 11:40, 2年前 , 288F
有數據推 不過變因複雜且須再持續觀察
08/27 11:40, 288F

08/27 14:19, 2年前 , 289F
08/27 14:19, 289F
文章代碼(AID): #1X9uHLWY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X9uHLWY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