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普篩仔要出頭天了嗎?

看板Gossiping作者 (耶! 好運還沒走~)時間3年前 (2021/05/21 09:04), 編輯推噓8(9110)
留言20則, 1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到現在還聽到身邊的人在講普篩會造成醫療系統的崩潰, 到時還影響到其他的住院或急症病患的醫療權,如當初政府的說法, 但我覺得遠見這篇寫的可以給反普篩的人參考: https://reurl.cc/9ZgMOX 520,蔡英文總統就任滿五週年的今天,本土疫情燒不停,已有多間醫院發生「院內感染 」,連原本要清零的和平醫院也再度傳出感染,指揮中心一早更宣布要協助22縣市盤點熱 區,協助設採檢站。這個決策,讓公衛學界直搖頭,「早這樣做,台灣的疫情,不至於走 到今天這個地步。」 這一次,雙北疫情大爆發,5月14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就率先設置四座篩檢站(目前有核 酸檢測、抗原快篩、抗體快篩三種篩檢方式,台北選擇先用快篩),揪出大量感染者及隱 性傳播者,打臉指揮官陳時中過去的篩檢政策,適時還給「普篩」一個公道。 其實,「要不要篩檢、要不要普篩」的議題,指揮中心與學者專家的辯論長達一年時間。 去年初,台灣爆發第一波新冠疫情,隨著彰化白牌車司機引發多人群聚感染後,公衛學者 開始擔心社區傳播的風險,陸續出現「普篩」的聲音,但指揮中心一直不動如山。 去年4月28日,指揮官陳時中還特地在指揮中心成立的第100天,化身為導師,親自講解台 灣為何不對全部的民眾進行普篩?他說,核酸檢測(PCR)也許較為精準,但每次篩檢 3000元,全國普篩要花690億元與大量時間精力。快篩價格較低,每次200元,全國篩檢要 46億元,但準確率偏低,還須為大量的偽陰性、偽陽性煩惱。 冗長的記者會,一言以蔽之,台灣就是不需要「普篩」,但這並非學者所建議的「普篩」 。 彰化縣衛生局踩紅線,葉彥伯被調查 公衛學者專家建議的普篩,並非針對2300萬人口的全部篩檢,共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入境 者的普篩,以防範病毒入侵;一種是只針對新冠確診個案及接觸者、居家檢疫、醫療照護 防疫人員、居家關懷、長照據點長者及工作人員等五大高風險族群進行全面篩檢(包括無 症狀者)。 多數人都搞不清楚,但指揮中心不管是哪一種建議,都已定調「不普篩」。 就在去年的8月17日,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一確診案例(案485),是長期居住美國的10多歲 台籍少年,於返台居家檢疫期間,被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為「無症狀」的確診者。 未料,指揮中心卻以地方違背中央「有症狀才採檢」的篩檢政策,下令政風單位調查彰化 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引起各界一片譁然。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左)與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右)於去年8月「血清抗體 」疫調期中報告記者會。池孟諭攝 無巧不成書,剛好台大公衛學院協助彰化縣「血清抗體」疫情調查的資料分析研擬計畫, 期中報告預計於去年8月24日公布,正是葉彥伯被政風處調查的敏感時間。 其實,「血清抗體」並非新的研究計畫,彰化縣從2005年就與詹長權合作,舉辦全縣萬人 健檢,由於成績斐然,共吸引14國的公衛學者來台取經,葉彥伯也是全台唯一有公衛博士 學位的衛生局長。 去年2月5日,當詹長權主持的「高教深耕研究中心計劃」進行審查時,會中有委員提議計 劃是否可以為新冠疫情貢獻一份研究心力,詹長權所帶領的台大公衛團隊因應委員要求, 開始在彰化縣,協助新冠肺炎相關的調查和研究,而血清抗體調查就是其中一項。 科學事件染上政治陰影,醫衛界出現寒蟬效應 當時,詹長權對外說明,國內有很多防疫的需求,加上葉彥伯是國內結核病、傳染病的專 家,他很多決策都是超前部署,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進行抗體血清的調查,從公衛的角 度是非常值得進行的。 而長年一起參與計畫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表示,因為今天不做,對未來疫苗發展 的信心不夠,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及時趕快做,有了這個抗體之後,未來也許在免疫治療上 也會有幫助。 豈知,單純的學術研究事件,突然蒙上政治陰影,葉彥伯、詹長權還雙雙被相關部會以「 人體研究法」調查。去年底,媒體甚至傳出兩人違反「人體研究法」規定,將被處罰的訊 息。 當科學事件被抹黑成政治事件時,從去年8月以後,學術界、地方政府開始出現寒蟬效應 !醫衛界也不想積極主動通報檢測,一切都在等指揮中心下命令。 去年12月底,有專家小組的成員接受《遠見》訪問時,很憂心地說,我到地方去演講時, 發現衛生單位都不敢做疫調,「他們很擔心一不小心會違背中央的政策,也不想成為第二 個葉彥伯。」 這位老師還憂心地說,當地方都在等中央下指令時,台灣防疫已出現大漏洞,對入境者、 無症狀者不廣篩的政策,只要出現破口,將一發不可收拾。 沒想到,他竟一語成讖,5月14日,雙北疫情大爆發。 賴明詔:這次疫情爆發,顯示隱性傳播可能已存在一段時間 5月16日,被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賴明詔,在《蘋果日報》的一篇評 論中寫道,有些防疫政策沒有充分考慮科學的證據,例如過去一些研究資料被政府視為有 損學術倫理,而不予發表,因此社會對真相有些存疑。 他進一步寫道,實際上,這些資料對流行病學是很重要的數據,如果當時正視這些資料, 可能當時就能知道台灣的某些地區或族群可能是帶病毒者,有些帶病毒者是否可能有長期 隱性感染?或病毒量波動的情形?這些也可以了解病毒基因檢測的浮動性,為什麼有時陽 性有時陰性?這些答案將有助於了解社區病毒分布的嚴重性。 「這次社區新冠確診病例爆發,顯示隱性傳播可能已經存在有一段時間了。」賴明詔寫道 。 公衛學界一看就知道,賴明詔講的就是彰化縣與台大的「血清抗體」研究計畫。 半年後的今天,公衛界經多方求證和交叉比對後,「葉彥伯、詹長權」事件的真相終於浮 現,預測兩人將可免於受罰。 學界坦承,還好當時葉彥伯快速匡列接觸者進行篩檢,台灣才躲過第一波的社區感染風暴 ;而台大的血清抗體調查結果對疫苗研發很重要,卻因被調查而遲遲無法公布,實在很可 惜。 由此可見,當有社區感染疑慮時,廣泛篩檢(包括無症狀者)的重要性。 繼台北市設快篩站後,台中、台南、桃園也陸續跟進 5月14日,確診案例僅29例時,據悉,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聽取公衛學者的建議後,隨即在 萬華設置四處快篩站,還特別給無證件的外籍移工「特赦令」,希望他們趕緊去快篩,試 圖找出高風險族群的確診者,以防堵感染快速擴散。 此舉,果然揪出許多隱藏的感染者。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5月19日在接受香港 媒體《中評社》訪問時也表示,這波疫情爆發之初,指揮中心並不願意在地方設置快篩站 ,是柯文哲堅持在萬華設置篩檢站,才順利驗出大量確診者。 就在台北市設置快篩站之後,新北市、台中市,連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桃園市也緊急成 立快篩站。眼看地方比中央超前部署,5月18日,陳時中也對外公布,320名耳鼻喉科醫師 將投入社區篩檢,希望廣設篩檢站。 然而,現在各縣市篩檢站正在做的事,正是葉彥伯去年8月(因此被調查)和今年5月,針 對確診個案接觸者等高風險族群篩檢所做的事。 誰也沒想到,柯文哲執意要「快篩」(目前有核酸檢測、抗原快篩、抗體快篩三種),並 儘速找到許多確診者及隱性傳播者,適時驗證了當初學者建議高風險族群「普篩」的專業 度。 陳宜民在接受《中評社》訪問時,進一步表示,去年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在彰化社區 進行抗體篩檢,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要阻撓,讓他好好繼續做下去,甚至各縣市也 群起效法,就能了解各縣市包括醫院在內,到底有沒有漏洞、疏失,明明手上就有很多工 具可以用卻不用,儘早防堵也不會搞到今天這種局面。 彭博報導:檢驗非常重要,是掌握疫情傳播速度唯一辦法 無獨有偶,彭博19日的報導也指出,台灣被譽為全球抗疫最成功的案例,但自滿心理卻暴 露台灣除有效圍堵以外,什麼都沒有的防線:不僅檢測少,又沒有篩檢無症狀感染的機制 ,還有幾近0%的疫苗施打率。 梅奧診所醫學中心(Mayo Clinic)疫苗研究主任、病毒學家Gregory Poland接受彭博訪 問時說:「如果他們(指台灣)有300個確診案例,就會有3000個案例在社區內,只是不 知道而已。」 彭博報導進一步指出,台灣在諾富特飯店出現的防疫破口,凸顯很大的問題在於檢驗量能 太少。但疾管署去年多次解釋,普篩可能會出現很多偽陽性的情形,浪費醫療資源。「這 個立場和全球對檢驗的最佳做法相左,大多數的政府更擔心的是,偽陰性進入社區,恐引 發疫情擴散」。 根據「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的統計指出,5月16日,台灣每千人檢驗率 僅0.18次。彭博報導分析指出,檢驗非常重要,這是掌握疫情所在和傳播速度的唯一辦法 。台灣並沒有檢測無症狀感染者的機制,為避免疫情再升級,接下來檢驗是重點。就算用 快篩也能很快確定感染者。 至今,國內仍有不少人對快篩有疑慮,但公衛學者指出,國外經一年多的研發,快篩的精 準度愈來愈高,已經不太有偽陽性、偽陰性的事情發生。「可藉此快速抓出感染者」。 新冠疫情堪稱百年來最棘手的流行傳染病,眼看感染範圍不斷擴大,連各醫療院所、部會 都陸續傳出確診案例,除靠全民配合做好防疫措施及個人防護外,中央理應結合地方、醫 衛界的力量,並借鏡國外防疫經驗與各種研究數據,也唯有如此,才有機會將疫情衝擊降 至最低。 ※ 引述《legolas9956 (kiwi pen)》之銘言: : 彭博報導指出,台灣被譽為全世界抗疫最成功的例子,但自滿心理卻暴露了台灣除有效圍 : 堵外什麼都沒有的防線:不僅檢測少,又沒有篩檢無症狀感染的機制,還有幾近零%的疫 : 苗施打率。台灣在諾富特飯店出現的防疫破口,凸顯台灣很大關鍵的問題在於檢驗量能太 : 少。 : https://www.google.com/am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599/546942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193.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1559071.A.493.html

05/21 09:09, 3年前 , 1F
你幾個月前怎不敢講
05/21 09:09, 1F

05/21 09:09, 3年前 , 2F
可是現在快篩站是有症狀才篩
05/21 09:09, 2F

05/21 09:09, 3年前 , 3F
陳宜民那段爆料不要信比較好
05/21 09:09, 3F

05/21 09:09, 3年前 , 4F
阿就學牙醫的不懂啊!
05/21 09:09, 4F

05/21 09:13, 3年前 , 5F
幾個月前講 直接被噓爆好嗎...
05/21 09:13, 5F

05/21 09:15, 3年前 , 6F
內文說所謂普篩是要對入境者跟醫護普篩,但彰化當初是
05/21 09:15, 6F

05/21 09:15, 3年前 , 7F
學牙的能期望什麼?
05/21 09:15, 7F

05/21 09:16, 3年前 , 8F
所有檢體拿來作的普篩喔,根本自己打臉,而且篩出社區
05/21 09:16, 8F

05/21 09:17, 3年前 , 9F
陽性率0.083%,根本就不存在社區感染,是要普篩什麼?
05/21 09:17, 9F

05/21 09:17, 3年前 , 10F
05/21 09:17, 10F

05/21 09:18, 3年前 , 11F
篩出該社區沒問題啊,現在萬華則篩出有源頭流竄,還不能懂?
05/21 09:18, 11F

05/21 09:19, 3年前 , 12F

05/21 09:19, 3年前 , 13F
少看點「認知作戰」的東西吧
05/21 09:19, 13F

05/21 09:19, 3年前 , 14F
高風險族群而已 哪來普篩
05/21 09:19, 14F

05/21 09:20, 3年前 , 15F
餵羊根本沒這麼多啦
05/21 09:20, 15F

05/21 09:21, 3年前 , 16F
到處講的到處都有人餵羊 羊都撐了
05/21 09:21, 16F

05/21 09:21, 3年前 , 17F
陳宜民真的是醫學背景的啦 不要因黨廢言啦
05/21 09:21, 17F

05/21 09:21, 3年前 , 18F
偽陽偽陰那是拿單一個案來反對,本末倒置的概念
05/21 09:21, 18F

05/21 09:22, 3年前 , 19F

05/21 14:27, 3年前 , 20F
陳宜民: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科學博士
05/21 14:27, 20F
文章代碼(AID): #1WfmSVIJ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WfmSVIJ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