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中國人的「道」是什麼?

看板Gossiping作者 (屏東尼大木)時間3年前 (2021/02/27 13:42), 3年前編輯推噓8(8012)
留言20則, 1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剛睡醒,就看到這題。 打完後,才發現有人解釋了一些,慢了好幾個人,難過欸。 我們先分幾層來看,第一層是先秦道家的起源。 《漢書.藝文志》中如此形容先秦道家: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 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從這記載,可以得知: 第一、道家集團的人,最初就是一群在中原諸國擔任史官的人,集合而成的。 他們從漫長的歷史中,「經驗」出了特定的歷史規律, 也就是「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這成為「道」的概念雛形。 因此,勞思光說,先秦道家思想就是「觀變而思常」而得出的特定規律。 第二、從這樣的規律知道了,知本、清虛、自守等等的道家思想雛形, 而且其思想,又與做君王的「治術」有關—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發揮。 到了老子時,才確立了「道」的宇宙本體論。 這樣的宇宙本體論,是怎麼樣的?馮友蘭說這是一種「客觀唯心的宇宙觀」。 因此,老子說: 道可道,非常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具有兩個面向「化生萬物」、「周行不殆」,它可「經驗」而不可言說。 它是形而上的世界「本源」,是持續運作的「永恆存有」,所以「道」有一定的常軌。 對應形而下的「世間萬有」,無不在其之中,不間斷地生成變化。 再對應勞思光所說的「觀變」(了解化生萬物的變化)、「思常」(道是周行不殆的)。 它就是一種自然規律。 這是先秦道家的「道」,而原PO的另一個問題,是到了宋明理學時, 「道」的變題,之前有講到宋明理學的歷史源流,當然那是簡化很多了。 宋明理學,是沉潛許久而成的儒家思想再復興。 是儒家想要確立自己的宇宙本體論。 這時期的理學家的理論,是從先秦儒家的核心命題的再詮釋。 從本體論的確立出發,去講人如何去經驗世界?人如何去實踐道德? 並且,很自然地兼容、反省了隋唐佛學、魏晉玄學、兩漢儒學的思想。 上次是直接從朱熹、王陽明兩人的論點來分,這算是宋明理學的中後期討論, 「心/性論」,而在宋明理學的前期,則是「理/氣論」, 如此,可以勾畫出宋明理學的發展分系: 氣學:周敦頤、張載、邵雍 性(理)學:程伊川、朱熹 心學:陸象山、王陽明 氣學的理學家們的本體論建構,有部分包含了《易經》、《中庸》、道家思想, 而所謂的「氣」,則是貫串宇宙生成、經驗現象的根源。 思想上講氣論的,著名思想家是先秦道家的莊子, 莊子的「氣」,是「道」與「萬有」的縱向聯結,並非是根源。 道 | 氣 | 萬有 而到了宋明理學時,則轉化了這樣的概念。 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生命精神的本源,人乃至經驗世界的萬象,都是氣之聚散而成。 像是張載的「氣一元論」: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 「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 或是原PO說的「太極」,雖然是朱熹的宇宙觀, 但是他是受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影響而成。 這當中,是否有看到些許先秦道家的思想影子? 你將「氣」、「太極」代換成「道」或許也說得通。 最後,可以得知三種本體論建構,再從本體論落實到實踐層面,它們講「道德的實踐」。 最高境界的的道德實踐,就是天地之性,也就是「天理」,要達到與天理同在, 類似《中庸》所說:「參贊天地之化育」之境, 因此,理學的另一個命題,就是「天理/人欲」的道德實踐課題。 如何去實踐道德?氣、性、心學都講求後天的修養工夫論,去實踐道德, 以求透過道德達到「天人合一」之境。 以朱熹的「性即理」一派的主張來說: 「格物致知」,或做「格物窮理」: 因為「天理」存在於萬物之中。 如何致知?即是透過後天的經驗,與讀書,以窮其理。 因此「知」就是知理,是知「性理」(天地之性、道德之理), 「存天理,去人欲」: 這是後天涵養心性的工夫論。 「人欲」指的是不合於「天理」(自然)的私慾, 與其相對的,「所聞者聲、所見者色、所食者味、喜怒哀樂(情)」,皆是自然之性。 而關乎「利、欲、私」等等的念頭,則是不能體現道德良善價值的欲念。 所以,它最初並非是指要去除關於人性的一切欲念。 當然,礙於篇幅,也捨棄了許多前因後果,不過理學就是這樣, 讓大木我在大學時,頭超痛,甚至每晚做惡夢,到現在可能還不了解。 OK,大GUY是這樣,有錯誤的可以指正,謝謝。 -- 1.從今天開始,你不叫歪哥,叫歪頭。 2.人家背後有靠山,你背後有什麼?鳳梨、金蕉、芭樂、蓮霧。 3.別人的孩子死不完、你這句話就不對了,我也是別人的孩子。 4.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也可以裝。這世界還有什麼是真的? 5.人活著有太多的包袱,生、老、病、死,我已經受夠了。 6.我現在宣布,左邊是香檳、右邊是啤酒。 請試著回答以下台詞出自那些國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3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4404538.A.4EE.html

02/27 13:42, 3年前 , 1F
So sick
02/27 13:42, 1F

02/27 13:46, 3年前 , 2F
就是霍金畢生追求的統一場論,用一條簡單的公式解釋
02/27 13:46, 2F

02/27 13:46, 3年前 , 3F
萬物,就是道
02/27 13:46, 3F

02/27 13:47, 3年前 , 4F
道就是道 體會就好 不用解釋成這樣
02/27 13:47, 4F
是,越解釋越會模糊。

02/27 13:53, 3年前 , 5F
哲學系?
02/27 13:53, 5F

02/27 13:54, 3年前 , 6F
我覺得講「氣」其實有點危險,至少二程朱子不會認為
02/27 13:54, 6F

02/27 13:54, 3年前 , 7F
氣等同於道。宋明儒學談氣本論的觀點從張載開啟的時
02/27 13:54, 7F

02/27 13:54, 3年前 , 8F
候,最大的前提就是氣存於天地萬物之間,只在於有形
02/27 13:54, 8F

02/27 13:54, 3年前 , 9F
無形之間聚散。反而理學脈絡下的「道」是具有超越性
02/27 13:54, 9F

02/27 13:54, 3年前 , 10F
意義
02/27 13:54, 10F
了解,因為我直接從張載開始講,而沒說後面二程的思想了, 解釋太多會篇幅過長。 ※ 編輯: LouisLEE (111.254.134.9 臺灣), 02/27/2021 13:58:24

02/27 13:55, 3年前 , 11F
後面看不懂了:(
02/27 13:55, 11F

02/27 13:58, 3年前 , 12F
02/27 13:58, 12F

02/27 14:02, 3年前 , 13F
文章說朱子的宇宙觀承襲濂溪的太極而來,但又將濂溪歸
02/27 14:02, 13F

02/27 14:02, 3年前 , 14F
於氣學,某以為有可商榷處。第一個是濂溪未若橫渠那
02/27 14:02, 14F

02/27 14:02, 3年前 , 15F
樣直接表明氣一元論的立場,他底太極是否超越是可以討
02/27 14:02, 15F

02/27 14:02, 3年前 , 16F
論的。再者,朱子言太極是將太極等於理,氣只是形而下
02/27 14:02, 16F

02/27 14:02, 3年前 , 17F
者,所以氣是不等於太極的,氣當然也不能等於道(理)
02/27 14:02, 17F

02/27 14:02, 3年前 , 18F
,這點無論是程朱還是陸王都會認可的。
02/27 14:02, 18F
OK,「理、氣二分」這塊我沒提到,感謝指正。 ※ 編輯: LouisLEE (111.254.134.9 臺灣), 02/27/2021 14:04:27

02/27 14:14, 3年前 , 19F
我不知道
02/27 14:14, 19F

02/27 15:03, 3年前 , 20F
上有食道,下有尿道
02/27 15:03, 20F
文章代碼(AID): #1WETkwJk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WETkwJk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