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成績頂端的都是努力還是天賦

看板Gossiping作者 (靈魂之舞)時間3年前 (2020/08/23 22:47), 3年前編輯推噓2(4210)
留言16則, 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引述《j9966330k (白玉樓的廁所)》之銘言: : 如題啦 那些建中ㄉ超強學生 : 或是合太醬料的前段學生 : 都是靠努力居多 : 還是真的就是天生的腦袋就好 : 有沒有鄉民有自身或朋友的經歷 : 可以來解釋一下R : 那種頂端的學生 : 到底都是靠努力還是天賦 : 有沒有卦 說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大一時曾經有部分科目成績稀爛,每天勉強苦讀卻還屢屢處於不及格的邊緣 為此還不得不休學去當兵,當了一年十個月 但當我休學回學校後,原本艱澀難懂的學科,突然變的豁然開朗,理解迅速 我在課堂上聽過的內容,回去幾乎都完全沒有複習,每次考試也能隨手拿到班級前三 這兩年間,我的天賦跟智商沒有什麼區別 成績卻從終日苦讀仍不及格飛速成長到班級前三 如果說有什麼事情不同 就是我看事情的角度改變了 對於原本覺得枯燥無聊看起來很痛苦的東西 在經歷更痛苦無聊的軍旅生活等種種原因之後,突然變得趣味盎然 原本我沒有興趣去思考跟看懂的內容,當我有了想要去看懂的意願後,突然變得輕鬆可愛 當台上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同時,我當下就興趣高昂的理解了他講的所有內容 因為理解了,自然也不需要什麼複習 複習頂多就是把原本就懂了的事情提醒自己一次而已 我當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例子 只是在我的經驗中 我的智商沒有增加,我的努力有減無增 同樣的學習內容,我的成績卻有著天與地的區別 這中間的差異 只在於我對世界與知識的看法改變了而已 所以我認為,讀書的好壞 有著比努力與頭腦好不好更重要的東西 == 知乎上曾經有著類似的探討,我個人覺得寫得很好,截錄前面一部分 (有些人因為知乎是對岸網站就不屑閱讀裡面的所有資訊,我只能說這會是自己的損失) ---- 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努力。 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在十幾年間由成長環境,出身階級,教育資源等因素潛移默化形 成的「習慣霸權」。 很多人覺得天天上課睡覺打遊戲然後考前翻翻書最後九十多就是天賦高 認真聽課挑燈夜戰結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賦低 很多人的學習觀就是 成績=天賦×努力; 天賦=成績÷努力; 努力=成績÷天賦,這套簡單的公式。 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學習觀。 首先亮明,這篇文章將要論證的觀點是: 1.天賦的差距是存在的,並且這種差距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本文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沒有完全否定天賦的重要性。 重要的話說三遍! 2.但是,大多數人高估了這種純天賦的作用的重要性。人們對學習現像下意識的膚淺認知 ,會導致我們把很多其實源於後天習慣,但比較隱蔽的因素歸因於天賦。 3.如果我們把學習效率看成一個以天賦,努力,習慣,方法,環境等諸多因素為變量的多 元函數,只取天賦與習慣兩者的貢獻,習慣的重要普遍上會大於天賦許多,但學習的習慣 有很多,有些是大家都知道的習慣如時間規劃能力,有些是少數人知道的如運用邏輯的習 慣。 我們對學習規律的洞察力越強,認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隱蔽的習慣來源 反之,你的認知越膚淺,能夠解釋的就越少,然後把那堆自己解釋不了的因素籠統地歸因 為“天賦” ==== 以下開始論證 ==== 因為論證的內容有點多,就不全部貼上來,給有興趣的人自己去觀看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164041/answer/148128347 我只再截錄歸納後的部分結論 這篇文章,不是來給你灌雞湯的。 本文要告訴你的是: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是另一種形式的階級固化。 無數的習慣,就像一道道堅固的高牆 在從小的鋼琴繪畫與電子遊戲之間 在一本本數理啟蒙文學名著與網絡爽文無腦漫畫之間 在巧妙的引導鼓勵與粗暴的填鴨灌輸之間 在科學的言傳身教與無度的溺愛家暴之間 在周遊世界博覽群書和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之間 在從小熱愛推理痴迷編程與熱愛遊戲痴迷逛街之間 在一貫的三好學生與起起落落的吊兒郎當之間 在競賽班的燈火通明與普通班的嘻哈玩樂之間,悄然建立。 等你發覺這一切之時,高聳在普通人和學霸學神之間的 已是一道道無形而萬難貫穿的,名為「習慣霸權」的壁壘 自上而下殘酷地分隔出強弱有序,不可僭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80.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98194066.A.837.html

08/23 22:48, 3年前 , 1F
太多end
08/23 22:48, 1F

08/23 22:54, 3年前 , 2F
我看完第一段就給你推了 其他沒看
08/23 22:54, 2F

08/23 22:56, 3年前 , 3F
不 就是你變聰明了 人類智商到25~35歲不等才達高峰
08/23 22:56, 3F

08/23 22:59, 3年前 , 4F
之後保持健康智商大致可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08/23 22:59, 4F

08/23 22:59, 3年前 , 5F
跟我一樣,後來就唸到博士完了,你大概不知道24-26是記憶
08/23 22:59, 5F

08/23 22:59, 3年前 , 6F
力最強的年紀
08/23 22:59, 6F

08/23 23:00, 3年前 , 7F
看個人保養 有沒有吃到含鉛中藥之類的
08/23 23:00, 7F

08/23 23:01, 3年前 , 8F
推啦
08/23 23:01, 8F

08/23 23:02, 3年前 , 9F
反對 因為任何事物皆有其因果 你的意思好像電子遊戲價
08/23 23:02, 9F

08/23 23:02, 3年前 , 10F
值不如推理小說
08/23 23:02, 10F

08/23 23:03, 3年前 , 11F
然而好的電子遊戲文本 並不會輸給其他載體 差別在於你願
08/23 23:03, 11F

08/23 23:03, 3年前 , 12F
意思考多少而已
08/23 23:03, 12F

08/23 23:04, 3年前 , 13F
所以這個差異 實際上是思考與理解力的差異 而不是做了
08/23 23:04, 13F

08/23 23:04, 3年前 , 14F
什麼事情
08/23 23:04, 14F
該文該段落寫的只是一個大方向,並不能包含每一個面向 有些電子遊戲文本當然豐富又引人反思,但許多電子遊戲也是完全不需用腦難以成長的 舉例像假如一個人玩了3000小時的CS,另一個人練了3000小時的繪畫與鋼琴 相信後者對他的思想跟人生都有更多面向的增長

08/24 00:50, 3年前 , 15F
天賦很重要,但只有天賦是不夠的……
08/24 00:50, 15F
※ 編輯: artpoet (1.160.80.37 臺灣), 08/24/2020 00:57:15

08/24 10:42, 3年前 , 16F
那個叫頓悟 不是隨便誰都可以突然爆炸性成長的
08/24 10:42, 16F
文章代碼(AID): #1VGe6IWt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Ge6IWt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