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人工智能幾週內重現物理學家六年的研究

看板Gossiping作者 (cluster)時間4年前 (2020/03/29 12:09), 4年前編輯推噓10(1002)
留言12則, 1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jackliao1990 (jack)》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大紀元 : 2.記者署名 : 大紀元記者張妮編譯 : 3.完整新聞標題: : 人工智能幾週內重現物理學家六年的研究 : 4.完整新聞內文: : 一個國際合作團隊使用計算機深度學習算法,在幾週內重現了理論物理學家之前花了六年 : 才完成的研究。 : 日本沖繩科技大學大學院(OIST)的研究人員在研究磁鐵材料內部原子自旋方向不一致情 : 況下的磁場狀態,為將來的量子計算應用鋪路。 : 在所有的磁鐵中,每個原子都有「自旋」特性。在常見的磁鐵中,所有原子的自旋方向一 : 致,產生強磁場,比如冰箱門上的磁鐵貼。 : 可是,就像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條件下呈現固態、液態和氣體等不同狀態一樣,磁性也有不 : 同的狀態。 : 之前,OIST的研究人員為一種含四面體晶體結構的天然礦——燒綠石(pyrochlore)構造 : 出原子自旋方向不一致的各種模型,目標找到一共可以產生多少種磁性狀態,並歸納出兩 : 者之間的對應關係。 :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很辛苦,「即使是最簡單的模型都需要好幾年才能完成」。 : 現在,OIST的研究人員與德國慕尼黑大學的計算機人工智能專家合作,使用電腦完成這項 : 任務。研究人員向系統輸入了25萬種原子的自旋組合,系統僅花了幾週時間就成功地生成 : 了磁性對照表,與之前研究人員花了六年時間得到的結果完全一樣。 : OIST的香農(Nic Shannon)說:「我們對計算機的成功感到震驚,這對理論物理學有著 : 重大意義。下一步我們將讓系統處理更複雜的問題,看看計算機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3/28/n11983086.htm : 6.備註: 綠燒石本身結構和電子數目 形成很特殊的反鐵電結構 這個反鐵電結構 在低溫70k會有一個 鐵電<=>反鐵電的相變 我有一篇文章 提出電荷轉移的機制去解釋電荷為什麼會有轉移 概念就是 因為溫度的關係 在低溫會有一個結構對稱性上的變化 造成"磁序" "電荷" "結構" 的三重偶和效應 是這個偶和效應 造成反鐵電相變 另外低溫時中子結構散射結果 磁序結構是長程非公度的 (incommensurate) 這是它為什麼那難計算的原因 非公度的意思就是 它的某些磁電性質是要把整個晶體的全部都包含進去討論 (比率非有理數 ) 無法只考慮單位晶包內的狀況再用週期的平移對稱性做近似 所以變成晶包內的原子數目會變得非常多 (可以到上百個甚至上千) 理論模擬上會非常困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11.155.36 (新加坡)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5454954.A.DC2.html ※ 編輯: davidwales (203.211.155.36 新加坡), 03/29/2020 12:10:05

03/29 12:09, 4年前 , 1F
跟我想的一樣
03/29 12:09, 1F

03/29 12:11, 4年前 , 2F
本來就是這樣啊
03/29 12:11, 2F

03/29 12:12, 4年前 , 3F
先推不然別人以為我看不懂
03/29 12:12, 3F

03/29 12:12, 4年前 , 4F
謝謝你幫我解釋我想說的
03/29 12:12, 4F

03/29 12:12, 4年前 , 5F
嗯嗯 對沒錯就是這樣
03/29 12:12, 5F

03/29 12:14, 4年前 , 6F
剛要說明就被你們先講了
03/29 12:14, 6F

03/29 12:24, 4年前 , 7F
喔喔 大家都知道喔 我正想幫補充
03/29 12:24, 7F

03/29 12:26, 4年前 , 8F
看起來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專業人士
03/29 12:26, 8F

03/29 12:45, 4年前 , 9F
阿這就我昨天無聊想到的阿
03/29 12:45, 9F

03/29 12:47, 4年前 , 10F
感謝分享
03/29 12:47, 10F

03/29 18:35, 4年前 , 11F
03/29 18:35, 11F

03/29 18:37, 4年前 , 12F
好哦,我看不懂XD,但是謝謝你
03/29 18:37, 12F
文章代碼(AID): #1UW1zgt2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W1zgt2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