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中醫會怎麼治療武漢肺炎

看板Gossiping作者 (華英成秀)時間4年前 (2020/02/01 11:21), 4年前編輯推噓1(324)
留言9則, 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Birdme (第三種猩猩)》之銘言: : 傳統醫學的問題,在於它對世界認知的體系,過於簡單 : 換句話說,就是世界在古人眼裡看來,解析度太小 傳統醫學的解析度未必小 : 星座、命理,也是常常被人用相同的邏輯笑話 : 例如「世界上的人怎麼可能簡單分成12類」,就是在說這些理論,解析度太小的意思 最簡單的例子也是舉星座命理(類似紫微斗數)這個例子, 很多人以為世界上的人,只是簡單的分為12類 而不知道,這只是太陽星座的分類數。 如果進 https://astrodoor.cc/horoscope.jsp 這裡隨便打打自己的生時,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知道 人不是簡單被分類為12類,不考慮細的角度、也不考慮當時年齡等, 只就星落入何宮來分太陽、月亮、金、木、水、火、土、冥王、海王、天王、上升... 光這11個,理論上的組合數就是 12^11 = 743008370688 7400億以上的組合數。 這個量級夠大嗎?夠讓70億人每個人都分一種獨一無二的組合嗎? 回到中醫,單就論理來看, 看陰陽二分,只是掌握複雜現象規律的一種簡單分類方式, 它的組合數並非是2x2x2...這樣的算法 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按病變部位分上下(上為陽、下為陰), 如果按機體功能亢進與否分熱寒 (熱為陽、寒為陰) 如果按水分多寡分濕燥(濕為陰、燥為陽) 就這樣形成的組合數,也不是你以為的8種。 而是81種,相差十倍之巨。 為什麼? 因為如果彼此獨立,但同一部位寒熱互斥、燥濕互斥 那光一個上部 就可以 有 寒、熱、濕、燥、平(正常)、寒濕、寒燥、濕熱、燥熱等九種 上下獨立,乘後是81種組合。 如果你再加一個向度,內外 那會有多少種?81^2 = 6561 也不是你以為的2^4 =16 相差400倍之巨。 : 而為什麼兩者是不同量級的關係?這就要用資訊論的角度理解 : 所謂的量級,以10進位來說,10倍就是一個量級。 : 以八卦來說,兩儀、四象、八卦...64卦,是2的指數增長 它的量級不是2的指數增長,而是以你意外的速度飆升。 更別提中醫還有臟腑定位(心肝脾肺腎...功能分類)、物質分類(氣血津液..)、 經絡辨證(12+2)、症狀辨證定位(常見症狀大約200種)..... 這些彼此獨立的辨證(分類模式),都可以重複組合, 組合起來的數目,其實是極為驚人。 按八綱、臟腑、氣血津液、經絡、症狀 這樣五個面向分析複雜人體現象, 可以找出它背後隱藏的發病規律,再根據這個規律去處方開藥。 這其實是中醫治病的邏輯,不同於西醫的診斷分類模式。 : 但是中醫,一開始就把世界的資訊量釘死了。 : 死死確認了五行陰陽、寒冷溫熱是世界的邊界 : 在解析度這麼小的知識體系,當然無法有效治療疾病 你再想想你這句話,就邏輯論理來看,是否正確。 : 結果只是造成一群人不自覺的迷信 : 有些人花傻錢買養生,有些人延誤就醫 : 講白話,經過實證的藥,是會受到衛福部管制的, : 因此在菜市場隨便買到的“藥材”,自然是無效的,那叫食材、調味料 : 而保健品更不用說了,沒有顯著藥效才會當保健品, 這句話其實可以有兩個意義,以醫師的角度來看,是兩種意義都有用的。 其中一個是你說的意思,保健食品、食材 因為沒有顯著療效,所以在重病急病的時候,只想靠養生來治病, 會變成杯水車薪,緩不濟急。 這種時候往往會選藥性較強較峻猛的藥物, 也就是所謂的 大毒 來治病。它的副作用往往也比較強烈,所以才會有下面這段話 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故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 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 正也。不盡,行復如法。 但也正因為保健食品或者一般食材它的療效沒很大(副作用也沒很大), 所以往往可以來當疾病恢復期調養的療養方。平時的養生方, 但它也不是可以隨便亂吃的, 這也是醫師有時候會反對鼓勵所有人吃薑、天天都吃薑的方式,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適用。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找人群體質分布中的兩端, 大多數人吃一些荔枝不會怎麼樣, 但有些人吃一點荔枝就會上火,咽喉痛、流鼻血、牙齦浮腫 而另外一個極端是吃一大袋荔枝也不會上火,反而吃一點西瓜、喝綠茶就會拉肚子 把這些極端的人拿出來,就會發現食療、健康食品未必沒有它的影響力(療效), 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照搬一樣的方式, 它還是有些人不適用的。 所以重點是在你怎麼用,而不是它沒用。 由吃荔枝(刺激)可以推敲病人的身體反應, 猜測吃荔枝容易上火的人可能體質上部比較容易燥熱, 這些人吃薑容易不舒服,上火、胃痛、胃出血.... 進而預測吃荔枝容易上火的人,感冒可能容易有嚴重的喉嚨痛或是先喉嚨痛。 醫師可以透過四診(望聞問切)可以再找一些證據來支持確認這個猜測。 比較難預測的是大多數在中間的病人,往往很難只憑一個問題就斷定病人的體質證型 這像偵探辦案,沒有把證據收集齊全(四診合參)有時會誤判真相。 : 顯著有效的早被藥廠拿去發大財,哪會在民間靠廣告銷售 : 前一陣的磁力項圈,根本就是頗呵 磁力項圈、體質酸鹼...很多是打著中醫名字, 但源頭是否是中醫來的?還是商人推銷來的? 中醫不會包醫,有它的極限,就像西醫也有極限, 宣稱百病包治,一服即效,有時得謹慎看待, 找出真正療效的比率。 但中醫也不純然是安慰劑,完全玄學,絕對沒用。 有些部分其實是可以科學驗證(也就是可以跟西醫溝通), 但不否認有些部分確實到目前還沒有甚麼比較好的方式跟西醫溝通 還有很多人還在努力尋找真正的解答。 也有更多人走在傳統醫學的路上,提升臨床療效, 有用,才是它的生存之道, 溝通只是為了促進彼此認識、消弭歧見與互相合作。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191.2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0527270.A.7F2.html

02/01 11:23, 4年前 , 1F
跟瞎掰沒兩樣的「科學」
02/01 11:23, 1F

02/01 11:25, 4年前 , 2F
問題是有沒有因果關係 組合再多有屁用
02/01 11:25, 2F

02/01 11:25, 4年前 , 3F
前兩樓真是標準酸民XD
02/01 11:25, 3F
分類是為了認識這個複雜的世界,是所有學科一開始的基礎, 單一分類模型不完全能預測全部的歸類,每一種模型(辨證模式)有它的盲點, 所以才會有多種方式交叉比對,尋找真相。 因果關係是看後面用藥治療的反應,也是臨床療效 ※ 編輯: lepputte (36.230.191.211 臺灣), 02/01/2020 11:33:51

02/01 11:38, 4年前 , 4F
推一個 東方文化醫學各方面其實很深
02/01 11:38, 4F

02/01 11:43, 4年前 , 5F
02/01 11:43, 5F

02/01 11:47, 4年前 , 6F
組合數多就有效 那深度學習弄深一點就好
02/01 11:47, 6F
組合數只是分類模式,跟臨床有沒有效是兩件事, 診斷分類是為了掌握趨勢,便於治療, 就像西醫疾病按呼吸系統等方式分類成胸腔科、心臟科等, 是因疾病發展趨勢類似、便於治療。 就像如果把考生成績分成五科再分別看分數高低分成十類(診斷分類), 然後分別找不同的老師(藥物/針灸)來教(治療),看他們成績的變化(臨床療效) 有沒有效是看醫師用藥治療的反應,要考慮到實證,找出真正治療的療效。 這也就是我說的因果關係,施治後是否可以加速疾病恢復。 這需要醫師自己的自律與努力,認真思考自己療效, 講真話、做實事,最終才可能知道真相。

02/01 12:30, 4年前 , 7F
跟頑固的人說再多都沒用
02/01 12:30, 7F
選擇沉默其實很簡單, 人群思想分布的兩個極端本來溝通就常沒用。 逢中醫必反,與逢中醫必信,不都一樣是迷信、情緒反應? 所以發聲要溝通的,往往是那些願意試著多元思考的人。 當我們社會沉默的人越來越多,那才是悲哀。

02/01 15:07, 4年前 , 8F
如果分類一開始就有問題 後面的療效也只是ga
02/01 15:07, 8F

02/01 15:08, 4年前 , 9F
rbage in garbage out 不是因果吧
02/01 15:08, 9F
※ 編輯: lepputte (36.230.191.211 臺灣), 02/01/2020 19:08:09
文章代碼(AID): #1UDEwcVo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DEwcVo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