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重現3萬年前航行 台日聯手划圓木舟從台東抵沖繩

看板Gossiping作者 (虎山洪金寶)時間4年前 (2019/07/09 11:48), 4年前編輯推噓18(19113)
留言33則, 2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中央通訊社 重現3萬年前航行 台日聯手划圓木舟從台東抵沖繩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7090034.aspx 內文: 最新更新:2019/07/09 11:07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9日電)「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圓木舟航 行,7日從台東長濱出發,今上午於當地時間8時許抵達與那國島的海灘,證明古人在沒有 現代航行器具下能從台灣航行到日本。 根據研究,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沖繩島上居民,有可能自台灣遷徙進入。因此台灣史前文 化博物館與海部陽介教授所領導的日本科學博物館團隊,自2017年起合作「跨越黑潮-復 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前2年曾製作草船、竹筏嘗試划渡黑潮,都無法成功,今年 以杉之女神-雪杉圓木舟再度挑戰。 在台、日組成的5名划手經過數10小時的划行,不依靠現代技術試驗航海,全程僅靠星辰 風向,朝向日本最西端沖繩與那國島前進。今天當地時間8時許抵達沖繩與那國島久部良 港,完成證明舊石器時代人類可能具有跨越黑潮航海的能力,並間接證明構成日本人群的 「沖繩路線」存在可能性。 伴走船「晉領號」在臉書貼上許多相關照片,團隊發文指出:「划手們已經精疲力盡,仍 然努力地、慢慢地划向久部良港。在曙光中迎來的這一刻,還是讓在伴走船上,也是非常 疲累的工作人員,露出欣慰的笑容。海波顯現的晨光,正好顯示了他們完成歷史性的艱巨 任務!一項跨越3萬年,當代人和古代人交疊的探索傳奇。」 圓木舟為2017至2019年間以日本能登所產雪松,依模擬舊石器工具實驗製成。由日本考古 學家山田昌久監製、工藝家雨宮國廣製作,獨木舟船身長7.6公尺、寬0.7公尺、高0.6公 尺,可乘坐5人,舟身重量約350公斤。 航程自台東長濱鄉烏石鼻出發到日本與那國島,直線距離為205公里,划行中圓木舟的路 徑一度向北蛇行、也曾遇到風浪,但隨著太陽、星辰位置而逐一修正,終於完成壯舉。( 編輯:張芷瑄)1080709 https://img5.cna.com.tw/www/WebPhotos/1024/20190709/3000x2250_71289942842.jpg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圓木舟航行7日從台東長濱出發,由台、日組 成的5名划手經數10小時的划行,9日上午於當地時間8時許抵達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的海 灘。(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9日 https://img5.cna.com.tw/www/WebPhotos/1024/20190709/800x600_630059520686.jpg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圓木舟航行,7日從台東長濱(左下紅點處) 出發,9日上午於當地時間8時許抵達與那國島(右上紅點處)的海灘。(圖取自Google地 圖網頁google.com.tw/maps) https://img5.cna.com.tw/www/WebPhotos/1024/20190709/1025x768_600431724864.jpg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圓木舟航行,7日從台東長濱出發,9日上午 抵達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的海灘,伴走船「晉領號」上的工作人員記錄航海過程。(晉領 號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9日 https://img5.cna.com.tw/www/WebPhotos/1024/20190709/1024x768_600461915882.jpg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圓木舟航行,7日從台東長濱出發,9日上午 抵達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的海灘。5名划手不依靠現代技術試驗航海,全程僅靠星辰風向 ,完成壯舉。(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9日 https://img5.cna.com.tw/www/WebPhotos/1024/20190709/1024x768_58486195240.jpg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圓木舟航行,7日從台東長濱出發,9日上午 抵達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的海灘。伴走船「晉領號」上的工作人員在曙光中迎來成功這一 刻,露出欣慰的笑容。(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8年7月9 日 ▼圓木舟9日上午抵達與那國島海灘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160753900664237/videos/895228787542131/ 活動fb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acrosskuroshio/posts/720049325116308 ------------------------------------------------------------------------------ 備註: 就算是現代要用人力划船超過一百公里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跟風險,幾萬年前的先人失敗 率一定更高,但還是願意划這麼遠,不知道是不是有宗教因素驅使才有這種膽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241.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2644086.A.9F7.html

07/09 11:48, 4年前 , 1F
比想像中還快到達
07/09 11:48, 1F

07/09 11:49, 4年前 , 2F
因為先人不是一次到達,他們有好幾代
07/09 11:49, 2F

07/09 11:49, 4年前 , 3F
07/09 11:49, 3F

07/09 11:50, 4年前 , 4F
人摸清海域
07/09 11:50, 4F

07/09 11:50, 4年前 , 5F
厲害
07/09 11:50, 5F

07/09 11:50, 4年前 , 6F
好像已經試過好幾次了
07/09 11:50, 6F

07/09 11:54, 4年前 , 7F
幹 茫茫大海要剛好漂到那個小島也太困難
07/09 11:54, 7F

07/09 11:54, 4年前 , 8F
還以為滑到沖繩本島 滑去與那國島根本不
07/09 11:54, 8F

07/09 11:54, 4年前 , 9F
算厲害...
07/09 11:54, 9F

07/09 11:55, 4年前 , 10F
就在台灣旁邊而已 不用實驗也知道
07/09 11:55, 10F

07/09 11:55, 4年前 , 11F
祖國,大日本帝國皇民一家親
07/09 11:55, 11F

07/09 11:57, 4年前 , 12F
噗呵樓上說不夠厲害耶 笑死
07/09 11:57, 12F

07/09 11:57, 4年前 , 13F
傑克,船要沈啦
07/09 11:57, 13F

07/09 12:04, 4年前 , 14F
失敗多次 終於成功了
07/09 12:04, 14F

07/09 12:13, 4年前 , 15F
這條路線最困難的就是台灣到與那國島,這
07/09 12:13, 15F

07/09 12:14, 4年前 , 16F
不厲害?中間就如同計劃名所說的要跨越黑
07/09 12:14, 16F

07/09 12:14, 4年前 , 17F
潮的海流欸…
07/09 12:14, 17F

07/09 12:15, 4年前 , 18F
不夠厲害的要不要自己去划看看?
07/09 12:15, 18F

07/09 12:16, 4年前 , 19F
宮古島到沖繩本島都還沒那麼難…
07/09 12:16, 19F

07/09 12:17, 4年前 , 20F
狗急跳牆吧
07/09 12:17, 20F

07/09 12:22, 4年前 , 21F
三萬年前?適逢冰河期吧?
07/09 12:22, 21F

07/09 12:23, 4年前 , 22F
比較神的是古人是不知道那邊有島還
07/09 12:23, 22F

07/09 12:23, 4年前 , 23F
敢划出去
07/09 12:23, 23F
比較好奇的是那個時候冰河期的海流和現在相比的難度是提高還是下降 ※ 編輯: NTKingsman (101.136.241.61 臺灣), 07/09/2019 12:28:19

07/09 12:28, 4年前 , 24F
看看那硬體設備 還不厲害?
07/09 12:28, 24F

07/09 13:03, 4年前 , 25F
公視好像好紀錄片還是專題過
07/09 13:03, 25F

07/09 13:05, 4年前 , 26F
07/09 13:05, 26F

07/09 13:15, 4年前 , 27F
從花蓮某地點可用肉眼看到與那國島,計
07/09 13:15, 27F

07/09 13:15, 4年前 , 28F
劃團隊有找到那個地點
07/09 13:15, 28F

07/09 14:18, 4年前 , 29F
先人也是現在台灣原住民的祖先,跟漢人一點
07/09 14:18, 29F

07/09 14:18, 4年前 , 30F
關係也沒有
07/09 14:18, 30F

07/09 20:58, 4年前 , 31F
這感覺很鬼扯,第一次航海有沒地圖怎知道
07/09 20:58, 31F

07/09 20:59, 4年前 , 32F
往哪邊航行,航行錯就死定了
07/09 20:59, 32F

07/09 21:05, 4年前 , 33F
對啦,那些研究員都在鬼扯,鄉民好棒棒
07/09 21:05, 33F
文章代碼(AID): #1T90vsdt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T90vsdt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