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妙齡女上山驚見「人參狀」植物 補一下卻連吐2小時

看板Gossiping作者 (SkyBotany)時間5年前 (2019/07/04 01:46), 編輯推噓153(160756)
留言223則, 17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fenrir (司馬傑奇)》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聯合新聞網 : 2.記者署名: 陳雨鑫 : 3.完整新聞標題: 妙齡女上山驚見「人參狀」植物 補一下卻連吐2小時 : 4.完整新聞內文: : https://video.udn.com/news/1102015 : 台北一名24歲女性,先前獨自赴北投山區,路上驚見外貌似人參的植物,想「補一下」現 : 場生吃一小指節後,馬上出現上吐下瀉症狀,症狀連續2個多小時掛急診,就醫確認女子 : 吃的不是人參,而是有毒的美洲商陸,由於目前完全沒有解毒劑可使用,醫院僅能提供支 : 持性治療,所幸後續患者除了容易感到腹部脹氣以外,已無其他不適症狀。 : 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科主任楊振昌,臨床上常見民眾誤食草藥或是果實 : ,造成中毒的案例,像是美洲商陸、苦楝、台灣馬桑、龍葵等。以該名個案為例,美洲商 : 陸外觀與人參相似,常會有個案誤食。 : 美洲商陸的根部含有商陸素(phytolaccatoxin)、商陸鹼(phytolaccin),食用後30分 : 鐘到3小時內,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暈眩、四肢肌肉抽搐、神智不清、大小 : 便失禁等症狀。 : 除了美洲商陸以外,根據毒藥物防治中心的統計,龍葵的中毒案例也不斷增加,截至目前 : 為止已經有30到40例中毒案例,楊振昌表示,龍葵常被誤以為是赤道櫻草,坊間傳言赤道 : 櫻草的莖、葉具有化瘀消腫、接骨止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效果,實際上無論是龍葵 : 或是赤道櫻草都沒有謠傳的效果。 : 楊振昌表示,先前就有一家五口,以為吃下沒有毒的赤道櫻草,卻在食用後出現噁心嘔吐 : 的症狀,被證實是誤食為龍葵。龍葵常見於台灣中低海拔的平地丘陵,而龍葵全草有毒, : 都具有龍葵鹼,攝食過量會有神經毒,恐會造成噁心、抽搐、意識喪失等,嚴重者恐致命 : 。 : 苦楝曾被誤以為能治療便秘,曾有個案服用10片苦楝葉,之後認為沒有效果,再吃下約30 : 片的苦楝葉,陸續出現頭暈目眩、雙手和手臂無力、眼瞼下垂,因而就醫治療;而台灣馬 : 桑則常被誤以為是桑椹,由於台灣馬桑全株有毒,含有馬桑毒素,中毒症狀為全身發麻、 : 冒冷汗、噁心嘔吐、呼吸加快、痙攣昏迷,嚴重同樣恐死亡。 :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林旭陽表示,近年國內盛行使用辨別野外植物的App,但今年4月就 : 曾發生新竹3名登山客,太過信任辨別植物的App,誤食有毒野菇,最後出現嘔吐、腹瀉、 : 腹痛及四肢無力等症狀,送醫急救,不可全面相信App,準確度並非是100%,呼籲民眾野 : 外的野菇、野菜,盡可能不要亂採摘來吃,以防中毒風險。 :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7/03/realtime/6516381.jpg
: 美洲商陸的根部含有商陸素(phytolaccatoxin)、商陸鹼(phytolaccin),食用後30分 : 鐘到3小時內,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暈眩、四肢肌肉抽搐、神智不清、大小 : 便失禁等症狀。圖/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7/03/realtime/6516382.jpg
: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林旭陽呼籲,民眾野外的野菇、野菜,盡可能不要亂採摘來吃,以 : 防中毒風險。記者陳雨鑫/攝影 :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7/03/realtime/6516383.jpg
: 台灣馬桑全株有毒,含有馬桑毒素,常被誤以為是桑椹,誤食後的中毒症狀為全身發麻、 : 冒冷汗 、惡心嘔吐、呼吸加快、痙攣昏迷,嚴重恐死亡。圖/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7/03/realtime/6516384.jpg
: 苦楝具潛在的神經毒性,並沒有治療便秘的效果,若是長期大量服用,恐會出現嚴重症狀 : 。圖/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7/03/realtime/6516385.jpg
: 龍葵整株有毒,具有劇毒龍葵鹼,常被誤以為是無毒的赤道櫻草,誤食後,會出現神經毒 : ,恐會造成噁心、抽搐、意識喪失等,嚴重者恐致命。圖/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906751 : 6.備註: : 不懂就別吃… 其實現代人對植物的辨識能力平均來看是大幅退化的 所以更容易發生意外誤食中毒的情況 以前農村人口比都市多的年代 很多人童年就得幫忙家裡顧田或採收農產品 所以野草 毒草 作物 野菜還能辨識不少種類 另外植物辨識需要訓練 越小訓練效果越好 這就像是一般人在牧場看到一堆牛 每隻看起來都一樣 但如果是從事畜牧業許久的人 是能夠分辨出每隻牛的特徵 而區別出不同的牛隻 辨識的能力過了青少年後要再訓練起來就要更辛苦 或是靠植物分類學的系統分類法輔助辨識 雖然近年來有辨識植物的app 但是其運作原理是靠群體對不同植栽照片的回饋與圖像辨識技術 演算出這張圖片可能是甚麼植物的機率 要達到這樣效果的前提是 這種植物要夠多人能識別 且識別正確 所以這類軟體在公園 花市很好用 因為這些植物最多人認得 但是到了山裡 很多植物要不是鮮少人認得 要不然就是大家都以訛傳訛 亂猜 野草也是 很多野草判別都會出錯 如果是要判斷能否可食 這樣的軟體運用風險就會不小.... (有時還跟你拍照的方式 角度有關 某些識別特徵沒拍到 判斷正確率就會降低) 另外還有一個趨勢很少人會提到 那就是我們對於植物能否可食的知識正大幅流失中 過去各地原住民族保存了大量野外植物的運用經驗 哪些有毒 哪些無毒 哪些要處理後才能吃 這都是前人用生命換來的經驗 可是這些經驗隨著原住民族生活改變和母語的流失 而快速消失 像是以前就有聽過老師提過 阿美族過去有廣泛採集各種植物的實用經驗 以前傳教士和日本學者有紀錄 光是阿美族語系中大約有七百多種可食用野菜野果的詞彙 但很可惜 不少詞彙已經沒有人記得是對應到哪種植物 換句話說 某些植物或許可以吃 但這件事的紀錄已消失在世界上 除非有人再去嘗試 並做出較長的食用紀錄..... 現在除非自願做這件事 不然無法找自願者吃吃看 細胞毒性測驗跟經過消化系統處理的條件也無法劃上等號 其他動物吃沒事 也不代表人類吃會沒事 就像人類很多食物給寵物吃都會出事一樣 另外像有些植物部位 生吃有毒 但處理後還是有辦法食用 舉例來說姑婆芋雖然有毒 但也有原住民用發酵方式 做酒麴 (也快失傳了) 很多網路或書本上對植物的毒性記載是各說各話的 (最近比較知名的例子是蝶豆花) 也有不少植物 某些部位在某些時候可以吃 但其他狀況就有毒 更多植物是尚未有較可信的食用紀錄 不過還是有些人真的很有冒險的精神 到現在還是會親自去試吃較冷門的植物 並且記錄 (很多是研究植物的學者) 雖然以前學校老師也有稍微提到 用甚麼方式試吃陌生植物可以提高存活率 (但誰也沒辦法保證一定不會有事......) 但除非真的想要替人類在未知可食植物的知識領域上踏出一小步 大家還是先把不認得的植物假設不能吃會比較好~ ----- 自己目前只敢試吃一些文獻上記載可以吃 但較少人吃的植物 https://imgur.com/6kCctq9
蘭嶼羅漢松的紫色果拖 試吃 有點像葡萄 但略帶松子味 (上方綠色種子不能吃) https://imgur.com/mOQO8jh
流蘇 新葉泡熱水 會泡出很漂亮綠色的茶湯 (擺久或沖泡多次會氧化變褐色) 有點像桑葉茶 久泡也不會有澀味 喝了精神好像會好一些~ 花只是裝飾 沒有味道 也不會中毒 (但這些都不保證外面採的 沒有汙染問題 所以都採自家種的 稍微安全) 看看有沒有人也想分享 比較冷門的可食植物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1.1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2175973.A.E68.html

07/04 01:47, 5年前 , 1F
你神農系?
07/04 01:47, 1F

07/04 01:49, 5年前 , 2F
還好我都吃肉比較多
07/04 01:49, 2F

07/04 01:49, 5年前 , 3F
我小時候還滿常摘野草野果吃的耶 但都是知道
07/04 01:49, 3F

07/04 01:50, 5年前 , 4F
我其實是不懂為啥要去吃野外的東西...
07/04 01:50, 4F

07/04 01:50, 5年前 , 5F
同感! 其實有課的話會想去上
07/04 01:50, 5F

07/04 01:50, 5年前 , 6F
才吃 像桑葚 酢醬草 龍葵的紫色果子之類的
07/04 01:50, 6F

07/04 01:50, 5年前 , 7F
07/04 01:50, 7F

07/04 01:51, 5年前 , 8F
07/04 01:51, 8F

07/04 01:51, 5年前 , 9F
植物王?
07/04 01:51, 9F

07/04 01:52, 5年前 , 10F
07/04 01:52, 10F

07/04 01:52, 5年前 , 11F
神農安安
07/04 01:52, 11F

07/04 01:52, 5年前 , 12F
07/04 01:52, 12F

07/04 01:53, 5年前 , 13F
還好是植物,吃到菇就慘了,有毒種類多,
07/04 01:53, 13F

07/04 01:53, 5年前 , 14F
毒性更強
07/04 01:53, 14F

07/04 01:53, 5年前 , 15F
番仔自己不保護自己的文化能怪誰
07/04 01:53, 15F

07/04 01:54, 5年前 , 16F
越是原始族群越是懂 反而現代人很多都要靠
07/04 01:54, 16F

07/04 01:54, 5年前 , 17F
就用不到的技能當然不會
07/04 01:54, 17F

07/04 01:54, 5年前 , 18F
包裝才知道是啥菜了(我也是
07/04 01:54, 18F

07/04 01:55, 5年前 , 19F
現代化學都能測出來,不用放大原住民
07/04 01:55, 19F

07/04 01:57, 5年前 , 20F
認真推
07/04 01:57, 20F

07/04 01:57, 5年前 , 21F
現代化學沒那麼厲害...
07/04 01:57, 21F

07/04 01:58, 5年前 , 22F
神農
07/04 01:58, 22F

07/04 01:59, 5年前 , 23F
現代化學頂多能測出是否含有某種物質
07/04 01:59, 23F

07/04 01:59, 5年前 , 24F
跟吃了會不會中毒是完全不同層級的概念
07/04 01:59, 24F

07/04 02:00, 5年前 , 25F
有人國小沒畢業 XD
07/04 02:00, 25F

07/04 02:01, 5年前 , 26F
神農安
07/04 02:01, 26F

07/04 02:01, 5年前 , 27F
因為這些技能已經不算實用 當然沒人學
07/04 02:01, 27F

07/04 02:01, 5年前 , 28F
就是現代生活已經用不到了才失傳的
07/04 02:01, 28F

07/04 02:02, 5年前 , 29F
我就知道會有植物王出現XDDD
07/04 02:02, 29F

07/04 02:02, 5年前 , 30F
原來是神農氏啊,我還以為是
07/04 02:02, 30F

07/04 02:02, 5年前 , 31F
推好文
07/04 02:02, 31F

07/04 02:03, 5年前 , 32F
長知識推,原來流蘇可以泡來當飲品
07/04 02:03, 32F

07/04 02:03, 5年前 , 33F
不過話說回來,古時人認為的可食不
07/04 02:03, 33F

07/04 02:03, 5年前 , 34F
一定沒毒喔,很多老文獻都有危險
07/04 02:03, 34F

07/04 02:08, 5年前 , 35F
神農系
07/04 02:08, 35F

07/04 02:17, 5年前 , 36F
21世紀了還有人敢在野外亂撿東西吃...
07/04 02:17, 36F

07/04 02:18, 5年前 , 37F
不是只有東西沒毒就好 你怎麼知道土地沒
07/04 02:18, 37F

07/04 02:18, 5年前 , 38F
被汙染
07/04 02:18, 38F

07/04 02:19, 5年前 , 39F
台灣的植物要吃到致死的也不多吧?
07/04 02:19, 39F
還有 144 則推文
07/04 10:13, 5年前 , 184F
現代人也不會隨便吃路邊的植物
07/04 10:13, 184F

07/04 10:17, 5年前 , 185F
07/04 10:17, 185F

07/04 10:18, 5年前 , 186F
07/04 10:18, 186F

07/04 10:24, 5年前 , 187F
07/04 10:24, 187F

07/04 10:24, 5年前 , 188F
07/04 10:24, 188F

07/04 10:26, 5年前 , 189F
神農氏
07/04 10:26, 189F

07/04 10:29, 5年前 , 190F
07/04 10:29, 190F

07/04 10:37, 5年前 , 191F
現代神農
07/04 10:37, 191F

07/04 10:46, 5年前 , 192F
不能傳承是真的很可惜…又不是無法記載
07/04 10:46, 192F

07/04 10:52, 5年前 , 193F
毒物的量才是問題 龍葵成熟的果實就比較低
07/04 10:52, 193F

07/04 10:53, 5年前 , 194F
神農
07/04 10:53, 194F

07/04 10:53, 5年前 , 195F
龍葵鹼 在未成熟的茄科作物量都比較高
07/04 10:53, 195F

07/04 10:54, 5年前 , 196F
馬鈴薯吃死人也是因為龍葵鹼造成的
07/04 10:54, 196F

07/04 10:55, 5年前 , 197F
神農氏
07/04 10:55, 197F

07/04 11:05, 5年前 , 198F
龍葵葉煮熟可以吃,我們這裡常常煮
07/04 11:05, 198F

07/04 11:05, 5年前 , 199F
成青菜湯。
07/04 11:05, 199F

07/04 11:20, 5年前 , 200F
07/04 11:20, 200F

07/04 11:31, 5年前 , 201F
認真文。
07/04 11:31, 201F

07/04 11:35, 5年前 , 202F
07/04 11:35, 202F

07/04 11:37, 5年前 , 203F
可食不可食很重要嗎...
07/04 11:37, 203F

07/04 11:55, 5年前 , 204F
黑甜仔菜煮稀飯
07/04 11:55, 204F

07/04 11:56, 5年前 , 205F
姑婆芋說是草酸(?)
07/04 11:56, 205F

07/04 11:57, 5年前 , 206F
挑戰末日生存?
07/04 11:57, 206F

07/04 12:25, 5年前 , 207F
.
07/04 12:25, 207F

07/04 12:25, 5年前 , 208F
07/04 12:25, 208F

07/04 12:50, 5年前 , 209F
07/04 12:50, 209F

07/04 12:55, 5年前 , 210F
以後都看不到 所以被歸類可淘汰知識~
07/04 12:55, 210F

07/04 12:59, 5年前 , 211F
龍葵葉煮稀飯真的好吃!
07/04 12:59, 211F

07/04 13:02, 5年前 , 212F
現代神農欸
07/04 13:02, 212F

07/04 13:25, 5年前 , 213F
會分辨植物能幹嘛 不要亂吃很難嗎
07/04 13:25, 213F

07/04 13:29, 5年前 , 214F
連兩篇發現抗拒知識的人也是存在的
07/04 13:29, 214F

07/04 17:13, 5年前 , 215F
神農大濕
07/04 17:13, 215F

07/04 17:26, 5年前 , 216F
植食多樣性很重要哦 腸菌的多樣性還有植
07/04 17:26, 216F

07/04 17:26, 5年前 , 217F
化物的攝取,現代人能吃的植食已經太少了
07/04 17:26, 217F

07/04 17:27, 5年前 , 218F
據說以前的人的腸菌複雜度是現代人的三千
07/04 17:27, 218F

07/04 17:27, 5年前 , 219F
倍還是多少...
07/04 17:27, 219F

07/04 22:05, 5年前 , 220F
神農~~~這草有毒!
07/04 22:05, 220F

07/05 00:54, 4年前 , 221F
姑婆勇吃太多會飛天
07/05 00:54, 221F

07/05 06:10, 4年前 , 222F
07/05 06:10, 222F

07/05 10:49, 4年前 , 223F
07/05 10:49, 223F
文章代碼(AID): #1T7Edbve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T7Edbve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