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3分動畫燒百萬!金馬導演揭台動畫困境

看板Gossiping作者 (lks)時間5年前 (2019/05/26 12:59), 5年前編輯推噓3(3014)
留言17則, 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4/15 (看更多)
※ 引述《sony2210340 (觀察系陳教授)》之銘言: : 餓死抬頭回一下 : 很多人在下面一直酸 : 這樣的畫風也要百萬 : 說句實在話 : 假設我請三個動畫師 : 月薪三萬到三萬五 : 畫三分鐘需要約三個月 : 就燒掉快三十萬 : 這些還不含特效、導演、行銷支出 : 還有後期修改費用 : 畫風這個東西 : 各大影展又不是只有日本人 : 台北至從宏廣惡性倒閉後 : 整個產業出現斷層 : 年輕的難用又沒基本功 : 強的都馬接國外外包 : 當夢想可以養家哦 : 一堆酸民總喜歡酸海邊低薪 : 結果整串文一直酸不會cost down : 整個無言 : 怎不酸一下海綿寶寶成本太高 : 台灣短動畫在國際影展知名度很高 : 還特別被押井守點名 : 但是無耐現在環境惡劣 : 要轉形成產業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動畫請三個人畫這種鬼話 大概也只有在這裡敢說了 不要說到中國去 蘋果動新聞夠慣了吧 人家動畫團隊3~400人 一天要出56件短片 成本??? 外面搞成規模化、產業化的東西 在台灣竟然想要土炮 幾個、十幾個跟人家幹 這環境為什麼惡劣 因為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 就是畫畫畫的純體力勞動 包給誰 出來的東西都大差不離 所以根本也留不了什麼人 就是這麼低薪 https://youtu.be/CTHWj0qRTdI
這你猜多少錢? 前面30萬人民幣 後面集數細緻一點50萬人民幣搞定 一集、近半小時時長 醒醒吧 人力規模 才是現在這產業花多少錢的 主要因素 畫動畫這塊 投入的人越少,東西越爛,人力越貴 但投入的人多了 東西變好,人工價值就鳥了 就這麼畸形 真想玩下去 真的要抓的是劇本、分鏡、IP 等核心化的東西 紅海,包一包實在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196.2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8846774.A.642.html ※ 編輯: pujos (39.10.196.247), 05/26/2019 13:00:17

05/26 13:00, 5年前 , 1F
05/26 13:00, 1F

05/26 13:01, 5年前 , 2F
推就慣老闆 自己還不下海畫才是可憐
05/26 13:01, 2F

05/26 13:01, 5年前 , 3F
這就是我想說的,嘻嘻
05/26 13:01, 3F

05/26 13:01, 5年前 , 4F
就真的勞力密集慘業
05/26 13:01, 4F

05/26 13:02, 5年前 , 5F
跟傳產老板一樣 我請員工來就是操他們 自己做辦公室吹
05/26 13:02, 5F

05/26 13:02, 5年前 , 6F
冷氣玩股票
05/26 13:02, 6F

05/26 13:07, 5年前 , 7F
操到最後人家有技術跑了 怪年輕人不耐操
05/26 13:07, 7F

05/26 13:08, 5年前 , 8F
台灣沒本錢玩政府又不給 不如給他倒
05/26 13:08, 8F

05/26 13:09, 5年前 , 9F
台灣一堆短動畫真的他媽難看 都快20年還一堆像flash
05/26 13:09, 9F

05/26 13:30, 5年前 , 10F
做MG環境好太多
05/26 13:30, 10F

05/26 20:07, 5年前 , 11F
你PO的這種跟動新聞跟人家手繪的比根本就是糞好嗎...
05/26 20:07, 11F

05/26 20:12, 5年前 , 12F
做卡通就是生產端 不要當自己是研發端的就對辣
05/26 20:12, 12F

05/26 20:13, 5年前 , 13F
當然不是說不能做卡通不能像美國那套研發生產都包 但美國
05/26 20:13, 13F

05/26 20:15, 5年前 , 14F
那套技術量更高沒能力複製 學日本也沒的搞 別人產線成本
05/26 20:15, 14F

05/26 20:23, 5年前 , 15F
低到只賺薄利 跟人家玩結果就是低價競爭的再一個宏廣卡通
05/26 20:23, 15F

05/26 20:24, 5年前 , 16F
動新聞就算例外惹 雖然不是手繪卡通是做3D的 但自以自足
05/26 20:24, 16F

05/26 20:27, 5年前 , 17F
自己有的動畫需求 生產線自己養 供需都是自己不看人臉色
05/26 20:27, 17F
文章代碼(AID): #1SwXqsP2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SwXqsP2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