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小二背這樣的內容會不會太難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陳試)時間5年前 (2019/03/26 12:22), 5年前編輯推噓34(3519)
留言45則, 3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53/69 (看更多)
※ 引述《nccuwolf (alex)》之銘言: : 敝人有幸是教育從業人員,現在也在第一線的教學現場, : 也很幸運教的就是國文科,鄉民俗稱最沒用的學科。 : 這個問題困擾我非常久,如果我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 : 那請問我要拿什麼去要求學生背誦? : /我為此困擾許久,查找許多資料。 : 我得到答案 : 因為「背誦」是訓練「記憶力」的關鍵。 : 有許多研究指出(如果有需要再附上正式的論文資料) : 創造力、學習力等,都跟記憶力有正相關。 敝人也是國小教育從業人員,現在也在第一線的教學現場 很不幸的之前也教過國語科,班導嘛,什麼都要教 目前是某版教科書編輯委員 這篇我要講當今教育圈很詭異的地方,雖然越來越少但還是存在 我想身為教師,我覺得要先拿出來討論的,應是教育哲學或者教育理念 讀經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教育迷信 讀經是否可以增加記憶力?目前科學研究還沒有辦法證實 但就算可以,我覺得還有更多更實用、更可以背的東西,可以背起來。 如同一些人所說的,為什麼不背元素週期表? 或者背一下台鐵捷運高鐵各站站名,我相信在這塊土地上都遠比背弟子規有效? 如果有教師同業看到這一段,應該不難猜出我是 經驗主義 的奉行者 所以講求"實用" 然而一樣是背東西,我們可以背更好用的、更該用的,不是嗎? 坦承吧!有些老師的想法是 永恆主義 永恆主義認為,這些經典到現在還沒淘汰,一定很厲害很棒棒 多少年前留下來的啟蒙書籍,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 一定有其用意 學生讀了就可以開啟進入古典文學之大門,知書達禮又有涵養 啊? 別傻了啦,這些我也讀過,讀高中大學時還不是髒話滿口講 不融入其他人的圈子還會被排擠,誰理這些古典文學 何況這些東西,考試不會考,寫在作文又難用上,就算用上也覺得稍嫌幼稚與生硬 這些東西就連幫助理解國學常識都有困難 國中也許還有幫助(但也沒這時間) 啊? 就是因為國中沒有時間,所以才國小幼稚園有時間快背? 國小根本就是教人硬背下來,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 還有幼稚園開始教的,根本就是亂搞 記憶,除了大量練習外,也要搭配意義否則難以保留! 另外呢,我要講個脈絡,相信同業教師有修過教育學程,有碰過教育哲學 應該就很清楚 笛卡爾則延續蘇格拉底的心靈實體說, 認為只要我們提早訓練記憶力,長大以後記東西就會變多 我上面說的 經驗主義,並非全部的經驗主義, 而是走杜威的 進步(實驗)主義 (後編,經驗主義脈絡下產出的實驗主義) 經驗主義還包含了更早以前哲學家們的說法 其中,洛克認為,心靈如白紙,所以強調練習感官 欸 別鬧了好嗎?從現在的認知科學來看,根本不成立這事實 沒有意義的資訊,只會被大腦優先淘汰。 所以先不要討論以後會不會可以記起來國高中再用 何況國高中還記得,能用的情況也不多 一個人的人腦可以裝多少東西,是看小時候的發育決定的 這包含了營養與接受文化刺激的程度 若想要孩子的頭腦強壯 先跟小孩多多溝通聊天,刺激額葉發展,使得語文區與情緒管理變強 多多給孩子閱讀自己有興趣的書籍,增加大腦神經突觸之間的網狀連結 有意義的連結,未來才有辦法發生 學習遷移 不然現在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跨領域是喊身體健康的嗎? 至於讀經教育是否可以 「親近聖賢」、「品格提高」、「彌補『缺德』教育」、「增加記憶力」、「提高讀書興 趣」、「增強作文能力」、「潛移默化」、「養成閱讀習慣」 我在自己的社論中有做評論了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806/2463767 不力行,成何人?——不思而罔的讀經教育 (聯合報系鳴人堂專欄) 品格不是透過硬背的道德規訓 無法增加(至少是有效)增加記憶力 甚至降低讀書興趣,練習珠心算讓數學學習有成就感還好一些 更不用說這是一種閱讀習慣的養成 教育圈呀,說實在話, 要不是教師真的迷信背這些東西就可以親近聖賢 其實說穿了,班導師只是想要早自習學生有事情可以做而已啦 這潛規則大家都懂,老師們可以互相理解 當過兵更懂 要消磨時間,我覺得學習國軍體系,精實教室整潔比較實在一點 至於要出成回家作業,背這種沒用的東西 讓孩子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又無法幫助語文能力 被家長拿到網路上罵,也只是剛好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0.242.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3574156.A.6E4.html ※ 編輯: tp6g4 (163.20.242.213), 03/26/2019 12:23:30 ※ 編輯: tp6g4 (163.20.242.213), 03/26/2019 12:24:17

03/26 12:24, 5年前 , 1F
品格是師從賢人起的 反觀現在家長家教身教..用網路學
03/26 12:24, 1F

03/26 12:25, 5年前 , 2F
國小老師就是這種等級,不意外
03/26 12:25, 2F

03/26 12:25, 5年前 , 3F
優文 推
03/26 12:25, 3F

03/26 12:25, 5年前 , 4F
多讀書=有品隔修養???
03/26 12:25, 4F

03/26 12:26, 5年前 , 5F
03/26 12:26, 5F

03/26 12:26, 5年前 , 6F
坦白說吧沒用到的幾年後就忘了 現在學的只是一種態度
03/26 12:26, 6F

03/26 12:27, 5年前 , 7F
03/26 12:27, 7F

03/26 12:31, 5年前 , 8F
有解決方法嗎
03/26 12:31, 8F

03/26 12:32, 5年前 , 9F
03/26 12:32, 9F

03/26 12:33, 5年前 , 10F
推有同感
03/26 12:33, 10F

03/26 12:35, 5年前 , 11F
推 所以那位老師指出的相關論文你知道ㄇ
03/26 12:35, 11F

03/26 12:39, 5年前 , 12F
推 我當過安親班老師 也造成我的麻煩
03/26 12:39, 12F

03/26 12:51, 5年前 , 13F
這篇才正常一點... 那人當老師真是教育不幸
03/26 12:51, 13F

03/26 13:00, 5年前 , 14F
好文推
03/26 13:00, 14F

03/26 13:09, 5年前 , 15F
03/26 13:09, 15F

03/26 13:09, 5年前 , 16F
原來是陳民峰老師 大推
03/26 13:09, 16F

03/26 13:15, 5年前 , 17F
鳴人
03/26 13:15, 17F

03/26 13:22, 5年前 , 18F
推,但我覺得是宗教影響校園,背弟子規三字經不就一貫
03/26 13:22, 18F

03/26 13:22, 5年前 , 19F
道?不然怎麼不背詩經,千字文
03/26 13:22, 19F

03/26 13:26, 5年前 , 20F
一貫道還會加背"百孝經" (不是孝經唷,前教主自己寫的那本)
03/26 13:26, 20F

03/26 13:35, 5年前 , 21F
不能取兩個主義中間值非得是對立的嗎
03/26 13:35, 21F

03/26 13:39, 5年前 , 22F
適量背誦即可也不用看成洪水猛獸
03/26 13:39, 22F

03/26 13:41, 5年前 , 23F
03/26 13:41, 23F

03/26 13:43, 5年前 , 24F
再說學習哪有沒壓力的漢字還寫作勉強的咧
03/26 13:43, 24F

03/26 13:46, 5年前 , 25F
03/26 13:46, 25F

03/26 14:37, 5年前 , 26F
居然釣出陳老師了!大推~~
03/26 14:37, 26F

03/26 15:16, 5年前 , 27F
推陳老師。
03/26 15:16, 27F

03/26 15:17, 5年前 , 28F
真的 教師圈還有明理的人真的感動
03/26 15:17, 28F

03/26 15:20, 5年前 , 29F
讀經就真的垃圾啊 除了浪費時間以外毫無意義
03/26 15:20, 29F

03/26 15:56, 5年前 , 30F
古代經典是好東西 但是不要有壓力 才能細細品嚐
03/26 15:56, 30F

03/26 15:58, 5年前 , 31F
不力行 何成人? 現代人品格這麼差 才更需要被教育
03/26 15:58, 31F

03/26 15:59, 5年前 , 32F
聖人經典 就是教育的一環
03/26 15:59, 32F

03/26 17:51, 5年前 , 33F
實不實用跟是不是經驗主義論無關吧...
03/26 17:51, 33F
經驗主義是實用主義的發源,也是進步主義的更發源

03/26 17:52, 5年前 , 34F
而且笛卡爾不是經驗主義論的
03/26 17:52, 34F

03/26 17:53, 5年前 , 35F
笛卡爾是理性主義論那邊的= =
03/26 17:53, 35F
笛卡爾雖然是理性主義這邊的 但早期他是採用經驗主義的方法進行批判,因此才轉往理性主義 如果說對於知識的看法,笛卡爾就真的偏向理性主義 因為這是 心靈實體說 的觀點,認為 形式訓練 可以達到目的 * 啊我看懂你的觀點了,是我分段沒有分好,抱歉

03/26 18:12, 5年前 , 36F
你太中肯 要不要先寫個不自殺聲明
03/26 18:12, 36F
※ 編輯: tp6g4 (163.20.242.213), 03/26/2019 18:17:29

03/26 18:19, 5年前 , 37F
經驗主義論不是發源自實用主義 他只是知識確立的一種方法
03/26 18:19, 37F

03/26 18:20, 5年前 , 38F
實證主義、懷疑論才是發源自經驗主義
03/26 18:20, 38F

03/26 18:21, 5年前 , 39F
可是心靈實體說比較接近理性主義吧..
03/26 18:21, 39F
當初打字排版問題,我把原本要在前面的弄到後面去了 已修改 ※ 編輯: tp6g4 (163.20.242.213), 03/26/2019 18:24:42

03/26 19:56, 5年前 , 40F
讀經什麼的都嘛是老師想便宜行事,如果真的覺得有助於品格養
03/26 19:56, 40F

03/26 19:56, 5年前 , 41F
成,那麻煩先上課講解文意,而不是直接發教材了事,叫學生瞎
03/26 19:56, 41F

03/26 19:56, 5年前 , 42F
背根本看不懂的東西真的沒意義
03/26 19:56, 42F

03/26 21:52, 5年前 , 43F
你好
03/26 21:52, 43F

03/27 08:47, 5年前 , 44F
高調
03/27 08:47, 44F

03/31 20:01, 5年前 , 45F
推蜜蜂
03/31 20:01, 45F
文章代碼(AID): #1ScQaCRa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3 之 69 篇):
文章代碼(AID): #1ScQaCRa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