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理科太太智障?農糧署轟她沒常識亂講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ASKA)時間5年前 (2019/01/23 00:47), 編輯推噓1(108)
留言9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0/14 (看更多)
原po大大真的補充的好詳細 我大學時期的東西都快忘記了 補充一下記憶中臺灣有機農業的資訊 臺灣有機農業認證其實很嚴謹的, 除了不能用農藥外,化學肥料也不能用 (有些國家的有機是允許使用部分化肥的) 你要申請有機認證的話 認證機構會派稽核員去現場看你的環境或看看你的鄰地有沒有在用農藥的 並且檢查土壤跟重金屬及農作物有無殘留 (在這補充一下,現在儀器越來越猛GC ICP後面都接一堆MSMSMS精確到五樓的奈米都看的 出來要人家無檢出根本強人所難) 等個一陣子複雜又燒錢的手續後(分析很貴)才能認證通過,所以才會有部分農友會說我 的東西是無毒農業,因為可能他還在申請階段或隔壁的鄰田都在撒農藥我根本做不了有機 才會這樣說讓自己的產品銷路更好? 有機農法真的很辛苦,沒有灑農藥, 每天都要去拔草抓害蟲,要每天去農地抓害蟲根本 沒什麼人也沒人力想做。 而且有機質肥料的作物又不像化肥一樣長的白白胖胖的,都醜的跟什麼一樣 一般人不知 道都不會買 過去曾經跟部分有機農法的朋友聊過, 很多人都覺得問題最大還是銷路, 種的東西豐收沒人要買,最後賣不出去只能賣給那些中盤商用一般農法的錢去收真的很可 憐。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吃少點農藥殘留,想幫助為後代設想,用最不傷害土地的方式,默默在 寶島土地耕耘的人們,就去有機市集買點菜吧! 里仁 棉花田有空都可以去逛逛 ※ 引述《skyprayer (SkyBotany)》之銘言: : 園藝系畢業路過 : 補充一些有機農業相關的知識 : 1.為何有機耕作的農作物營養成份和一般農法差異不大? : 有機農業和一般農法主要的差異在於肥料種類和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方式 : (還有不種植基因改造作物) : 但是無論是化學肥料或有機肥料 : 肥料有效成份都是分解成金屬離子或離子團 植物根部才能吸收 : 也就是說 植物的根系本身並不會因為肥料是否有機 而改變吸收肥料的方式 : 植物的健康與否 是結果論 : 用化學合成農藥或有機方式 使作物減少被病蟲害損傷 : 在合理施用劑量下 作物本身並不會因為防護措施的不同 造成主要營養成份的增減 : (過量會造成生理損傷) : 不過有某些作物 較特別的化學成份 有可能會因為受到病蟲害侵擾而增加 : 像是萜類 醇類 酯類 酚類是許多植物的防護或警告物質的成份之一 : 當植物被病蟲害威脅或傷害時 這類物質合成含量就會增加 : 有機農法某些條件下會有較多病蟲害 造成作物得產生更多自我防衛的有機分子 : 但這類分子 一般營養檢驗並不將其列在檢驗範圍內 : 舉較常見的例子 小綠葉蟬吸食過的茶葉 多酚類 醇類會增加 造成茶葉香氣改變 : 如果傳統的茶園施藥 小綠葉蟬會被殺死 : 所以有部分茶園改為有機農法 讓小綠葉蟬在一定生長量攻擊茶葉 : 生產出香氣特別的茶葉 (產量會減少 但單價會增加) : 2.那到底有機肥料好在哪邊? : 看完上段 應該有很多人會想 : 如果植物根部吸收肥料並不會因為有機或化肥有差異 : 那到底有機肥料好在哪? : 其實差異反而是在肥料有效成份以外的部分 : 有機肥料通常還含有額外的有機質 : 這部分的有機質能幫助土壤維持團粒結構 : 並且提供其他土壤微生物的養份來源 : 另外也增加土壤的緩衝能力 : 在自然的環境中 植物的有機質會在原有土地上循環 : (落地腐化) : 只有少數會因為動物採食 而隨食物鏈帶到遠方 : 但在現代大規模的農業生產下 作物有一大部分會被採收運至市場 : 農地土壤中的有機質不易累積 : 土壤中如果有適當比例的有機質 土壤保肥力 保水力都會增加 : (過多也會有其他問題 不過多數現代農地有機質不夠比例較多) : 另外也會有複雜的土壤生物相 能與作物根系產生很多複雜的作用 : (共生 共營 防衛 寄生 增加吸收力......) : 也就是說 雖然施用有機肥無法直接影響作物營養 : 但是增加的有機質 對土壤長久的耕作 是有幫助的 : 另外化學肥料因為便宜 濃度高 : 容易施灑過量 造成土壤鹽化 最後反而使作物產量逐年下降 : 3.有機農作對農地周邊生態衝擊較低 : 有機農業對消費者攝取營養幫助有限 : 但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 平均來說還是顯著低於施用農藥的農地 : (不過亂施用農藥的農地對環境衝擊 更是遠大於安全施藥的農地) : 其實部分歐美消費者選擇有機食品 不一定是在意其營養 : 也蠻多人是支持以較生態有善的方式經營農業 降低農藥對食物鏈的影響 : 4.糞肥使用與大腸桿菌汙染 : 依照現代的有機農產品認證規範 : 人類糞尿是嚴禁使用在有機肥料製造中 : 動物類的糞尿也得經過完整的堆肥處理才能施用 : (直接施用也會造成作物受損) : 堆肥處理過程中會發熱 將部分細菌殺死 : (但不代表能完全滅菌) : 另外作物可能的大腸桿菌汙染源 除了堆肥 : 還有受汙染的灌溉水源 野生動物或放養家畜 : 所以無論是有機或傳統農法 大腸桿菌都有可能汙染到作物 : (要大幅降低汙染機會 得從環境防阻作起 最極端的阻絕是植物工廠室內環境生產) : 只是因為消費者很容易產生一種誤會 有機 = 安全 → 可以生食 : 甚至簡化水洗流程 反而造成食入致病的大腸桿菌機會增加 : (蔬菜還是煮熟吃比較好) : ------- : 自然農法的部分更為複雜 (派別定義問題) : 另外水耕 植物工廠也是近年大家常常有很多概念混淆的耕作方式 : 如果這篇推文數有超過50 : 週末會發文再說明一下這幾種農法常被誤解或混淆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6.99.1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8175653.A.5DE.html

01/23 00:48, 5年前 , 1F
現在我連菜都不買 買仔自己種
01/23 00:48, 1F

01/23 00:48, 5年前 , 2F
抓蟲抓到翻臉
01/23 00:48, 2F

01/23 01:06, 5年前 , 3F
認證貼紙的成本就讓農民吃不消了
01/23 01:06, 3F

01/23 02:18, 5年前 , 4F
關於檢測的部份你完全理解錯誤 相關檢測項目會有公告檢測
01/23 02:18, 4F

01/23 02:19, 5年前 , 5F
方法 而方法中會定義未檢出的量! 所以你儀器再強 能測到
01/23 02:19, 5F

01/23 02:20, 5年前 , 6F
超超超超超超超微量都沒用 低於公告方法的量就是未檢出
01/23 02:20, 6F

01/23 02:38, 5年前 , 7F
你知道這兩間已經被消保官驗出農藥殘留超標好多次了嗎?
01/23 02:38, 7F

01/23 11:57, 5年前 , 8F
真的要這樣玩的話,以這個標準,高雄這四年大概每年都在鋪路
01/23 11:57, 8F

01/23 11:58, 5年前 , 9F
不知道為啥推錯篇,抱歉
01/23 11:58, 9F
文章代碼(AID): #1SHqabNU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SHqabNU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