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提高木材自給率因應紙漿國際波動? 學者:人才應及早佈局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屁噶)時間6年前 (2018/02/27 11:36), 編輯推噓4(517)
留言13則, 1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奇摩新聞 公視新聞網 2.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提高木材自給率因應紙漿國際波動? 學者:人才應及早佈局 3.完整新聞內文: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 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 這波衛生紙搶購潮,也引發「林木資材自給率」的討論。根據林務局統計,國內目前自給 率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從紙漿到林木資材,都大量仰賴進口。台灣有25萬公頃的生產性 人工林,卻沒有有效利用。有學者提出警告,紙類價格上漲,只是一個開始,林業生產的 斷層,未來將導致民生危機。 鋸林、伐木、也造林,這樣的生產流程,在台灣已經很少見。台灣99%仰賴進口,一旦國 際木材上漲,也牽動著國內的各項民生物價。 林務主管單位也看到危機,希望串聯國產木材與生產鏈。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李允中說 表示,目前已經有計劃性增加國有林的木材供應量,預計民國109年的時候,能把國內木 材供應量提高到7.5萬立方公尺。 日本也是高度重視環境及林木保護的國家,木材自給率也有27.8%,而且逐年提高中;農 委會林務局針對「生產性人工林」,已經提出相關計畫,要透過分區、分批使用,及林地 有效管理,提高自給率。學者警告,忽視林業生產,未來將付出更大代價。 興大森林系教授王升陽表示,從去年開始,木材價格已經上漲近30%,這次紙類漲價恐怕 只是第一槍,接下來木材等產品的價格可能都將跟著水漲船高。 興大森林系教授王升陽指出,目前國內林木產品使用量大約600萬立方米,如果提高自給 率到10%、60萬立方米,以台灣目前25萬公頃的生產性人工林,絕對有能力供給,但產業 鏈如果不能及早規劃佈局,將面臨斷層,「等你有一天要回過來用(木材生產)的時候, 你這一、二十年 二、三十年沒有這項事情,人才到哪裡找?」 台灣從1990年代全面禁伐天然林,但林木資材的需求卻與日俱增。學者建議,從現在開始 ,正視上下游林業經營的需求及整合,透過計畫性的有效管理,在兼具環保減碳的前提下 ,追求台灣林業的多樣性及永續利用。 黃千容 賴世杰 郭俊麟 台中 台北報導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86578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大家一起漲起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92.1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9702583.A.C15.html

02/27 11:37, 6年前 , 1F
台灣人有地只想拿來蓋房子
02/27 11:37, 1F

02/27 11:38, 6年前 , 2F
概念股快上車喔~
02/27 11:38, 2F

02/27 11:38, 6年前 , 3F
用水洗的時代來臨了?
02/27 11:38, 3F

02/27 11:38, 6年前 , 4F
快種樹40年後可以支援
02/27 11:38, 4F

02/27 11:40, 6年前 , 5F
你把環保團體放哪了,人家等著出來抗議ㄟ
02/27 11:40, 5F

02/27 11:41, 6年前 , 6F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讚!
02/27 11:41, 6F

02/27 11:43, 6年前 , 7F
對啦~樹砍一砍就有地抄房啦,當林務局都白癡膩有樹不砍
02/27 11:43, 7F

02/27 11:50, 6年前 , 8F
伐木工!!!!!!!!
02/27 11:50, 8F

02/27 11:56, 6年前 , 9F
不然要怎麼說明林務局的政策?
02/27 11:56, 9F

02/27 12:00, 6年前 , 10F
好政策啊
02/27 12:00, 10F

02/27 12:04, 6年前 , 11F
目前國家的林地政策就是給種不給砍,誰要做這種事啊
02/27 12:04, 11F

02/27 12:06, 6年前 , 12F
林業用地現在法規連農舍都不能蓋,說什麼砍樹蓋房子
02/27 12:06, 12F

02/27 12:28, 6年前 , 13F
護樹團體表示:...........
02/27 12:28, 13F
文章代碼(AID): #1QbD8tmL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bD8tmL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