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國研院聲明稿_福衛五號遙測取向儀調校中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7/09/19 14:47), 6年前編輯推噓75(79463)
留言146則, 8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國研院說明稿】福衛五號遙測取像儀仍在調校中 福衛五號自8月25日發射後,旋即由國研院太空中心進行各項功能檢測,並於台灣時間9月 8日(美西時間9月7日)開啟遙測取像儀對地試照,影像順利傳回地面,由太空中心團隊 進行影像處理。目前影像品質不如預期,據初步分析,可能是遙測取像儀的焦距產生偏移 。目前正對遙測取像儀進行系統調校對焦,以提升影像品質。 福衛五號依原訂目標發射至720公里高空後,於9月8日開始執行對地取像作業,但傳回來 的影像有模糊不清的現象,且在都市的建築物旁邊出現一圈一圈的光斑。太空中心邀請光 學專家共同分析後研判,模糊不清及光斑皆是由於焦距偏移所造成。太空中心依SOP在地 面進行各項測試時,均未發生類似情況,目前尚無法得知此一焦距偏移的產生原因。 【太空中心初步規劃下列三種解決方式】: 一、根據熱漲冷縮原理,改變衛星內部溫度,以改變遙測取像儀之焦距,然此方法能改變的程度有限。 二、改變衛星之高度,以符合目前遙測取像儀之焦距。福衛五號設計有推進系統,可以改變高度,然而此一作法可能會縮短任務壽命,也會改變軌道周期,而無法維持每兩日固定再訪之規律。 三、以福衛五號影像和過去福衛二號拍攝的影像對比,用軟體進行「回溯修正」(deconvolution),改善解析度。 對於媒體報導「太空中心發射衛星前,曾在台灣採地面拍遠距建物測試CMOS,當時即發現照片有問題;另有一說是,太空中心在發射衛星前,疏於對CMOS進行校準,才導致此項意外。」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福衛五號傳回之影像具有條紋,係因每個晶片感應的不同而造成,藉由影像處理技術即可適度補償修正,並不會影響影像清晰度。太空中心於發射前即掌握相關補償修正方式,並無「疏於對CMOS進行校準」之情事。 福衛五號為第一顆全由國研院太空中心自製之衛星,科技研發本有遭遇未知風險之可能性 ,此次福衛五號發生焦距偏移之現象,確實出乎太空中心意料之外。目前太空中心除積極 研擬補救方法外,亦會考慮未來進行新的衛星計畫時,設計可微調焦距之遙測取像儀,並 增加相關之驗證過程與地面模擬,避免此問題再度發生。 國研院太空中心會將每一次衛星任務中學到的經驗納入未來研製衛星的SOP中,使本身之 衛星技術持續進步,以不辜負國人之高度期待。 ---------------------------------------------------------------- 所以媒體那麼急著代風向是要? 恐失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23.2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5803626.A.9A0.html

09/19 14:47, , 1F
樓下崩潰
09/19 14:47, 1F

09/19 14:47, , 2F
五樓被甲調教
09/19 14:47, 2F

09/19 14:47, , 3F
校 教不分 樓下幫
09/19 14:47, 3F

09/19 14:48, , 4F
你為啥不問八卦這麼被容易帶風向 恐已失能?
09/19 14:48, 4F

09/19 14:48, , 5F
kmt做的 kmt出來道歉!
09/19 14:48, 5F

09/19 14:49, , 6F
cmos還要校準什麼 改韌體喔
09/19 14:49, 6F

09/19 14:49, , 7F
整個過程是自己做 最後結果也不是淪落到一無可取
09/19 14:49, 7F

09/19 14:49, , 8F
太空中心加油~~
09/19 14:49, 8F

09/19 14:49, , 9F
過程中解決問題所得到的經驗值 沒有這些要怎麼成長
09/19 14:49, 9F

09/19 14:50, , 10F
太空中心加油!!!!!!!!!!!!!!!!!!!!!!!!!!!!!!!!!!!!!!
09/19 14:50, 10F

09/19 14:50, , 11F
怪媒體帶風向 那怎麼不是怪自己腦波太弱 一煽動就走
09/19 14:50, 11F

09/19 14:50, , 12F
媒體本來就會亂寫誇大 不然誰看
09/19 14:50, 12F

09/19 14:50, , 13F
看到標題有'恐'字的新聞 直接跳過就對啦
09/19 14:50, 13F
※ 編輯: ians20025 (218.173.23.232), 09/19/2017 14:51:31

09/19 14:50, , 14F
媒體還是失能這是不容置疑的 八卦隨媒體起舞也是要小
09/19 14:50, 14F

09/19 14:50, , 15F
09/19 14:50, 15F

09/19 14:51, , 16F
哈伯望遠鏡當初也被說是太空垃圾...
09/19 14:51, 16F

09/19 14:51, , 17F
太空垃圾+1
09/19 14:51, 17F

09/19 14:51, , 18F
媒體喜歡不懂裝懂跟製造恐慌
09/19 14:51, 18F
※ 編輯: ians20025 (218.173.23.232), 09/19/2017 14:52:42

09/19 14:52, , 19F
你確定是媒體 不是八卦鄉民?
09/19 14:52, 19F

09/19 14:52, , 20F
明明不懂裝懂 是八卦鄉民種族天賦
09/19 14:52, 20F

09/19 14:53, , 21F
鏡頭玻璃品質問題吧,cmos輸出raw data 有什麼好校正?
09/19 14:53, 21F

09/19 14:54, , 22F
看這解決辦法就知道,是硬體的問題。
09/19 14:54, 22F

09/19 14:55, , 23F
鏡頭不是台灣的強項啊
09/19 14:55, 23F

09/19 14:55, , 24F
三種方式都很廢 擺明就是太空垃圾
09/19 14:55, 24F

09/19 14:55, , 25F
記者三寶恐傳不具名
09/19 14:55, 25F

09/19 14:56, , 26F
科學本來就是從失敗中學習,沒什麼好酸的吧。
09/19 14:56, 26F

09/19 14:56, , 27F
媒體的大腦失能了
09/19 14:56, 27F

09/19 14:57, , 28F
八卦版QQ
09/19 14:57, 28F

09/19 14:57, , 29F
趕快帶一波台灣無能的標題讓滯台支那人高潮啊
09/19 14:57, 29F

09/19 14:57, , 30F
那就把光班P成星芒呀
09/19 14:57, 30F

09/19 14:57, , 31F
cmos每一的像素點本來就會有些微誤差
09/19 14:57, 31F

09/19 14:57, , 32F
浪費百姓納稅錢
09/19 14:57, 32F

09/19 14:58, , 33F
不如拿去蓋高鐵
09/19 14:58, 33F

09/19 14:58, , 34F
拿來當靶還比較有價值!
09/19 14:58, 34F

09/19 14:58, , 35F
趕快研發可以打太空的飛彈阿!
09/19 14:58, 35F

09/19 14:58, , 36F
事實就是硬體壞了啊,又修不好,根本沒辦法了
09/19 14:58, 36F

09/19 14:59, , 37F
加油
09/19 14:59, 37F
還有 69 則推文
09/19 16:49, , 107F
也是滿好奇當初不用CCD的原因 這部分應該是很重要的核心吧
09/19 16:49, 107F

09/19 16:49, , 108F
只能鍵盤評論衛星,有夠廢物
09/19 16:49, 108F

09/19 16:50, , 109F
太空中心跟太空遙測中心我都去參觀過。他們很認真工
09/19 16:50, 109F

09/19 16:51, , 110F
台灣有能力做CCD的廠商? 但CMOS台積聯電都可以啊
09/19 16:51, 110F

09/19 16:51, , 111F
作也願意向學生及教師團體進行科普教育。挫折是進步
09/19 16:51, 111F

09/19 16:54, , 112F
這顆標榜自製 當然是選台灣廠商可以做的技術阿
09/19 16:54, 112F

09/19 17:26, , 113F
唱衰的支那狗比較垃圾
09/19 17:26, 113F

09/19 17:35, , 114F
CMOS的走向並沒有錯誤, 越來越多衛星採用CMOS了
09/19 17:35, 114F

09/19 17:35, , 115F
這點FORMOSAT5走的還比較前面
09/19 17:35, 115F

09/19 17:40, , 116F
加油,上太空的東西從不簡單,經驗本來就要累積的
09/19 17:40, 116F

09/19 17:44, , 117F
加油~!
09/19 17:44, 117F

09/19 17:45, , 118F
福衛加油
09/19 17:45, 118F

09/19 18:21, , 119F
09/19 18:21, 119F

09/19 18:23, , 120F
電子垃圾= =
09/19 18:23, 120F

09/19 18:34, , 121F
沒有一次到位的東西華人是不喜歡的 福衛五號 out!
09/19 18:34, 121F

09/19 18:37, , 122F
垃圾媒體
09/19 18:37, 122F

09/19 18:56, , 123F
09/19 18:56, 123F

09/19 19:20, , 124F
去看原文最後一段,你就懂這是自由背後的手要插自己人
09/19 19:20, 124F

09/19 19:33, , 125F
這內文不就是沒救了的意思嗎
09/19 19:33, 125F

09/19 19:57, , 126F
這些記者可能一輩子都沒做過實驗
09/19 19:57, 126F

09/19 19:57, , 127F
太空中心加油
09/19 19:57, 127F

09/19 20:02, , 128F
本來研發就不可能十全十美 持續改善的的精神才是強化技術的
09/19 20:02, 128F

09/19 20:02, , 129F
動力
09/19 20:02, 129F

09/19 22:28, , 130F
記者真的很差 科技研發本來就是慢慢累積
09/19 22:28, 130F

09/19 22:49, , 131F
給這些科研人員多些鼓勵吧 這些研發都是花了數十年累積
09/19 22:49, 131F

09/19 22:51, , 132F
歐美中俄這些太空先進國家 可不會也沒耐心慢慢教你技術
09/19 22:51, 132F

09/19 22:52, , 133F
事實上 如果你讀理科 應該會發現遇到困難動手解決
09/19 22:52, 133F

09/19 22:53, , 134F
一路上的小困難陸續解決 這些是經驗學習
09/19 22:53, 134F

09/19 22:53, , 135F
若是從來沒有遇到問題 或是剛好都躲過問題
09/19 22:53, 135F

09/19 22:54, , 136F
最後遇到的問題往往都是複雜且難解的
09/19 22:54, 136F

09/19 22:55, , 137F
今天記者會看到那些媒體問題咄咄逼人 有的是跳針反覆詢問
09/19 22:55, 137F

09/19 22:56, , 138F
會覺的辛苦那些工程師/科學家了 他們動手流汗做事
09/19 22:56, 138F

09/19 22:56, , 139F
但卻飽受質疑/批評/酸言酸語 這些才是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09/19 22:56, 139F

09/19 22:57, , 140F
比起出張嘴的政客們 三言兩語打太極
09/19 22:57, 140F

09/19 22:58, , 141F
這些人才是真的帶動國家進步的人 但這些努力都是默默的
09/19 22:58, 141F

09/19 22:59, , 142F
會講疏於校準根本北七,一個只能射一次的東西你會"疏於"??
09/19 22:59, 142F

09/20 04:31, , 143F
記者恐失能
09/20 04:31, 143F

09/20 09:50, , 144F
媒體就低能沒做過實驗啊,以為實驗做一次就會成功zzz
09/20 09:50, 144F

09/20 11:34, , 145F
加油加油!不要被爛媒這樣扯後腿!
09/20 11:34, 145F

09/20 11:39, , 146F
再推個!
09/20 11:39, 146F
文章代碼(AID): #1PmBrgcW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