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醫生痛訴:被通報N次的受虐兒 照樣被打死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7/07/19 18:33), 6年前編輯推噓-3(1426)
留言3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0 (看更多)
※ 引述《Feishawn (亞魚兒)》之銘言: : 醫生痛訴:被通報N次的受虐兒 照樣被打死 : 這是一個20年兒童加護病房醫生呂立的告白: : 我在台大醫院兒童加護病房將近20年,看到一些孩子已經被通報三、四次了,最後還是送 : 到加護病房。如果告訴我是沒通報,第一次被打就這麼嚴重,好吧,我們的體制來不及發 : 現;可是他被通報受虐N次了,還是照樣打到快死掉、打到重殘、打到腦死,打成植物人 : ,甚至有些要撤除維生醫療。怎麼會這樣? : 我們覺得異常的,社工沒感覺,或者他們看到一個受傷的孩子,卻不認為有受虐。社工常 : 回答我們,這小朋友活蹦亂跳呀,媽媽看起來很愛他,家人相處都很OK呀……。 我覺得這要看暴力的型態 重複通報有時候不代表過往的暴力型態是很嚴重的 舉例來說 小孩子有行為問題 父母管教方式就是用扁的 過往父母也的確是小孩做錯事才去扁小孩 社工介入後 再犯頻率大概2-3個月一次 但是偏偏出事的那次情緒失控扁到重傷 那大家覺得 過往小孩做錯事情被扁 就該馬上進行安置嗎? : 6月4日,新北市一名因遭受家暴而接受服務的8歲男童,竟被生母與同居人活活打死。一 : 個早在兩個月前,就進入兒少保護系統的孩子,還是來不及長大,這樣的保護網,破洞大 : 到令人難以想像! 這案例我有印象 同上述 有可能過往同居人跟母是因小孩不乖時才會扁 再加上小朋友有上學 學校老師還可以持續觀察 社工也有追蹤 但是偏偏放長假的時候 同居人+母暴怒 打死了 結果論來說 似乎應該進行安置 但就像我所提出的疑問 過往小孩做錯事情被扁 就該馬上進行安置嗎? : 「在國外,美國、香港、新加坡……這件事情不會發生。」張秀鴛說,國外家長普遍都有 : 清楚的公民意識和守法概念,今天社工來執行公權力,不配合,馬上可以請警察給你上手 : 銬,因為你妨害公務執行。問題是台灣警察不敢,父母頑強抵抗、法治觀念落伍,「認為 : 這是行使親權,親權大過孩子的人權。」 同意這部分 台灣對於家長的罰則太輕 父母打小孩進入兒少保護系統 只能裁罰父母去接受"親職教育"課程 父母一直拖著不去上 也很少進入罰款程序 就算父母疏忽導致小孩受傷 也幾乎沒有對家長的嚴厲處罰 另外我過往曾遇過 家長找社會局拍桌 還有機會可以不被裁罰上課 顆顆 : 社工壓力與案量過大,形成第三個問題:社工高缺額、高流動率。在美國,兒少保社工個 : 案比約是1比20,張秀鴛說,台灣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等二線民間機構社工,有一社工 : 負責25案的上限,但公部門兒少保社工個案量沒有限制,平均在35案上下,有時會到50案 : ,超過負擔還是繼續進來。 同意 社會局 家暴中心缺人永遠補不滿 只會要社工共體時艱 : 缺乏經驗 錯過救童最佳時機 : 一位資深社工透露,她所在的家防中心,擔任緊急救援任務的社工,理應要很有經驗,但 : 其中4分之1年資不到1年、2分之1年資不到2年,超過3年就叫資深、2年就有機會當督導, : 有職缺但聘不到人,缺3分之1到4分之1人力是常態,人力從來沒有充足過。 待過2年多的經驗 資歷不一定是問題 有些資深兒少保護社工(4-5年以上) 反而容易太過於自信 因為小孩不乖被打的案件實在太多了 9成以上都不會造成嚴重傷害 所以導致連後續追蹤都不開案 : 台灣兒少保護資源不足,也不夠多元,也是必須重視的問題。劉淑瓊觀察,有的縣市安置 : 資源不夠、機構床位不夠,當社工評估認為必須立刻安置時,卻可能沒地方能送,特別是 : 3歲以下或身心障礙的孩子,最容易成為「難置兒」。 其實其實以我自己的了解 我是不建議小朋友被政府安置的 因為機構的條件實在太差了 人力不足 機構內小朋友每個都尿布疹 而且政府只會把小朋友養到18歲 後續就不管了 你要這些小朋友怎麼辦? 最後他還是要回家 最後還是要面對自己的家人 如果真的被打就要安置 我看至少3成小朋友都要被安置了 台灣社會太習慣使用打的方式去管教 看看鄉民就知道了 每次看到小屁孩都說打給他死 大家習慣用打罵教育小孩 安置機構是要開幾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53.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0460421.A.958.html

07/19 18:35, , 1F
小孩做錯事用扁的? 那父母做錯事要不要也扁一下?
07/19 18:35, 1F
你問那些覺得打才有用的人啊... ※ 編輯: s2678132 (111.249.53.87), 07/19/2017 18:35:45

07/19 18:38, , 2F
那是鬼島的問題啊,不抓些人渣父母不行
07/19 18:38, 2F

07/19 18:39, , 3F
下一篇 社工是不是糞系
07/19 18:39, 3F

07/19 18:45, , 4F
所以被通報就要教育家長啊
07/19 18:45, 4F
你覺得 一個社工跟家長說 要怎麼改善管教方式 他就會聽了? 還會嗆你帶去養咧 ※ 編輯: s2678132 (111.249.53.87), 07/19/2017 18:49:43 ※ 編輯: s2678132 (111.249.53.87), 07/19/2017 18:50:20

07/19 18:51, , 5F
法律沒能力制 是法的問題 讓我們繼續審前瞻
07/19 18:51, 5F

07/19 18:56, , 6F
家長要受教育不然就奪親權進監獄
07/19 18:56, 6F
現在政府就沒這LP這樣玩啊 罰上課還要先口頭告知家長 不然家長會訴願喔 只發裁處書到家裡是不行的 ※ 編輯: s2678132 (111.249.53.87), 07/19/2017 18:58:17 ※ 編輯: s2678132 (111.249.53.87), 07/19/2017 18:59:07

07/19 19:01, , 7F
安置不見得送機構,也會送親戚家,多找總會有好地方
07/19 19:01, 7F

07/19 19:02, , 8F
你以為親屬都想收嗎 更不要說送過去父母還跑去看
07/19 19:02, 8F

07/19 19:03, , 9F
母親+同居人表不正常家庭兼異常關係,這種長輩的話能聽?
07/19 19:03, 9F

07/19 19:03, , 10F
你是親屬 只是做錯事被扁 你會想收來得罪親戚嗎
07/19 19:03, 10F

07/19 19:04, , 11F
誰跟你說有同居人就不正常關係了..你也太標籤化
07/19 19:04, 11F

07/19 19:05, , 12F
講的好像生父母就不會打死小孩一樣
07/19 19:05, 12F

07/19 19:07, , 13F
07/19 19:07, 13F

07/19 19:07, , 14F
我就問你 你覺得哪種被打的型態 才不用安置?
07/19 19:07, 14F

07/19 19:08, , 15F
高風險也裝死當成正常家庭還需要風險評估嗎
07/19 19:08, 15F

07/19 19:09, , 16F
所以我就問你 你是覺得只要小孩被打跟父母能力差就要安?
07/19 19:09, 16F

07/19 19:09, , 17F
老話一句,請先了解家庭背景狀況再來聽為何被打
07/19 19:09, 17F

07/19 19:10, , 18F
連結都貼了,同類型再發率高到都不像新聞了還要談啥y
07/19 19:10, 18F

07/19 19:10, , 19F
所以你是不是覺得 只要父母吸毒就該安置小孩?
07/19 19:10, 19F

07/19 19:11, , 20F
你都搜尋同居人 虐死當然出現阿 可笑
07/19 19:11, 20F

07/19 19:11, , 21F
你覺得生父母把小孩打到顱內出血沒死進加護會上新聞?
07/19 19:11, 21F

07/19 19:13, , 22F
理解先後順序很難?"高風險"時請懷疑對方的說法..
07/19 19:13, 22F

07/19 19:13, , 23F
直接跟你講拉 高風險家庭每個縣市至少百案 全安置?
07/19 19:13, 23F

07/19 19:14, , 24F
懷疑不等於直接否定!!!高風險時就是要更加注意!!!
07/19 19:14, 24F

07/19 19:14, , 25F
跟你講個情境 小孩自己也說不乖被打 過往手腳幾條瘀青
07/19 19:14, 25F

07/19 19:15, , 26F
若你認為懷疑說法等於安置那不用再浪費時間了
07/19 19:15, 26F

07/19 19:16, , 27F
單獨問小孩說的喔 要安置嗎?
07/19 19:16, 27F

07/19 19:16, , 28F
當然會懷疑 可是問題就在於 你開案追蹤 還是死了 誰扛?
07/19 19:16, 28F

07/19 19:17, , 29F
這個新聞在說的是安置阿 重複被打當然會開案追蹤
07/19 19:17, 29F

07/19 19:17, , 30F
最難判斷要不要安置的就是 他做錯事被打 然後幾條瘀青
07/19 19:17, 30F

07/19 19:18, , 31F
頻率大概2-3個月一次 除非你跟小孩住 不然要怎麼判斷?
07/19 19:18, 31F
文章代碼(AID): #1PRpM5bO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PRpM5bO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