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什麼漢朝可以維持這麼久 秦朝不能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12/02 10:33), 7年前編輯推噓18(18017)
留言35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我來補充一點秦末細節吧: 雖然秦朝滅亡,過役民力是大家公認的理由, 但是秦始皇太信任自己的身體狀況,沒趁早立扶蘇。又太過於信任趙高和李斯的忠心, 才導致後續一連串的悲劇性發展。而且忠於秦朝的將領沒一個好下場, 忠於自己的反而活的逍遙,最少都活得比較久,真的歷史的諷刺。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有三大軍團: 中央軍5萬,派遣30萬大軍北伐匈奴,50萬大軍南征百越。 征服百越50萬大軍並不是全都是士兵,因為當時嶺南地區對於北方人來說, 實在是一個瘴癘之地,你可以想像清朝軍隊要進駐到生番地區,是多麼讓人恐懼的事情。 所以秦始皇為了安撫軍心以及強迫士兵南征,就將士兵的親朋好友都一起弄去嶺南, 這是一種移兵實邊的做法,在當時這可能是最好的做法。 你們都知道要征服一個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軍隊死傷非常的慘重, 後來不得不採取越人治越以及聯姻的方式,但是這使得百越後來被平定, 但是軍隊也因此在地化了,這50萬人開始在這邊安居樂業,當你這邊娶妻生子當山大王, 你根本就不願意回到北方去。就好像你是台灣人,你會願意保衛台灣, 但是中華民國叫你讓你征服西藏你要去嗎?當然是老子才不幹勒。 所以當秦朝中央政府要這些人回去幫忙平定六國亂事時,就遭逢龐大的反對聲浪, 我不知道派去求援的使者到底怎麼了。不過從資料看起來, 我們知道求援使者有去嶺南讓統領南方軍隊的任囂和趙陀知道六國亂事, 但是我們卻找不到求援使者有回來的資料。幫使者QQ 大家後來都知道50萬軍隊的領袖任囂已經是名為秦將,實為番王。 等到任囂過世以及秦朝滅亡,他的部將趙陀就自立為王。 再來是北方30萬大軍的部分,原來的文章已經有說了,監軍扶蘇被賜死, 軍事首領蒙恬被斬殺,如果你是當時扶蘇和蒙恬的手下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當然不願意再跟秦朝政府有任何的關係。 所以當六國軍隊要攻入關中時,秦朝中央政府請30萬軍隊平定這場亂事時, 北方軍隊表示匈奴在進攻他們,無法派兵前往,就這樣冷眼旁觀秦朝中央政府滅亡。 所以為甚麼後來章邯必須用罪犯來當兵,就是因為南北兩大軍團已經完全不聽從指揮了, 而中央軍人數太少不堪使用。當然其中北方有一部分的軍隊仍然效忠秦朝, 像是王離就率領一部分的北方軍隊參與平定六國亂事,軍隊詳細數字目前不得而知, 但是實際人數絕對不超過10萬,甚至有學者認為10萬還是高估的結果。 最後很不幸的這批軍隊在鉅鹿之戰,全部都被項羽幹掉了。 鉅鹿之戰王離敗亡,章邯投降,秦朝滅亡指日可待了。 ※ 引述《gkc (冠元 大師)》之銘言: : 這問題的關鍵主要有兩個~!! : 第一是 秦始皇 的政策過於躁進,第二是因為沙丘政變導致較無能的胡亥當皇帝,致使 : 趙高亂政而失掉江山,否則如果當初是扶蘇當皇帝,秦朝可以撐更久而不會秦始皇一掛 : 就3年滅亡。 : 而漢朝最根本的不同在於,漢朝的政治體制比秦更加漸進,其中花了約六七十年才漸漸 : 使國家政體邁向統一,跟秦帝國的躁進完全不同。 : 在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中就有描述。 : 1.(在政體改革方面) : 基本上中國人是個守舊與保守的民族,所以周朝實施800年的封國制度,秦始皇一夕間 : 全改郡縣制,當然那些被剝奪封國和土地的六國貴族會懷恨在心,所以你看註明的反秦 : 人士 項羽、張良,他們都是六國原來的舊貴族。 : 本來 秦始皇 也知道這點,所以一開始他還先從文化下手,找來東方各國學者成立博士 : 制度,但這些東方學者根本心裡就不承認他這皇帝,甚至在六國統一六年後,在朝會上 : 仍有人向秦始皇提出應恢復封國制。這就讓秦始皇很不爽了,於是接下來張良的搏浪沙 : 事件,徹底讓秦始皇失去耐性,開始焚書坑儒消滅六國的舊思想,以利帝國統一,接著 : 又大動軍事征伐匈奴,所以搞的怨聲載道,因此當秦始皇掛了後換了個昏庸的胡亥,這 : 些不爽很久的六國貴族就趁機各個揭竿而起,像項羽就是主張應該恢復封國制度的人, : 所以項羽基本上就帶領一堆六國舊勢力反撲秦朝,就連攻進咸陽之後也是大封各路人馬 : 為王。所以除了秦始皇沒有事先選扶蘇當繼承人之外,最大的敗筆就在於太躁進。 : 2.(反觀漢朝) : 而漢朝在處理政體上就相對有耐心很多,花了約六七十年,而這六七十年還不是一帆風 : 順,真正到漢武帝時才完成統一的中央集權郡縣制。首先,劉邦在得天下後,他很清楚 : 秦朝的失敗在於太躁進,偏偏他也認為秦始皇的中央集權郡縣制才是最終王道。但迫於 : 現實,只好來個折衷解~~~(郡國並行制)~!! : 也就是同時有郡縣制又同時有封國制,以免各地又再度叛亂,所以當時的漢朝其實只有 : 中央政府控制的範圍是郡縣制剩下都是各封國,然而封國制最令皇帝害怕的問題你知我 : 知獨眼龍也知道,就是""封國勢力過大就容易造反""。尤其漢初的封國大多都是異性諸 : 侯王,像韓信、彭越這種實力極強的諸侯王,所以 劉邦 和 呂后 為了以絕後患,在幾 : 年之間逐一消滅並殺死所有異性諸侯王( 韓信被竹劍刺死、彭越被剁成肉醬 )。 : 而為了邁向統一, 劉邦 又再進一步,宣誓白馬盟誓,昭告天下(非劉氏而封王者天下共 : 擊之),想說自己的親戚至少忠誠度會比較高,未來要走向郡縣制統一天下也比較容易。 : 但劉邦到死也都未完成郡縣制,秦始皇居然想六年讓全天下習慣,這就是問題的所在。 : 3.(七國之亂) : 你以為事情結束了嗎?? 漢朝建立之初,元氣大傷又逢諸呂之亂,所以文景兩帝都採用無 : 為而治,但是全國一統的理想卻永遠存在。但要統一就一定要削番,所以文帝時提出推恩 : 削番的賈誼因此被冷凍,景帝時的晁錯更慘,他主張削番,結果引起了七國之亂,諸侯國 : 集結五六十萬攻打長安,是到最後在梁國死守之下,被周亞夫斷糧道才平息,但漢朝也因 : 此元氣大傷,所幸景帝以這次叛變為理由,大幅削減諸侯國的封地,天下才逐漸大一統。 : 4.(漢武帝) : 最後,到了漢武帝吸取過去七國之亂的教訓,實行推恩令,秦始皇的大一統郡縣制,才終 : 於在歷史上真正成形。 : 但這段過程花了漢朝四代將近80年的時間,其中尚且還引起了七國之亂的陣痛,因為改革 : 就一定會打破守舊派和既得利益者的飯碗,所以關鍵在於除非你能瞬間制伏所有既得利益 : 者,不然不管是六國貴族也好,或者就算你家親戚諸侯王也好,利益被侵害都一定會捅你 : 刀。 : 所以秦朝最根本的問題除了繼承者之外,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短時間內就消滅了所有六國貴 : 族的既得利益,制度變革太過躁進,所以才造成舊勢力大反撲。 : ※ 引述《Dickens0818 (Dickens)》之銘言: : : 秦國統一天下 十幾年就掰了 : : 有人說是因為太快吃掉其他六國 : : 消化不良才會滅亡這麼快 : : 但是漢朝吃掉全國的速度更快 : : 楚漢相爭也才四年 : : 為什麼漢朝不會消耗不良 : : 可以維持大一統好幾百年呢 : : 有沒有八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5.93.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0646013.A.04D.html

12/02 10:34, , 1F
都是項少龍害的
12/02 10:34, 1F

12/02 10:40, , 2F
專業文推
12/02 10:40, 2F

12/02 10:41, , 3F
商鞅把秦國打造成一部超越時代的國家戰爭機器,這部機器
12/02 10:41, 3F

12/02 10:41, , 4F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當秦國統一天下之後,這部恐怖戰爭
12/02 10:41, 4F

12/02 10:41, , 5F
機器失去了目標,秦始皇也不知道怎麼改造這部機器,結果
12/02 10:41, 5F

12/02 10:41, , 6F
就被機器反噬,那就只能平天下而不能治天下了。
12/02 10:41, 6F
並沒有失去目標,北伐匈奴和南征百越就是這部戰爭機器的目標, 但是秦始皇一死,就沒人能夠駕馭這部戰爭機器了,誰也不服誰。

12/02 10:41, , 7F
忘了補,好文推。
12/02 10:41, 7F

12/02 10:43, , 8F
過役民力...只是假議題。對隋煬帝的評論,所謂很多的公
12/02 10:43, 8F

12/02 10:45, , 9F
套用唐德剛大師的語氣,在歷史三峽中,當時秦朝該轉型了
12/02 10:45, 9F

12/02 10:45, , 10F
認的評論,不也這麼寫嗎?但秦國到一統天下的秦國,那時
12/02 10:45, 10F

12/02 10:45, , 11F
,但秦始皇轉錯方向,整個秦朝就船翻人亡淪為波臣了。
12/02 10:45, 11F

12/02 10:45, , 12F
中國境內有鬧飢荒嗎?過役人力,只是針對他們大興工程的
12/02 10:45, 12F
飢荒基本上每三年會有一次,西元前230年秦王政就趁趙國飢荒而進攻趙國。

12/02 10:47, , 13F
表面批評。秦國的問題是,原本小秦國那套運行制度,放大
12/02 10:47, 13F
過役民力不單單是大型建設的問題,還要加上不斷的征戰。

12/02 10:47, , 14F
12/02 10:47, 14F

12/02 10:48, , 15F
之後的一統的大秦國,根本發生問題。
12/02 10:48, 15F
另外把秦國制度強制壓在六國人民身上,讓六國人民很不舒服。

12/02 10:48, , 16F
隋煬帝如果不是癡迷在一定要打下高句麗,國庫極富的隋朝
12/02 10:48, 16F

12/02 10:49, , 17F
還有得玩。而李世民是楊廣2.0,版本有升級,自然比較好。
12/02 10:49, 17F
其實李世民對外戰爭是有打輸過,但是他機車的地方是叫史官不要寫得很明白, 導致大家都以為李世民很強。

12/02 10:50, , 18F
12/02 10:50, 18F

12/02 11:03, , 19F
所以嶺南那些人變越南人了嗎?
12/02 11:03, 19F
這些人後來變成越南人和閩南廣東人的始祖。

12/02 11:05, , 20F
好文推推
12/02 11:05, 20F

12/02 11:08, , 21F
秦國在一統天下前已經擁有超過三分之二中國 所以不是商
12/02 11:08, 21F

12/02 11:08, , 22F
鞅那套制度不適合需要轉型
12/02 11:08, 22F
領有只是佔領,不代表內部已經全然整合,內部整合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告一個段落。

12/02 11:16, , 23F
秦國有2/3?先不論正確性 你還要看當初的人口分佈 秦
12/02 11:16, 23F

12/02 11:16, , 24F
國西部跟巴蜀在當時並不是主要區域
12/02 11:16, 24F

12/02 11:17, , 25F
或許只多了1/3土地 但面對的人口跟文化 語言 文字差
12/02 11:17, 25F

12/02 11:17, , 26F
異不是今天能想像的大
12/02 11:17, 26F
地方差異非常的大,所以才要搞那一套書同文,車同軌等等措施。

12/02 11:18, , 27F
地方勢力一直壓不住真的關聯很大,只要上頭來個白痴就翻盤
12/02 11:18, 27F

12/02 11:24, , 28F
這才是正確的史觀,歷史課本講的都是垃圾
12/02 11:24, 28F

12/02 11:26, , 29F
軍隊不聽話才是重點,六國鄉民只是運氣好打贏秦國
12/02 11:26, 29F
運氣本來就是偉人的特質之一,時勢造英雄就是這樣來的。

12/02 11:29, , 30F
要是過役民力就會滅亡那中華民國政府早就滅亡了
12/02 11:29, 30F

12/02 11:31, , 31F
不是早滅了嗎 現在這個是自稱中(華民)國的台灣統治當局
12/02 11:31, 31F

12/02 12:08, , 32F
不要雷我王者天下好嗎?
12/02 12:08, 32F
※ 編輯: saisai9230 (140.115.93.12), 12/02/2016 12:34:40 ※ 編輯: saisai9230 (140.115.93.12), 12/02/2016 12:39:32

12/02 12:38, , 33F
推推
12/02 12:38, 33F

12/02 13:41, , 34F
好文!
12/02 13:41, 34F

12/03 12:05, , 35F
猜測北方大軍後來多被劉邦收編,成為抵抗項羽的主力
12/03 12:05, 35F
是的,約法三章、蕭規曹隨兩者本身意涵就是以秦法治秦人, 也就是上頭換人,其他不變,以安穩軍民心。 ※ 編輯: saisai9230 (36.229.56.62), 12/04/2016 19:16:50
文章代碼(AID): #1OGDrz1D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GDrz1D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