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大隅良典:要求科學研究「有用」,形同宣判基礎科學死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10/08 01:18),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ams9 (大發利市)》之銘言: : 風傳媒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大隅良典:要求科學研究「有用」,形同宣判基礎科學死 : 刑 說得很好 基礎科學萬歲 只是在臺灣 1000000個抱持這種觀念的熱血青年 憑藉著對科學的赤誠之心 花費了大把時間生命,主修了各種基礎科學, 但最後大概有999999個,都不是從事基礎研究, 剩下那1位菁英,百萬人中之龍,因為從事基礎研究,所以餓死了 吾輩不可不慎 : 國際中心 2016年10月05日 17:09 :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日前呼籲各界重視 : 基礎科學研究。他表示,不能因為近年來日本諾貝爾獎獲獎者人數增多就認 : 為日本很棒,要對日本科學研究的「空心化」抱有危機感。 : 大隅良典4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日本的年輕研究人員正在減少,科研經費也不 : 足,日本的科學研究正在「空心化」。他對當前重視應用研究的社會現狀表 : 示擔憂,認為「有用」這個詞正在戕害社會,基礎科學真正「有用」可能要 : 到100年以後。如果認為科學研究應當「有用」,基礎科學形同「死亡」 : 。他表示,今後將為改變這一現狀而努力。 : 大隅良典也說,現在的日本碩士研究生出於現實考慮,通常不會選擇繼續攻 : 讀博士。他希望研究體制能鼓勵年輕人考慮5年、10年後的事情,讓日本能夠 : 守護基礎研究的發展。近年來,雖然日本不斷有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但研 : 究成果主要歸功於上一輩科學家,反映出上世紀1980、1990年代日本的科研 : 水準,但反觀日本科研的現狀卻不容樂觀。2010年到2014年,日本科研論文 : 數量佔全球科研論文數量的比例從2000年到2004年的9.9%下降到6.3%,作 : 為論文影響力指標的論文被引用次數也從9.1%下滑到6.3%。年輕研究人員 : 急功近利現象抬頭,細胞生物學家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等讓日本的科學研究 : 領域蒙羞。 : https://goo.gl/D5f7NX : 早稻田大學聲明:小保方晴子博士學位被取消 : 在2016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上,曾佔據亞洲大學排行榜第一位 : 的日本東京大學也滑落至亞洲第4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大隅良典獲獎表 : 達祝賀時說,大隅良典常說要挑戰別人未從事的領域,他的這種挑戰姿態和 : 此次獲獎不無關係,這也是對年輕研究人員的激勵。 : https://goo.gl/TZSNgk : 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日本「自噬作用」研究先驅大隅良典獲獎( : AP) : 安倍晉三表示,日本今後將大力支持獨創性研究,在研究人才培養方面加大 : 投入。2016年度開始、為期5年的日本《第5期科技技術基本計劃》將為研究 : 開發預算投入26兆日元(約新台幣8181億元),並加大對年輕研究人員的支 : 持力度。 : http://www.storm.mg/article/17405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145.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5860703.A.862.html

10/08 01:20, , 1F
在美國做基礎研究多數一樣窮 有經濟產值的"科技"本來就比
10/08 01:20, 1F

10/08 01:21, , 2F
"基礎科學"好賺 又對資本有貢獻 在資本主義下就是如此
10/08 01:21, 2F

10/08 01:55, , 3F
基礎研究本來就是對於未來的投資 只是不確定性很高
10/08 01:55, 3F

10/08 01:56, , 4F
一個國家本來就必須要有一定比例的基礎研究
10/08 01:56, 4F

10/21 23:48, , 5F
剩下那個做基礎研究怎麼會餓死咧,餓不死也賺不了多
10/21 23:48, 5F

10/21 23:48, , 6F
而已
10/21 23:48, 6F
文章代碼(AID): #1NzzZVXY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NzzZVXY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