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各位對鄭南榕的看法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2/05 00:21), 8年前編輯推噓53(5305)
留言58則, 5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鄭南榕是台獨分子, 但其實他能跟大統派李敖共事, 只為了更高的理想- 反獨裁, 爭自由 可惜最後人生, 他選擇了一條絕路 我常常想, 他自焚時是李登輝執政 如果他能嘗試用別的方法喚醒大眾, 也許結局會不一樣 推薦一篇文章 姚人多- [鄭南榕、李敖與陳水扁的<<自由年代>> ] http://goo.gl/X9VLr ------------------------------------------------------------------------------ 鄭南榕、李敖、陳水扁曾一起在《自由時代》出現過,一起在那個極端不自由的時代「爭 取100% 的言論自由」。鄭南榕的死開啟一個台灣主體意識成為主流的年代,如果他現在 還活著,勢必要與李敖結束「統一戰線」,分道揚鑣。陳水扁是鄭南榕殉道的最大受益人 ,但如果鄭南榕還在,阿扁當選總統之日,就是他們分道揚鑣之時。這三個人的「自由時 代」見證台灣過去二十年的巨變,對民進黨的支持者而言,卻多了一份心痛與感傷。 壹、前言 過去這幾十年來,很多人喊過「台灣獨立」這四個字,不過,從來沒有一個人像鄭南榕把 這四個字喊得那麼自信、從容、驕傲、漂亮、得意,又理所當然。 1987年的台北,在一個演講場子上,鄭南榕對台下所有人大聲說:「我叫鄭南榕,我主張 台灣獨立。」其實,鄭南榕當時根本不需要介紹他自己,因為台下滿滿的聽眾早已知道他 是誰。不過,他就是要這樣大聲地說一遍。他是說給國民黨聽的,說給當時蠻橫的統治者 ,說給台灣歷史上最大的禁忌聽的。有我鄭南榕在,台獨不需要偷偷摸摸,不需要隱姓埋 名,主張台灣獨立可以光明正大向全世界宣布。沒有人會忘記,他講完「台灣獨立」後那 面帶微笑的滿足表情。 兩年後的春天,鄭南榕離開我們,他被火焚過的軀體依然直挺,不過表情已經無法辨認。 1987年他喊「台灣獨立」時,我還是一個正在準備大學聯考的高三學生;1989年他死的時 候,我大學二年級,跟在長長的人龍後面送他最後一程。我必須坦白說,對於他的苦難與 堅持,當時的我只有一絲絲模模糊糊的瞭解。那個時代有許多人,尤其是習慣看《聯合報 》與《中國時報》的人,可能還會質疑鄭南榕的精神狀況是否異常。比如說,當天下午的 《聯合晚報》是這樣報導鄭南榕的死:「鄭南榕在引燃汽油彈後,似已呈瘋狂狀態,除向 警方攻擊外,也對當時在場的時代雜誌其他同仁攻擊,要他們與他同歸於盡,嚇得這些時 代的同事紛紛奪門而逃。」一天之後,參與拘捕鄭南榕的中山警分局刑事巡官鄧巽昇,接 受《聯合晚報》專訪時也指出:「面對一位未知數的狂徒,直叫人膽寒」(註1)。當時 的立法委員趙少康更直言,對於鄭南榕自焚,「他感到不齒」、「社會應該予以譴責」( 註2)。 1989年4月9日,《聯合報》用以下這則新聞為鄭南榕的自焚劃上威權體制下新聞評論的完 美句點:「鄭南榕失眠,精神科就診,核對資料,是他沒錯。當時年僅十八,先後複診五 次」(註3)。不用懷疑,這就是當時的新聞媒體。比照一下今日這些人動不動就把言論 自由講得口沫橫飛,他們當初甘願充當國民黨新聞走狗的景象實在讓人心寒。換句話說, 有以上這些主流報導,我幾乎可以斷言,與鄭南榕同時代的多數人也許並不瞭解他的死有 什麼意義。 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瞭解了嗎?當我們享受言論自由時,有誰會猛然想到他辦的雜誌? 當我們可以這樣高喊台灣獨立而不必擔心警察與特務上門逮捕時,有誰會想到他被火吞噬 的畫面?當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時,有誰會想到他當年得意與滿足 的微笑?鄭南榕註定是一個悲劇英雄,他的死不見容於當時的「主流」社會;他留下來的 精神遺產,和他以自焚開創出來的民主之路,也不會有太多人追本溯源。他本應該像一顆 恆星在台灣的天空閃爍,現實的政治與社會卻令他像一閃即逝的流星;早在人們想要瞭解 他之前,社會就已經把他遺忘了。 1989年鄭南榕走的時候,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有這個榮幸寫這篇文章紀念他。我記得謝長 廷曾經說:「南榕之死是否有價值,他自己無法證明,需要外人證明他的死有其價值,並 為他的理想打拚。」沒錯,我們都是謝長廷口中的「外人」,我們都有責任與義務證明鄭 南榕當年的自焚有沒有價值。 然而,這二十年來我們到底證明了什麼? 貳、鄭南榕 有很多方式可以紀念鄭南榕,也有很多方式可以書寫這二十年我們所證明的東西;不過, 我選擇一種對很多人而言也許是最痛苦的方法。讓我從1984年3月12日鄭南榕的《自由時 代》創刊號講起。也許很多人都知道,這期的封面是一幅李敖的畫像,封底則是在黑色的 背景上用黃色的字體寫著「爭取100%(言論?)(要查創刊號)自由」。很少人會去注 意這顯著大字下面的人名,現在我把它記錄下來: 總監:李敖 社長:陳水扁 發行人:林世煜 創辦人/總經理:鄭南榕 解嚴後才出生的年輕一輩也許不會瞭解,台灣曾有過那樣一個年代,這幾個人的名字可以 被放在一起。這二十年來,這幾個人不同的際遇與發展,用一種非常諷刺的方法告訴我們 ,台灣政治與社會所經歷的滄海桑田。鄭南榕已經走了二十年,李敖還是李敖,每天晚上 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他一個人對著攝影機引經據典、批評時事。至於我們熟知的陳水扁, 在當了八年總統之後,涉嫌貪污,現被關在土城看守所。林世煜當年是黨外雜誌的總編輯 ,這二十年來除了經商做生意之外,一直留在社會運動界,默默為台灣的白色恐怖歷史做 記錄與平反。他不是政治人物,所以,這篇紀念文章就把他略過。 在以下的篇幅中,我將從鄭南榕的《自由時代》(1984.03.12~1989.11.11)雜誌中,找 尋這三個人的身影、言論與互動;藉此,我想拼湊出這三個人所共同經歷的「(不)自由 時代」。然後,看看這三個原本被放在一起的人物,從某個歷史時刻開始分道揚鑣。他們 的分道揚鑣正好告訴我們,這二十年來所有台灣人共同經歷的命運。必須強調的是,這不 是一篇學術文章,所以不會有什麼高深的社會學理論,而且我選擇的題材也很主觀,涵蓋 的範圍也不夠全面,那些真正研究《自由時代》的學者就敬請見諒。 首先,鄭南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者,對於本文的目的而言,鄭南榕是一個有著什麼政 治思想的人?我認為,最貼切的答案是他自己給的「做一個『鷹派』的黨外」。至於什麼 叫做「鷹派」?他自己的解釋是:「鷹派之道無他,『永不屈服』而已」(註4)。鄭南 榕是個鷹派,這是無庸置疑的事。眾所皆知,當年的黨外運動有所謂「選舉路線」與「運 動路線」之爭;或者,用更白話的講法,就是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抗爭的路線爭論。在鄭 南榕眼中,當時的康寧祥等人走的路線是前者,像這種人只是一個「花瓶」,一個「溫柔 敦厚」的反對者,一個「喜歡走輕易平坦路途的反對者」,「他們的活動,對統治者,對 他們自己,都沒有真正的危險」(註5)。 在《自由時代》,鄭南榕不只一次為我們示範,什麼樣的行動叫做「鷹派」。他實際的做 法有二:第一,所有在《自由時代》刊登的文章,文責由他一肩扛下。這就是為什麼在該 雜誌的目錄,人們總可以找到以下這句話:「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目錄頁 恕不詳具作者姓名。」這種做法讓雜誌的記者或作者不用在心中建立一個「小警總」,不 用擔心牢獄之災,可以暢所欲言,盡情批判威權體制的霸道與獨裁。 鄭南榕的企圖心不只適用於自己的《自由時代》,他也撰文呼籲所有黨外人士,希望大家 共同行動。「倘若某一篇文字構成誹謗官司的藉口,我們建議各家雜誌都重刊一遍。教國 民黨知道,言論自由的十字架,我們大家情願一齊來擔,要關就通通關……我們呼籲雜誌 社的負責人和編輯,表明態度,負完全的法律責任,堅決保護作者的安全。」(註6)很 多人都說過,鄭南榕當時心中有一套如何突破國民黨戒嚴體制的藍圖,他是有計畫一步一 步實現為台灣人民爭取言論自由的目標。由上述鄭南榕的文章看來,加上他一口氣申請十 幾張證照「等著」讓國民黨來查封,當時的他,的確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第二,呼籲黨外人士組黨。在那個政治肅殺的年代,任何人組黨,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是 ,任何人想組一個對抗國民黨威權體制的政黨,就必須冒著被蔣經國殺頭的危險。可是鄭 南榕在《自由時代》不只一次大聲疾呼:快快組黨,他自己也實際投入行動。這樣的文章 在1986年民進黨組黨前有很多。1985年5月27日,鄭南榕在「豈容千呼萬喚不組黨」的文 章是這樣說的:「本人認為黨外不是沒有能力組黨,也不是沒有群眾可以組黨。黨外不能 組黨的原因只有一個:不敢組黨,怕國民黨動手抓人。」(註7) 同年7月1日,他又寫到:「立即組黨!毫無猶豫地組黨!先找到二百名不怕死的人當發起 人,我也願為那二百志士之一。國民黨抓去一個,就補齊一個;抓去十個,就補足十個; 二百個統統抓走,重新再找二百個。什麼叫做民主的鬥士,這樣就是!」(註8)沒有人 可以否認他當時的豪氣。事實上,他也真如文章所言,找了一些人;而且不只找到二百個 ,他還找了四百個。幾百個黨員對現在的自由社會而言實屬家常便飯,然而在當年,參加 的人也許都必須先為活著的妻子、丈夫留下遺書。 後來的歷史證明,黨外的「鷹派」獲勝了。1986年,台灣戰後第一個本土政黨「民主進步 黨」在風聲鶴唳中誕生。鄭南榕無法目睹這一刻,因為1986年6月2日到1987年1月24日, 他因案入監服刑。不難想像,當時在監獄裡面,當他知道這個消息時心中的欣慰。也許更 令他欣慰的是,十四年後,這個政黨的總統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總統,四年後,又連任一次 。不過,這兩次勝選鄭南榕早就看不到了,更不用說2008年民進黨狼狽的輸了兩百多萬票 。 1986年11月17日(當時民進黨剛開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出刊的《開拓時代》週刊有 一篇社論是這樣寫的:「台灣人民既然已有了自己的黨,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肯定自己 ,那麼自決是必然之道。那些殖民者心中想要染指台灣的黑暗念頭,只不過是風中的塵埃 而已。」(註9)。我不確定這篇文章是誰寫的,也許還是出自鄭南榕在獄中的文筆。不 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鄭南榕現在還活著,也許會對那所謂如「風中塵埃」的黑暗念頭, 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吧。 後來有關鄭南榕的事大家都知道了。1988年12月10日,《自由時代》第254期刊登〈台灣 共和國憲法草案〉,1989年1月21日高檢處「涉嫌叛亂」的傳票寄來,鄭南榕誓言「國民 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1月27日鄭南榕開始自囚於雜誌社,4月7日國民 黨來抓人時,鄭南榕拿出準備好的汽油,點火自焚於總編輯辦公室。 很多人會從鄭南榕的極端個性分析他選擇自焚的原因,不過,我並不這麼想。我認為,即 使鄭南榕的個性比實際上溫和一點,他也會做同樣的事。政治上的對抗說穿了是一場賭注 ,當鄭南榕說出了「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能抓到我的屍體」時,他已把當時對抗國民 黨的意志與力量,整個一肩挑起來。反對運動不能被國民黨政權瞧不起,台獨人士的抗議 也不是嘴巴說得慷慨激昂,實際行動卻充滿妥協。我說過,鄭南榕是反對運動的鷹派,他 永遠不會屈服,也沒有空間屈服。他知道一旦國民黨抓到他的人時,這個邪惡的政權會如 何地誇口,所以他必須走上那一條自焚的路。他選擇用自己的生命跟國民黨對抗,他認為 ,沒有任何政權可以逮捕一個主張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人。 沒有人曾經研究過1989年的國民黨政權是怎麼看待鄭南榕的赴死誓言。二十年過去了,也 許現在應該有人「鼓起勇氣」去問一問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民主先生」。在我看來,國民 黨當時也在跟鄭南榕進行賭注。他們腦袋裡也許打著如意算盤:鄭南榕不敢自焚,就算他 真的自焚了,台獨勢力也將少掉一員大將。對國民黨來說,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讓警察 去「逮捕」鄭南榕是一場必贏的局。 國民黨當時的賭注要在2000年政黨輪替時才看出它必敗的局,但對葉菊蘭與鄭竹梅來說, 她們的痛苦與惡夢卻從1989年4月7日就開始了。葉菊蘭曾經表示,她希望由別人的先生去 做這件事,她話裡親情與正義的兩難拉扯令人動容。鄭南榕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即使要『 江南』我,我也不怕」(註10),面對死亡,鄭南榕果然沒有怕過,而國民黨也用他們獨 特的方法把鄭南榕給「江南」了。關於死亡,鄭南榕在《自由時代》不只一次提到;最令 人百感交集的,是他在1985年5月20日為施明德的絕食所寫的那篇「我們之間又有人要死 了」。鄭南榕這麼說: 假使我是施明德,以這一條性命,我不會賣給那些毫不在乎的政權和人民。我要拿這最終 的祭品,獻給黨外的「同志」。我要絕食以邀請黨外同志立刻站出來組黨,我要絕食到他 們組黨為止。黨外同志如果是民主的鬥士,那麼今天就組黨吧。如果連黨外同志也能眼睜 睜地看著我餓死而不肯組黨,那麼就讓大家把台灣的前途和我一起埋葬。 施明德沒有死,黨外也真的組黨了。1985年的四年過後,「我們之間」死的人換成他自己 。他當年最喜歡唱的台語歌「舞女」已經不再流行,至於舞女的願望「做自己的主人」這 六個字,台灣人在民進黨執政八年之後還在追求;甚至,2008年民進黨22周年黨慶時,還 被寫在黨主席蔡英文的演講稿裡。 參、李敖 我常在想,如果鄭南榕現在還活著,他跟李敖的關係會不會決裂?一個是堅定的獨派,一 個是堅定的統派;在國家認同紛亂的今天,堅持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者如鄭南榕,還能跟李 敖出現在同一份刊物,或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共同打拚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瞭解,二十年前李敖跟鄭南榕為什麼會一起出現。原因 很簡單,如李敖引用林正杰所言:「黨外新生代在利用李敖做『超級打手』……黨外新生 代所辦刊物,與李敖會師之後,聯手打擊魔鬼修理傳統,制裁惡勢力」(註11)。兩蔣時 代,勇於向威權體制對抗的文人,李敖說他第二,沒人敢自居第一。鄭南榕要辦雜誌,當 然要找李敖助陣。有了李敖這支筆、這個響叮噹的名聲,黨外雜誌彷彿有聖人加持,言論 的正當性與爆炸性(甚至銷售量)加倍不少。這點可從上述《自由時代》創刊時,就以李 敖做封面為證。對於這段歷史,鄭南榕本人是這麼說的:「去年(1984)3月,我開始籌 辦自由時代系列週刊,鄧維楨和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只肯出錢的朋友,建議我一定要請李 敖來掛名,才能建立雜誌的知名度。」(註12) 李敖當然知道這些偏台獨的黨外人士心裡在想什麼,不過他總是義不容辭,不收稿費,拔 刀相助。對於這個問題,李敖從不隱瞞他的真正動機。在《民主天地》第七期,李敖如是 說:「我寫文章『我為什麼支持王八蛋』目的就是要打龜兒子。可是我知道,王八蛋目前 的力量打不倒龜兒子,只是盡量維持平衡而已。」(註13)換句話說,李敖支持鄭南榕這 些黨外「王八蛋」的原因,是想打倒「龜兒子」國民黨;用毛澤東的話來說,就是搞一個 對抗國民黨的「統一戰線」。 那麼,鄭南榕又是怎麼看待李敖這個「大統派」呢?鄭南榕當然知道李敖的國家認同立場 跟他南轅北轍,不過,他並不在意;或者更精確地說,在當時,他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 當然,鄭南榕私下是否有著跟李敖一樣的「王八蛋與龜兒子」理論,我們不得而知。不過 ,以鄭南榕在1985年2月13日寫的這一段話來看,他對李敖是充滿了敬意: 1981 年3月我寫〈李敖,不要走!〉一文說:「這個世代,有財的人想離開台灣,有才如 李敖之流也想離開台灣,真是時代大悲劇。財、才不缺的李敖先生,應該挺身出來,以心 作則,阻擋這種悲劇的潮流。」李先生的答覆是:「……當中國自由的時候我才肯走。」 我就這樣宣示吧!「……我跟李先生是同派的,當台灣自由的時候我才肯走。」 鄭南榕並沒有如他所言,等到「台灣自由了」才肯離開台灣去國外走走。1989年他自己先 走一步,因為他先走一步,台灣往後才有今日的自由。有關這一點,前面已經討論過了, 不再重複。我要把重點拉回來談他跟李敖的關係。 從上述引文可知,李敖對鄭南榕來說是一個可供借鏡的指標性人物,他並不在意李敖是中 國統一論者。這一點很重要。今天每個人都知道,鄭南榕是個不折不扣的台獨運動者,捍 衛台灣獨立的言論自由,不過很少人提到他的言論自由跟「統派」之間的關係。從當年鄭 南榕與李敖交往的文字來看,前者並沒有否定後者存在的正當性與價值。換句話說,鄭南 榕所捍衛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包含主張統一的言論自由。當然, 有一點必須澄清,時間若拉回1980年代,絕大多數住在台灣的人都或多或少「支持」統一 ;在這一點上,李敖所主張的國家定位是相對的安全,既不偉大,也非「異類」。 話說回來,鄭南榕與李敖的「統一戰線」從什麼時候「解散」呢?1985年4月,李敖五十 大壽前夕,《自由時代》與李敖有一場對談。對談過程中,有人問李敖:「為什麼要辭總 監?是不是對鄭南榕有不滿意」?李敖這樣回答:「一個小團體裡有不愉快是很正常的事 。沒有才怪呢,應該有。共產黨的陳毅從蘇聯回到北京,日本記者問他,中國跟蘇聯的友 誼有沒有裂縫?他說『我們友誼像雞蛋一樣沒有裂縫』──沒有裂縫,可是很脆弱……辭 掉總監,是因為根本上這個週刊是你家的,怎麼我來做總監呢?」(註14) 李敖向鄭南榕「求去」,鄭南榕也沒再強留李敖擔任《自由時代》總監,即使「對雜誌的 銷路有明顯可見的威脅」。他答應讓李敖離去時,開玩笑的提出條件:「讓我盡快看到中 國思想史結集出版」(註15)。事實上,《民主天地》週刊第七期再度以李敖的畫像為封 面,找來很多人談談他們心中的李敖(包括李敖的女兒及林世煜等人),且定名為《李敖 五十大壽專輯》,在該期六十多頁的篇幅中,光是討論李敖就佔了廿九頁,可見李敖在鄭 南榕心中的份量。 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人們應該可以瞭解,李敖當年「沒有裂縫,可是很脆弱」這句話所 隱含的深意。李大師終究是李大師,當年的他看事情非常精準。1980年代反對國民黨威權 統治的統一戰線沒有裂縫,然而,一旦黨外人士衝破了台獨禁忌,形成一股可以與國民黨 抗衡的勢力時,獨派與統派二者間極端不同的政治立場,就會讓這個「友誼」變得十分脆 弱,隨時都會瓦解。 所以,我想說的是,就算1985年4月李敖不辭掉《自由時代》總監,早期黨外人士與他之 間「脆弱」的「統一戰線」在幾年後也會很快瓦解。換句話說,如果鄭南榕在1989年沒有 自焚而死,再過幾年,他就會被迫因台灣政治局勢的快速變化而與李敖分道揚鑣。毫無疑 問,鄭南榕依然會以他的方式來捍衛李敖的言論自由,只不過,這兩人在政治上已經很難 在一起了。 朱高正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他是最早加入民進黨的人士之一,當時在立法院忽而怒罵, 忽而跳上桌,衝撞體制,無人能比,號稱「台灣第一戰艦」。1990年他無法接受民進黨逐 漸清晰的台獨立場,選擇離開。 黨外勢力與早期民進黨的分分合合,所揭露的就是一部台灣統獨爭論的發展史,1990年代 之後,往昔《自由時代》鄭南榕與李敖聯袂出場的情景,已經成為陳跡。今天,人們很難 找到統派跟獨派有對話或合作的空間,藍的和綠的也幾乎水火不容。當然,我從不為無法 挽回的過去而感傷;我唯一感傷的是,那個時代過去了,而現在的國民黨依然獨大。 從鄭南榕與李敖的例子可以看出,事實上,整個民進黨的成立就是當時反對國民黨勢力的 大統一戰線,這就解釋了為何二十幾年過去了,該黨內部依然山頭林立,互不相讓。曾經 ,「打倒國民黨」這五個字讓該黨的山頭「暫時」團結在一起,一旦國民黨被打倒了,種 種內部矛盾與分裂就會浮上枱面。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強人來調節各方勢力;而不幸的 是,陳水扁就是那個被找出來的強人。 肆、陳水扁 單從《自由時代》的文章來看,鄭南榕與陳水扁二人的關係不錯。1984年當時是台北市議 員的陳水扁,擔任鄭南榕《自由時代》雜誌社的社長。也許是這個緣故,週刊常有他的新 聞。甚至《發揚週刊》第九期還刊登陳水扁為林宅血案所作的新詩〈哭咱的老母暨孩兒〉 (註16)。陳水扁的詩寫得很俗氣,文筆平平,不過,字裡行間倒是看得出他當時的真感 情。 《自由時代》與陳水扁的「未來」最有關的文章有兩篇,一篇出現在1985年2月11日。這 是一篇由陳錫福所寫的訪談稿,訪問的對象是鄧維楨,訪問的主題是當時轟動台灣社會的 「蓬萊島」案。記者問鄧維楨:「你聽到陳水扁等人判刑一年並罰款二百萬元,而陳水扁 表示不上訴的時候,你有什麼感想?」鄧維楨的回答,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精準得令人訝 異。鄧維楨這麼說:「我最初的反應是羨慕,為什麼陳水扁從政的路途是那麼平坦而且幸 運?二百萬元可以從捐款中募足,而坐一年牢就可以取得黨外政治領袖的地位,失掉律師 資格和市議員位置算得了什麼?許多從政人士都渴望的機會,陳水扁無意中獲得,真令人 羨慕……陳水扁如果不上訴而從容坐牢,犧牲律師招牌,犧牲市議員地位,很自然激起人 民的正義感。英雄形象將使得陳水扁從此自地方性的政治人物,一變而成為國際上知名的 人物;黨外政治領袖於焉誕生。」(註17) 鄧維楨說得一點也沒錯,當年「蓬萊島三君子」是在市民夾道歡呼聲中光榮入獄。當然眾 所皆知的,入獄之前,陳水扁還參選了台南縣長,吳淑珍就是在那一場選舉中,被撞成終 身殘廢。1987年2月,陳水扁服刑期滿出獄;和鄭南榕一樣,在獄中的他沒有親見民進黨 的成立。 陳水扁出獄後加入民進黨,成為「政治領袖」之一,這件事說起來與鄭南榕也有點關係。 鄭南榕出獄後,一刻也沒閒著,二二八事件四十周年就快到了,他心裡很著急,應該做點 事來喚醒台灣人的意識,於是他發起「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展開全台遊行。這個舉動 讓當時的蔣家政權嚇壞了,出動警力在台灣各地跟踪部署,深怕一個不留意,被鄭南榕他 們把活動搞大,人民知道真相,政權的正當性會被嚴重摧毀。 1987年2月28日,民進黨真的把事情搞得很大,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永樂國小舉行「二二八 和平日說明會」。這是民進黨組黨後第一個二二八,現場人山人海,萬頭鑽動。陳水扁在 萬眾歡呼中出場,這就是《自由時代》跟陳水扁的「未來」最有關係的第二篇文章。文章 是這樣寫的 十點左右,繼謝長廷之後,晚會出現第二個高潮,蓬萊島三君子之一的陳水扁,在萬眾的 狂呼中,做他出獄後的首度和群眾會面……台下騷動停止之後,阿扁以他一貫有力的口吻 ,向大家保證:「我阿扁不會讓大家失望,因為越關越勇」……最後陳水扁喊出「紀念二 二八,加入民進黨」的口號,打破了他出獄近一個月以來的觀望態度,在三萬群眾見證之 下,高舉右手宣誓加入民進黨。(註18) 就這樣,陳水扁加入了民進黨。接下來的事,全台灣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了。1994年,他在 新潮流的支持下擊敗被看好的謝長廷,出馬競選台北市長;1998年,尋求連任失敗;2000 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擊敗連戰與宋楚瑜;2004年,在三一九槍擊案的風暴下,有驚 無險再度擊敗連戰當選連任。2008年3月22日,民進黨慘敗,下台一鞠躬,政黨再度輪替 。同年底,他因涉嫌洗錢與貪污,被檢察官起訴,目前羈押在土城看守所。 沒有人可以否認阿扁為民進黨所做的一切努力,在他的領導下,民進黨爬上前所未有的高 峰。不過,也沒有人可以否認,他在八年任內的所作所為,他個人及家族驚人的財富與不 當的理財方式,帶給民進黨多大的傷害。 每個人都是善惡二元對立的混合體,只不過,有些人在某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尤其在特殊 的權力位置,他必然只能是善的,否則他的惡將會造成歷史發展上嚴重的挫敗。阿扁就是 這些人之一。儘管在法律三審定讞之前,每個人都是無罪的,不過,那只是他個人的法律 問題。整個民進黨的政治與道德,都因為他而被人民判了重刑。這個以台灣獨立作為理想 的政黨是否能爬得起來,還是一個未知數;連帶地,鄭南榕的夢想,一個小國好民的新國 家,「做自己的主人」,是否能夠達成,也是未定之數。 如果鄭南榕還活著,他會怎麼看待今日的陳水扁呢?我認為,鄭南榕與陳水扁的關係在 2000年阿扁就職典禮上必然會產生極大的裂縫,因為,鄭南榕很有可能不會理解,更遑論 諒解,陳水扁所提出的「四不一沒有」政策。作為一個「鷹派」,鄭南榕絕對不會同意國 統會這玩意竟然能在民進黨執政後繼續存在。至於陳水扁及家人的理財方式,鄭南榕可能 也會很有意見,甚至痛心疾首。1989年,「榮星案」爆發時,媒體指出有民進黨籍的台北 市議員涉案。鄭南榕為了這件事寫了一篇〈不要讓民進黨的形象賠在投機份子手中的警訊 〉。鄭南榕當時的說法現在讀起來有種很濃很濃的「似曾相識」感覺,他是這樣寫的: 即使我們多麼不願意見到這種情形出現,但它還是赤裸裸發生了。每天都有關於「榮星案 」的最新報導,但每一則消息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民進黨的市議員涉案其中……可想而 知,這種醜聞對民進黨造成何等強烈的殺傷力……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而這鍋粥則在 煎熬之中……誠然,民進黨組成分子複雜,政治理念也頗有歧異……如果該黨繼續不分青 紅皂白讓投機分子混下去,那麼該黨最後必然減低理想色彩,遲早會被支持他的人民生厭 。如今距大選未滿一年,民進黨卻已腹背受敵。我們為年底的選戰感到憂慮,我們也希望 民進黨能勇於揭破瘡疤,療傷止痛,化危機為轉機,則「榮星案」未嘗不可塞翁失馬(註 19)。 上述這段鄭南榕死的那一年所說的話,如果把「榮星案」改成「扁案」,字字句句就會像 針一樣刺在每個民進黨支持者的心上。不管再怎麼不願意,它終究是發生了。 二十年了,如果鄭南榕二十年前講的話,到今天依然有如暮鼓晨鐘,依然令人心碎,那就 表示民進黨根本還停留在他那個年代。不要忘了,周伯倫曾擔任過《自由時代》的總經理 ,就像陳水扁曾擔任過它的社長一樣。鄭南榕的道德標準是一致的,不管是誰違背他的標 準,他的批判絕對不會留情。他的標準,說穿了,就是民主的標準,就是台獨的標準,就 是一個宣稱要推動台灣新國家運動的政黨所應具備最起碼之標準。在這個意義下,鄭南榕 是幸運的,至少他不用在二十年後看到同樣的政黨經歷同樣的傷痛。不過,換個角度來看 ,鄭南榕又是何其不幸,他用生命換來的自由與民主,今天宛若一場夢,一覺醒來又回到 國民黨的一黨獨大。 伍、結語 讓我們回到謝長廷在這篇文章開頭所說的話:「南榕之死是否有價值,他自己無法證明, 需要外人證明他的死有其價值,並為他的理想打拚。」經過上述頗為冗長的討論之後,這 二十年來「我們」到底證明了什麼? 我其實可以寫一些比較制式的答案,比如說,廢除刑法一百條、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 ,政黨輪替等等,民進黨的努力替鄭南榕的死證明了其價值。不過,我想,鄭南榕在天之 靈也許不會這麼想吧。 鄭南榕、李敖、陳水扁這三人曾經一起在《自由時代》出現過,一起在那個極端不自由的 時代「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1989年以後,鄭南榕還沒看到言論自由在台灣實現便 已殉道,李敖則數十年如一日,狂妄孤獨,大中國思想沒有一天改變過。至於陳水扁,如 鄧維楨所言,「許多從政人士都渴望的機會,陳水扁無意中獲得,真令人羨慕」。鄭南榕 的死開啟一個台灣主體意識成為主流的年代,在這個年代,即使他還活著,他也勢必要與 李敖結束「統一戰線」,分道揚鑣。而陳水扁則是鄭南榕殉道的最大受益人,他在台灣主 體意識的強大推力下,當選兩任總統。不過,如果鄭南榕還活著,阿扁當選總統之日,就 是他們分道揚鑣之時。曾經一起在不自由的時代裡共同努力的伙伴,在自由年代卻像走到 了交叉路口,往不同方向各奔東西。這三個人的「自由時代」見證了過去二十年台灣的巨 變,有點諷刺,有點唏噓;對民進黨的支持者而言,則多了一份心痛與感傷。 鄭南榕的理想實現了沒有?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答案,下次到KTV唱歌時,記得點一首他最 愛唱的〈舞女〉。當你唱到「誰人能夠瞭解,做舞女的悲哀」時,如果你還是有點哽咽, 那大概就代表他的夢仍然在風中。 註 1.「拘提鄭南榕不知有危險 鄧巽昇事後回想 好怕」,1989-04-08/聯合晚報/03版。 2.「自焚殃及他人受傷趙少康認應受譴責」,1989-04-09/聯合報/07版。 3.「鄭南榕失眠精神科就診 核對資料 是他沒錯 當時年僅十八 先後複診五次」, 1989-04-09/聯合報/07版。 4. 鄭南榕(1985a)「我們要『金大中規格』:從康寧祥回國論黨外政治規格」,民主天 地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48號),第6期,頁1。 5. 同上。 6. 鄭南榕(1985b)「團結、奮鬥、救黨外:國民黨休想以文字獄各個擊破黨外雜誌」, 發揚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45號),第10期,頁1。 7. 鄭南榕(1985c)「豈容千呼萬喚不組黨」,民主天地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64號 ),第13期,頁1。 8. 鄭南榕(1985d)「有熱血、有膽氣、就組黨;呼應施明德的絕食呼籲」,民主天地週 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69號),第18期,頁1。 9. 作者不詳,「泱泱大國的自決風範」,開拓時代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146號), 第18期,頁1。 10. 鄭南榕(1985e)「即使要『江南』我我也不怕」,發揚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 50號),第15期,頁1。 11. 李敖(1985a)「給林正杰先生的公開信」,民主天地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57 號),第6期,頁35。 12. 鄭南榕(1985f)「歡送政論家歡迎思想家:李敖辭卸本刊總監感言」,民主天地週 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58期),第7期,頁29。 13. 李敖(1985b)「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民主天地週刊(自由時代系列 總號第58期),第7期,頁7。 [1]4. 同上,頁13。 15. 同上,頁29。 16. 陳水扁(1985a)「哭咱的老母暨孩兒」,發揚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44號), 第9期,頁25 [1]7. 陳錫福(1985)「鄧維楨談『蓬萊島』奇案」,發揚週刊(自由時代系列總號第49 號),頁48 18. 自由時代週刊採訪組,「不讓人間有冤魂:二二八和平日活動全面報導」,自由時代 週刊,第162期,頁8。 19. 鄭南榕(1989) 「不要讓民進黨的形象賠在投機份子手中的警訊」,見 http://nylon407.blogspot.com/1989/01/12889.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82.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4602895.A.224.html ※ 編輯: tideecho (118.160.82.252), 02/05/2016 00:23:25

02/05 00:24, , 1F
那個年代能大聲說出自己要台獨真的很不簡單
02/05 00:24, 1F

02/05 00:25, , 2F
歷史需要給他一章
02/05 00:25, 2F

02/05 00:25, , 3F
臺灣對不起他
02/05 00:25, 3F

02/05 00:26, , 4F
推,敬鄭南榕
02/05 00:26, 4F

02/05 00:28, , 5F
民主推動貢獻很大 不過也把台獨帶進民進黨
02/05 00:28, 5F

02/05 00:30, , 6F
台獨先烈
02/05 00:30, 6F

02/05 00:31, , 7F
推,敬 鄭南榕
02/05 00:31, 7F

02/05 00:33, , 8F
犯台獨本來就是黨外到民進黨或許可以說大部分人理念
02/05 00:33, 8F

02/05 00:37, , 9F
太多了留著以後看
02/05 00:37, 9F

02/05 00:53, , 10F
02/05 00:53, 10F

02/05 01:12, , 11F
02/05 01:12, 11F

02/05 01:22, , 12F
好看
02/05 01:22, 12F

02/05 01:43, , 13F
02/05 01:43, 13F

02/05 01:47, , 14F
大家要珍惜前輩掙來的言論自由,要更認真的去閱讀台灣史料,
02/05 01:47, 14F

02/05 01:47, , 15F
更嚴肅的獨立思考,台灣加油~
02/05 01:47, 15F

02/05 01:49, , 16F
接下來就是你們的事了
02/05 01:49, 16F

02/05 01:50, , 17F
推先烈
02/05 01:50, 17F

02/05 02:30, , 18F
02/05 02:30, 18F

02/05 02:46, , 19F
好文
02/05 02:46, 19F

02/05 02:49, , 20F
充實 容我先推再看
02/05 02:49, 20F
還有 18 則推文
還有 18 段內文
02/05 09:55, , 39F
還有reference 推推推!!
02/05 09:55, 39F

02/05 10:12, , 40F
push
02/05 10:12, 40F

02/05 10:20, , 41F
尊敬推
02/05 10:20, 41F

02/05 10:29, , 42F
哭了
02/05 10:29, 42F

02/05 11:32, , 43F
02/05 11:32, 43F

02/05 11:35, , 44F
向台灣自由先鋒 鄭南榕致敬!
02/05 11:35, 44F

02/05 11:39, , 45F
02/05 11:39, 45F

02/05 11:45, , 46F
在推
02/05 11:45, 46F

02/05 13:14, , 47F
為台灣犧牲奉獻
02/05 13:14, 47F

02/05 13:27, , 48F
推!向黨外前輩致敬!
02/05 13:27, 48F

02/05 13:48, , 49F
這才是歷史
02/05 13:48, 49F

02/05 14:09, , 50F
繼承他的信念繼續努力,才是他的遺志
02/05 14:09, 50F

02/05 17:37, , 51F
就有一堆人享受前人犧牲換來的自由當下,檢討前人犧牲的
02/05 17:37, 51F

02/05 17:39, , 52F
作為,反正火燒不到自己家就都無所謂嘛
02/05 17:39, 52F

02/05 20:51, , 53F
02/05 20:51, 53F

02/05 21:04, , 54F
推 可以收到精華當歷史文了
02/05 21:04, 54F

02/05 22:22, , 55F
含淚推
02/05 22:22, 55F

02/06 00:15, , 56F
很值得敬佩的老前輩
02/06 00:15, 56F

02/06 02:21, , 57F
這篇要M啊 經典
02/06 02:21, 57F

02/06 16:14, , 58F
推 令人敬佩
02/06 16:14, 58F
文章代碼(AID): #1MitgF8a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itgF8a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