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升格直轄市的標準不明

看板Geography作者 (鬼塚英吉)時間2月前 (2024/02/19 21:56), 2月前編輯推噓7(7013)
留言20則, 8人參與, 2月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可以參考美國聯邦將台灣拆分成以下幾個州 首都區(類似華盛頓特區): 1. 台北市 (台北市)約251萬人 西部區: 2. 新北基 (新北 基隆)約436萬人 3. 桃竹苗 (桃園新竹苗栗)約380萬人 4. 中彰投 (台中彰化南投)約450萬人 5. 雲嘉南 (雲林嘉義台南)約340萬人 6. 高屏 (高雄 屏東)約360萬人 東部區: 7. 宜花東 (宜蘭花蓮台東)約98萬人 外島區: 8. 澎金馬 (外島)約25萬人 可以發現西部區域人口都很平均,大家拿到的統籌分配款就會差不多,先把框架定好,未來不同區域的都市發展就是各自努力。 至於東部跟外島可以發展觀光,也是另一個區域規劃。 ※ 引述《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之銘言: : 借你這篇發個文來問問題 : ※ 引述《epulomallem (狼為名我)》之銘言: : : → TWkiller: 現存三個省轄市當初都未滿門檻吧,降級時彰化市也沒比他 02/16 08: : : → TWkiller: 們小多少 02/16 08: : : → lawyer94: 彰化降級的時候不知道是考量了什麼因素讓他降 02/16 08: : : 在1994年《省縣自治法》通過前,院轄市(直轄市)、省轄市(市)的法源依據為《市 : : 織法》,當時的設置標準為: : : 100萬人設院轄市 : : 20萬人設省轄市 : 問題1: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南投沒升格省轄市其實很怪 : 因為光中興新村本身,就符合第4條第1款的"省會"為理由直接設置省轄市 : 如果硬要拉到超過20萬,以免被說閒話 : 那除了在1981年人口就高達8萬5的南投市,以及同時人口也高達8萬2的草屯鎮 : 還能以建設省政中心型的省轄市為理由,把省議會所在地的霧峰鄉(當時人口5萬5)拉進來 : 更別說南投市周邊還有芬園鄉,中寮鄉跟名間鄉,以1981年的人口來計算,人口分別為2萬7, : 2萬3跟4萬1 : 2萬3跟4萬1 : 通通加起來絕對沒人敢說話 : 至於被挖掉精華區的南投縣該怎麼處理? : 我想大致上可以以日月潭的玄光寺-水社隧道一線為分界,拆分給台中縣跟雲林縣... : : 以戰前最後一次臺灣國勢調查(1940年)來看,只有臺北市(326,407)是符合省轄市設 : : 置標準的。若以戰後第一次臺閩地區戶口普查(1956年)來看,也只有臺北市(737,029 : : )、高雄市(365,159)、臺南市(284,200)、臺中市(247,088)符合,緊追在後的是 : : 基隆市(194,006),1950年降級的四個省轄市當時人口排序則為: : : 嘉義市:151,852 : : 新竹市:125,753 : : 屏東市:102,852 : : 彰化市:84,971 : 問題2:1950年為何沒發生中彰兩市和高屏兩市的合併? : 其實,彰化跟屏東也不是沒有辦法逃掉被降級為縣轄市的命運 : 前提是放棄掉本位主義 : 也就是說,如果當時的彰化市為了避免被降級為縣轄市,爭取和台中市合併 : 而屏東市為了避免被降級為縣轄市,也爭取跟高雄市合併 : 那就有解了 : 彰化市要在1950年併入台中市還算好辦 : 因為1947年,原本的省轄台中市剛吃了北屯西屯南屯三個原本大屯區(戰後郡改區)底下的鄉 : 其中新併入的南屯區跟彰化市,中間不但只隔了烏日鄉,最近處的直線距離甚至不到1.352 : 公里 : 因此在1950年,如果彰化市要透過併入台中市以逃避降格縣轄市的命運,最簡單的方法是台 : 中市+烏日鄉+彰化市 : 當然,考慮到都市發展的完整性,1950年真搞中彰合併的話,當時的大里鄉很可能也會被一 : 併併入 : 而大里併入後,當時的太平鄉也沒道理不併入了 : 最後剩下的霧峰...或許就會切給1950年新成立的南投縣了吧! : (當然,也不排除中彰合併的情況下,當時的台中市會硬吃霧峰 : 只是這樣的話,前面問題1提到的,以省政中心為目的將南投市與周邊合併升格為省轄市的 : 方案中,應該就不會以此把省政府所在地的霧峰納入了 : 甚至考慮到以當時台中市省政機關之多,也許這個以省政中心為目的的省轄市,會因為省政 : 中心的話語權被台中市搶走,所以最後直接變成被台中市直接併乾淨?) : 只是,如果當年真的搞成了中彰合併,可以確定的是,後來台中市的都市發展軸線應該就不 : 會是台灣大道,後來的水湳(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台中市人口重心)應該也不會被如此重視 : 相反的,可能會跟台北一樣,變成是沿著台鐵發展,草悟道跟七期的地位分別被崇倫-公館一 : 帶,大慶周邊(或甚至是日後高鐵站一帶)取代 : 至於屏東市真要在1950年併入高雄市,大概會稍微比較複雜一點 : 畢竟隔了不只一個行政區,最近處也相隔超過8.75公里 : 可以確定的是,至少要將鳳山跟大寮併入,才可能實現所謂的高屏合併 : 然後考量到高屏間公路的走線,可能要把大樹跟鳥松也一起併入才比較穩妥 : 只是這樣的話,北邊的仁武大社,南邊的小港林園,剛好各會形成一個突出部 : 也會變成很難不一併併入的狀況了 : 因此最後結果八成是變成高雄市+舊鳳山郡+大屏東市 : 當然,對高雄的城市發展來看 : 如果這個方案的高屏合併真的成真 : 或是就算沒有這個方案的高屏合併,但高雄在1979年升格直轄市時能夠全吃舊鳳山郡,而不 : 是只吃小港鄉 : 恐怕都會比日後的狀況好 : 很多人愛說高雄沒落之類的話,但私以為比較精確的說法不是沒落,而是沒了發展的方向變 : 成無頭蒼蠅 : 也就是說,就算高雄的經濟發展依然強盛(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跟後續政府壓下來導致 : 的1998年次發性本土金融風暴完全不存在) : 的1998年次發性本土金融風暴完全不存在) : 在都市發展的方向無頭蒼蠅化的情況下,抓不到重點的都市建設仍然會嚴重衝擊都市發展 : 以本世紀前20年,甚至是上世紀末的狀況來看 : 高雄原本東進的都市發展步伐,受制於縣市界的分割,無法繼續 : (當然,對高雄來說,往東發展另一個比較吃虧的點,是有幾條幹道過光華路以後窄掉 : 但反過來說,也可能是因為縣市界的分割,導致原高雄市對東邊的重視程度不足有關)) : 而要往南還是往北,卻又莫衷一是 : 我覺得政府自己可能是希望往南的,所以想搞亞洲新灣區,畢竟那個方向的公有地跟國營事 : 業土地多 : 但好死不死,農16跟44期重劃區又在世紀之交前後完成,加上高鐵站設在左營,因此民間的 : 市場力量是押寶往北發展的 : (而且高雄市政府也有點兩邊押寶的感覺,不然不會有一段時間傳出要在農16搞新市政中心) : 結果在兩邊拉鋸猶豫的情況下,講好聽一點較區域發展平衡,講難聽一點就是兩邊都發展得 : 有點半生不熟 : 直到疫情後隨著台積電楠梓設廠,才終於定下集中往北發展的基調... : 於是在本世紀的前20年,相較於接續過往發展步伐,一路向東的台北,及一路向西的台中 : 高雄的都市發展,就在發展方向的蹉跎中,白白消耗了很多都市發展的能量 : (不過,這似乎也是南部城市的通病? : 台南也是一直打不定要往東往西還是往北發展,甚至如果不是台南機場遷建失敗,也許還會 : 有往南發展的想法? : 結果就是往原南縣,高速公路跟高鐵反方向,還要另外抽沙填土的安平五期,居然變成是台 : 南市第一優先發展地區? : 而往東的虎尾寮重劃區,卻只被當成低密度重劃區,南紡購物中心更是晚了20年才開... : 雖然說有虎尾寮斷層的存在,以及礙於早期縣市界之分導致道路規劃忽視向東發展,以東豐 : 路過小東公園整個窄掉,以及東平路大學路未打通,外加東寧路裕農路寬度嚴重不足 : 但還是不免讓人覺得好地段被糟蹋了 : 往北的安南區更慘 : 椰子城那邊完全沒有預留給海安路向北延伸的空間,就先殘一半 : 然後安南區的規劃也是東一塊西一塊,整體性不夠... : 而且跟高雄已經打定決心向北發展不同,台南的都市發展方向還是很亂,而且因為南科離市 : 區太遠卻又發展得不錯,所以整個局勢又更亂了... : 當然,你也可以說東發展一塊西發展一塊,但又都故意做得半吊子,可以避免後來才發展起 : 來的新都心搶了台南舊市區的古都風頭 : 但這種作法還是讓人覺得...) : 所以,如果當初鳳山很早就併入高雄市,然後等到文化中心一帶發展完以後,就直接發展後 : 來的衛武營或到lalaport一帶 : 來的衛武營或到lalaport一帶 : 甚至當初高鐵站也擺那邊而不是左營 : 等到衛武營到lalaport這些靠高速公路的地方一帶開發完了之後,再決定後續要往南還是 : 往北,又或是繼續往東 : 我想高雄的都市發展,乃至於橘線的運量都會好很多... : 話說回來,其實台北的往東發展,跟台中的往西發展都快到盡頭了 : 南港往東被內湖線機廠卡死,道路無法延伸,所以社后沒搞頭了 : 從士北科跟社子島來看,我覺得台北市政府有意讓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往北走 : 但先不談社子島能不能成,士北科的條件真的太差(沒捷運,那個暫緩規劃的社子輕軌也不 : 能直接進城) : 也就是說,未來台北都會區的發展方向,從台北市轉移到新北市主導,其實無法避免 : (但台北市願不願意放手也是個問題) : 而新北市從新莊副都心,新北智慧產業園區到塭仔圳,理論上一個不下於當年台北市往東擴 : 張,可以與台北舊市區到信義計畫區中間的東區,相提並論的台北都會區的西區,即將成形了 : (當然,受制於三重新莊一帶的道路網限制,以及台北市有意無意的延長信義區和南港的發 : 展時限,可能終究不會像東區那麼厲害 : 但也不要太小看這個區塊,2014年前後一堆人酸新莊副都心只有豪宅,但是後來這一帶不也 : 長出了許多商辦?) : 長出了許多商辦?) : 至於桃園,這個問題有點微妙,先不談連新莊塭仔圳都發展完以後北部都會區的下一個都心 : ,桃園能不能接棒?會是桃園的哪邊接棒? : 光桃園現在的都市發展目前,就真的會讓人懷疑是不是白升格了 : 桃園到中壢中間那麼一大段,不好好做都市縫合 : 卻把重心擺在桃園航空城 : 自失其主體性,甘於延續既有的鄉鎮市分散格局,實在是... : (雖然我覺得桃園航空城這個局應該也佈蠻久的,從當初高鐵桃園站擺在青埔那個前不著村 : 後不著店的地方就能看出端倪,不然幹嘛搞這麼誇張的蛙躍式開發? : 問題是就算將來青埔到航空城整個開發起來了,也無助於南北桃之間的縫合一體化,只會把 : 兩強相爭搞成三咖督而已...) : 最後來講講台中,其實台中沿台灣大道的往西發展,過了台74也差不多到盡頭了 : 所以接下來出現三種選擇 : 一個是繼續往西,但就要直接直接跳到海線原本新高市的台中港特定區了,挑戰太大 : 另一個是往北,先發展水湳經貿園區 : 還有一個是往南,發展高鐵站特定區,再伺機填補中間的鎮南等地 : 最後雖然往西跟往南不是沒吃到一些,但主力還是放在往北 : 畢竟水湳那邊剛好就是整個台中合併升格後的人口重心,不發展那要發展啥呢? : 目前看來這也是對的,就可惜其他縣市未必有認真發展其人口重心周邊了... : : 時間再拉到新竹、嘉義復設省轄市前夕的第三次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1980年): : : 嘉義市:252,326 : : 新竹市:238,500 : : 屏東市:186,655 : : 彰化市:182,804 : : 可以看到當時兩市其實都有符合《市組織法》中省轄市設置人口標準的。不過話說回來, : : 當年超過20萬人口的除了北、高兩院轄市、基、中、南三省轄市以及兩年後復設的竹、嘉 : : 兩市,其實還有臺北縣的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桃園縣的中壢、高雄縣的鳳山等市。 : 其實也有點好奇,如果當時的中永和,板橋(+土城?),三重(+蘆洲甚至是新莊泰山五股),中 : 壢(+平鎮),桃園(+龜山八德蘆竹)都申請升格省轄市 : 甚至鳳山如果沒辦法併入原高雄市,也申請與大寮鳥松甚至仁武合併為省轄市,不知道會怎 : 樣? : : 時間再拉到《省縣自治法》通過前的第四次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1990年): : : 臺北市:2,760,475 : : 高雄市:1,380,663 : : 均符合現行125萬人的直轄市設置標準。 : : 基隆市:348,586 : : 新竹市:342,015 : : 臺中市:772,828 : : 嘉義市:252,371 : : 臺南市:672,907 : : 只有臺中、臺南符合現行50萬人的市設置標準。另外當時臺北縣的板橋市人口也已超過50 : : 萬,位列第五大城。 : : 所以基隆、新竹、嘉義是一直到1990年代上修標準後,方不符合50萬人的人口標準,在那 : : 之前其實是符合省轄市20萬人口標準的。 : 原來如此,本來還在想說當初的基隆,新竹跟嘉義是怎麼升格的? : : 再看民國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 : : 臺中市:1,147,496 : : 臺中縣:1,583,560 : : 縣市合併後符合125萬人口設置標準。 : : 臺南市:787,158 : : 臺南縣:1,053,099 : : 縣市合併後符合125萬人口設置標準。 : : 雲林縣:618,581 : : 嘉義縣:492,981 : : 兩縣合併後未達125萬人口設置標準(但若加上嘉義市則壓線通過)。 : : 臺北縣:4,054,467 : : 桃園縣:2,190,342 : : 除了已在2007年準用直轄市部分規定的臺北縣,桃園縣也已跨過200萬人的準直轄市門檻 : : 。 : : 再看近年討論升格的幾個縣市,以民國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為準: : : 新竹縣:633,163 : : 新竹市:499,468 : : 縣市合併後未達125萬人口設置標準(但若加上苗栗縣則符合)。 : : 彰化縣:1,186,795(2010年時為1,226,420) : : 不僅未達200萬人口準直轄市門檻,亦未達125萬人口設置標準(但若加上南投縣則符合) : : 。 : : 以上僅只有根據設置標準中,人口門檻的部分做探討,但其實還有另外的「政治、經濟及 : : 文化上地位重要之地區」這條,所以理論上直轄市與市的設置並不是只看人口,雖然就結 : : 果來說的確超過125萬人口門檻大約40%以上的縣市都升格了。 : 新竹縣市算經濟上地位重要的地區吧! : (但考慮到竹南科學園區,勢必要把苗栗一起併入了...) : : 人口資料參考自維基百科「臺灣人口普查」頁面。 ----- Sent from JPTT on my OPPO CPH197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48.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708351017.A.E33.html ※ 編輯: inji (125.231.48.127 臺灣), 02/19/2024 21:59:59 ※ 編輯: inji (125.231.48.127 臺灣), 02/19/2024 22:01:56

02/20 01:43, 2月前 , 1F
推~看起來也像日治時代各州的概念。
02/20 01:43, 1F

02/20 04:29, 2月前 , 2F
這個就日治五州吧
02/20 04:29, 2F

02/20 05:06, 2月前 , 3F
政經分離
02/20 05:06, 3F

02/20 12:58, 2月前 , 4F
日本時代的宜蘭是劃給台北州就是
02/20 12:58, 4F

02/20 13:11, 2月前 , 5F
跟日本不太一樣,而且另外把首度台北市單獨抽出來,仿照美國
02/20 13:11, 5F

02/20 13:11, 2月前 , 6F
的特區,這樣的國土規劃目前是最平均,而且人口分布最均勻,
02/20 13:11, 6F

02/20 13:11, 2月前 , 7F
各區面積也大,比較好做建設
02/20 13:11, 7F

02/20 13:25, 2月前 , 8F
全國近 1/3 人口擠在佔 6.8% 國土面積的北北基,不太確定
02/20 13:25, 8F

02/20 13:27, 2月前 , 9F
交給美國人會這樣劃分?還是學 1790 年從紐約搬到今日 D.C.
02/20 13:27, 9F

02/21 02:09, 2月前 , 10F
你這又跟早期台灣民政府的毛病類似了,把西部當單一選區劃,
02/21 02:09, 10F

02/21 02:09, 2月前 , 11F
只看中人口的相等度
02/21 02:09, 11F

02/21 11:58, 2月前 , 12F
但這樣最沒爭議也最公平均勻啊,不管是人口,統籌分配款,法
02/21 11:58, 12F

02/21 11:58, 2月前 , 13F
規上都說得通,不然樓上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看看呀
02/21 11:58, 13F

02/21 15:08, 2月前 , 14F
這樣分的確是相對公平,比較不會有某一區明顯容易被遺忘
02/21 15:08, 14F

02/21 15:08, 2月前 , 15F
的感覺
02/21 15:08, 15F

02/21 16:00, 2月前 , 16F
把中央機關南遷雲彰投一帶,看起來會更公平。
02/21 16:00, 16F

02/22 04:16, 2月前 , 17F
inji,統籌分配款的部份我別篇有提過,就照實際活動人口分配
02/22 04:16, 17F

02/22 04:16, 2月前 , 18F
地廣人稀的縣市用國土計劃的國土保育地區跟農業發展地區,
02/22 04:16, 18F

02/22 04:16, 2月前 , 19F
照面積另外給錢
02/22 04:16, 19F

02/23 15:30, 2月前 , 20F
新北基可以拆兩個
02/23 15:30, 20F
文章代碼(AID): #1bqrufup (Geography)
文章代碼(AID): #1bqrufup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