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最宜居都市!六都僅桃園人口正成長 唯一隱憂天天有

看板Geography作者 (漂向北方)時間1年前 (2022/07/22 23:40), 1年前編輯推噓29(29080)
留言109則, 2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最宜居都市!六都僅桃園人口正成長 唯一隱憂天天有 https://news.tvbs.com.tw/life/1853793 記者藍于洺/ 攝影 徐崑山 報導 2022/07/20 22:54 台灣總人口數去年減少了18萬人,六都當中唯一人口正成長的只有桃園,去年增加了3584 人,升格至今增加了21萬,專家分析,桃園鄰近雙北,生活機能不錯,房價又相對比雙北 便宜,讓不少人選擇桃園購屋,通勤雙北,但人變多,汽機車也變多,交通事故也逐年上 升,需要好好改善這個問題。 移居桃園民眾王昱凱:「桃園其實生活機能,跟休閒機能都不會輸台北。」 談論著搬到桃園的居住體驗,王先生滿滿心得,九年前從新北搬過來之後,除了房價之外 ,居住環境條件和雙北比較起來,相去不遠。 移居桃園民眾王昱凱:「如果說是以購屋的話,那當然是你如果在台北,同樣的價錢你可 以在桃園,你可以買到更便宜又大碗的,慢慢人多了,然後商家也進駐,一定會越來越活 絡。」 王先生和太太育有兩名兒子,因為房價考量以及空間環境,選擇了房價相對雙北便宜的桃 園,加上就學環境條件都不錯,像王先生這樣的案例還不少,而且還有很多人是買在桃園 ,通勤到雙北地區工作。 移居桃園民眾王昱凱:「蛋黃區如果越來越高價,當然他會有一些排擠過來的,其實我滿 多朋友也是在新竹啊,或是台北上班,他們會選擇桃園的原因,它就正好在中間點,你要 往台北很方便,要往新竹工作也很方便。」 桃園吸引人口從數據就知道,2021年全台灣人口總數,少了18萬5922人,但六都當中只有 桃園正成長多了3584人,桃園升格至今,人口總增加21萬1669人,目前總人口數227萬人 ,而且平均年齡約40.5歲,房仲業者表示這跟很多年輕人,首購選擇桃園有很大關係。 桃園地區房仲業者邱繼緯:「以目前普遍來說,桃園平均房價應該還是在二字頭,當然有 些地區還可以掌握到一字頭房價,真正比較核心地段,房價最高的地方,大概也是四字頭 到五字頭,相較於雙北來說,都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桃園房價雖然持續上漲,但相較雙北還是比較低,桃園航空城青埔等地購屋力強勁,各項 公共建設補助也相對比較多,但專家表示交通道路安全成了隱憂,根據《道安資訊查詢網 》統計,桃園歷年來「事故總件數」逐年增高,108年就有42651件,109年達高峰,49311 件,110年46366件,位居六都之冠,顯見交通死傷,是桃園嚴重問題。 中華民國不動產經紀業保金主委王瑞祺:「我就舉最簡單嘛,桃園目前來講,你找不到一 個六十米路,八十米路,這個都是被人家所詬病的啊,因為早期車子比較少,所以那時候 ,大概六米路啦,八米路就夠用了,現在來講人家都講求像,台灣大道啦,或是像忠孝東 路啦,這個大馬路八十米路,甚至一百米路,我覺得這個才是長期規劃。」 分析原因主要在於這幾年桃園人口變多,汽機車使用也增加,加上桃園區綠線捷運施工, 道路路線限縮,多數道路規劃設計不佳導致,但學者表示隨著時間慢慢改變,若未來調整 以及公共設施完備,交通事故問題有望可降低。 中華民國不動產經紀業保金主委王瑞祺:「如果說能夠把它類似像我們,有一個三環三線 啦,或三環六線,整個做一個一百米把它串連起來的話,我想這個建設吼,軌道建設現在 講的是軌道經濟學嘛,軌道在哪裡,建設在哪裡,整個人口就會不斷集中,這是好的事情 。」 北接新北,南接新竹,桃園各項優勢逐漸發酵,未來後勢看漲,購屋置產力道,不容小覷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215.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58504454.A.4F9.html ※ 編輯: s6210603 (42.74.215.10 臺灣), 07/22/2022 23:42:09

07/23 00:00, 1年前 , 1F
桃園屬於工業城應該不到宜居,但交通優勢挺明顯的
07/23 00:00, 1F

07/23 00:25, 1年前 , 2F
又不是整個桃園市都是工業區...
07/23 00:25, 2F

07/23 00:46, 1年前 , 3F
但是桃園工業區確實非常多,也造就非常多就業人口,非常
07/23 00:46, 3F

07/23 00:46, 1年前 , 4F
多中南部人民移入,現在又很多移工,非常多元!
07/23 00:46, 4F

07/23 01:31, 1年前 , 5F
桃園宜居的地方比新北多很多
07/23 01:31, 5F

07/23 01:32, 1年前 , 6F
桃園就是走新北的老路
07/23 01:32, 6F

07/23 01:32, 1年前 , 7F
應該說完全一致的道路
07/23 01:32, 7F

07/23 01:33, 1年前 , 8F
早期三蘆莊板就是吸收中南部北漂的移民
07/23 01:33, 8F

07/23 01:33, 1年前 , 9F
現在換成桃園在這樣走 只是桃園又多了眷村 外籍移工
07/23 01:33, 9F

07/23 01:33, 1年前 , 10F
還有雙北反過來南漂的新桃園人
07/23 01:33, 10F

07/23 01:34, 1年前 , 11F
桃園的發展更像是新北2.0
07/23 01:34, 11F

07/23 01:39, 1年前 , 12F
桃園比新北獨立性高,北漂的人住新北在台北工作居多,住
07/23 01:39, 12F

07/23 01:40, 1年前 , 13F
桃園則是因為在桃園工作
07/23 01:40, 13F

07/23 01:41, 1年前 , 14F
希望之後亞矽跟航空城真的能招到一些好的廠商進駐,然
07/23 01:41, 14F

07/23 01:41, 1年前 , 15F
後龍科能擴大一點吧,能變得像南科或中科那樣就最好了
07/23 01:41, 15F

07/23 01:46, 1年前 , 16F
龍潭那裡地形關係大概很難擴大,桃園的條件應該比竹南或
07/23 01:46, 16F

07/23 01:47, 1年前 , 17F
路竹之類的好很多,可是都沒有中科南科那種科學園區,可
07/23 01:47, 17F

07/23 01:47, 1年前 , 18F
能是基於區域平衡吧
07/23 01:47, 18F

07/23 02:30, 1年前 , 19F
而且桃園有石門水庫,用水應該不是問題,桃園有很多要
07/23 02:30, 19F

07/23 02:30, 1年前 , 20F
開發的工業區,包括幼獅二期、中工擴大,如果這些工業
07/23 02:30, 20F

07/23 02:30, 1年前 , 21F
區能改成科學園區的話應該能引入更多高薪工作
07/23 02:30, 21F

07/23 06:54, 1年前 , 22F
小孩求學的環境和資源還是有差 雙北資源還是比較多
07/23 06:54, 22F

07/23 10:20, 1年前 , 23F
名義上沒有 但實際上龜山靠林口那邊 那幾家業者
07/23 10:20, 23F

07/23 10:20, 1年前 , 24F
的生產總值就很可怕 尤其是台塑集團的那幾家
07/23 10:20, 24F

07/23 11:18, 1年前 , 25F
新設園區多半不可能取代主要園區啦 要龍科發展到跟竹
07/23 11:18, 25F

07/23 11:18, 1年前 , 26F
中南科一樣根本不可能
07/23 11:18, 26F

07/23 18:02, 1年前 , 27F
如果像高科那樣呢?就像高科名義上也是南科下屬,龍科
07/23 18:02, 27F

07/23 18:02, 1年前 , 28F
也是竹科下屬,但只要到一定規模也能讓更多人留在桃園
07/23 18:02, 28F

07/23 18:02, 1年前 , 29F
(龍潭)就業
07/23 18:02, 29F

07/23 19:50, 1年前 , 30F
現代社會 工作機會就是王道
07/23 19:50, 30F

07/24 00:15, 1年前 , 31F
桃園的交通和人行環境離宜居還很遠,還有不知道什麼
07/24 00:15, 31F

07/24 00:15, 1年前 , 32F
時候才會好的鐵路立體化
07/24 00:15, 32F

07/24 06:30, 1年前 , 33F
桃園道路狹窄 缺乏綠地休憩空間 無論如何 與宜居扯不上邊
07/24 06:30, 33F

07/24 06:31, 1年前 , 34F
走個路沒人行道 騎個鐵馬也沒自行車道
07/24 06:31, 34F

07/24 10:29, 1年前 , 35F
工作機會真的是決定人口的關鍵
07/24 10:29, 35F

07/24 10:43, 1年前 , 36F
交通沒救了吧,路小標線又亂畫
07/24 10:43, 36F

07/24 10:50, 1年前 , 37F
上下班時間騎桃園的主要幹道根本惡夢,跟車流走你時速會
07/24 10:50, 37F

07/24 10:50, 1年前 , 38F
從70瞬間變10來回不停切換。然後兩側線會無預警變成左右
07/24 10:50, 38F

07/24 10:50, 1年前 , 39F
轉專用道而不是在路口前獨立岔出,導致路口前你會看到一
07/24 10:50, 39F
還有 30 則推文
07/24 11:39, 1年前 , 70F
因為遲到拿到的警告數多到可以累積成一支大過呢
07/24 11:39, 70F

07/24 11:40, 1年前 , 71F
*中壢市區
07/24 11:40, 71F

07/24 16:55, 1年前 , 72F
最熱鬧的街道都停滿違停然後又沒人行道,真宜居
07/24 16:55, 72F

07/24 19:59, 1年前 , 73F
人口增加跟宜居是兩回事吧,,,
07/24 19:59, 73F

07/24 21:26, 1年前 , 74F
桃園真的很難跟宜居沾上邊啊,他城市發展的模式就是工業
07/24 21:26, 74F

07/24 21:26, 1年前 , 75F
化的中永和,不過這也代表他就業市場就是這麼旺盛
07/24 21:26, 75F

07/24 22:01, 1年前 , 76F
感覺桃園就是被當成大台北的遠郊來看待
07/24 22:01, 76F

07/24 22:02, 1年前 , 77F
看看之前提的桃園都市計劃整合看能不能讓桃園好一點...
07/24 22:02, 77F

07/24 22:04, 1年前 , 78F
桃園的交通建設,不只平面道路慘,國道快速道路也蠻慘
07/24 22:04, 78F

07/24 22:04, 1年前 , 79F
的,國一甲路段,國一以東被砍掉了,可以預見春日路要繼
07/24 22:04, 79F

07/24 22:04, 1年前 , 80F
續塞了
07/24 22:04, 80F

07/24 22:05, 1年前 , 81F
台66靠近新屋那帶好像還是平面吧
07/24 22:05, 81F

07/24 23:05, 1年前 , 82F
桃園明明有新北的前車之鑑,規劃起來還是步新北後塵,
07/24 23:05, 82F

07/24 23:05, 1年前 , 83F
本可用更大的腹地,設計相對寬闊的高品質CBD,卻無法
07/24 23:05, 83F

07/24 23:05, 1年前 , 84F
避免既有CBD發展成三重、蘆洲或中永和那樣,講難聽點
07/24 23:05, 84F

07/24 23:05, 1年前 , 85F
,容易吸引外來低端人口依附,影響原居民的生活品質。
07/24 23:05, 85F

07/24 23:21, 1年前 , 86F
桃園在本世紀才大量開發重劃區,但也因為地價房價漲,所
07/24 23:21, 86F

07/24 23:22, 1年前 , 87F
以地主利益優先,有些重劃區的道路規劃小家子氣,好讓地
07/24 23:22, 87F

07/24 23:23, 1年前 , 88F
主利益最大化。
07/24 23:23, 88F

07/25 00:51, 1年前 , 89F
八德中壢之間的有些道路都好小條
07/25 00:51, 89F

07/25 07:13, 1年前 , 90F
桃園的公車系統被兩大家族把持,目標利益最大化,結果導致
07/25 07:13, 90F

07/25 07:14, 1年前 , 91F
私家車爆多,加上前述的道路規劃,總之一整個就是惡性循環
07/25 07:14, 91F

07/25 07:14, 1年前 , 92F
路小條,若有好好規畫路外停車也就算了,私家車興盛+停車位
07/25 07:14, 92F

07/25 07:17, 1年前 , 93F
+未確實執法→道路容量不足+行人地獄,極度惡性循環集合體
07/25 07:17, 93F

07/25 18:29, 1年前 , 94F
桃園很多道路都虎頭蛇尾的,很多路分流的效果是很有限
07/25 18:29, 94F

07/25 18:29, 1年前 , 95F
07/25 18:29, 95F

07/25 21:12, 1年前 , 96F
就當時的都市計畫是各鄉鎮市為政(現在好像也還沒整合完
07/25 21:12, 96F

07/25 21:12, 1年前 , 97F
的樣子),路常常蓋到都計區邊界就沒了,現在想連起來常
07/25 21:12, 97F

07/25 21:12, 1年前 , 98F
常中間已經卡很多房子了。雖然某種程度上沒預料到雙北人
07/25 21:12, 98F

07/25 21:12, 1年前 , 99F
口南移可以理解,但連各區甚至聚落間的聯絡道路都沒作好
07/25 21:12, 99F

07/25 21:12, 1年前 , 100F
真的不應該,畢竟桃園8,90年代就有很多外來人口移入了。
07/25 21:12, 100F

07/25 21:19, 1年前 , 101F
就這點鄉鎮市自治真的很失敗
07/25 21:19, 101F

07/25 21:26, 1年前 , 102F
這是縣府整合的錯吧 怎會是鄉鎮市自治的失敗
07/25 21:26, 102F

07/25 21:51, 1年前 , 103F
因為升直轄市以前劃設都市計畫區的工作是在鄉鎮市手上,
07/25 21:51, 103F

07/25 21:51, 1年前 , 104F
縣府只是負責審查核定。非都計區歸區域計畫管,在公設等
07/25 21:51, 104F

07/25 21:51, 1年前 , 105F
級和土地使用強度上比都計區內低。而且鄉鎮市的都市計畫
07/25 21:51, 105F

07/25 21:51, 1年前 , 106F
因為人口成長預測、土地徵收、產業之類的因素通常不會將
07/25 21:51, 106F

07/25 21:51, 1年前 , 107F
整個轄域劃入都計區。所以常看到一條連接兩地的道路在市
07/25 21:51, 107F

07/25 21:51, 1年前 , 108F
區好好的,出市區突然變小又蜿蜒然後到另個市區又變正常
07/25 21:51, 108F

07/25 21:52, 1年前 , 109F
所以真要追究可能算是中央在制定上位法規時沒整合好的鍋
07/25 21:52, 109F
文章代碼(AID): #1YsiK6Jv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