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苗栗縣一拆為二的可能性?

看板Geography作者 (氵尼~~魚禾火~~)時間3年前 (2021/02/04 11:45), 3年前編輯推噓4(4049)
留言53則, 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 NiChu: 桃園在地就業???? 早上高速公路北上那堆通勤車潮是????? 02/04 09:25 : → DDJJ1069: 高速公路車流量又不等於全體桃園人的就業 02/04 09:45 : → DDJJ1069: https://imgur.com/keU5w97.jpg
02/04 09:52 : → ken40220a: 以前工廠的經驗,桃園小工廠加工後直接小客車上國道送 02/04 09:58 : → ken40220a: 給台北客戶,難道你要說這些人工作地點在台北? 02/04 09:58 : 推 ekes11: 楊梅、中壢->龜山(華亞科)上班走國道 02/04 10:11 貼資料請別貼一半 依據統計網的資料:「臺灣地區通勤、通學狀況之研析(103.3)(PDF檔)」 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1173&ctNode=548&mp=4 摘錄內文 (二) 15 歲以上工作人口通勤概況 P.2 1. 10 年間跨鄉鎮市區通勤人口增幅達 28.9%,跨縣市通勤人口則減少 2.7%:10 年間 工作人口跨鄉鎮市區通勤增幅達 28.9%,增加之縣市主要集中在 5 大直轄市及桃園縣 ,其中以新北市增加 25萬 6 千人最多...(下略) ^^^^^^^^^^^^^^^^^^ P.3 4. 跨生活圈通勤比率以桃竹苗生活圈最高,惟 10 年間各生活圈跨圈通勤率均下降:跨 生活圈通勤比率以桃竹苗生活圈之 7.1%最高,主要係因鄰近之臺北市、新北市與臺 ^^^^^^^^^^^^^^^^^^^^^^^^ 中市工作機會較多,吸引其工作人口跨圈通勤工作,惟 10 年間各生活圈跨圈通勤率 均呈下降,顯示在生活圈內居住與工作情形更趨普遍;北北基宜生活圈由於圈內交通路 網較為便捷,生活圈內跨縣市工作比率達 21.9%,居 6 大生活圈之冠,其他生活圈 內跨縣市工作比率則均不及 1 成。 單就你貼的那半張表來看 外地工作比例(概略速算) 1.基隆 40% 2.新北 33% 3.竹縣 33% 4.苗栗 18% 5.台北 17% 6.竹市 16% 7.桃園 13% 8.彰化 8% 9.新竹 8%(縣市平均*註) 10.北北基 5%(大台北地區平均*註) 11.宜蘭 4% 12.台中 4% 註:考量習慣上稱呼的地理區域合併計算,計算平均值 新竹地區外地工作比例約 7.5% 以下算式 竹市100-(84+9)=7% 竹縣100-(67+25)=8% 以上二項平均為7.5% 北北基地區外地工作比例約 5% 以下算式 台北100-(12+83+0)=5% 新北100-(67+27+0)=6% 基隆100-(15+21+60)=4% 以上三項平均為5% 以中部以北的統計數據來看, 比較稱得上在地工作+居住,是台中、宜蘭、北北基、新竹、彰化(外地工作人口10%不到) 桃園目前有約13%為外地工作者,算卡在台北市、竹科兩大就業市場中間 其實會有這結果蠻不意外的... 若回歸到原始苗栗行政區拆分的問題,撇開歷史及地方政治人文因素 考量苗栗地區以丘陵地形為主,鄉鎮聚落零散、開發資源難以集中投資 為避免資源分散導致多個核心地區,建議改採單一核心發展制度,集中資源於單一聚落 故原始苗栗三大聚落:竹南/頭份、苗栗/後龍/公館、苑裡,依現狀調整如下 集中資源發展苗栗/後龍/公館(後龍溪流域聚落),有餘力在發展零散的山區小型聚落 北部及南部的聚落考量地區民眾的習慣 北部的竹南/頭份地區可以改用中港溪、峨眉溪為界,將竹南、頭份劃入新竹並將新竹縣市 合併,改制為直轄市 南部的苑裡聚落則可以苑裡圳&苑裡溪(大安溪舊河道)為界,劃入台中市、台中市的大甲區 行政區界限調整為大安溪為界,大安溪以北為苑裡區,現有的台中市界考量歷史因素(日南 山腳立石為界),則建議以村里界維持現狀並以社區發展方式加強地方歷史記憶。 -- ▄▅▅▄ 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Π∕∕ ◥███◤ ▂▁\╲Π╱╱▏▕\╲Π╱╱▏▕\╲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9.72.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12410303.A.8F6.html ※ 編輯: NiChu (61.219.72.66 臺灣), 02/04/2021 11:48:43

02/04 11:53, 3年前 , 1F
亂算一通
02/04 11:53, 1F

02/04 11:54, 3年前 , 2F
請您發篇文指點一下吧
02/04 11:54, 2F

02/04 12:05, 3年前 , 3F
桃園87.8%就業人口是在地就業,這不叫多數在地就業是什
02/04 12:05, 3F

02/04 12:05, 3年前 , 4F
麼? 12.2%在其他縣市就業的人=多數?
02/04 12:05, 4F
按您這邏輯其實全台每個地方都是在地就業了 (連外地工作人口最多的基隆都有60%在地就業人口,這個只能算相對而非絕對好嗎...)

02/04 12:06, 3年前 , 5F
桃園通勤雙北一天9萬多人,雙北通勤桃園一天也9萬多人。
02/04 12:06, 5F
暈....母數不同你也可以比? 雙北人數約600萬、桃園人口約220萬,用百分比來算就是消除母數的做法了 硬要把我駁倒的方法是直接抓台北市來比 台北市人口約260萬、桃園市人口約220萬 外地工作人口台北17%>桃園13% 這樣可以了吧? 但是這樣完全不符合生活圈的邏輯&沒考量產業差異

02/04 12:09, 3年前 , 6F
你去計算其他縣市也是在地就業居多,今天又不是在比賽那
02/04 12:09, 6F

02/04 12:10, 3年前 , 7F
個縣市的在地就業比例前幾名才有資格稱當地多數在地就業
02/04 12:10, 7F

02/04 12:11, 3年前 , 8F
本來就是大多數縣市都是在地就業比例最多啊,只有某些人
02/04 12:11, 8F

02/04 12:12, 3年前 , 9F
無知不知道才會講桃園工作要靠台北新竹
02/04 12:12, 9F

02/04 12:16, 3年前 , 10F
台北通勤桃園一天2.7萬人,桃園通勤台北一天4.5萬人,然
02/04 12:16, 10F

02/04 12:16, 3年前 , 11F
後呢?這也改變不了"桃園人多數在地就業"這個事實阿
02/04 12:16, 11F

02/04 12:18, 3年前 , 12F
什麼時候有87.8%的人在地就業居然還被說不是多數在地就
02/04 12:18, 12F

02/04 12:19, 3年前 , 13F
業,12.2%的人在外縣市就業變成多數了嗎?
02/04 12:19, 13F

02/04 12:20, 3年前 , 14F
其他縣市在地就業有90%多都有,那也只代表每個縣市的在
02/04 12:20, 14F

02/04 12:20, 3年前 , 15F
地就業比例高低不同而已,都無損在地就業是多數這個事實
02/04 12:20, 15F

02/04 12:22, 3年前 , 16F
你可以說其他某某縣市的在地就業比桃園高,但你不能說桃
02/04 12:22, 16F

02/04 12:23, 3年前 , 17F
園87.8%的在地就業不叫多數吧!!
02/04 12:23, 17F

02/04 12:24, 3年前 , 18F
要不然你告訴大家"桃園多數人"都跑去那兒就業?????
02/04 12:24, 18F

02/04 12:26, 3年前 , 19F
至於桃園通勤新竹縣市每天2.2萬人,新竹縣市通勤桃園每
02/04 12:26, 19F

02/04 12:27, 3年前 , 20F
天1.1萬人,這佔兩地的就業人口本來就都是少數。
02/04 12:27, 20F

02/04 12:31, 3年前 , 21F
桃園總就業人口11.6%通勤雙北+新竹縣市。就說說看這是不
02/04 12:31, 21F

02/04 12:32, 3年前 , 22F
是桃園工作要靠台北新竹???
02/04 12:32, 22F
桃園市11.6%的通勤人口其實已經是全台前10名了 除非只看你貼的台中以北,但是這樣的比較基準又不太對(要看就是全台一起看阿...) 新竹縣、市往返通勤會被記入通勤人口,但是這距離可能比桃園到中壢還近 台北市往新北市、基隆市往台北&新北狀況亦同,比較的基準要一致才有意義 若只看五都,桃園的通勤人口是五都裡面第三名(第一、二名為雙北) 台中以北的行政區生活圈整併後,只分析北北基、桃園、新竹、苗栗,桃園的通勤人口為 第二名(僅次於苗栗),不管怎麼看,桃園的在地就業人口都是偏低的

02/04 13:30, 3年前 , 23F
https://tinyurl.com/y69kwzey 就業人口除了通勤,很多是
02/04 13:30, 23F

02/04 13:31, 3年前 , 24F
直接搬到當地租屋但未遷戶籍,桃園戶籍人口在200萬的時候
02/04 13:31, 24F

02/04 13:32, 3年前 , 25F
常住人口就有219萬人,代表多出的19萬人是外縣市到桃園(多
02/04 13:32, 25F

02/04 13:32, 3年前 , 26F
數應該都是就業因素)。
02/04 13:32, 26F

02/04 13:36, 3年前 , 27F
好了啦 連市長自己都愛講北北桃生活圈了 多數人在地就
02/04 13:36, 27F

02/04 13:36, 3年前 , 28F
業不代表桃園就不依賴台北啊
02/04 13:36, 28F

02/04 13:39, 3年前 , 29F
無聊 當城市擴張交通發展 自然就更多互相往來 那有什麼依
02/04 13:39, 29F

02/04 13:40, 3年前 , 30F
賴不依賴的 你才好了啦
02/04 13:40, 30F

02/04 13:54, 3年前 , 31F
好啦!這樣看全台都是在地就業為主,新聞在那吵北飄族
02/04 13:54, 31F

02/04 13:54, 3年前 , 32F
的確也都是假議題了...
02/04 13:54, 32F

02/04 13:56, 3年前 , 33F
樓上 在地就業是 "常住地" 跟 "就業地" 一樣,北漂族在台
02/04 13:56, 33F

02/04 13:56, 3年前 , 34F
北租屋在台北就業,基本上就被歸類在台北在地就業的範疇
02/04 13:56, 34F

02/04 14:15, 3年前 , 35F
這部分要看外流就業人口
02/04 14:15, 35F

02/04 14:16, 3年前 , 36F
桃園、新北、台中是外流就業人口比例比較低的縣市
02/04 14:16, 36F

02/04 14:17, 3年前 , 37F
台東、澎湖、嘉義、雲林、花蓮...則是外流就業人口比較高
02/04 14:17, 37F

02/04 14:17, 3年前 , 38F
的縣市。
02/04 14:17, 38F

02/04 14:54, 3年前 , 39F
以基隆來說,60%的在地就業,換言之40%常住基隆的人通勤外
02/04 14:54, 39F

02/04 14:54, 3年前 , 40F
地就業,基隆外流就業人口比例11.61%,也就是基隆人大概
02/04 14:54, 40F

02/04 14:55, 3年前 , 41F
51%是通勤外地或到外縣市居住就業,49%留在當地就業。
02/04 14:55, 41F

02/04 14:57, 3年前 , 42F
宜蘭在地就業比例96.8%,外流就業比例21.87%。換言之大概
02/04 14:57, 42F

02/04 14:57, 3年前 , 43F
25%的宜蘭人是通勤外地或到外縣市居住就業。
02/04 14:57, 43F

02/04 14:58, 3年前 , 44F
桃園在地就業比例87.8%,外流就業比例6.28%,大概18.5%的
02/04 14:58, 44F

02/04 14:58, 3年前 , 45F
桃園人是通勤外地或到外縣市居住就業。
02/04 14:58, 45F

02/04 15:03, 3年前 , 46F
新竹縣市如果合併一起看,在地就業比例約93%~94%。外流就
02/04 15:03, 46F

02/04 15:04, 3年前 , 47F
業比例13.8%,大概20%新竹人是通勤外地或到外縣市居住就業
02/04 15:04, 47F

02/04 15:13, 3年前 , 48F
外流就業不一定都是本地找不到工作被迫外流,有些是台北外
02/04 15:13, 48F

02/04 15:14, 3年前 , 49F
派到其他縣市工作,有些是軍公教人員分發各縣市...等等
02/04 15:14, 49F

02/04 15:16, 3年前 , 50F
所以像台北市也有10多萬(13.64%)的外流就業人口。
02/04 15:16, 50F
呃....m大您要不要考慮開一篇阿? 您貼的內容是蠻值得探討的

02/04 22:43, 3年前 , 51F
還有卓蘭也想併入台中吧....
02/04 22:43, 51F
地理界線(大安溪)卡在中間,應該有難度(日南庄是因為歷史因素才被劃入台中)

02/04 23:09, 3年前 , 52F
可是新竹縣市+竹南+頭份的人口約120萬,還小於125萬的升格門
02/04 23:09, 52F

02/04 23:09, 3年前 , 53F
檻,雖然再幾年應該就可以過門檻了
02/04 23:09, 53F
※ 編輯: NiChu (220.141.111.189 臺灣), 02/04/2021 23:29:49 ※ 編輯: NiChu (220.141.111.189 臺灣), 02/04/2021 23:41:42
文章代碼(AID): #1W6ss_Zs (Geography)
文章代碼(AID): #1W6ss_Zs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