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德盛安聯成長收益消失

看板Fund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4/22 22:42), 8年前編輯推噓28(291126)
留言156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29 (看更多)
對於這之基金,前面已經有很多很多討論了 雖然已經冷飯熱炒了,不過還是想再寫一篇,可能會擋人財路,唉 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這隻基金非常非常非常的夯,有近四成都是台灣人買的 http://i.imgur.com/rbc7oZk.png
這支基金全部都是高風險資產 (高收債+股票+可轉債) http://i.imgur.com/cKLXDpO.png
要求風險性資產做出月配息,本身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如果有空可以找找市面上的,一眼掃過去,基本上不是年配,就是半年配,或是不配息 而且通常配息的比例都不高 因為高風險資產的波動大,要求一個「穩定」的「」配息,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 但是這支基金竟然開出了年化配息率 10% 的「穩定」「月」配 可想而知,如果市場狀況不佳,配息一定會動用到本金 所以你看今年的配息組成,慘不忍睹 http://i.imgur.com/OkHBTun.png
並不是說不能月配,或是不能穩定配, 重點在於,你的本金投入下去,如果今天市場漲,你可能拿到 10% 配息都是來利息 (or 資本利得) 收入,這是 best case 但是我們知道,市場通常是來來回回,漲漲跌跌 那我們都聽過「微笑曲線」,概念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下跌的時候買多點,上漲的時候自然報酬好棒棒 但是這支基金完全相反 市場狀況不佳的時候,他會把你的【本金】「配息」回來給你 等到市場狀況往上衝的時候,你投入的本金其實是變少的 顯而易見的,這代表市場上漲的時候,會更加難以彌補之前的下跌 因為那些錢,早就已經配到投資者 (你) 的手上了 這點非常非常的不利於風險性資產 高風險資產的核心投資思想,就是投入,若愈跌愈投入,這樣上漲得到的效果會更大 所以那些回測年化 8% 10% 的股票數據,一定是單筆投入,或是定期定額去試算的 絕對不會投入以後,然後下跌的時候拿回本金一點,再跌又再拿回更多的本金一點 這樣績效怎麼會好呢 :D? 所以再講一次 要投資風險性資產,就不應該用月配的方式去投資,尤其這支還是穩定月配! 可能有人會問說 那我自己拿到配息再投入,這樣不就好了? 針對這個問題,試想 如果當初買,是為了被動收入,為了領這個「配息」當做生活費,所以我們用台幣買, 那這樣損失更多,因為每次配息回來都是外幣,再買也是外幣,每個月都在消耗匯差。 那如果當初就是用外幣買,雖然沒有了匯差的消耗 但是既然這樣,配息 (本金) 拿回來給你,你又再買回去市場 那這樣配息意義何在?不也跟「穩定」「月配」的出發點完全矛盾了嗎? 買來買去沒比較方便,還要再每年付出 1.5% 的內扣成本,何必呢? http://i.imgur.com/Gksevnz.png
所以我一直都不懂為什麼這支基金這麼夯。 可能,很多人想著,反正我拿十年配息 (10%),只要基金不清算我就躺著賺到死了。 這論點蠻有趣的,留給大家想想吧 值得花機會成本在這上面嗎? 可能每個人想法不一樣吧,至少我是覺得蠻奇怪的。 ※ 引述《hook520 (你的心有一道牆)》之銘言: : ※ 引述《a100400058 (肥仔)》之銘言: : : 最近想把手上的聯博全高收賣掉 : : 轉到安聯收益成長 : : 但爬文有看到除了美元計價之外 : : 還有其他滿多的計價幣別 : : 大家覺得有需要再多買紐幣或澳幣避險計價的嗎? : : 再麻煩大家幫忙解惑了 謝謝 : 我剛好跟你相反耶 : 比較一下同樣2016年2月的配息組成 : 聯博全高收AT級美元本金佔配息比率為2% : 而安聯收益成長的本金佔配息約45.5% : 比較後覺得安聯配到本金的比率也滿多的 : 反而想多扣聯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36.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nd/M.1461336155.A.BD6.html ※ 編輯: nowar100 (123.195.36.102), 04/22/2016 22:44:58

04/22 22:49, , 1F
贊同這篇。
04/22 22:49, 1F

04/22 23:08, , 2F
Agree
04/22 23:08, 2F

04/23 01:10, , 3F
因為以平衡型來講他績效還算不錯啊~~股市不怕了~怕基金風險?
04/23 01:10, 3F

04/23 01:14, , 4F
資產規模夠大~要清算沒這麼簡單~~
04/23 01:14, 4F

04/23 01:15, , 5F
風險能有多高~台灣一堆都在玩上證2X 滬深2X了~這種風險夠低
04/23 01:15, 5F

04/23 01:16, , 6F
說真的~這種拿來繳房貸不錯啊~~買300萬就可~還600萬的貸款
04/23 01:16, 6F

04/23 01:19, , 7F
如買紐幣大概14~15%左右配息~6年不清算~剩下的都是你爽爽賺
04/23 01:19, 7F

04/23 01:21, , 8F
請問有什麼投資能在很低風險下 6年能把本金全賺回來?
04/23 01:21, 8F

04/23 01:23, , 9F
也許長期來看~績效是落後指數化投資~穩定度又不如投資級債券
04/23 01:23, 9F

04/23 01:24, , 10F
假設你買股債資產平衡配置~每個月繳房貸~請問你怎麼繳?
04/23 01:24, 10F

04/23 01:24, , 11F
每個月賣股票和債券ETF來繳嗎?
04/23 01:24, 11F

04/23 01:25, , 12F
這樣來回的手續費和匯款金額~划算嗎? 這些都是成本
04/23 01:25, 12F

04/23 01:26, , 13F
或者是一年幾次賣出 來放著等繳房貸~而錯過中間的報酬?
04/23 01:26, 13F

04/23 01:28, , 14F
當然如果你是要存退休金的~這種可能就不適合~
04/23 01:28, 14F

04/23 01:29, , 15F
所以重點還是看你的用途是什麼吧?
04/23 01:29, 15F

04/23 01:32, , 16F
你要先想通什麼預期下會考慮定期定額出場策略,然後
04/23 01:32, 16F

04/23 01:32, , 17F
不要只看片面。
04/23 01:32, 17F

04/23 01:37, , 18F
只單看配息率不太夠 總報酬率也是不能忽略的吧?!
04/23 01:37, 18F

04/23 01:41, , 19F
所以我講你看你要什麼啊~總報酬率平衡型能贏的目前只有駿利
04/23 01:41, 19F

04/23 01:41, , 20F
不要張飛打岳飛~拿股票型的來打平衡型的吧~~
04/23 01:41, 20F

04/23 01:44, , 21F
摩根多重資產配置、NN旗艦資產配置 沒記錯這些全部都輸安聯
04/23 01:44, 21F

04/23 01:46, , 22F
這擋基金不是本來就鼓勵長期持有?
04/23 01:46, 22F

04/23 01:46, , 23F
十年可能太誇張 3-5年呢?
04/23 01:46, 23F

04/23 01:52, , 24F
建議先去了解一下"本金" 是啥
04/23 01:52, 24F

04/23 01:53, , 25F

04/23 01:56, , 26F
本金定義:前期未分配收益、資本利得、基金投資初始金額
04/23 01:56, 26F

04/23 01:57, , 27F
我看八成的人都以為 "本金"等於"投資初始金額"
04/23 01:57, 27F

04/23 02:13, , 28F
三年各家平衡績效表比較 http://i.imgur.com/eRI8NkV.png
04/23 02:13, 28F

04/23 02:15, , 29F
這波反彈後連駿利累積型都輸給月配了~更不要講安聯紐澳版配
04/23 02:15, 29F

04/23 02:15, , 30F
息率更高的~根本是打趴其他平衡型基金
04/23 02:15, 30F

04/23 02:24, , 31F
不再拿美國券商自己手動調配股債平衡ETF下去比~這樣的比較
04/23 02:24, 31F

04/23 02:24, , 32F
基準完全不同~有時候實用性和追求最大獲利是無法兼得的~端
04/23 02:24, 32F

04/23 02:24, , 33F
看你所要的是什麼~
04/23 02:24, 33F

04/23 02:28, , 34F
不然隨便拿的VTI+EDV 三年績效會嚇死人~可是瑞凡~怎麼每個
04/23 02:28, 34F

04/23 02:28, , 35F
月繳房貸車貸? 繞一大圈~沒開美國券商的~用定期賣股+嘉信
04/23 02:28, 35F

04/23 02:28, , 36F
提款卡? 需要這麼累嗎?
04/23 02:28, 36F
其實這檔基金會列為平衡型還蠻神奇的,可能現在投信分類都是二分法吧 明明都是風險性資產,全部混在一起就變平衡了 XD? (不過這題外話) 前期未分配+資本利得+投資初始本金 所以如果要不配到「投資初始本金」 那代表你的前期未分配 + 資本利得(損) > 10% 年化配息率 有可能嗎?的確有可能。 所以代表你的股票要年化漲 > 10% 那你遇到股災的時候,或是高收債災,你的存糧不夠了,還是照樣從「本金」 而且最吊詭的是,資本利得這一塊 很多人投入收益成長就是預期放個五年十年,就有個「長期」驚人的報酬 問題是遇到要配息但是純利息不夠配的時候,他就把資本利得配回來給你了 資本利得是什麼,不就是已實現的損益,這筆錢就已經離開市場了 錢都回到我們手上了,是要怎麼參與長期報酬 :D? 如果我今天要靠配息生活 (生活費or房貸等等),那我會一次投入大筆,然後領「配息」 如果我今天要追求長期資本利得,那我會長期投入,希望他不要配息,老了再贖回 就我個人而言,很難理解為什麼要持續買風險性資產,又要求要有穩定月配息 也希望長期淨值增長,什麼好處都有了 :D 當然我沒有說買這檔就是會賠,買了是輸家 事實上只要全球經濟持續成長,長期投資要賠還蠻困難的 我只是想表達,為什麼要把這些矛盾的目的摻在一起,用成撒尿牛丸一起買單呢 ※ 編輯: nowar100 (123.195.36.102), 04/23/2016 07:28:32

04/23 07:43, , 37F
恩.... 如果是卡在配息的問題 買累積型就ok了啊
04/23 07:43, 37F

04/23 07:44, , 38F
等到累積到一定金額在轉換成月配 固定領配息
04/23 07:44, 38F
還有 78 則推文
04/24 08:52, , 117F
部分的配置以高收債為主,它的風險就比一般平衡型要大。
04/24 08:52, 117F

04/24 08:52, , 118F
我認為沒有什麼恐懼一定過度放大,在台灣很多人買這支就是
04/24 08:52, 118F

04/24 08:53, , 119F
看配息高、過去績效好就覺得很安全就買了。如果連這篇講的
04/24 08:53, 119F

04/24 08:54, , 120F
問題都不願意面對,那才是主要的風險所在。
04/24 08:54, 120F

04/24 08:55, , 121F
抱歉前幾行打錯字,應該是「你前面講的很好」
04/24 08:55, 121F

04/24 08:57, , 122F
推薦標的要對標的夠了解、也要對推薦的對象夠了解,本來就
04/24 08:57, 122F

04/24 08:57, , 123F
不是容易的事,既然公開討論,被檢視是很正常的。提出標的
04/24 08:57, 123F

04/24 08:58, , 124F
的缺點就是讓所有對這個標的有興趣的人一起參考,最後決定
04/24 08:58, 124F

04/24 08:59, , 125F
還是要看買的人自己。推薦組合「比績效」而不是比是否適合
04/24 08:59, 125F

04/24 09:00, , 126F
每個人,這本身就有問題了。
04/24 09:00, 126F

04/24 09:03, , 127F
虛心請教 原po的意思是這種基金搭配月配是一件很奇怪的
04/24 09:03, 127F

04/24 09:03, , 128F
組合 那如果選擇累積型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呢?
04/24 09:03, 128F

04/24 09:50, , 129F
這檔有可能配到本金實際收益會比預估低,有些投資型保
04/24 09:50, 129F

04/24 09:50, , 130F
單還配這檔...真不知道這些保戶到底能拿到什麼?
04/24 09:50, 130F

04/24 10:09, , 131F
累積型還是會有djo大的cover call風險 不過這也可能是優
04/24 10:09, 131F

04/24 10:09, , 132F
點 畢竟根本不知道未來會一直盤整還是大漲特漲
04/24 10:09, 132F

04/24 10:13, , 133F
還有2012~2015H1根本是股債大多頭 拿這段來看績效會失準
04/24 10:13, 133F

04/24 10:14, , 134F
我只是想要提醒真心想「長期投資」的人 要注意他的組成
04/24 10:14, 134F

04/24 15:24, , 135F
我比較不懂的是股票市場不是更多人在玩?單日漲跌幅10%
04/24 15:24, 135F

04/24 15:25, , 136F
也是一堆人參加除權息,不也是除自己的息跟權?
04/24 15:25, 136F

04/24 15:26, , 137F
整天在那邊高收債是垃圾債的論點,實在想不透==
04/24 15:26, 137F

04/24 16:16, , 138F
可怕,台灣人買這檔就買了約1570億台幣,難怪德X業務賣
04/24 16:16, 138F

04/24 16:16, , 139F
這檔不算獎金。
04/24 16:16, 139F

04/24 16:18, , 140F
基本上,基金的設計已從龐氏騙局得到不少靈感
04/24 16:18, 140F

04/24 16:28, , 141F
看到費用率 一點多%在台灣已經算蠻便宜的了
04/24 16:28, 141F

04/24 16:30, , 142F
可惜還是跳過 不知道有生之年 看不看的到像BWX 0.5%這
04/24 16:30, 142F

04/24 16:30, , 143F
種費用率
04/24 16:30, 143F

04/24 19:58, , 144F
股票除權息和基金配息怎麼會一樣……
04/24 19:58, 144F

04/24 19:59, , 145F
玩每天10%上下股票的人大多不會以為自己的股票風險很低吧
04/24 19:59, 145F

04/25 00:04, , 146F
還真的有一些人覺得台股比買海外金融穩,怕看不到被騙
04/25 00:04, 146F

04/25 17:49, , 147F
台股穩??笑了
04/25 17:49, 147F

04/28 20:00, , 148F
配到本金的問題R大已經有講就不再贅述,
04/28 20:00, 148F

04/28 20:00, , 149F
但至少這一檔基金從二月的最低點至今反彈也接近10%了,
04/28 20:00, 149F

04/28 20:00, , 150F
以這兩年報酬來看,對於沒有要短期操作、願意長期持有的
04/28 20:00, 150F

04/28 20:00, , 151F
族群,
04/28 20:00, 151F

04/28 20:00, , 152F
我覺得這檔基金還是可以考慮的。不過nowar大說得也沒錯,
04/28 20:00, 152F

04/28 20:00, , 153F
買完基金不能只是放著,還是要繼續關心投資標的啦!
04/28 20:00, 153F

05/08 13:41, , 154F
05/08 13:41, 154F

06/08 19:47, , 155F
專業推
06/08 19:47, 155F

08/21 02:45, , 156F
可轉債風險高??? 嗯......
08/21 02:45, 156F
文章代碼(AID): #1N6ZXRlM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6ZXRlM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