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庫藏股

看板Fund作者 (siriue)時間16年前 (2007/12/08 11:24), 編輯推噓9(905)
留言14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很久沒有發文了, 看到幾篇文章有提到庫藏股的問題, 筆者略述己見。 ================================== 有人覺得公司買回庫藏股救不了股價; 有些人則認為可以幫助股價上揚。 筆者提供幾個方向讓大家做參考。 1.學術觀點:  一般研究「庫藏股是否可以替公司股價帶來好處」,  往往會利用「事件研究法」進行討論。 (p.s:關於事件研究法的學術文章,請上網查詢關鍵字「沈中華、事件研究法」)  這裡筆者稍微說明一下,  所謂「事件研究法」,概念上是研究       「某一A事件發生後,對某B造成的影響為何」    比方說,      「公司宣告股利政策後,對公司股價之影響」      「存託憑證上市對股價報酬之影響」..etc..  以庫藏股為例,事件研究法可以幫助學術研究人員了解:      「某A公司買回庫藏股之後,公司股價是否產生正向異常報酬」  所謂「正向異常報酬」,是指有別於該公司一般股價報酬狀況,  而在公司宣告庫藏股買回後,股價產生有利於投資人的異常狀況稱之。  筆者用數線圖來表示這個概念(非正確研究方法內容,只是表達概念):  |-----------------------|------------------------| a b c            宣告買回            庫藏股  事件研究法會利用a~b之間,  也就是沒有買回庫藏股以前的股價情況,  去計算出某個報酬率;  接著再計算b~c之間,也就是宣告買回庫藏股之後區間的股價報酬率,  去比較這兩段報酬率之間的差異。  倘若「事件發生前」=ab線段:股價報酬率是2% 「事件發生後」=bc線段:股價報酬率是5% 就可以說明買回庫藏股「確實」可以替公司帶來「正向」的「異常報酬」。  但做出來的結果很有可能是「沒有影響」或「負向影響」。  (相關論文著作,請上碩博士論文網,可以查到一大堆。)  好,說這麼多只是要講,  站在學術觀點來看,大多數論文結論幾乎都主張,  公司買回庫藏股的確會產生「正向異常報酬」。  但筆者也在本版提過,  學術研究通常是透過統計方式進行,如此一來,  就只能產生「概觀性」的結論。    所以雖然學術論文大多支持「宣告庫藏股有利於投資人」,  那也只能說明,大多數的狀況下,  買回庫藏股的確會有利於股價產生正向異常報酬,  卻無法100%保證某個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  一定可以替投資人帶來什麼好處。  這也就是i大提出關鍵字:力晶 的原因。  因為並不是每家公司宣告買回庫藏股都有好處。 (未完,待續..) -- 剛申請好的Blog,歡迎大家光臨~ http://tw.myblog.yahoo.com/siriue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20.201

12/08 11:35, , 1F
感覺每次看S大的文章,就有濃厚的學術味道
12/08 11:35, 1F

12/08 11:36, , 2F
這就是所謂"專業"的感覺吧
12/08 11:36, 2F

12/08 11:45, , 3F
S大好久不見~我可以敲碗嗎~? XD
12/08 11:45, 3F

12/08 12:48, , 4F
推~
12/08 12:48, 4F

12/08 12:49, , 5F
那請問a-b, b-c這個區間要怎麼抓? 總覺得太短可能不夠客觀
12/08 12:49, 5F

12/08 12:50, , 6F
太長又容易受到環境或其他影響導致此因素的影響力降低
12/08 12:50, 6F

12/08 12:51, , 7F
另外請問觀察宣告買回和觀察實際買回, 為什麼比較少聽到大
12/08 12:51, 7F

12/08 12:52, , 8F
家在討論後者? ^^"
12/08 12:52, 8F
關於區間長短的問題, 在「事件研究法」的書本裡有些邏輯可以提供你參考。 一般研究這種主題的論文,多半不會只研究固定的a-b b-c區間, 而是會以反覆的,比方說2周、3周、2個月、3個月等不同區間去探討。 至於多數論文只研究「宣告買回」而非「觀察實際買回」, 主要理由是站在經濟學的「理性預期」角度去看。 一般而言,資訊被公開之後, 市場上的參與者就會開始有所預期,有所動作。 換言之,公司宣告買回股票庫藏, 市場參與者就已經會預期股價上揚(註1); 或是股價開始會有一定支撐(註2), 甚至是會小幅拉抬股價。 因此,在事件被宣告後,其影響也將立刻展開。 註1:同樣一鍋粥,少點人來分總是可以吃到比較多 註2:猶記得i-phone準備要推出時,立刻造成投資人、法人對宏達電的獲利預估調降。    當時宏達電就以買回股票庫藏進行護盤,還把價位寫的清清楚楚。那時候就有 分析師說,這樣的作法無異於宣告「底部有你們公司撐著」,於是外資開始強    力倒貨。 當時筆者也清楚知道,公司宣告的幾億護盤基金只是小蝦米對外資大鯨魚,娛樂    價值高於實質意義。但至少公司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宣示「我們有保護股東的    權益喔」。    為甚麼記得這麼清楚?因為那時候筆者在宏達電跌跌不休的時候有進場,    當時進場所考慮的「安全邊際」有四: 1.庫藏股宣示效應:雖然娛樂性質比較高,但多少有表示宏達電有替股東著想,              財務經理人還滿不錯的。 2.去年EPS57.85元:95年以前最低本益比約是9倍;最高約200倍。以電子股              普遍筆者所認知的本益比,至少抓10~15倍不為過。              96年就算EPS衰退2~3成,大概也有40元的實力,              所以筆者預估股價應該還有400~600的區間。 更何況,當時外資預估的衝擊甚至還不到3成,而筆者個人              也不認為會有這麼大的衝擊。     3.長期負債比率是0:一個公司的營收如果衰退,最怕就是欠一屁股債,               沒錢還的話,公司就只能去借比較高的利率,如此會 造成惡性循環。所幸宏達電長期負債=0,所以我知道,               就算i-phone有衝擊,獲利影響也不大。 (相關概念,請參閱筆者對於負債看法的相關文章) 4.現金滿手:95年股東權益426億元,手上現金有344億元。這表示公司           銀彈夠多,營運絕對不成問題。如果真的被外資砍的血流           成河,這些現金再次買回股票庫藏更可以替股東賺到價值。           (用1塊錢去買價值2塊錢的東西) 所以筆者認為我想要的安全邊際夠多了, 在480塊錢的時候進場。 後來一度跌到300多元,其實也很害怕自己看錯, 但..還是抱到現在。 雖然每天的上沖下洗很可怕, 但我還是決定持續擁抱這檔股票。 ====================================== 最後, 如果以真的買了股票庫藏的時點去研究, 筆者印象中也有學術論文去做, 但結論多半傾向「沒有顯著異常報酬」。 我想,這樣結論滿直觀的。 畢竟,肉吃完,湯也喝光了, 恐怕沒有人願意掏錢去舔盤子。

12/08 13:22, , 9F
好久不見 好文再現
12/08 13:22, 9F

12/08 23:20, , 10F
感激不盡
12/08 23:20, 10F

12/08 23:20, , 11F
不過andyjaw大的問題我也想問 區間如何界定
12/08 23:20, 11F

12/10 09:09, , 12F
真功夫 硬底子
12/10 09:09, 12F
以上分享 ※ 編輯: siriue 來自: 220.131.122.7 (12/10 14:51)

12/10 15:02, , 13F
幫推!
12/10 15:02, 13F

12/10 15:36, , 14F
push
12/10 15:36, 14F
文章代碼(AID): #17MWvVnK (Fund)
文章代碼(AID): #17MWvVnK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