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自己寫 fortran 的一些心得

看板Fortran作者 (sjgau)時間15年前 (2008/09/10 09: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還好,他沒有來! 或者,很不幸的說(對他而言),他沒有來。 這,或許就是 "蝴蝶效應"。 ※ 引述《onezillion (寶貝)》之銘言: : 以下只是閒聊~~ : 看到內文就讓我想到 盧剛事件 ,這在google上很多資料 : 起因之一就是單精度與倍精度的爭論 這,其實是 沒什麼好爭論的。 電腦科學 就是這樣,垃圾進,垃圾出。 我考學生的程式設計,從來就是要 錯誤的, 或是 不夠精確的答案。 long int a, b, c; a= 50000L; b= 60000L; c= a*b; print c= ??? // - - - 針對 fortran, 使用 單精確度, real a, b, c; a= 2.0; b= 3.0; c= a/b; printf("c= %.22f\n", c); // 看看 c= ??? : 電漿界的名人之一 Dwight R. Nicholson 也是死在他的槍下 : (看看架上的Introduction to plasma theory...) : 上課時,我老師還曾說過,本來這位學生要來我們學校做博士後 : 不過因為一些原因而沒成行(似乎是改讓其他學生來? 我忘了) : 而且時間剛好只差幾天(還是幾週?) 蝴蝶效應? 一件小小的 事情改變,引起 重大的 不同結果產生。 推 "蝴蝶效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141.7
文章代碼(AID): #18noYupK (Fortr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noYupK (For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