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富邦複委託投VWRA

看板Foreign_Inv作者時間2年前 (2021/08/15 23:15), 編輯推噓14(14032)
留言46則, 14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好,這幾天看了版上的文章,受益良多。 目前手上的資產現況是這樣: 有現金100萬,每年可以存100-120萬,平均算每個月可以存到8-10萬。 對於未來的目標: 目標可以累積到2000萬的資產 -- 以下是現在的規劃想法: 富邦複委託購買VWRA(目標談到0.15% / USD 20) 今年先直接單筆投入100萬, 因考慮過低消的問題,原先打算是從明年起,每半年投50萬, 但是看到這篇關於最佳化投入時間的計算後https://bit.ly/2Wd7map 打算改為明年開始每兩個月投15-17萬,持續15年。 也有考慮過此方式: 開FT帳戶,今年先直接單筆投100萬至VOO 接著每半年電匯至帳戶內,單筆投50萬,持續15年 -- 因為一直看起起伏伏覺得有點辛苦,想說跟著大盤趨勢走,安穩且壓力也小 以上想請益各位,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再更精進的呢? 先謝謝各位的回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20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629040513.A.988.html

08/15 23:53, 2年前 , 1F
VWRA 長期可降低成本,每兩月投沒啥問題,持續是關鍵
08/15 23:53, 1F

08/15 23:58, 2年前 , 2F
為什麼複委託選VWRA,海外券商選VOO?有什麼考量?
08/15 23:58, 2F

08/15 23:58, 2年前 , 3F
這個投入量直接複委託 不要開海外帳戶 低消40萬就有
08/15 23:58, 3F

08/15 23:58, 2年前 , 4F
了 就半年投一次即可 有沒有最佳化沒差那麼多 以節省
08/15 23:58, 4F

08/15 23:58, 2年前 , 5F
心力為原則
08/15 23:58, 5F

08/16 00:08, 2年前 , 6F
財商已經贏95%的人了 沒什麼好精進的樣子.
08/16 00:08, 6F

08/16 00:16, 2年前 , 7F
不想開槓桿的話,這樣就可以了。願意開槓桿的話,可以考慮開
08/16 00:16, 7F

08/16 00:18, 2年前 , 8F
IB。開始使用槓桿前,建議閱讀<<Lifecycle investing>>。
08/16 00:18, 8F

08/16 00:21, 2年前 , 9F
確定好資產配置比例,能堅持下去比較重要
08/16 00:21, 9F

08/16 00:32, 2年前 , 10F
不開槓桿之類的 選1.複委託就夠了 真的想開 再從臺灣
08/16 00:32, 10F

08/16 00:32, 2年前 , 11F
這邊信貸投入
08/16 00:32, 11F

08/16 00:39, 2年前 , 12F
儲蓄率高跟選擇VWRA每半年再投入,沒什麼好挑剔了
08/16 00:39, 12F

08/16 01:17, 2年前 , 13F
記得要考慮頭期款要存個幾年 有房的話ALL IN
08/16 01:17, 13F

08/16 07:42, 2年前 , 14F
@avigale 因為我看複委託沒有VOO,所以考慮用FT買VOO.
08/16 07:42, 14F

08/16 07:42, 2年前 , 15F
畢竟它過去的表現也不差
08/16 07:42, 15F

08/16 07:43, 2年前 , 16F
@daze 謝謝建議.還沒有想到可以開槓桿,會再研究
08/16 07:43, 16F

08/16 07:45, 2年前 , 17F
@ken812025 所以以您來看,開槓桿的話,還是可以維持
08/16 07:45, 17F

08/16 07:45, 2年前 , 18F
複委託的方式就好嗎
08/16 07:45, 18F

08/16 07:46, 2年前 , 19F
@duriel3313 目前剛買一間,有考慮再買一間.我會把此
08/16 07:46, 19F

08/16 07:46, 2年前 , 20F
因素考量進去.謝謝
08/16 07:46, 20F

08/16 08:15, 2年前 , 21F
若相信VWRA, 海外可以選IB, 一樣可以買
08/16 08:15, 21F

08/16 08:20, 2年前 , 22F
富邦美股也有VOO,英股也有CSPX, VUSA, SPXS可以選。
08/16 08:20, 22F

08/16 08:24, 2年前 , 23F
主要是VWRA(全球)跟VOO(純美)的投資地域不同,當然海外
08/16 08:24, 23F

08/16 08:24, 2年前 , 24F
券商投全球被扒兩層稅很痛,可是感覺不是考量這個。
08/16 08:24, 24F

08/16 08:56, 2年前 , 25F
是不是考慮在VWRA的相同券商買0050
08/16 08:56, 25F

08/16 09:06, 2年前 , 26F
每半年在把0050轉到VWRA
08/16 09:06, 26F

08/16 09:32, 2年前 , 27F
我的看法就是 選擇1.就好 尤其你的標的才一支,複委
08/16 09:32, 27F

08/16 09:32, 2年前 , 28F
託真的就足夠了(省去外匯/遺產問題) 會另外提到槓桿是
08/16 09:32, 28F

08/16 09:32, 2年前 , 29F
因為IB(能買VWRA的國外券商)的槓桿真的很便宜
08/16 09:32, 29F

08/16 09:33, 2年前 , 30F
以你的收入,信貸開槓桿應該也可以借到300萬,如果沒有想要
08/16 09:33, 30F

08/16 09:35, 2年前 , 31F
更高的槓桿,其實也夠用了。想要多疊一層槓桿才需要考慮IB,
08/16 09:35, 31F

08/16 09:36, 2年前 , 32F
但除非你接受Lifecycle investing的想法,通常會覺得開8倍槓
08/16 09:36, 32F

08/16 09:37, 2年前 , 33F
桿是接近瘋狂的想法。
08/16 09:37, 33F

08/16 09:40, 2年前 , 34F
但當你已累積了1000萬資產時,300萬信貸只能提供30%的槓桿,
08/16 09:40, 34F

08/16 09:42, 2年前 , 35F
此時或許你會想要再加開槓桿,或許不會。此時再轉IB會有轉換
08/16 09:42, 35F

08/16 09:43, 2年前 , 36F
的成本。
08/16 09:43, 36F

08/17 02:46, 2年前 , 37F
好奇借串問英股部位 有人從富邦轉到IB成功過了嗎?
08/17 02:46, 37F

08/17 15:38, 2年前 , 38F
@daze 有一個想法 現在手上的房子一邊在還貸款 等3-5
08/17 15:38, 38F

08/17 15:39, 2年前 , 39F
年後,增貸金額出來後再投入,再等3-5年後再複製同樣
08/17 15:39, 39F

08/17 15:40, 2年前 , 40F
方式操作 我個人認為相對穩定 不知大家的想法如何
08/17 15:40, 40F

08/17 16:33, 2年前 , 41F
房貸條件通常比信貸好,很合理。總之心法如此,實作因人而異
08/17 16:33, 41F

08/17 17:05, 2年前 , 42F
我也信貸投資了五年多。
08/17 17:05, 42F

08/17 17:05, 2年前 , 43F
中間有借新還舊一次
08/17 17:05, 43F

08/17 17:06, 2年前 , 44F
資產分配做好,收入穩定的話還ok
08/17 17:06, 44F

08/17 17:07, 2年前 , 45F
五年來獲利大概是成本的300%
08/17 17:07, 45F

08/17 17:08, 2年前 , 46F
我是複委託買月配息CEF可惜現在沒了
08/17 17:08, 46F
文章代碼(AID): #1X6I-1c8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