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請問大家是否擔心自已海外投資的安全?

看板Foreign_Inv作者 (phecda)時間7年前 (2016/10/11 15:33), 編輯推噓6(6012)
留言1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10/10 07:34,
基金不是個人,沒有什麼遺產稅的問題吧?以前複委託是
10/10 07:34

10/10 07:34,
有點類似基金的形式,但現在看來都是以個人名義開戶,
10/10 07:34

10/10 07:34,
所以可以個人申請退稅,也因此複委託要繳的稅應該跟個
10/10 07:34

10/10 07:34,
人開海外券商戶都一樣吧?
10/10 07:34

10/10 14:55,
樓上說的是真的嗎? 如果架構改變的話券商應該要通知吧?
10/10 14:55

10/10 14:55,
這個影響很大耶
10/10 14:55

10/10 16:11,
回樓上,我詢問證券公司複委託部門是這樣說的,但我個
10/10 16:11

10/10 16:11,
人複委託投資的股利還沒到可以退稅的情況,(因為我都買
10/10 16:11

10/10 16:11,
不配息或沒有預扣稅的),可能之後有機會申請成功再上
10/10 16:11

10/10 16:11,
來分享吧。
10/10 16:11
國內券商的海外複委託法律架構一直沒有變。和基金一樣,透券商或投信買進的股票或債 券,在法律型式上都是保管銀行的資產,券商或投信是受託管理人。 現在之所以可以辦退稅,是因爲保管銀行(例如花旗銀行)在該受託保管的帳戶下,另外 在系統中註記某些資產是某個投資人的(「分戶」),並提供資料讓投資人去辦退稅。 我個人是覺得這樣未來反而有需要申報美國遺產稅的風險,因爲你已經向 IRS 申報這些 是你個人持有的美國資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82.1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476171217.A.149.html

10/11 16:40, , 1F
推 打從今年收到永豐複委託寄來的1042-S表,上面列著我的英
10/11 16:40, 1F

10/11 16:41, , 2F
文名字就想到遺產的問題了,其實我覺得複委託就保持以前那樣
10/11 16:41, 2F

10/11 16:42, , 3F
不能退稅也沒關係啊,投資標的調整為少配息或不配息的就好
10/11 16:42, 3F

10/11 16:43, , 4F
想要退就自己去開美國券商就好
10/11 16:43, 4F

10/11 16:54, , 5F
請問一下 是全部的投資人都註記嗎? 還是有1042-S的?
10/11 16:54, 5F

10/11 17:22, , 6F
申請分戶(可能要錢)才會被註記 如果擔心註記會有遺產稅
10/11 17:22, 6F

10/11 17:23, , 7F
問題 代表複委託仍然有繳納美國遺產稅義務 只是美國沒在
10/11 17:23, 7F

10/11 17:24, , 8F
抓/抓不到(券商和投資人一起逃稅)實際情況是否如此不清楚
10/11 17:24, 8F

10/11 17:42, , 9F
如果複委託這樣算逃稅,那所有的基金投資人都是在逃稅。我
10/11 17:42, 9F

10/11 17:42, , 10F
個人覺得這是稅法實務上的灰色地帶,不要自己去戳破比較好。
10/11 17:42, 10F

10/12 07:32, , 11F
總算懂了這券商這運作,十分感謝
10/12 07:32, 11F

10/13 11:53, , 12F
鎂6萬的免稅 買的總金額 不要超過 超過就拿回 意外事
10/13 11:53, 12F

10/13 11:56, , 13F
故機率不大 癌症也不會馬上死 還有時間取回
10/13 11:56, 13F

10/13 14:26, , 14F
意外死亡和心臟病都在十大死因內。
10/13 14:26, 14F

10/15 10:10, , 15F
提一下 104年 意外死亡率大約 0.0003
10/15 10:10, 15F

10/15 15:02, , 16F
0.0003 好像是用活著的人做分母
10/15 15:02, 16F

10/15 15:03, , 17F
用所有死亡人數做分母,意外加心臟病應該有三分之一
10/15 15:03, 17F

10/15 15:21, , 18F
樓上可能搞錯了 以103年資料佔總死亡數約16.2%
10/15 15:21, 18F
文章代碼(AID): #1N_9NH59 (Foreign_Inv)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_9NH59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