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關於天師之爭一點點有趣的地方

看板Folklore作者 (Pm)時間6年前 (2018/01/13 01:34), 6年前編輯推噓6(607)
留言13則, 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幫一些不太懂怎會有爭議的網友耙梳一下: ※ 引述《wkwtb (....)》之銘言: : 當初張源先接任時,接任的位置是代理天師,而非正式的天師 : 但為什麼要加上「代理」二字呢?因為照當時順序是由張道禎接64代, : 但當時張道禎當時年紀尚小,所以講好由張源先代理64代天師的位置, : 等張道禎長大了再接下正式的64代天師。 : 但是,但是,但是後來就像大家所看見的,事情沒交代完就走了(只能說是天意?) : 所以迸出了一堆65代天師.... : 下面就是有趣的地方了~(誰對誰錯大家意見不同,不用浪費時間跟我爭) : 張道禎接的是是64代天師,主張張源先是代理64代天師 : 然後其他人(張意將等等...)接的都是65代天師, 張天師系統是濃厚的傳統中國家族繼承規矩。 好像有網友po過: 「傳男不傳女,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幼,傳子不傳弟,傳姪不傳叔,傳叔不傳族人, 傳族人不傳外族人。世世一子紹我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 張天師職位繼承各位想成跟皇位繼承的「嫡長子繼承制」一樣就好了。 當然,如果前一任天師(皇帝)要調整上述規矩,也不是不行。各位想像朱元璋長子去世 以後,朱元璋不是從其餘諸子中另立太子,而是立皇太孫朱允炆。大臣們雖然竊竊私語但 也不是說不行。 第63代天師張恩溥以前沒有爭議,幾乎在傳子這個階段就解決了。 但隻身隨國府遷台的張恩溥的據說唯一兒子張允賢,太年輕就去世,這下麻煩了。 依照張天師系統的傳承法則,到底該誰接任? 意思就是,就算張恩溥有弟弟(他父親第62代天師生有六子), 也是在對岸共產黨的控制下。 恐怕只好由張恩溥另外決定了,就是從旁系親屬中找接班人,而且如果相關經過沒有存證 ,一旦有人質疑,就沒有可以依照傳統規矩而言無所爭議的人選了--這就產生爭議了。 張源先那邊主張(在台張氏家族開會決定?)由張恩溥某旁系親屬(姪兒?)張源先接任 第64代天師。然後張意將說自己是接過第64代天師張源先的棒子成為第65代天師。 維基沒有寫清楚,只寫說「(張家)遠房支脈」的張道禎那邊, 主張張恩溥決定(據說有張恩溥拍的電報為證?)由張道禎的父親或張道禎接任第64代 天師,只是張道禎當時年紀很小,所以讓張源先擔任攝政王似的代理天師。 然後張道禎聲稱還握有相關文件(?),說張道禎的父親與張源先協議,一旦張道禎想接 任,張源先須無條件歸還職務。換言之,張道禎的邏輯是張源先畢竟不是皇帝,所以張道 禎成年後繼位,自然是正宗的第64代天師,張源先攝政王的功能已了。 但張意將那邊否認張道禎的說法。 然後有網友說某些道教人士說看不慣張道禎不太尊重張源先、不承認張源先的天師名分-- 可是順治繼位後如果不太尊重前攝政王多爾袞、不承認多爾袞是清朝皇帝,有什麼不妥嗎 ?所以這部份的口水戰只是枝節,不重要。先釐清張恩溥當初怎麼交待才是源頭重點。 所以我幫忙整理事實判斷的基礎:就在於查證張恩溥到底怎麼交待的? 這恐怕需要坊間有興趣或切身利害的人去調查清楚。 我們旁人就冷靜地旁觀,不必急著選邊站。 另外就是張道禎和張源先、張意將三人跟張恩溥的血緣親疏關係到底如何? 恐怕不是各說各話,應該看怎麼調查出來,以作為萬一張恩溥沒有做任何交待時, 回歸傳統繼承規矩去定出龍虎山的繼承人。 因此,如果掌握了龍虎山這種傳統家族傳承的規矩,跟「誰比較多人挺就是正統」云云 就可以知道無關了。 比較多大臣挺胡惟庸,以及胡惟庸改姓朱,或朱允炆發生過蠢事,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就 會把大明的皇位傳給胡惟庸嗎?一樣的道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86.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515778499.A.79D.html

01/13 03:15, 6年前 , 1F
我覺得這比較像晚清醇王府的故事。同治死後由光緒過繼給咸
01/13 03:15, 1F

01/13 03:15, 6年前 , 2F
豐再繼位,而光緒死後到底要誰來繼位?溥字輩人人有希望,
01/13 03:15, 2F

01/13 03:15, 6年前 , 3F
溥俊被發配後才由溥儀兼祧兩房解決皇位繼任問題。
01/13 03:15, 3F
更像南明。 「此時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朱家王室的藩王,重建明朝,然後揮師北上 ;但具體擁立何人則發生爭議。根據「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當時明神宗 長子光宗一脈(其後繼者是熹宗天啟皇帝和思宗崇禎皇帝)已無人能繼位,而次子朱常漵 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雖已亡故,但其長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況下,按照兄終弟及的順序 ,第一人選為福王朱由崧; 而錢謙益等東林黨人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違背了東林黨在國本之爭 中的立場,以立賢為名擁立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潞王朱常淓[8][9]; 史可法則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擁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 但最終福王朱由崧在盧九德的幫助下,獲得了南京政權主要武裝力量江北四鎮高傑、黃得 功、劉良佐和劉澤清,以及中都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支持,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五月初三, 朱由崧監國於南京,五月十五 (1644年6月19日) 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是為明安宗 。」 「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3][4][5],弘光帝逃至蕪湖被逮,後被送到北京殺害[6]。弘光帝 死後,魯王朱以海於浙江紹興監國;而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 帝,即隆武帝。然而這兩個南明主要勢力互不承認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

01/13 05:21, 6年前 , 4F
恩..如果是我的話....我支持利益!!..(還好我不是天師系統)
01/13 05:21, 4F

01/13 10:35, 6年前 , 5F
天師的繼承已經是政治問題~也牽扯到中共跟民國的道統問
01/13 10:35, 5F

01/13 10:35, 6年前 , 6F
題,現況就已經不是血緣優先,而是誰真的有支持跟號召
01/13 10:35, 6F

01/13 10:35, 6年前 , 7F
力比較重要了~不過民間信仰最尊崇的天師大多仍是祖天師
01/13 10:35, 7F

01/13 10:35, 6年前 , 8F
XD
01/13 10:35, 8F

01/14 00:09, 6年前 , 9F
印象中某代天師也有分歧,另外中國張金濤也不敢自稱天師,
01/14 00:09, 9F

01/14 00:09, 6年前 , 10F
而且聽說許多科儀也都是抄全真派,文革下不EY
01/14 00:09, 10F

01/14 09:34, 6年前 , 11F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01/14 09:34, 11F

01/14 10:03, 6年前 , 12F
講一句話!大家不要扁我!外鬥外行!內鬥內行!鬥啊
01/14 10:03, 12F

01/15 08:26, 6年前 , 13F
問一下這麼多天師算是同派 嗎
01/15 08:26, 13F
至少他們都自稱是龍虎山正一派啊。甚至因為天師的資格有世俗妙用,兩岸不乏外姓人士 自動自發改姓張(這倒是不清楚張家以往歷任天師現在爭先恐後冒出來的養子、義子)或 號稱其先祖輩就當過老天師義子而改姓張,自然子嗣也算張家人,來競逐天師名號之例。 ※ 編輯: CassSunstein (124.218.86.100), 01/15/2018 19:24:25
文章代碼(AID): #1QMF73UT (Folklore)
文章代碼(AID): #1QMF73UT (Folk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