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MA儲備幹部未來發展

看板Finance作者 (海)時間8年前 (2016/03/13 17:38), 編輯推噓4(515)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una (una)》之銘言: : 目前在蒐集國內MA的相關資訊,為了一年後做準備 : 有一本書MA寶典有介紹各家外商本土MA的兩年後薪資落點與升遷 : 看起來中信的薪資和升遷都很快,問了學長姐也的確是 : 聽說國泰最近也滿敢給的,但是職級好聽度差很多,兩年可能是高專襄理的 : 中信或外商都掛經理了 : 而看米卡的書有提到MA的生活型態,感覺外商還是很吸引人 : 但是我觀察一些報導,外商銀在台灣的經營狀況也不是很好,本土獲利應該樂勝 : 不知道這幾年大家選外商和本土的態度有沒有不同了? : 我還在想未來準備要以本土為主還是外商為主,還請大家分享看法~ : 如果表現好,在外商升的快,還是本土升得快 : PS 聽說有個學長匯豐MA,八年升到資深副總,這是不是超強啊! 待過三間外商,沒待過本土銀行 基本上,外商"獲利絕對值"不如本土大型銀行是很正常的 因為外商銀行的資產規模,分行家數,和員工總數普遍比本土大型銀行小的多 但如果你去計算ROA和ROE的話,外商銀行的ROA,ROE通常是比本土銀行高的 還有一點,外商銀行的許多獲利是記在台北分行或甚至是直接記在海外母行帳上 至於薪資的話,外商還是比較敢給,所以獵人頭跟我談本土銀行的職缺時 本土銀行比較不考慮的因素之一就是薪資較少,年休假也較少 當然外商敢給也不是憑空給的,外商的業績壓力和精簡淘汰也比較嚴苛 尤其如果遇到全球要縮編時,命令下來就是砍人 以你問的匯豐為例,匯豐2010年全球開始瘦身,從33萬人瘦身到28萬人 那時候台灣的匯豐也是跟著大瘦身,遇缺不補,兩年不到,台灣匯豐就從3400人降到2400人 精簡的幅度將近1/3,這樣的精簡幅度應該是本土銀行很難見到的 如果你要錢多,外商錢確實比較多 我以前的台大同學,剛畢業時,進外商的少,進本土的多 工作幾年後,幾乎能跳外商的都跳外商了,留在本土的已經很少了 主要原因就是薪水. 不過,薪水領得多,外商瘦身時如果老闆覺得你不值那個錢,你也是優先被砍掉的對象 各有利弊,看你自己如何權衡了 不過,坦白講,現在是外商大瘦身的年代,新鮮人想進外商沒那麼容易 就算進外商,想要拿高薪也必須擠進核心部門,否則待遇和福利也沒有本土銀行好到哪 裡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47.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nance/M.1457861912.A.FA9.html

03/13 19:12, , 1F
推這篇專業!不過外商這幾年是不是的確有差了
03/13 19:12, 1F

03/13 21:49, , 2F
認識主管說目前有十間外商考退出台灣金融業...
03/13 21:49, 2F

03/13 21:50, , 3F
認識主管說目前有十間外商考慮退出台灣金融業...
03/13 21:50, 3F

03/13 22:28, , 4F
已耳聞三四家要撤了
03/13 22:28, 4F

03/13 23:56, , 5F
不知這十間是否包含台灣的五大子行XD
03/13 23:56, 5F

03/15 00:23, , 6F
也是耳聞幾間都在撤...陸續都有見報看到相關消息
03/15 00:23, 6F

03/16 13:48, , 7F
厲害的人待本土也可以發展的有聲有色
03/16 13:48, 7F

03/16 13:49, , 8F
不厲害的去哪都一樣 不要庸人自擾
03/16 13:49, 8F

03/20 20:46, , 9F
本土發展的不錯…??
03/20 20:46, 9F

03/20 20:46, , 10F
本土薪水封頂就那樣而已了…
03/20 20:46, 10F

03/22 18:14, , 11F
C行已經在收分行了
03/22 18:14, 11F
文章代碼(AID): #1MvJKO-f (Finance)
文章代碼(AID): #1MvJKO-f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