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何台灣金融業很難走向國際化?

看板Finance作者 (GK)時間13年前 (2011/06/25 11:20),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tcbus (女友很像希崎Jessica^^)》之銘言: : 台灣發展歷程其實和香港 新加坡差不多 : 但是香港 新加坡金融業發達程度 : 卻遠遠超過台灣 : 政府對傳統產業和科技業 : 幾乎都未加以限制 : 但是卻對金融業限制一堆 : 連開幾間銀行都要管.... : 像是對岸市場明明很大 : 而台灣金融業軟硬體實力走在對岸前面 : 若是能像製造業一樣到對岸發展 : 應該有很大的獲利空間 : 或是直接入股大陸金融機構 : 如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 交通銀行 平安銀行等 : 也是一個方法..... 台灣金融沒有自由化... 跟歷史背景、產業結構以及國家大小都有關係.. 90年代以前..跟大陸的關係還非常不明確.. 每兩年就來一次兩岸危機.. 這種年代..金融自由化只有死路一條.. 為了發展經濟..台灣走成了製造業大國.. 加上金融管制..匯率相對穩定..有利於中小型製造業發展.. (匯率波動小..可接受的毛利率自然可以低..不用擔心匯損..競爭力自然高..) 在中小型製造業掛帥+外銷的情況下.. 匯率管制又變成不得不的行為.. (歐美.或者日本.韓國的匯率波動..每年都幾乎會超過15%..台灣只有特殊時期才會) 一旦有匯率管制..就必須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 來確保管制的有效性不會被熱錢衝垮.. 彭懷南4A總裁不是白來的.. 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怎麼央行總裁沒評價這麼高? 除非台灣的產業結構大轉變.. 否則金融市場只能逐漸自由化..不可能走得太快.. 一旦自由化到一定程度.. 製造業有國際競爭力的只會剩下大廠..(EX.韓國) 沒避險能力的小廠只能做做國內市場.. 熟悉產業結構就知道這樣做..台灣會有多慘..(台灣那個製造業沒外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5.202.187

06/25 11:34, , 1F
韓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金融被迫開放..之後扶植大廠..
06/25 11:34, 1F

06/25 11:34, , 2F
也是歷史背景下..不得不的政策...
06/25 11:34, 2F

06/25 11:35, , 3F
原PO內行 不過韓國外匯操控比台灣還大 沒有強迫開放
06/25 11:35, 3F

06/25 11:36, , 4F
其實開放金融市場 某種程度上跟開放賭場一樣
06/25 11:36, 4F

06/25 11:37, , 5F
進來賭的人如果只靠台灣自己的資金 其實也不會有多大發展
06/25 11:37, 5F
文章代碼(AID): #1E1LFy1u (Finance)
文章代碼(AID): #1E1LFy1u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