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網路談性 同性大戰異性戀

看板Feminism作者 (諾米諾主義)時間14年前 (2009/11/10 01:17),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0/131/1un1p.html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日前同性戀以及其他性少數者在BBS上的PTT性版發文,由於性版成員 多是異性戀男性,因此也掀起大規模的同性戀與異性戀筆戰。參與其 中的All My GAY成員顥中指出,這場筆戰引發了異性戀與同性戀如何 共處的討論,也是可喜的現象。 同志發文引甲西之戰 這場筆戰的由來,是在同志大遊行過後,有人在性板上發表幾篇有關 同志的文章,造成性版成員群起攻擊,而同志社群也不甘示弱反擊。 顥中指出,後來筆戰延燒到 Gay版,甚至演變成為相互洗版的局面, 而BBS的鄉民更相互發動罷免性板、GAY版版主的運動。由於性版(暱 稱為西斯版)與Gay版(暱稱為甲版)戰火一發不可收拾,還延燒到 其他版面,網路上甚至稱這場筆戰為甲西之戰。 顥中表示,由於性版成員多是異性戀男性,因此當同志或性少數在性 版上發文時,多以「滾回Gay版」之類的語言攻擊同志,因而引發一 連串同志的回文反擊。而後同志社群又分為鴿派與鷹派,鷹派主張同 志在性版也有發言並被尊重的權利,而鴿派則認為同志言論應該回歸 Gay版。 同志跨界引發歧視 顥中指出,甲西之戰雖然只是虛擬空間上的筆戰,但其實反映出現實 社會對於同志的態度。不少人不管是否支持同志,但都以一種「不要 靠近我」、「不想理你」的態度面對同志。雖然社會氛圍看起來像是 兩方相安無事,但太平的假象卻是兩者空間被分隔的結果。以BBS版 上的生態為例,如果有同志有愛情方面的問題,上愛情版發言,通常 不會得到善意的回應,只能在Gay版上抒發情緒。顥中強調,當同性 戀跨界進入異性戀的空間時,其中的歧視與偏見就全部出現。 戰爭打入虛擬空間 同志諮詢熱線社工主任夜盲指出,同性戀與異性戀空間的戰爭從以前 到現在多不勝數。最有名的事件就是1998年的AG健身房事件,就是因 為附近住戶與店家不滿同志空間緊臨住家,因此警方方惡意臨檢同志 健身房,並強拍裸照。夜盲指出,以往多是異性戀強行入侵同志空間 ,但甲西之戰卻是同志進入異性戀的虛擬空間,性質與以往的事件有 很大不同。夜盲也強調,甲西之戰引發了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對話,而 不再是以前兩者不相往來的情形,因此這場筆戰其實具有相當大的意 義。 顥中指出,雖然這場筆戰剛開始有不少不理性的辱罵,但經過一星期 的筆戰後,已經開始出現理性討論的聲音,包括同性戀在異性戀社會 中要如何現身,如何與異性戀者相處,異性戀者又要如何看待同一空 間的同性戀等議題,其實也是一大進步。 不過顥中也表示,這場筆戰其實也可以發現異性戀對同志的觀感。不 少人雖然表示支持同志,但只支持「去性化」的同志。社會可以接受 兩個年輕男生唯美浪漫的一起喝下午茶,但卻不能接受同志也有「性 」的事實。當同志的「性」被凸顯之後,反彈聲浪也就隨之而來。 先前發生的奇摩同志交友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顥中指出,以往不少 同志在奇摩交友版面上進行交友活動,後來奇摩卻聲明,交友版面僅 供異性戀者交友。因此同志社群只好轉往較為友善的蕃薯藤交友。當 同志在公共空間被排斥時,只能在同志空間中活動。甲西之戰卻是同 志第一次進入異性戀網路虛擬空間爭取權利的里程碑。 性別友善仍須努力 雖然性別友善空間這幾年喊的震天響,不過顥中也強調,在實際空間 裡,如果有異性戀者侵害同性戀者的權利,往往需要權威介入保護, 以免發生不幸事件。而在虛擬空間裡,同性戀者能在比較安全的環境 裡,與異性戀者有言論上的碰撞,進而雙方找出共處之道。 夜盲也指出,很多年輕的同志,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可能認為社會 環境對同志非常友善,不但同學都能接受自己的同志身分,也能有網 路交友管道,實體空間也有如 Gay bar等社交場所。但從甲西之戰就 可以了解,當同性戀進入異性戀空間時,偏見與歧視並沒有消失。夜 盲強調,同性戀與異性戀都得摸索出一條和平相處之道。 -- 其實我不喜歡一直用戰爭來形容這次的事件,那是別人硬灌的名稱, 但事實上行動中根本沒有任何爭取在西斯板發言權的不理性行為。 當然,有某些人認為只要在這個時間點於西斯板貼非香草異性戀文章 分享就算是不理性的攻擊行為,我只能說,這是相當異性戀本位主義 的觀點,我不能接受。 但以上觀點我不能接受,也沒有辦法強迫對方接受。可是同志族群內 部一再地自己對號入座地把事件描述為「戰爭」就讓我很難過了。為 什麼要一直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217.202

11/10 02:22, , 1F
嗯…我傾向將之稱為「西甲事件」
11/10 02:22, 1F

11/10 02:26, , 2F
我是都稱做甲西事件啦,推立報吧:D
11/10 02:26, 2F

11/10 03:12, , 3F
我反而喜歡名之曰戰爭 強調事件的主動性與對抗力道
11/10 03:12, 3F

11/10 09:29, , 4F
我也不喜歡凡事都要扯到「戰」,似乎沒有對話空間
11/10 09:29, 4F

11/10 13:26, , 5F
以事實面來看,如果一開始真的就是為了要開戰,那要這麼
11/10 13:26, 5F

11/10 13:27, , 6F
稱呼我完全沒有問題,但事實不是如此。
11/10 13:27, 6F

11/10 13:27, , 7F
就實踐面來看,愈強調這是事件的衝突面或鬥爭面,愈是關
11/10 13:27, 7F

11/10 13:27, , 8F
閉起對話的通道。
11/10 13:27, 8F

11/10 15:44, , 9F
為什麼這會被分在電影類?
11/10 15:44, 9F

11/10 16:29, , 10F
因為立報沒有版面了....
11/10 16:29, 10F
文章代碼(AID): #1A-4wuf- (Feminism)
文章代碼(AID): #1A-4wuf-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