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教學與反省 一個生物老師的教學日誌

看板Feminism作者 (祈)時間16年前 (2008/03/30 23: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教學與反省 一個生物老師的教學日誌 http://edumeme.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html 剛剛看到學校新進書單中有『宇宙波瀾』這一本書,一定要來推薦一下!!先介紹一下作 者戴森。戴森是一位數學天才,後來轉行研究物理。他從英國數學系畢業 (牛津大學?忘 了) 後,到美國研究物理。未滿一年時間,他的研究幾乎拿到了諾貝爾獎。為什麼說『幾 乎』?因為他的研究結合了理查‧費曼(沒錯,就是寫『費曼先生,別鬧了』的那個費曼) 、湯川秀樹 (是這個名字嗎?忘了)等三人的研究,將三個人的研究重新詮釋,讓這三個 人的研究得以被世人瞭解,這三人也因此得到諾貝爾獎。雖然戴森居功厥偉,但諾貝爾獎 祇能頒給三人,而戴森的研究屬於整合型研究而非原創性研究,因此拿不到獎。但他的成 就還是非常可怕,想想,他才研究物理不滿一年。 講這個,是讓大家瞭解戴森是一位天才,跟這本書其貫沒什麼很大的關係 :p。宇宙波瀾 這本書,看書名還以為是在討論宇宙的事物咧,但其實,並不是。這本書可以說是戴森的 個人自傳。戴森本人是一個對於文學、哲學都有很深涉獵的人,他在書中討論一些科幻小 說,比如說『門羅醫生之島』、『時間機器』等書,討論創作者的用意。『門羅醫生之島 』後來有改編成電影『人魔島』,由方基墨所主演。每一個與我一起去看這部片子的朋友 都感覺內容十分噁心,讓他們一直想吐。但其實書本身的用意不在描寫各種噁心的怪物, 而在於討論『人是否可以成為神,任意改造其他生物?』這一個嚴肅的課題。在分子生物 學流行之後,這個議題相當受到重視,但是『門羅醫生之島』這一本小說並非現代的產物 ,它寫於十八世紀,那時作者就在討論這個議題,顯示出作者的深遂洞見。而我,就是在 戴森的引導下才去接觸了這一本了不起的小說。除了在戴森的書中接觸了一些科幻小說之 外, Yeats 的詩: But I, being poor, have only my dreams; I have spread my dreams under your feet; 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 - W.B. Yeats 我也是在戴森的書中才首次讀到。 他的書除了討論文學,也討論了科學史。他提到惡名昭彰的美國氫彈之父泰勒與原子彈 之父歐本海默之間的官司,也提到泰勒有天拜訪他,卻無人在家,泰勒就在戴森家中獨自 彈奏鋼琴等待主人回家。種種科學史軼事,讓戴森的書除了知識性,也具有可讀性。(前 一陣子看『巫毒科學』這一本書,作者批評泰勒祇有與天才 -- 如戴森 -- 共事時才有生 產力,其他時間泰勒祇是一個狂想家)。這本書,我第一次讀是在近十年前了。十年來, 我的書一箱箱的送人、捐給社團、學校、或是帶回新營的家堆積,但是宇宙波瀾這一本書 一直放在我的書櫃中捨不得送人。讀了戴森的書,之後,我又陸續讀了其他科學家的書。 不論是物理學家戴森、費曼;或是生物學家 E.O. Wilson、道金斯、G. 威廉斯、古爾德 、戴蒙、瑞德里、麥爾;或是行為心理學家史金納……,他們的書都顯示出非常良好的哲 學、文學修養。史諾所提到的『兩種文化之間的鴻溝』並不在他們身上出現。但是,讀社 會科學家的書的時候,即使是社會學家涂爾幹、憲法學者 Judith Baer (美國史上第一位 ,好像也是到目前為止惟一的一位女性大法官)……他們都非常缺乏對科學的瞭解。我有 一陣子對女性主義滿有興趣,閱讀了一些女性主義的書,但越來越看不下去。因為女性主 義學者普遍對於科學缺乏基本的瞭解,她們提到的一些理論都屬於臆測的、證據不充份的 ,甚至很有可能早就被生物證據駁倒了,但是她們因為對科學不瞭解,所以這些根本不適 合的理論還在傳誦中。比方說目前最常見的錯誤理論就是『性別是環境塑造的,而非天生 的』。女性主義學者常以一位變性人為例:他小時候不小心被切掉陰莖,因此醫生幫他做 人工陰道,從小就以女孩子被撫養。女性主義學者說,他也這樣長大了,所以性別是環境 塑造的。但女性主義學者不知道的是,他長大之後總覺得自己與『女性身份』格格不入, 在與精神科醫生談過數次後,他的父母親才告訴他小時候做變性手術的事。當他知道自己 原本是男性的這件事後,他馬上又重做了一次手術變回男性。因此,性別可能不是環境能 任意塑造的,而是受到天性許多的限制。如果對科學研究有瞭解,這個性別迷思就不會一 直傳誦至今。講了這麼多題外話,祇是想說,大家可以嘗試閱讀一些科學家的著作,而戴 森的宇宙波瀾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因為它屬於個人自傳,因而淺顯易讀,但又可以獲 得許多知識,所以非常適合對非科學本科的人當作接觸科學的第一本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3.243 ※ 編輯: Thompson 來自: 140.112.30.108 (03/31 12:10)
文章代碼(AID): #17xw-Dc1 (Feminism)
文章代碼(AID): #17xw-Dc1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