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晴天霹靂的元旦

看板FamilyCircle作者 (-近藤勳x志村妙-)時間15年前 (2009/01/15 23:36), 編輯推噓5(5037)
留言4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再次感謝回文、推文、水球以及寫信給我的眾位版友的心得以及建議,雖然每個人 思考的方式不同、處理事情的態度不同,但是每一種都是一種可能性。沒有好或者是壞 ,只是一種價值觀的展現以及立場的表達。這幾天看著大家的回應自己也思考了很多。   今天晚上把我媽請到了房間。想跟她說明自己的立場,先是跟她道歉前幾天因為房 子的事情所以我態度十分不禮貌、講話很衝動,再問她有沒有別的方式,是可以不用透 過我的名義去貸款,可以處理的方式?家計我依然會負責,這點是沒有問題的。   我媽說:「不用了,都不用了。我會自己處理。」   我有點錯愕,這轉折是意料之外的。畢竟除了貸款我還想跟她說明的是無法借貸的 原因。但是我媽似乎已經有其他的打算,或許她也被我三天兩頭擺盪的立場弄得不勝其 煩。其實一開始,我是真的不願意借,不管房子喜不喜歡、不管地段多好,都不是考量 重點,而是從小的經歷讓我對於欠錢、借貸種種事宜感到恐懼不安。至於前文也提過, 家境算是不錯的我,為什麼還會上述的事情發生,由於牽扯到家族恩怨,也不多提。但 這些對我來說的確是嚴重影響,這點是我媽不知道,而我也很少跟人提過。   對於金錢的不安全感,使得我跟我媽的理財方式完全背道而馳。我只想把錢存起來 ,有債快清沒債快存的概念跟我媽是不一樣的,她認為可以利用目前的低利率、房貸種 種的優惠去做些打算。但是,真的很抱歉,我無法負荷,純粹是精神壓力。背個貸款有 這麼可怕?為什麼我媽都說要幫我了還這樣退縮?仔細想了很久,終於發現上述的原因 :問題在於無法承受,可是,我又不想不幫我媽、也很擔心她的經濟是不是能負荷。畢 竟,快六十歲的人還要替兒女奔波實在是很沒道理(再次展現我媽跟我價值觀的差異, 我媽認為她還可以再拼,不管是為我跟我妹還是自己,但是我希望她就此休息不要再工 作、要享福了)…要挑戰父母的權威是很困難的,再怎麼大的孩子,聽到父母說話心裡 就算再不同意,在可以容忍的範圍還是會去執行的。   我本來以為我可以。可是直到溝通不斷以爭吵做結尾、以互相傷害講到過去的事情 、大家掉淚為結束,才發現我不行,完全不行。我完全不想借。不借,好像不對,媽媽 需要我的幫忙;借了,我幾乎無法專心工作,上班時間想到這件事情就開始掉淚(我承 認在這方面真的很歇斯底里,這幾天我同事大概也快被我嚇死)。   國中同學E跟我媽曾在同一地方一起工作過,前幾天找過我媽談了這件事情,她認 為只是溝通方式不良、以及價值觀上的差異造成。關於這點,找個時間我會再跟我媽談 談。就算她因這次事件對我失望透頂了也好,還是要跟她說清楚這些,在思考、透過不 斷的談話、以及反省後,發現那些恐懼的原因。(我們家族溝通方式是很有問題的,只 有服從跟抗拒的兩種極端選項)   事情算是暫時結束了。   我是幸運的,能得到大家對於我的幫忙,提供自身的經驗跟觀點讓我有更多思考的 空間!也很感激我的同學們以及學長姐、男朋友每次的打氣跟陪伴。再次感謝大家,謝 謝。m(- -)m -- 最後 祝各位一切安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8.73 ※ 編輯: DeAnima 來自: 220.133.8.73 (01/16 00:32)

01/16 00:54, , 1F
拍拍~ 可能我的觀念跟你媽比較像 現在存款都快0利率
01/16 00:54, 1F

01/16 00:55, , 2F
是我的話會好好評估那間房子的收益 不過每個人的想法不同
01/16 00:55, 2F

01/16 00:55, , 3F
既然你覺得會對你造成如此龐大的精神壓力 你媽也不打算找你
01/16 00:55, 3F

01/16 00:56, , 4F
去借 那問題應該算解決了吧 之後多跟親友聊聊你的壓力
01/16 00:56, 4F

01/16 00:56, , 5F
透過第三人幫你跟你媽溝通 可能會比較好一點
01/16 00:56, 5F

01/16 03:04, , 6F
我跟你媽媽的想法也比較像.. 總之兩方解決了就好嚕
01/16 03:04, 6F

01/16 14:09, , 7F
推妳的決定。不管那房子好不好,在沒有完全徵詢與取得妳
01/16 14:09, 7F

01/16 14:10, , 8F
的同意下,誰都不能逼妳用不想要的生活方式去買房子。
01/16 14:10, 8F

01/16 14:10, , 9F
即便是父母也是一樣,這是對孩子自由意志的尊重。
01/16 14:10, 9F

01/16 14:11, , 10F
但華人很少這種觀念就是了......父母的餽贈若不錯就應該
01/16 14:11, 10F

01/16 14:11, , 11F
要接受,可是我覺得這種觀念是不對的。但原PO反應可以稍
01/16 14:11, 11F

01/16 14:11, , 12F
微別這麼大就是了,但這也不能怪妳,家庭環境的關係。
01/16 14:11, 12F

01/16 14:12, , 13F
每個人有每個人面對人生的方式,即使父母也不能左右孩子
01/16 14:12, 13F

01/16 14:12, , 14F
的人生觀與金錢觀。更何況原PO只是比較保守,並無大錯。
01/16 14:12, 14F

01/16 20:13, , 15F
父母的饋贈若不錯為什麼不收 XD 如果是負累那當然就不會傻
01/16 20:13, 15F

01/16 20:13, , 16F
到去包啦 以原po的觀念 她覺得那房子是很大的負累 的確不該
01/16 20:13, 16F

01/16 20:14, , 17F
收 如果是我 有好東西就收呀 難道洋人就不會收父母的禮物嗎
01/16 20:14, 17F

01/16 20:15, , 18F
其實也很不一定吧 XD 只能說剛好原po的觀念跟她媽很不合
01/16 20:15, 18F

01/16 23:53, , 19F
所以就是自由意志的問題。即使是父母,也不應該要求兒女
01/16 23:53, 19F

01/16 23:53, , 20F
硬接受自己的價值觀。這是我對養孩子的看法啦......
01/16 23:53, 20F

01/16 23:53, , 21F
至少我不會做這種硬逼著子女接受好意的母親。
01/16 23:53, 21F

01/16 23:54, , 22F
所謂的好或不好,並不只是金錢或利益上可以一言蔽之的。
01/16 23:54, 22F

01/16 23:54, , 23F
華人通常不尊重子女在想什麼,只在乎物質。
01/16 23:54, 23F

01/16 23:55, , 24F
「給你就夠好了你幹嘛不要」,更不用說原PO母親也不是很
01/16 23:55, 24F

01/16 23:55, , 25F
單純的想買房給女兒。
01/16 23:55, 25F

01/16 23:57, , 26F
另外,若以作子女的角度來看,我也不喜歡接受父母餽贈。
01/16 23:57, 26F

01/16 23:57, , 27F
自己的未來跟生活應該自己負責,那有大了還接收的道理。
01/16 23:57, 27F

01/16 23:57, , 28F
那麼等同而言,可以接受餽贈,那就應該接受不當的要求了
01/16 23:57, 28F

01/16 23:58, , 29F
如債務是否也應該概括承受?唉......
01/16 23:58, 29F

01/17 02:10, , 30F
我也是覺得不要強迫別人接受 不過原po講話真的有點狠...
01/17 02:10, 30F

01/17 02:12, , 31F
另外 我不覺得接受饋贈就要接受不當的要求 這完全是兩回事
01/17 02:12, 31F

01/17 02:13, , 32F
更別說是債務 前面我也說 如果是自己評估好貨才收 不好的當
01/17 02:13, 32F

01/17 02:13, , 33F
然不收 XD 再說 以我這種自私自利的小氣鬼來說
01/17 02:13, 33F

01/17 02:14, , 34F
接收那間房子 按照媽媽意思繳貸款到自己沒錢 不用再給孝親
01/17 02:14, 34F

01/17 02:14, , 35F
跟每個月給10~15k孝親什麼都沒有 當然是選繳貸款比較划算XD
01/17 02:14, 35F

01/17 02:14, , 36F
....(我覺得我可能會被噓..... orz)
01/17 02:14, 36F

01/20 02:32, , 37F
恭喜原po順利脫身~ 不用背莫名奇妙的房貸
01/20 02:32, 37F

01/24 22:48, , 38F
其實我覺得原PO的經濟水準還不到結婚的程度
01/24 22:48, 38F

01/24 22:49, , 39F
雖然畢業兩年交往五年能順利結婚很好 但從處理的手法
01/24 22:49, 39F

01/24 22:49, , 40F
就知道你們經濟尚未成熟 當然文中的媽媽有許多不對
01/24 22:49, 40F

01/24 22:51, , 41F
但我工作三年 薪水不高 但也已準備房產跟諸多存款了
01/24 22:51, 41F

01/24 22:53, , 42F
抱歉喔 從文章還滿喜歡原PO的 只是提出經濟面的觀感
01/24 22:53, 42F
文章代碼(AID): #19RrVfQd (FamilyCirc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RrVfQd (Family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