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VET 趴車後的下車方式

看板FORMULA1作者 ( )時間4年前 (2019/10/01 11:00), 編輯推噓9(9014)
留言23則, 1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https://www.racefans.net/2019/09/30/ferrari-100-metres-away-from-avoiding-vsc-for-vettels-retirement/ 縮: https://tinyurl.com/yyj5uplw 說到Vettel趴車的位子 Binotto說Vettel的車如果晚個100公尺才發生問題 那他很可能可以滑行回到pit lane進而避免VSC讓Leclerc丟冠 (Vettel停在T15處) 當時車隊判斷MGU-K的故障可能會傷害其他引擎部位 且如果漏電車內的Vettel也有危險 所以要求Vettel立刻關閉引擎並找安全的地方停下 也因為是MGU-K的問題 工作人員不能立刻去把車推走(同樣是怕觸電) 只好出VSC給他們充裕的時間處理 只能說一切都是命啊XDDD ※ 引述《Scape (缺鈣缺很大)》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Efo7f1h.gif
: 據說法拉利叫停VET 是因怕車子會漏電 : 而VET 這樣跳這是為了防止有觸電風險 : VET 邊跳邊在TR 裡面說:"Bring the V12 bac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4.121.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MULA1/M.1569898812.A.44F.html

10/01 11:23, 4年前 , 1F
唉…
10/01 11:23, 1F

10/01 11:59, 4年前 , 2F
賽車服沒有絕緣嗎?
10/01 11:59, 2F

10/01 12:02, 4年前 , 3F
主要是擔心單腳下車
10/01 12:02, 3F

10/01 12:02, 4年前 , 4F
一隻腳在車上一隻腳在地上形成接地吧
10/01 12:02, 4F

10/01 12:04, 4年前 , 5F
也許相對輪胎來說阻值低太多
10/01 12:04, 5F

10/01 12:44, 4年前 , 6F
原來如此,難怪VET要用跳的跳下車
10/01 12:44, 6F

10/01 13:13, 4年前 , 7F
橡膠是絕緣體,要比這電阻更高還真不太容易
10/01 13:13, 7F

10/01 13:42, 4年前 , 8F
原來是怕漏電才沒有馬上推車,也才會出VSC,某D還說是MGP
10/01 13:42, 8F

10/01 13:42, 4年前 , 9F
主場優勢,故意叫VSC出來,臉真腫
10/01 13:42, 9F

10/01 13:44, 4年前 , 10F

10/01 14:36, 4年前 , 11F
跨步電壓
10/01 14:36, 11F

10/01 14:46, 4年前 , 12F
笑死 我那句怎麼看都是開玩笑的 某人還當真的一樣
10/01 14:46, 12F

10/01 14:46, 4年前 , 13F
我哪句說MGP故意叫VSC 不要亂黑好嗎
10/01 14:46, 13F

10/01 14:51, 4年前 , 14F
我是認為Vet的車停在那邊 相對較安全 是可以出雙黃旗就好
10/01 14:51, 14F

10/01 14:51, 4年前 , 15F
Vet自己也說 找了一個較不出SC的地方停車
10/01 14:51, 15F

10/01 14:51, 4年前 , 16F
後來賽會還是出VSC 這就是命
10/01 14:51, 16F

10/01 17:19, 4年前 , 17F
四顆輪子都是橡膠 而且還很厚 人跟車子接觸只有布料跟
10/01 17:19, 17F

10/01 17:19, 4年前 , 18F
鞋底 阻抗就差很多 要是一腳下車一腳還在車上就烤小鳥了
10/01 17:19, 18F

10/01 17:23, 4年前 , 19F
尤其車手在賽車服裡面幾乎都是汗水(含電解質的水分)
10/01 17:23, 19F

10/01 17:25, 4年前 , 20F
一接觸到地面 很有可能是直接短路 沒弄好真的會死翹翹
10/01 17:25, 20F

10/01 17:30, 4年前 , 21F
會變焦啊巴....
10/01 17:30, 21F

10/01 18:37, 4年前 , 22F
其實輪胎有考慮導電度喔 不是絕緣的
10/01 18:37, 22F

10/01 18:37, 4年前 , 23F
電阻滿大的的就是了
10/01 18:37, 23F
文章代碼(AID): #1Tai4yHF (FORMULA1)
文章代碼(AID): #1Tai4yHF (FORMU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