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麥拉崙的尾翼爭議

看板FORMULA1作者 (觸身球專家)時間14年前 (2010/03/05 09:35), 編輯推噓22(22029)
留言51則, 2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看到這種事XDD 尤其這幾年沒事就會燒到麥隊頭上..... 不過,這就是F1 你既然不是硬性規定套件格式而只是給個formula 那麼,在formula 的解釋上爭戰應該也就不是很意外 以下就小弟我理解的嘗試解釋一下,有錯請更正 終究小弟也只是個靠著人云亦云稍微懂一丁點飛機設計的文科學生而已.... 簡單的說,爭議在麥拉崙的尾翼開槽 現在的空力規則規定,大家屁股上的尾翼都只能有兩片 而麥拉崙選擇了在上面那片尾翼的中間挖了一條細細的槽 但這個槽還沒有到會把上面那一片變成兩片的地步 而紅牛的霍納先生則堅持認為這已經是變成實質上的三片尾翼了 那麥拉崙挖這個槽要幹嘛? 配合麥拉崙設計的,往尾翼上吹風的新鯊魚鰭概念 傳聞說的神乎其神說這是一兼二固摸蛤仔兼洗褲 先講一個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賽車空力設計常識: 『靠尾翼取得下壓力是一種零和遊戲』 尾翼豎高,下壓力增加,就增加阻力 尾翼打平,阻力變少,但下壓力就降低 那麥拉崙的這條『可以往裡面吹風的神奇小縫縫』怎麼打破這個零和? 首先,似乎麥拉崙的高層尾翼比其他車隊都似乎極端一點,裝置角也比較大 大抵去年尾部亂飄,沒事高速彎轉著就往碎石堆裡飄去的搞到怕了 新車對於尾巴下壓力非常重視 但這樣如前所述會增加阻力喪失直線速度,於是麥隊在尾翼上挖了條縫 在直線時這個縫讓尾翼漏風,再加上因為跑直線從背鰭那邊吹來的高速氣流加壓 就會起到讓上層尾翼一部份『失速』(stall)的效果, (所謂失速者,中文翻譯完全不達意,應該說是翅膀表面氣流剝離讓翅膀不產生作用) 所以,即便在同樣的尾翼裝置角之下,麥隊的直線尾翼阻力也低於其他隊 但低速時因為背鰭吹過來的氣流速度變慢了,所以尾翼就不失速了改產生下壓力 然再慢背鰭還是有在吹風呀,這時候背鰭風+尾翼又起到飛機那種『邊界層控制』的效果 (boundary control,常見於一些慢速飛行控制上,F-104就有) 也幫助了車輛在慢速時產生下壓力XDDD 麥隊2005年發明那個牛角也是發揮這個作用 靠,這樣講起來有沒有很神奇 好似麥隊把05年牛角+09年擴散器的概念一傢伙統合起來變成今年的尾翼設計 那個縫還得設計的剛剛好大小才行,不然慢速時也給你『尾翼失速』就好笑了 想想這得耗費多大的空力設計資源跟風洞work 不過其實並不是新概念 以前尾翼可以裝裝n片時,大家都可以透過尾翼片數&角度調整來搞這套 (看看MP4/13那個精美的尾翼組…前面兩片,後面三片,底下還兩三片,還可以調角度) 也不用什麼鯊魚鰭還吹風囉唆的要死 那問題是現在FIA說尾翼只能兩片,而麥隊鑽了空子在尾翼上挖縫又往尾翼上吹風 所以笨笨的採用代價更大的『排氣管往擴散器吹風』手段,"老實"的紅牛就不爽了 霍納說:『大家都知道可以在尾翼上搞失速的把戲,以前大家都這樣幹 但現在尾翼受限我們就不能這樣幹了,所以我們希望FIA澄清 麥拉崙的設計是不是合法的,法拉利那邊也是一樣………….』 但麥拉崙馬上反嗆: 『沒事找事,而且我們剛剛跟法拉利聯繫過,他們說不知道這回事』 法拉利那邊的消息也似乎指出他們不願追究這件事了 大概是因為他們也在輪轂設計上鑽空子的原因 (今年也不準用輪轂蓋了,於是法拉利把腦袋動到輪圈本身的形式上…) 總之,這種八仙過海,然後過了海大家一起上法院打官司 呂洞賓告藍采禾,何仙姑告曹國舅的把戲 也是看F1的樂趣之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16.138

03/05 09:38, , 1F
快推!!免得被別人發現看不懂!!
03/05 09:38, 1F

03/05 09:39, , 2F
通常McLaren打官司都輸到脫褲XD
03/05 09:39, 2F

03/05 09:51, , 3F
看得懂,但還是覺得是好文...我想看布朗怎麼玩小把戲
03/05 09:51, 3F

03/05 10:01, , 4F
推!!
03/05 10:01, 4F

03/05 10:12, , 5F
布朗:嘿嘿! 還好我的擴散器還沒拿出來!
03/05 10:12, 5F

03/05 10:16, , 7F
不得不說這設計真屌!!
03/05 10:16, 7F

03/05 10:21, , 8F
鑽空子? 陸文?
03/05 10:21, 8F

03/05 10:24, , 9F
空力kers...cool!
03/05 10:24, 9F

03/05 10:59, , 10F
告是一回事 研發又是一回事 還是先抄再說 XD
03/05 10:59, 10F

03/05 12:12, , 11F
是不是類似襟翼的作用啊?
03/05 12:12, 11F

03/05 12:19, , 12F
看文章以為縫是和魚鰭平行的勒~ 看了圖就好解釋了!
03/05 12:19, 12F

03/05 12:21, , 13F
在尾翼開了縫以後 低速空氣可以慢慢的從中流過 變成類似3
03/05 12:21, 13F

03/05 12:22, , 14F
片尾翼的效果 下壓力大增! 高速的時候空氣來不及從中穿越
03/05 12:22, 14F

03/05 12:23, , 15F
變成一大片尾翼 類似飛機攻角太大會失速一樣 氣流剝離
03/05 12:23, 15F

03/05 12:23, , 16F
讓下壓力大大的減低 等於是讓尾翼失去作用的意思~
03/05 12:23, 16F

03/05 12:25, , 17F
之前有篇M文裡面有個連結 可以設定機翼曲度角度之類的
03/05 12:25, 17F

03/05 12:25, , 18F
玩過就大概知道甚麼意思啦~!
03/05 12:25, 18F

03/05 12:56, , 19F
Brawn知道會有爭議 所以巴林才敢上菜
03/05 12:56, 19F

03/05 13:32, , 20F
有爭議的車才會強啊XD
03/05 13:32, 20F

03/05 13:32, , 21F
太鳥的車,你就算裝小油箱也沒人理你
03/05 13:32, 21F

03/05 13:44, , 22F
哪有,很鳥的車裝小油箱還是被禁賽啊
03/05 13:44, 22F

03/05 14:35, , 23F
紅牛還不是在排氣管那邊動手腳,說難聽點根本一個樣
03/05 14:35, 23F

03/05 15:31, , 24F
就是直線速度快 空氣壓力會把那縫縫擠開來流過去
03/05 15:31, 24F

03/05 15:32, , 25F
過彎的時候速度慢 擠不開就會從上面流過 蠻聰明的作法阿
03/05 15:32, 25F

03/05 15:49, , 26F
這種巧思 其他隊看了都忌妒
03/05 15:49, 26F

03/05 15:49, , 27F
保守估計一圈至少多0.167的優勢
03/05 15:49, 27F

03/05 16:05, , 28F
有爭議代表其他隊會怕 會怕就好
03/05 16:05, 28F

03/05 17:40, , 29F
請教一下 高速空氣來不及從縫中穿越是什麼原理?
03/05 17:40, 29F

03/05 17:42, , 30F
禁止了彈性空力套件後 縫縫應該是不能擠開來的
03/05 17:42, 30F

03/05 17:45, , 31F
過去的想法是 越多片組合翼可達到越好的下壓力阻力比
03/05 17:45, 31F

03/05 17:46, , 32F
開一個縫縫應該只是要尾翼2片扮3片
03/05 17:46, 32F

03/05 17:57, , 33F
禁止彈性不代表沒有彈性阿 任何物件都有彈性.........
03/05 17:57, 33F

03/05 18:03, , 34F
gxjason兄講的跟我理解的似乎剛好相反XDD
03/05 18:03, 34F

03/05 18:09, , 35F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怎樣才是對的,東看西看猜是這樣而已
03/05 18:09, 35F
※ 編輯: roxinnccu 來自: 114.43.116.138 (03/05 18:10)

03/05 22:34, , 36F
end
03/05 22:34, 36F

03/06 01:45, , 37F
我看圖的理解 似乎沒有看到你說的縫
03/06 01:45, 37F

03/06 01:47, , 38F
會不會是背鰭兩邊那邊厚實的突出 造成你說的邊界層效應?
03/06 01:47, 38F

03/06 01:48, , 39F
仔細看麥拉倫的背鰭跟過去其他車隊所謂背鰭有所不同
03/06 01:48, 39F

03/06 01:49, , 40F
其他車隊是薄薄一片 主要是整流 麥拉倫的背鰭上面是厚厚的
03/06 01:49, 40F

03/06 01:50, , 41F
而且有微妙的角度 看起來像戰鬥機的翼前緣延伸面一樣
03/06 01:50, 41F

03/06 01:54, , 42F
那個地方的凸出讓氣流在高速時剝離 連帶後方的尾翼阻力減小
03/06 01:54, 42F

03/06 01:56, , 43F
低速時氣流不至於剝離 氣流可以穩定的帶過去尾翼產生下壓力
03/06 01:56, 43F

03/06 02:12, , 44F
喔喔~我去找了原文 他的確說是一個Slot? 找不到圖解說
03/06 02:12, 44F

03/06 02:12, , 45F
很難想像阿...
03/06 02:12, 45F

03/07 09:36, , 46F
眾璊S極具內容的說明,good!!!
03/07 09:36, 46F

03/07 20:56, , 47F
我回頭看了其它論壇的圖 我終於理解你說的概念 很正確
03/07 20:56, 47F

03/07 20:58, , 48F
只有一點其它論壇說 如果不做控制 那高速灣跟直線都會失速
03/07 20:58, 48F

03/07 20:58, , 49F
那高速灣就危險了 所以應該有控制機制決定吹風與否
03/07 20:58, 49F

03/07 21:25, , 50F
可是想想你說的或許也沒錯 根本不須控制 反正高速下還有
03/07 21:25, 50F

03/07 21:25, , 51F
下面那一片尾翼在作用
03/07 21:25, 51F
文章代碼(AID): #1Ba5_S-p (FORMULA1)
文章代碼(AID): #1Ba5_S-p (FORMU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