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輔大心理系的學生會沒常識又沒基礎嗎

看板FJU_Psy95作者 (煮出一杯好咖啡)時間15年前 (2008/10/05 20:01),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cupidvenus (蚊子)》之銘言: : 就嘛 異味紀念日那天大家也知道 : 慈宜姐問大家正常的研究生應該長什麼樣子 : 那時候底下發出的聲音好像類似>>我們輔大心理系的學生不知道何謂正常=A=! : 我想進一步去思考這句話的真偽=3=" : 有沒有哲學高人可以指點一下 : 那是心理系的學生都真的比較沒"常識"的意思嗎?? : 還是是心理系的學生本身就真的都比較特別(那要跟非心理系的學生做比較) : 所以不知道何謂正常 : 還是是因為"進入心理系"之後 由於"心理系本身"的關係 : 讓人不懂何謂正常了 : 責任歸屬在誰身上 囧!? : 還是這純粹只是一個系上的笑點罷了 "正常" 運用哲學思考時 會經過很多的辯證 以企圖理解 "正常" 的概念 就我的理解 "正常" 只存在於 語言 之中 若想和人進行溝通 學習心理學上的方法與內涵 那必須得進入說話的人的語意 以及脈絡 慈宜的問題 只有她理解她的問題在問什麼 我們只能試圖貼近 其他人都有詮釋那句話的觀點 重要的是 當下發生了什麼? 今天若有人說出了 "我們輔大心理系的學生不知道何謂正常" 那顯然 這個人的語意 並不是和慈宜 在同一個層次裡去對話與溝通 這是一句玩笑話 將"正常"這個詞 引申到另一層含意 如同你所說的 系上的一個笑點 這樣的一群人會對"正常"這個詞 有特殊的反應 就你給的資訊 我來詮釋這件事情的發生 一開始 慈宜原本"正常"的意思 是希望你們舉你們覺得應該有的樣子 也或許是希望你們舉一般社會普遍的觀點 而這其中的差異 必須請她"澄清"之後 才有辦法進一步的溝通 再來是 因為下面有人在思考 "何謂正常" 才會宣稱 我們不知道何謂正常 至於你 慈宜 或是 班上的同學 的反應是什麼 其實你都觀察到了 可以試著詮釋 跳脫字詞上面的既定意義 去思考背後 發生了什麼故事? 有個學長叫做孫昌齡 今年八十三歲了 他就在紀錄片裡說了這麼幾句話 「因為你跟人打交道,人是千變萬化的,所以腦子要活一些。」 「看表面? 你得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語言的使用 因為人而變得千變萬化 雖然都談到了"正常" 但不一定講的是同一個層次裡面的事情 前面的回覆或推文都還頗有自信的 認為自己 異質性 不正常 不平凡 請告訴我 什麼叫做 一般人? 平凡人? 大多數人? 有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 只是我們發現了每個人都很特別 在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他自己的經驗與故事 於是我們才知道自己是很特別的活著 不是畫了一條線 認定自己屬於不凡的國度 : 大家會普遍覺得輔大心理系的學生基礎學科(例如普心統計)較差嗎 : 然後會使得學進階學科的時候比較吃力嗎!?(例如社心或更高階學科) : 甚至在看心理學研究或是做心理學研究上的能力比較不足 : 如果是的話 : 那原因!? 會覺得系上風氣太開放而影響了基礎學科的學習成效咩? : 會因為系上比較萌質性 所以就比較不想學統計跟量化嗎=3=!? : 俺想聽各家說法XDD 你可以內在歸因 也可以外在歸因 就我的觀點 大部分原因會出在學生處於被動學習 如果你真得主動學習 是不會care系上風氣是不是太開放 能力不足 就是不足 找到你覺得不足的地方 加強 質化與量化 只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不是一開始就選擇質化或量化 而是針對你研究的主題 選擇適合的研究方法 老丁的心理學史就會談到這些 就大學部而言 課程方向是屬於入門 課程較為開放與彈性是為了你們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選擇想要的方向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同樣一種課程設計 所以才叫做自主學習 這才是原本的核心價值 因為系上萌質性 所以學生自然忽略其他的課程? 我只想說 請自己擔下這個責任 不要為自己找太多理由 自主學習的背後 就是對自己負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218.61.114

10/05 20:14, , 1F
推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所以自己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10/05 20:14, 1F

10/05 20:35, , 2F
喔 這原po好久沒見
10/05 20:35, 2F

10/05 20:48, , 3F
推感謝分享~~
10/05 20:48, 3F

10/05 22:49, , 4F
所謂的平凡人就是才小學就能用SLB...(無誤?)
10/05 22:49, 4F

10/05 23:03, , 5F
依舊想繼續募集各方說法 =A=~
10/05 23:03, 5F
文章代碼(AID): #18wAoOpn (FJU_Psy95)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wAoOpn (FJU_Psy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