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減肥] 54天10公斤 待批~

看板FITNESS作者 (狂想曲)時間13年前 (2011/05/05 12:32), 編輯推噓8(8033)
留言4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flyguy01 (好動運動企業社)》之銘言: : ※ 引述《IkAzrael (狂想曲)》之銘言: : : 請問數據怎麼來的?我很好奇 : 我買NASM的中譯版回家看的 根據Acsm's Guid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 Prescription Page.219 第九行 Provides in a negative energy balance of 500 to 1000 kcal.d-1, resulting in gradual weight loss of 0.5 to 1 kg.wk-1 (1kg approximately equal to 7700 kcal) 每週0.5~1公斤 是ACSM建議且合理的範圍 能否提供NASM的原文?謝謝 : : 這個數據也請問怎麼來的? : : ACSM似乎沒有出現這個 : 想要那麼快瘦,不花時間消耗熱量可能嗎? : 一公斤脂肪的消耗要9000大卡,自己去想想一個禮拜要少一公斤脂肪 :   一公斤體重要消耗7700大卡,兩個小時消耗一千多卡你不覺得是比較合理的嗎? : 這樣的運動強度算中高強度應該還算合理吧. :   一個禮拜六個小時大概也只能消耗半公斤. Page.218 第13&14行 Frequency of training:5 to 7 d.wk-1 Duration of training session:45 to 60 minutes 依照我現在幫"成人"規劃運動處方及執行的經驗是 每天30分鐘 一週五天 一個月後體重掉1公斤 但脂肪減少兩公斤 (也許InBody誤差啦 這我就不敢保證了) 每天50分鐘 一週五天 一個月後掉兩公斤 脂肪忘了 熱量的消耗還要考慮攝取 不是嗎? :    :   其他的還有吃的對不對,工作類別也有差.如果是要久站常走動的服務業. :   那比較快做到.如果是坐著唸書.或是都是坐式生活. :   那就要花很多時間了. :   一個禮拜瘦一公斤.你要花多久時間運動,這是數學問題. : 當然還有很多生理的.營養的問題也要考慮進去. : 要快瘦就要有非常的方法.這個是看過這樣做的人之後的經驗. :   但他們都是在忽略健康維持的這個基本原則在自虐.所以並不認同. :   如果是因為一些特別的目的.比方說要過磅那就是要忍受這個過程 : : 但是連肌力都沒有的時候 騎車、跑步會增加足夠負荷身體運動的肌肉 不是嗎? : : 一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 開始騎車 難道不會增加腳的肌力? :   這是基本沒有錯,但你少了實際教成年人的經驗. :   因為很多人從學生時代就沒有訓練肌肉的均衡和了解伸展運動的重要. :   大多數人的身體是失衡的重心會偏一邊.腳外八跑步.或是大腿後側柔軟度太差. :   這些狀況會造姿勢錯誤.錯誤的姿勢就會造成關節的負擔.這些要去調整. :   要來一個肚子肥大的人騎腳踏車髖關節和膝蓋會往外.不然騎車時會壓到肚子. :   但這樣騎車會讓髖關節和膝蓋磨損很快. :   有很多人走路時都在磨損自己的膝蓋.但他們不會知道自己有問題. :   長期肌肉發展不平衡,身體的神經已經習慣了,會覺得這是正常的. :   所以才需要讓他們知道不改變會怎麼樣. 但是這跟你說的有氧是有氧 重訓是重訓 沒有關係吧? 當你開始增加活動量的時候 身體自然會增加能力去適應 肌力也會有所增加 這是鐵錚錚的事實 當然跟為了其他原因而去訓練肌力的目的不同 但肌力確實會增加 不是嗎? 這跟他姿勢錯誤需要糾正 是兩碼子事 :   很多人做重量訓練都在傷脊椎和肩膀.但還是有很多人說我就是有自己的練法. :   比方說大家都會問胸要怎麼練.很多人都說要分平胸.上胸.下胸和夾胸. :   更有很多人問練的大隻的為什麼下胸出不來.然後大部分會說換另一種方式練. :   但有肌肉均衡概念.要知道是因為駝背.脊椎不是在良好的位置所以一直練胸沒用. :   要把後背的肌肉練好.胸挺出來.下胸就出現了. :   ”胸要好看.背也要訓練.”這就是一般人和教練指導的差別. 這個倒是沒錯 不過肌力訓練我就攤攤手請體能教練教了 我講的很不生動 阿貓上! :   身體有很多detail的問題,我有嚐試過去修正會員的問題成功經驗. :   也有針對這方面上了一些課程.有了一個大方向的觀念. :   當然跟運動傷害的碩士.博士比我真的是不足,也希望會有比我更好的朋友出現. :   一起推廣正確觀念. :   像慢跑和健身房機器腳踏車,飛輪的運動安全姿勢我懂. :   但在登山車.公路車這方面的運動安全姿勢我就不完全了解. :   但做一個體適能教練.運動安全姿勢指導和調整就是第一原則. :   跟大家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5.163.66

05/05 12:37, , 1F
上什麼鬼東西XDDD 反正不要圓肩.絕對不是操擴背=>但是一般
05/05 12:37, 1F

05/05 12:38, , 2F
人心目中的背部訓練.大半是低位划船或高拉划船這類針對闊背
05/05 12:38, 2F

05/05 12:38, , 3F
訓練的玩意兒.但是圓肩的問題卻要尋求對上背的處理.
05/05 12:38, 3F

05/05 12:39, , 4F
如果原PO並不在這邊幫大家界定.而是要找原PO實地請教才分享
05/05 12:39, 4F

05/05 12:40, , 5F
我想是不是有違關於這邊是屬於知識分享交流平台的本意呢??
05/05 12:40, 5F

05/05 12:42, , 6F
另外.也不是只有強化才能均衡肌群彼此之間的平衡狀態
05/05 12:42, 6F

05/05 12:42, , 7F
放鬆往往是更重要的一個課題.
05/05 12:42, 7F

05/05 12:43, , 8F
套句同學講的.如果大家都這麼厲害.醫生跟復建師要做什麼??
05/05 12:43, 8F

05/05 12:44, , 9F
我自己並不相信一個教練能通才到面面俱到這件事.
05/05 12:44, 9F

05/05 12:44, , 10F
重要的是.他要能夠替學員發想.照顧那些學員想不道的事情
05/05 12:44, 10F

05/05 12:45, , 11F
如果教練那麼厲害到啥都難不倒...早就去當醫生了啦(攤手)
05/05 12:45, 11F

05/05 12:47, , 12F
關於原PO關於訓練指導那邊...我要說.會處理這塊領域的教練
05/05 12:47, 12F

05/05 12:48, , 13F
是不少的...如果原PO要樹立自己的專業.淺談絕對不夠
05/05 12:48, 13F

05/05 12:49, , 14F
多分享些能讓更多人拜服的東西.好嘛?(EX. TRX??)(繼續要)
05/05 12:49, 14F

05/05 12:52, , 15F
要從業於這領域...要做的分享...我想還要更多喔原PO(攤手)
05/05 12:52, 15F

05/05 13:01, , 16F
他叫你(阿貓)上他(板蟻)啦 (大誤)
05/05 13:01, 16F

05/05 13:04, , 17F
(貓爪) "啪"...
05/05 13:04, 17F

05/05 13:37, , 18F
一大早就這麼刺激阿(揉眼)
05/05 13:37, 18F

05/05 15:51, , 19F
推板娘大哥~~
05/05 15:51, 19F

05/05 17:07, , 20F
書本上的知識是沒錯.但活用出來你就出師了.書自己去看吧
05/05 17:07, 20F

05/05 17:11, , 21F
只是體供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看事情不是只有一面
05/05 17:11, 21F

05/05 17:13, , 22F
以體重90公斤為例 90x0.01=0.9也是在一公斤以內
05/05 17:13, 22F

05/05 17:14, , 23F
體重45公斤 45x0.01=0.45公斤.體重輕減的少.體重多減多
05/05 17:14, 23F

05/05 17:14, , 24F
這樣沒有有覺得更合理呢?
05/05 17:14, 24F

05/05 17:18, , 25F
肌肉的功能是產生動作.保護關節.這些也是有出處的
05/05 17:18, 25F

05/05 17:32, , 26F
請提供1%的Study 我問過醫師&ACSM的PT 都沒聽過這個數據
05/05 17:32, 26F

05/05 17:33, , 27F
更何況我們接觸的case 破百的不少 依然是0.5~1kg 並非1%
05/05 17:33, 27F

05/05 17:34, , 28F
肌肉不只產生動作保護關節 還可以產熱跟增進血液循環
05/05 17:34, 28F

05/05 17:34, , 29F
這我知道 我只是對你的說法提出一點疑惑
05/05 17:34, 29F

05/05 18:01, , 30F
膳食療養學也是建議每周減重以0.5~1公斤為安全建議
05/05 18:01, 30F

05/06 00:32, , 31F
書本上的資料..看看就好..誰說書本寫的一定是對的..
05/06 00:32, 31F

05/06 00:32, , 32F
能不能適用在自己身上還是個問題哩..
05/06 00:32, 32F

05/06 00:37, , 33F
I大是實務工作者 常常有機會以實例映証喔XD
05/06 00:37, 33F

05/06 09:30, , 34F
書都在手上了...跟我們分享一下是會掉塊肉嘛XDDD
05/06 09:30, 34F

05/06 12:00, , 35F
連看都沒看實在沒啥好說嘴
05/06 12:00, 35F

05/06 19:27, , 36F
喔 那照frankmaki所說 所有知識都看看就好?那醫生怎辦?
05/06 19:27, 36F

05/06 19:28, , 37F
這邊列出來的資料 背後都有論文佐證 書本不一定對
05/06 19:28, 37F

05/06 19:29, , 38F
但統計結果或生理證明出來的原則不會有太大誤差
05/06 19:29, 38F

05/06 19:30, , 39F
如果書本不能相信 難道所有疾病都要體驗才有辦法治?
05/06 19:30, 39F

05/06 19:31, , 40F
至少這本是"Guidlines" 依著原則再去判斷個體差異適用性
05/06 19:31, 40F

05/06 19:31, , 41F
我想會是比較適合的作法
05/06 19:31, 41F
文章代碼(AID): #1DmYXWam (FITNESS)
文章代碼(AID): #1DmYXWam (F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