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通貨膨脹與簽約金

看板Elephants作者 (一飛沖天)時間3年前 (2020/09/17 01:39), 編輯推噓14(21732)
留言60則, 3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學理上常會利用CPI計算通貨膨脹率, 引用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數據, 109.08月CPI為102.5、 而蔡仲南簽約年91年,假設抓同期8月,CPI 85.25。 兩者之通膨率則為 (102.5-85.25)/85.25=20.2% 表示當年的6000000等於今年的7212000。 7佰多萬應該才是球團堅守的諾曼第防線。 我同意余實績不如蔡、余有出國夢不敢給多我也同意, 但20多年後的此刻,仍堅守600的確不合時宜, 600-650也許是雙方接受價值。 這也是當今一大票NBA球員隨著通膨, 薪資破千萬美金原因。 母企業有一大群非常優秀的經濟專家,聽聽他們的意見,相信能開出皆大歡喜報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38.1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lephants/M.1600277942.A.954.html

09/17 01:51, 3年前 , 1F
總值史上最高相當有誠意了
09/17 01:51, 1F

09/17 02:04, 3年前 , 2F
簽約金是象徵意義大於金錢價值 衡量價值的是之後的月薪
09/17 02:04, 2F

09/17 02:07, 3年前 , 3F
想想我講月薪不太對 是合約薪資的意思
09/17 02:07, 3F

09/17 02:07, 3年前 , 4F
那今年因為疫情,要不要也算一下?
09/17 02:07, 4F

09/17 02:12, 3年前 , 5F
拜託余趕快出國,我看國外怎麼給
09/17 02:12, 5F

09/17 02:17, 3年前 , 6F
當年也只有蔡是600萬,根本就太高於其他人的簽約金了。我
09/17 02:17, 6F

09/17 02:17, 3年前 , 7F
覺得根本不是現在給太少,是當年給太多。當然,當年的蔡,
09/17 02:17, 7F

09/17 02:17, 3年前 , 8F
值得這個價,一人救全隊耶。
09/17 02:17, 8F

09/17 02:19, 3年前 , 9F
我覺得要拿當年的第一輪簽約金來算通貨澎漲還比較有比較
09/17 02:19, 9F

09/17 02:19, 3年前 , 10F
09/17 02:19, 10F

09/17 02:38, 3年前 , 11F
余就沒有那個話題性,天時地利人和他哪個有?
09/17 02:38, 11F

09/17 02:41, 3年前 , 12F
那以前出國隨便都給到幾十萬簽約金 現在TOP也只有20幾萬
09/17 02:41, 12F

09/17 02:41, 3年前 , 13F
怎說?
09/17 02:41, 13F

09/17 02:41, 3年前 , 14F
20年前大學生畢業起薪四萬 現在起薪還是差不多甚至更低
09/17 02:41, 14F

09/17 02:42, 3年前 , 15F
不是什麼都用通貨膨脹來算 還有阿甘可是進中職前就家喻戶
09/17 02:42, 15F

09/17 02:42, 3年前 , 16F
曉的人物 外加兩聯盟錢鬥
09/17 02:42, 16F

09/17 02:43, 3年前 , 17F
上面說到一人舊全隊 余沒人認識 阿甘可是一堆迷妹
09/17 02:43, 17F

09/17 02:44, 3年前 , 18F
最重要的還是 阿甘可沒有什麼打算還要出國(的可能性)
09/17 02:44, 18F

09/17 02:45, 3年前 , 19F
還有奢侈品算通貨膨脹基本毫無意義
09/17 02:45, 19F

09/17 02:45, 3年前 , 20F
你知道20年前電腦多少錢嗎? 房子多少錢呢?
09/17 02:45, 20F

09/17 02:46, 3年前 , 21F
CPI很巧妙的避開了一些東西的計算 非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
09/17 02:46, 21F

09/17 02:47, 3年前 , 22F
這跟棒球看數據一樣 重點是在"競爭"這兩個字上
09/17 02:47, 22F

09/17 02:54, 3年前 , 23F
呃當時聯盟是風雨飄搖 蔡的加盟讓中職穩住
09/17 02:54, 23F

09/17 02:55, 3年前 , 24F
錯誤的引用數據 就會造成錯誤的結論
09/17 02:55, 24F

09/17 06:03, 3年前 , 25F
單純提出一個指數說應該超過六百萬,反方也可以提出
09/17 06:03, 25F

09/17 06:03, 3年前 , 26F
更多指數去反駁。這樣討論根本沒意義
09/17 06:03, 26F

09/17 07:04, 3年前 , 27F
09/17 07:04, 27F

09/17 07:10, 3年前 , 28F
兄弟已經不只一年簽約金加激勵金超越前一指名 真盤
09/17 07:10, 28F

09/17 07:18, 3年前 , 29F
公啥?我是覺得不開心不要簽啦~以為每個出去都可以陳
09/17 07:18, 29F

09/17 07:18, 3年前 , 30F
偉殷喔~簽大約
09/17 07:18, 30F

09/17 07:20, 3年前 , 31F
那基本薪資你要不要關心一下
09/17 07:20, 31F

09/17 07:58, 3年前 , 32F
通貨膨脹,俺只知道40年前老家巷子口的麵店,一碗
09/17 07:58, 32F

09/17 07:58, 3年前 , 33F
陽春麵5塊。
09/17 07:58, 33F

09/17 08:14, 3年前 , 34F
以為走錯到經濟版
09/17 08:14, 34F

09/17 08:43, 3年前 , 35F
看到標題 我還跳回前一頁確認是不是爪版 = =
09/17 08:43, 35F

09/17 08:46, 3年前 , 36F
NBA的薪資上漲主因不是考慮通膨啦
09/17 08:46, 36F

09/17 08:47, 3年前 , 37F
NBA是強制規範50%要給球員
09/17 08:47, 37F

09/17 09:03, 3年前 , 38F
不能這樣比吧
09/17 09:03, 38F

09/17 09:03, 3年前 , 39F
今天余謙又不是狀元
09/17 09:03, 39F

09/17 09:17, 3年前 , 40F
不是通膨就一定要加在薪水上 難道你我的薪水有因通膨變多
09/17 09:17, 40F

09/17 09:47, 3年前 , 41F
今天如果是當年的蔡仲南也許就直接1000萬了,600萬根
09/17 09:47, 41F

09/17 09:47, 3年前 , 42F
本假議題,重點你要值得,多給福利熊的合約就幾百萬了
09/17 09:47, 42F

09/17 09:47, 3年前 , 43F
會缺那點錢?
09/17 09:47, 43F

09/17 09:48, 3年前 , 44F
想旅外跟能旅外有人開價還是不同的
09/17 09:48, 44F

09/17 11:10, 3年前 , 45F
ㄚ甘是特例。要比ㄚ甘前、後一年的首輪是多少來算才正
09/17 11:10, 45F

09/17 11:10, 3年前 , 46F
09/17 11:10, 46F

09/17 12:15, 3年前 , 47F
那這樣日職從1994年來到現在還是卡1億日幣也是很奇怪
09/17 12:15, 47F

09/17 12:15, 3年前 , 48F
吧,照通膨看的話
09/17 12:15, 48F

09/17 12:18, 3年前 , 49F
所以他就是引用了錯誤的數據 下了(或是硬掰)錯誤的結論
09/17 12:18, 49F

09/17 12:39, 3年前 , 50F
NBA薪水變高跟通貨膨脹根本沒關係,不要亂牽扯一起
09/17 12:39, 50F

09/17 12:51, 3年前 , 51F
阿甘本身就是特例 當年的阿甘 是可以直接帶進一堆球迷
09/17 12:51, 51F

09/17 12:53, 3年前 , 52F
600萬是各隊的默契,避免財政過渡支出,隨著球員月薪
09/17 12:53, 52F

09/17 12:53, 3年前 , 53F
大幅成長的現代簽約金是否超過600極有意義?
09/17 12:53, 53F

09/17 13:07, 3年前 , 54F
簽約的話每個人都是個案不適用 通貨膨脹是大眾只能用在票價上
09/17 13:07, 54F

09/17 13:19, 3年前 , 55F
通膨跟薪水有關係的話怎麼底薪還在23K
09/17 13:19, 55F

09/17 15:30, 3年前 , 56F
真破了600萬,以職棒的現實,萬一沒有投出價值,本隊球迷
09/17 15:30, 56F

09/17 15:30, 3年前 , 57F
先不論,他隊球迷不會酸爆?到底這600萬是蘋果還是毒藥?
09/17 15:30, 57F

09/17 15:30, 3年前 , 58F
眼光是不是應該放遠一點?
09/17 15:30, 58F

09/17 20:29, 3年前 , 59F
余謙就沒600萬的價值在那邊拿翹什麼
09/17 20:29, 59F

09/17 20:54, 3年前 , 60F
你用通膨來算薪水大家都領好幾萬了
09/17 20:54, 60F
文章代碼(AID): #1VOassbK (Elephan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OassbK (Eleph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