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整併加把勁 「教育大學」漸消失

看板Education作者 (Ken)時間15年前 (2008/10/26 20: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nbaEZchat (!!ez魂!!)》之銘言: : 教大:怕合併後被邊緣化 :  教育部為督促各教育大學完成合併,大砍進度落後者的補助,使原本規模就小的學校, : 經費更為拮据。許多校長認為,師資培育賦有特殊使命,不該單以市場考量,合併後恐使 : 教育學院被邊緣化,「屆時找不到小學老師,就來不及了。」 不懂「被邊緣化」是什麼意思...還有為何合併後會找不到小學老師? 如果「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的變化就意謂著「被邊緣化」, 那其他從來就不曾以獨立大學形式存在的學院,例如文、法、商、農、生命科學...等 豈不從一開始就處在邊緣的位置?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與台灣大學,以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及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的合併 : 案,目前進度較為緩慢。而台中教育大學與中興大學的合併案,九十五年暫時破局,校長 : 楊思偉表示,目前仍積極和中興、台中技術學院、暨南大學尋求合作機會。楊思偉表示, : 師資培育應被視為特殊項目,像是藝術、體育大學,人數可能更少,但也能辦出特色、辦 : 出績效。他建議可於北、中、南各保留一所教育大學,才能支持各區的師資。 如果僅考慮師資所需的人數(而非師培機構的特色), 現行開放綜合大學設置教育學程的作法難道培育出來的師資還不夠? 教師人力市場不是已經供過於求了嗎? 為何又要藉「保留教育大學」的作法來「支持師資」呢? 我認為比較合理的作法應該是: 透過評鑑關掉或整併一些師培機構(不論是普大的教程或教/師大), 視區域性師資數需要、發展特色、學術優勢...等重新佈建師培體制。 北-中-南或其他分區法各設重點師培單位的作法或許可行, 但想成為未來重點單位的機構本身還得先夠好(通得過評鑑)或夠有特色才行。 : 教育部好強勢.. : 如果合併後 : 這些教育學院全都邊緣化... (看看一些國立普大的教育系所吧..是不是邊緣化...) 可以告訴我什麼叫作「邊緣化」嗎? : 台灣的教育也不會變更好.. : 生在這時代 : 重理工輕人文...唉.... : 當然從國家發展來看 : 不意外.. : 但是未來我們培養出來的下一代或是政府官員 : 若沒有人文精神 : 沒有公民素養 : 沒有insight : 沒有真知灼見 : 沒有國際觀 : 沒有社會科學的訓練... : 相信國家也不會好到哪去! : 請重視人文社會科學 : 請重視『教育』 一個國家的教育大學被整併入綜合大學內,跟以上這些有必然的關係嗎? 為何教育大學的合併案,不能被視為是教育部對於師資過剩、少子化現象、 或師培機構評鑑與管理的一種教育政策回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36.111
文章代碼(AID): #1916BODB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16BODB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