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東大特訓班

看板Education作者 (風聆)時間16年前 (2007/09/23 18:40), 編輯推噓9(907)
留言16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小弟擔任教職十年, 正好先後歷經舊課程、85新課程、小班教學、九年一貫, 關於教改有很多感觸,無法一一說盡,但在這個標題下,有一些想法忍不住想說。 (因為太混亂了,所以還是分點來說好了) 1.對教改的誤解 大多數人對教改(尤其是九年一貫)有一些常見的誤解, 例如把教改直接等同於開放版本、快樂學習,然後批評這些造成學生壓力與競爭力降低; 也有拿建構式數學來批評九年一貫的, 但這點其實恰巧相反,九年一貫正好是結束前朝(85新課程)建構式數學的「新朝代」。 九年一貫說是「一綱多本」,其實重點在於那個「綱」,而不在「多本」。 仔細把綱要拿出來看一看、想一想(然後再照這樣來教), 您會發現到其實他並沒有反記誦(應該說反對的是「只記誦」), 而且主要針對的正好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很多目前我們需要的競爭力。 (比方這些XX獎、XX大學者之所以會在這個社會取得優勢, 應該是他們具備某些「活用知識的能力」, 但如果他們在之前的教育體制下被排擠,那麼應該檢討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 沒錯,教改主張以更多元、更有創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但那是因為原本的教學模式太過枯燥、少變化,或者說大多只是知識複製與重複操作, 而很多能力必須要靠著更多元的教學方式來引導才能達成。 常見的誤解是直接把教改等同於快樂學習, 然後上課玩弄一大堆遊戲跟花樣,結果還是沒達成教學目標。 (做的還是那些知識複製與重複學習,只是讓他比較有趣一點,但意義不大) 2.東大特訓班與聯考 小弟當初讀到東大特訓班的漫畫時,也覺得這實在是很值得推薦的漫畫。 不過我卻有一種很深的感覺: 這套漫畫其實是「假升學主義至上之名」,「行反升學主義至上之實」。 怎麼說呢? 比方裡頭提到的國語文訓練(走到街道去,思考每個文句背後的意義與關聯性), 那其實就是在訓練「能力」,在升學主義下我們很容易忽略的訓練, 你會發現到這套漫畫並沒有單純地只叫主角們反覆操練同樣的題目, 而還有許多帶領學生進行因果關聯(例如記憶樹)、建構時空概念、 主動探究之類的各種訓練。 教育本來就不是單純只有記誦/活用兩派,原本就應該兩者兼顧。 過去教育的錯是錯在只偏重其中一種。 無論如何,小弟覺得拿這套漫畫來站在教改的反面,其實是很奇怪的事。 3.目前我們很多批評的點,其實就是教改想要改的東西 以小弟的觀察,我覺得目前教改最大的問題就是:「教改沒有被進行」。 比方九年一貫希望以綱要為本,教科書只是輔助達成學習目標的工具, 但大多數的教師仍用舊的方法來上新的教材(也就是照著教科書教), 甚至你隨便問一下,鮮少有教師在教學前真的有詳讀過能力指標與課程綱要。 我們批評的很多,例如學生必須背誦很多版本、教科書內容混亂, 那其實背後有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沒有照能力來教。 學生被升學主義槁到腦袋僵化,這也是教改要改的。 說到評量更是如此,如果我們需要培養出學生的多元能力, 那麼評量本來就應該要用多元評量, 仔細想想,筆試其實並不公平(他只能評鑑出學習的一小部分), 之所以我們覺得他公平,是因為我們習慣了。 可惜的是,目前教改在規劃與推動上實在是有很多問題, 一方面過於倉促,另一方面沒有完整的配套, (有一個原因是教育圈本身也有不同的派系) 比方課程統整是好幾年前就規定的了,但師資培訓機構卻從來沒這樣培訓老師。 再者,我們也缺乏具有這些能力(想教孩子批判思考與蒐集運用資訊的能力, 教師得先有這種能力吧?)的足夠教育人員以及評鑑者。 (所以審查資料的時候,審查者容易被那些花花綠綠用錢砸出來的東西給迷惑, 而不見得能把焦點放在真正的標準上; 同樣的,學生在學校裡也不見得能有同樣的機會) 教改其實有很多問題,罵也罵不完, 但基本上他的方向是正確的。 我知道我說得很亂,但這裡再拿基測當例子。 比方十二年國教想幹的一件事,就是把基測變成基測。 怎麼說呢?就是讓基本學力測驗變成「門檻」。 (基本學力測驗既然叫這個名字,就應該是「基本學力」,當然就會是「門檻」, 而不應該是「考誰的程度好」,而基測確實也致力於針對課綱出題, 只不過目前還是過度階段) 來看看這會造成什麼差別吧!當然以下是理想狀況: A.原本的基測是單一的入學標準 --> 國中的焦點放在「哪間學校基測成績高」 可想而知後半部的人會被犧牲 B.如果基測只是門檻 --> 國中的焦點要放在「哪間學校通過基測的人數多」 可想而知,後半部的人反而變成學校努力的對象 基礎教育原本就應該是這樣,不是嗎? 只不過以上是理想狀態,到時候會怎樣還很難說, 畢竟這東西一出來,牽涉到原本這些「名校」的利益, 而配套更是一片混亂,誰也不知道會怎樣, 事實上我們也都知道「配套」是永遠不可能做得好的。 (但諷刺的是,如果名校只能靠蒐集優秀學生才能成為名校, 那……這些名校的老師到底價值在哪裡呢?) 說真的,教改的問題真的很多, 小弟也常罵,可是卻總會覺得它也常被誤解。 事實上,我這十年來的教學理念也有很大的改變, 從一開始我認為教學一定要生動有趣,因此規劃了很多很多活動在教學與評量上。 後來慢慢理解教改之後, 才真的把焦點放在課程綱要上, 教學時漸漸能體會到「教科書只是協助達成教學目標的工具」這樣的說法。 我也確實能感受到學生的批判思考、表達與整合資訊的能力有提升, 同時這並不會導致學生記憶的東西變少(應該說有很多不必記的東西就不要記了, 該記的還是一個也沒少), 因為這原本就不是相衝突的東西。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競爭力好, 我覺得很多東西說到後來,背後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從過去到現在,教育從來就一直講求「要在累積知識後還要能活用知識」, 仔細翻開歷代教改跟其他國家的教改來看,會發現其實大家的方向都差不多, 只是作法不同罷了。 -- 真的,這個相簿裡不是正妹就是型男: http://www.wretch.cc/albu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20.118

09/23 21:10, , 1F
推薦這篇文章,心有戚戚焉!
09/23 21:10, 1F

09/23 23:09, , 2F
我的感覺和你很像
09/23 23:09, 2F

09/23 23:22, , 3F
很多觀點跟小弟有異 就小弟目前資料來看
09/23 23:22, 3F

09/23 23:22, , 4F
也有不同 不過仍然感謝您的分享
09/23 23:22, 4F

09/23 23:29, , 5F
本文立論中肯,誠摯推薦
09/23 23:29, 5F

09/23 23:30, , 6F
又,我是宅男,請不要用控制碼虧我了 XDDDD
09/23 23:30, 6F

09/24 02:15, , 7F
本文立論並非中肯 小弟純感激分享 並非
09/24 02:15, 7F

09/24 02:16, , 8F
熱烈推薦 千萬別誤會了
09/24 02:16, 8F

09/24 08:53, , 9F
推!
09/24 08:53, 9F

09/24 14:48, , 10F
絕不是很強烈推~~
09/24 14:48, 10F

09/25 17:54, , 11F
推薦這篇文章
09/25 17:54, 11F

09/26 14:36, , 12F
以我各人意見來看,我覺得滿偏離事實的.
09/26 14:36, 12F

09/28 04:32, , 13F
看完綱要,就能懂要教多深多廣,不太可
09/28 04:32, 13F

09/28 04:34, , 14F
能。那些文字不夠精準
09/28 04:34, 14F

09/28 10:21, , 15F
推薦這篇文章, 小弟受教了
09/28 10:21, 15F

10/05 06:16, , 16F
本系列終於有一篇引起共鳴的文章,淚推!
10/05 06:16, 16F
文章代碼(AID): #16zaA4NS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zaA4NS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