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再po一次有關進化論的一篇文章(2)

看板Ecophilia作者 (反偽正義大隊...喔喔)時間21年前 (2003/05/01 12: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所以,古生物學或者考古學其實是給了“進化論”一個狠狠的打擊。接下來,我們從“分 : 子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看進化論。“分子生物學”實際上是在基因水平研究生物。大家都 : 知道“進化論”主要也是根據基因會突變而提出來的,就是說,如果基因不改變的話,也 : 就沒所謂的進化。但是,我們就來談談,到底基因的突變能不能產生進化?現在分子生物 : 學已經相當發達,他們做的研究已經知道,基因的突變本身是一種在修補或者是一種複製 : 的過程中的隨機變化,它本身是一種病態,不是正常的。所以經常我們發現突變的物種, : 它都是趨向於越來越不好,生命力越來越差,或是很容易就死亡。所以,以現在生物學的 : 研究或基因學的研究,發現其實基因的突變本身並不會造成進化,而是一種退化的表現, : 所以這也是對“進化論”的打擊。 突變產生(mutagenesis):The process by which a gene undergoes a heritable alteration 注意喔!突變是改變,不是病態變異喔! 突變的物種趨於越來越不好?在非洲研究鐮型血球型貧血與瘧疾的關係中,發現到 鐮型血球患者較能抵抗瘧疾原蟲的感染,這種突變不一定是不好的,至少這是一種 抵抗瘧疾原蟲的方法。 目前的突變研究比起自然的突變天擇來說,時間短的不能再短了,且缺乏所謂的環境 壓力的誘因,以單純實驗室裡的研究來佐證,似乎不妥。 : 下一個呢,“分子生物學”基因本身他發現越到高級物種,他的突變機率越小,也就是說 : ,如果生物按照“進化論”來講的話,應該到越高等的時候,他進化速度會越來越慢,但 : 是反過來看我們剛講化石的證據,支持“進化論”的這些科學家發現這化石,反而是相反 : 的,什麼意思呢?比方說,他說從這個單細胞或從比較低等的生物進化到比較高等的生物 : ,花了十四億年,然後從比較高等的生物進化到什麼魚類啊,又花了九億年等等,到了哺 : 乳類的時候,又只花了幾十萬年,反而越高等這進化速度越來越快,所以跟這個“分子生 : 物學”或“基因學”正好成了相反。如果“進化論”是靠著基因突變而產生的話,那產生 : 現在相反的結果,這代表什麼呢?所以,表示“進化論”本身就出了很大的問題,他提出 : 這個假說根本就是個問題。 根據我學到的,都是以真核跟原核間的不同來比較,同屬於一門的生物其突變率 是否以越高等的越低,這很難定義吧? 真核生物的突變率約10的-10次方每細胞每世代,以人類來說每天的突變就起碼 10000次以上了,何況是數十萬到數億年間呢。且還要計算所謂hot spot的效應 所以個人覺得上立論好像有瑕疵。(如有錯誤歡迎修正) -- 孤寂與荒涼 僅管生與死,總是孤單的 無論昇華或浮華,都將成為過去 在破壞中的,總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在無常裡的,仍面對著無邊際的無常 走在荒涼裡,煢煢的還是一身孤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6.39.27
文章代碼(AID): #-i9tGFv (Ecophil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i9tGFv (Ecoph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