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科技大佬:為什麼臺灣沒有人才! / 我: 為什麼

看板Economics作者 (帥氣美國會計師)時間11年前 (2012/08/13 00:49), 編輯推噓0(003)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9 (看更多)
幫補文章. 清大彭明輝. 檢討的是官員和產業.而非勞工. 其實勞工也該檢討,只不過不是能力問題. 而是為什麼不多多支持工運.向政府和業界進行長時間的鬥爭.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8/blog-post_8.html?spref=fb 2012年8月8日星期三 青年失業與人才荒 這幾年來青年失業問題相當嚴重,不過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在 2009 年時倒是別有見地表示:「結構性失業另一個年齡層在15至24歲, 7月失業人數有11萬6千人,這可能與社會結構轉變有關。」 他說:「四、五年級生(1950年、1960年後出生)當年畢業時, 就急著找工作,就算再辛苦的工作也要做,目地就是希望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 但是現在社會型態轉變,尤其是在晚婚、不生的情況下,比較沒有經濟壓力, 因此工作也就可以慢慢找;一時找不到工作也無所謂,仍可依靠父母。」 =================================================================== 這是官方無知的說法. 我國官員在打官腔這點算是千錘百鍊. 但是,真的具有analytical skill/capacity的人倒是算0了. ==================================================================== 張忠謀的發言我覺得最好笑:「台灣不缺台清交成的碩博士生,也不缺基層人才, 但缺乏『有創意、會創新』的中階人才;更缺少把科技轉換為經濟價值的人才。」 別人說這話還有點可取處,張忠謀說這話我就覺得可笑。一個誓言永遠當代工的人, 如果底下的中階人才真有創意與創新的能力,能做什麼?設備、 製程和原料完全掌握在國外供應商手裡的代工產業裡, 創意與創新的能力有何發揮的餘地? ======================================================================== 這點,張忠謀只把話講了一半.台灣的中高階人才,多半落入它國手中. 自己講話要摸著良心講.台灣企業主最怕人家知道如何提升自己, 找到更好的舞台.所以薪資都是秘密.不過,像現在有網路. 上一下 http://www.glassdoor.com/index.htm 去看看人家給的錢. 這些所謂的台灣企業主,自己臉紅不紅. 剩下的,就自己看了. ※ 引述《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之銘言: : http://woundero.wordpress.com/2012/08/10/where-are-my-friends/ : "是不是到頭來,我們都只能去考公務員呢?" : 重翻 Gladwell《異數》的 ch.5,頗有感觸 : 機會多寡真的跟哪個年代畢業(大環境)有關 : 十年前左右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就算是後段學校,要在大公司混得好都不會太難 : 在傳產接受外派的,四五萬起跳是基本,想考公務員的也就沒那麼多 : 如果現在畢業,對照一下起薪、物價、升遷跟發展的機會… : 也難怪本該是最有衝勁的年輕一代,處處流露無奈失落的氣息 : 認為有希望、很值得的,會說打拼;一旦覺得沒希望、不值得時,就變成爆肝 : 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對一個國家來說不是很好的現象 -- Our Father who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come. Thy will be done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 and 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 as we forgive those who trespass against us,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8.207.113.234

08/13 16:07, , 1F
這篇某種程度是對的 台灣創意一直都有 只是沒有"商品化"的
08/13 16:07, 1F

08/13 16:08, , 2F
管道與模式 教這些人往海外市場突破 很多好的創意就因為缺乏
08/13 16:08, 2F

08/13 16:09, , 3F
市場供養,商品化包裝等 靜靜的在台灣埋沒掉
08/13 16:09, 3F
文章代碼(AID): #1G9zwf2K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G9zwf2K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