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關於ECFA

看板Economics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5/10 14:22),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22 (看更多)
: 延伸這個話題, 台灣電子業為何愛作代工而少經營下游品牌, : 我非科技領域並不甚了解,也許可能的原因是, 代工雖沒議價空間, : 但只要提高良率, 控好成本, 接到訂單能如期交貨就保證有利潤. : 跨入下游市場不僅成敗前景不明, 還立即面對和客戶競爭而失去訂單的風險. 因為是本行, 回個這個問題 簡而言之也就是風險的問題, 此風險來自於長期決策的風險, 而此長期決策包含了, 市場規劃/技術研發/人力/儀器...總之就是一堆投資 不過對台灣老闆來講第一個看到的是成本, 這有點類似決策方向sorting的時候, 如果妳從一籮筐的方向, 台商慣性是先選一個成本最低的, 再選一個此架框下最有可能取得利潤的 (外國廠商是如何我不確定, 不過本國電子企業的確是如此, 跳樓好幾次的公司還有煎肉 盤石的思考都不出此路) 而在獲利模式的思考上, 也是以短期為考量 (1Q~3Q的獲利期間) 基本上台廠是站在, 當我生產出這個產品, 銷售這個產品後, 可以獲得多少利益來考量 而不是針對企業本身的體質跟市場目標, 來做預期利益考量 比方說華碩的eeepc好了, 這個產品線就獲利來說, 算是成功, 他貢獻了一定程度的利潤, 替股東創造了一段時間的利潤, 但在熱銷過後, 這個產品對企業並沒有具體的代表性, 或者是綜效, 或者是客群忠誠, 或者是獲利平台的貢獻, 華碩的eee family, 嚴格上來說, 也傳達不出她所標榜出來的意念, 既不好學, 也不好用, 也不好玩, 或者具體來說, 任何一個新的eee family產品, 對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 買來的第一個步驟還是一樣找認識的阿宅同學 or 工程師求救, 仍然不是一個笨蛋就能用的好的產品, 從這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 它的口號與它的策略不是很一致, 而它的策略跟它的規劃執行又有一段落差,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到的事情是, 並非消費性產品的品牌經營才有綜效, 就螢幕面板來說,友達auo在TFT-LCD這部分其實創造了一定程度的工業品牌, 也因此議價能力其實是很高的, 例如就是apple mac book air那片13.3吋超薄的面板是從AUO採購 至於友達能不能在TFT之外的其他技術經營下去, 那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在這點上,我想不會因為簽了ECFA而有什麼改變轉型的動機. : 我比較好奇為何電子代工廠仍有動機在台灣設廠生產, : 是因為兩地勞力技術差異造成的良率差異嗎? : 若是這樣的話,如果對岸技術進步趕上我國, : 可以想見的結果是勞動力薪資水準收斂. 因為台灣政府整體來說, 真的對資方非常友善 : 再來看內需型的敏感產業, 如製衣製鞋毛巾木工, : 面對中國低價品的大舉扣關, 這些小廠商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面對變局. : 是的,木匠鞋匠可以加強技術雕工以求生存, 成功差異化的甚至可能有新市場. : 但勞動技術是否能在ECFA的緩衝期成功升級,是值得商榷的. : 汰弱留強的過程,當然對消費者有利,選擇變多了. : 但對多數從業者而言,可能是失去了工作. : 政府在將業者推向競技場的同時,也該預想有不少人會被擊倒, : 所謂的配套措施該如何讓倒地者重新安身立命. 另外關於其他版友有提出, ECFA對於所謂管理階層, 資本家階層, 或者是高階的勞工會有好的影響, 而對於低階的勞工才會有比較不好的影響, 大體上的結論是如此沒錯, 不過細部的細節恐怕很難說, 比方說去年炒過的波波醫生, 為什麼我們會對於"醫生"這種職業需求, 不肯採取開放市場的態度, 最重要的當然是來自於資訊的不對稱 病人幾乎永遠不知道這庸醫究竟是亂開處方害死人? 還是已經盡力搶救? 而人命卻又是如此寶貴, 討論焦點回到一般所稱的消費市場, 事實上消費市場是否真的就如一般教科書上容易開放? 今天走到超市買米, 買奶粉, 消費者是否真正知道他所買下來的產品代表甚麼意思? 沒有三鹿奶粉, 有多少民生大眾知道三聚氰胺這種鬼東西? 而台灣的產品是否能透過ECFA這樣輕鬆的拓展? 是否有點太過樂觀? 當一個產品產出之後, 並不是"好"的產品自然就會勝出, 也不是"不好"的產品自然會被淘汰 而政府針對這類相關情況的配套呢? 大概只有trust me, you can make it.這樣的口號 在資訊這麼不充分的情況下, 要去支持一個政策, 這跟說服我去吃電視購物的減肥藥是一樣危險的事情, 以上是產品面... 而在人力資源市場是類似的狀態, 有在大陸出差, 或者是跟大陸工程師合作的經驗, 我想應該不會懷疑黑心工程師的存在, 當然強者也是有, 不過重點在於有沒有任何人, 有一套系統性的工具, 來判斷黑心不黑心? 沒有的話, 我們都是拿"事後成本"來去跟利潤做賭博... 反對ECFA, 不見得是反對開放, 而是實在非常的黑盒子又有躁進的風險 就算是心中盤算遲早會開放, 也不是非得要當下就先簽賣身契, 再談賣身價吧? 我想, 提到醫療相關的事情, 大家都會覺得人命關天, 事當謹慎 可是卻沒想過, 每一個政策, 其實也都是跳樓人命關天, 而且還都沒相關資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85.157

05/10 14:34, , 1F
而央行的匯率政策"恰巧"幫助了成本最低決策的廠商....
05/10 14:34, 1F

05/10 14:35, , 2F
真是合作無間啊
05/10 14:35, 2F

05/10 17:34, , 3F
推本篇 講得很好
05/10 17:34, 3F

09/04 10:42, , 4F
好文
09/04 10:42, 4F
文章代碼(AID): #1BvwP1rs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vwP1rs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