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剩餘 v.s. 選擇

看板Economics作者 (一隻腳的蒙特尼克)時間14年前 (2009/12/14 10: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我的想法是這樣,消費或生產者追求爽度(效用)最大時,同時也會有一個底線 也就是說,當效用不足則離開市場 而剩餘就是 其人得到之效用-效用底限 效用最大則剩餘也最大 但是要加總起來看說某個市場對於生產者或消費者或社會之利益(或許有專門術語?) 把剩餘加起來才看得出來有多少利益是由這樣的交易行為產生 當然對個人來說,剩餘最大跟效用最大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等差) ※ 引述《ken2002cool (無上正等正覺)》之銘言: 經濟學的課本上都講說 生產者或消費者在做選擇時 都會選擇對自己來說剩餘最高的選擇 生產者就選擇生產者剩餘最高的 消費者就選擇消費者剩餘最高的 不過我好奇的是 今天如果叫一個沒學過經濟學的人來做選擇 生產者應該是會選擇對自己來說利潤最高的選擇? 而消費者應該是選擇價格最低的選擇? (當商品性質類似的時候) 總覺得這兩種思考模式有點難以連結起來的感覺@@ 當初經濟學家究竟為什麼要創造"剩餘"這種概念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3.26

12/13 21:49,
供給與需求曲線是集體現象,而非個人選擇,你誤會了
12/13 21:49

12/13 22:24,
不一定要討論曲線,個人選擇還是有剩餘可以討論呀
12/13 22:24

12/13 22:56,
透過剩餘才能把福利轉移的情況看清楚
12/13 22:56
啊 我比較想問的是 當生產者或消費者"自己"在做決定的時候 不管有沒有唸過經濟學 有人自己做決定的時候 會用剩餘去思考嗎...? (感覺和一般的直覺不太符合) ※ 編輯: ken2002cool 來自: 61.31.131.90 (12/14 01:06)

12/14 02:02,
這兩種應該是不同的框架,整合起來感覺沒什麼用?
12/14 02:02

12/14 08:43,
不過課本上都是用剩餘去解釋的...所以才覺得奇怪
12/14 08:43

12/14 08:44,
為什麼不用一般直覺的思考方式去解釋
12/14 08:44

12/14 08:46,
反而要從剩餘的角度呢?
12/14 08:46

12/14 10:05,
ALegmontnick 是對的!
12/14 10:0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42
文章代碼(AID): #1B9QUyS0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B9QUyS0 (Economics)